你今天跟我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每天都想著編幾句英語來給大家「學」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
每天都寫這些英語的意義是什麼?難道你真覺得學了這些英語會有機會去用上嗎?尤其是不管我寫過多少,你都是用中文來學,這樣做的意義何在?真是「學為了用?」:用中文學,將來「用」?
其實,就算作為英語老師,我寫的這些英語在我的生活中也罷,工作中也好,我自己又能用過幾回?
你真的認為,今天用中文學一句a walk in the park,明天用中文再學一句I was stood up,後天再學一句My cell phone is dead之類所謂及其「地道實用」的英語口語,真的有機會「跟一個外國人做這樣話題的英語交流?」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我們學這些英語的意義何在?
a walk in the park,I was stood up,My cell phone is dead等等這些表面看似「互不相關」的英語學習之間,是否存在任何或者某種「共性」的東西,才讓我們不斷學習它們?或者,它們真的就是「各學各的」,彼此毫無關聯?
不知道是否有人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還是只知一昧地跟著老師學?
如果你總是採取「用中文學英語」的思維定勢去看待和學習這些英語,你的結論是:它們真的不存在任何彼此關聯,都是彼此獨立的罷了。
如果你學了這些英語,過後又真的沒有什麼用上它們的機會和條件,這樣的用中文學英語的意義基本不大,不過是為學而學罷了。保不準會直接陷入「用中文學了忘,忘了再用中文學,又學又忘,又忘又學」的永遠無休止的只有徒勞時間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果我們是始終堅持用英語學英語,那麼,我們「找到答案」了:它們之間的「共性」就是,都是為了藉助它們訓練能用英語理解英語,能用英語閱讀英語,能用英語「翻譯」英語的能力而用的都是衝著這個目的而學的。
比如,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還記得我教大家的那句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 (小孩任性)嗎?
不知道,猛然間如果你想表達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的意思時,有幾個人能準確地瞬間地「想起」 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這個英語短語來立馬「使用」?說實話,連我這個自己教的「老師」就算給我一分鐘,我都無法順利想起英語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這個big word詞彙來。
可想而知,哪些只會「用」中文學用中文記英語它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的人「有多慘!」,他們腦子裡除了「只剩中文:怎麼說了」之外,還有幾分英語?
可是,我「會」用英語理解和表達英語就不一樣了:不說throw a tantrum/have a tantrum,我還有說Whay I mean is a boy is throwing himself on the floor for not buying him a toy,or because Dad wouldn't buy him any sweets的英語的「能耐」啊。
能說出這個不說tantrum而一樣表達tantrum「英語口語」,你說,對方知不知道我在和他說throw a tantrum的意思呢?
這樣的實例是不一而足的。
這就是我們通過看似不同的英語訓練得到的「共性」的東西:用英語理解英語後「忘詞」時「換詞」表達的英語「救場」能力。
為什麼我一直苦口婆心主張必須訓練用英語學英語?就為了獲得這個可以避免「忘詞」後英語「乾瞪眼」的「救場」能力。
只有「看到看透」這點,所有看似毫無相關的英語學習才「豁然」變得「有意義」起來:這也正是我堅持每天找幾條英語內容給大家學習的原因:今天,你訓練「用英語學英語了嗎?」
我記得Yahoo當年剛出來的時候,為了推廣自己,它的一句廣告語就是Did you Yahoo today?
明白了這個道理,看透了這個道理,你繼續前行學英語的動力就源源不斷,洶湧澎湃了。
這就是你今天跟我學英語的目的,這也就是你跟我學英語與眾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