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言人是一家企業的形象門面,也是大眾對產品的印象定位。在中國商界,有兩位女性企業家代言自家產品,成為了公司的象徵。她們分別是66歲的格力董明珠,73歲的老乾媽陶華碧。而雲南騰藥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71歲的李筱玲,為了騰藥日化發展壯大,也即將扛起「我為自己代言」這面大旗......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聽阿姨說話,溫暖中慈祥。
5月21日這天,是騰藥日化新代言人拍定妝照的日子。剛好來昆明出差的李筱玲,一大早就穿著一身素雅的衣服,來到攝影棚。樸素的打扮,根本不像經營一家年產值上億元的公司老總,完全是鄰家阿姨的感覺。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熟知騰藥的人都知道,騰藥的中成藥不僅實惠,而且還實用。都說,產品決定人品。騰藥人都特別實在、踏實,以李筱玲為代表。因為早高峰的停車位難找,李筱玲會耐心的提醒司機:「慢點開,不著急。」在化妝時,李筱玲會跟化妝師親切的說:「辛苦你,把妝化淡點。」在拍攝時,李筱玲會對攝影師拱手致意:「麻煩你,人老了不上相。」
李筱玲不僅說話和藹可親,待人也特別真誠親近。遇到陌生的人,會笑眯眯的看著你的眼睛打招呼,遇到熟悉的人,會熱情的跟你握手擁抱。所以,熟悉李筱玲的騰藥日化小貨郎,在私下場合很少稱呼她李總,都親切的喊 「阿姨」。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而跟隨她49年的騰藥人,更是對李筱玲信賴有加,通常對她的指示只有一句話:「你認為什麼好,我們跟著你做就行。」而跟她打過交道的所有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因為有這樣的領導,我們信任騰藥。」
一支小牙膏,心中大情懷
2008年,一直被李筱玲稱作騰藥「老大哥」的雲南白藥,一支牙膏銷售額就破10億,一舉成為製藥企業進軍日化領域的成功典範。同為中華老字號,同為雲南藥企門面擔當,抱著向同行翹楚學習的精神,騰藥也在同期推出了一款牙膏。用李筱玲的話說就是:跟著老大哥學習一下,我們能佔一小點市場份額就夠了。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話雖這樣說,可李筱玲卻對這支牙膏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為騰藥當時在打造美洲大蠊的養殖、研發、提取、生產等全系列的產業鏈。美洲大蠊的提取物已經研製出了心脈隆注射液等藥用產品。美洲大蠊的好,騰藥人都知道。李筱玲一直在思考,如果能把其有效成分做成功效日化品該有多好。既能豐富完善騰藥的產品線,又能守護老百姓的口腔健康。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可人間事常難隨人願,騰藥用做藥標準傾力打造的這款牙膏,由於市場極度飽和,很難被大眾所接受。哪怕是歷經400年的知名藥企,也有些力不從心。十年來,李筱玲想了很多辦法,換了很多合作夥伴,也投入了很多心血。最後,這款牙膏依舊不溫不火,非但沒盈利,還損失了不少錢。用她的話說就是:「我用一生做騰藥無怨無悔。唯有這支牙膏,讓我又愛又恨……」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十年磨一劍,揚眉劍出鞘。
2018年,美洲大蠊牙齦修復牙膏全新亮相。年近七旬的李筱玲,深知做藥和做日化的差異,決定解放思想,大幹一場,讓一幫有熱血、有衝勁的年輕人去闖一闖。為此,騰藥專門成立了「雲南騰藥保化品事業部」,招募了一批騰藥小貨郎。對於努力的方向,她只提了一個要求:讓更多人知道雲南騰藥有一款功效性牙膏,無論牙齦出血、口腔潰瘍刷一次就見效!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當時,市面上的牙膏有很多,騰藥牙膏唯一的競爭力就是功效性,而騰藥牙膏唯一的硬核就是美洲大蠊。這也是十年來,李筱玲一直沒有放棄這款牙膏的真正原因。騰藥圍繞美洲大蠊打造了兩款終端產品:心脈隆和美洲大蠊牙膏。只有兩條線都做好,才能帶動騰藥品牌升級和產業升級,才能創造經濟效益和品牌價值。
2019年,騰藥牌美洲大蠊榮獲「10大名藥材」第三名,騰衝市委市政府也將美洲大蠊列為了「一縣一品」行列。李筱玲說,如果不能將騰藥的美洲大蠊打造成一張名片,塑造成雲品的代表,愧對於政府對我們的認可,也愧對於大夥的信任。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事實證明,李筱玲的堅持沒有錯,李筱玲的眼光也很獨到。她對騰藥日化這個團隊的評價是特別有凝聚力、戰鬥力,特別善打苦戰、善打勝仗。短短一年時間,騰藥牙膏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市場推廣、品牌宣傳、渠道拓展等手段,招募了代理商40多名,開設了20多家專業店,覆蓋了上萬家超市,銷售了200多萬支牙膏,逐步在日化市場站穩了跟腳。
這些成績,既是對李筱玲十年堅持的回報,也是對騰藥日化不忘初心的認可。
心中有多愛,就有多決絕。
都說,老乾媽陶華碧之所以選擇自己代言,是因為老乾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品牌,當時沒有巨資去請豪華的明星陣容。格力空調的董明珠之所以自己代言,是因為格力空調董明珠是一個強勢的老總,她想把自己的形象樹立在公眾之中!
而李筱玲答應做騰藥日化的代言人,不是因為捨不得投入,也不是因為想宣傳自己,只是因為愛得太深。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之前,李筱玲拒絕當代言人的理由很簡單,是因為這支牙膏沒做起來,不好意思。
之後,李筱玲拒絕當代言人的理由很樸實,是因為年紀大了拋頭露面,不好意思。
現在,李筱玲答應當代言人的理由很決絕,是因為傳承騰藥精神文化,不好意思。
過去有媒體採訪,李筱玲一般都會婉拒。她會拜託記者多宣傳騰藥,少寫自己,因為自己沒什麼故事,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騰藥「守門人」。李筱玲1971年進入騰藥,把自己的青年歲月、中年時光,甚至是晚年生活都融入了騰藥發展的日常。
或許對於她來說,49年做一件事,真的是習以為常。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只有身為騰藥人才知道,李筱玲的故事看似平凡卻難能可貴,看似平常卻充滿感動。每天早上7點多,她通常會從家走路上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早起休閒遛彎的老人,殊不知這位老人在廠門口小食店解決完早餐,就要迎來一天瑣碎而繁重的工作。
圖片來自騰藥保化品事業部
這麼多年來,騰藥習慣了李筱玲,李筱玲也習慣了騰藥。她不僅成為了騰藥的精神支柱,更無形中成為了騰藥的門面擔當。
如果說,藥王宮是騰藥的歷史,那李筱玲就一直是騰藥的現在。而關於騰藥的未來,應該是執著堅守的匠心精神。想到騰藥兩任老廠長都不在了,古稀之年的李筱玲,眼中泛起了淚花,傳承和發展精誠騰藥的文化,她在所難辭。
很多人說她是騰藥的董明珠,她是騰藥的陶華碧。可她說,自己只是騰藥的李筱玲。
因為愛,一直在,
因為在,一直愛……
來源:雲南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