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平陽的網紅地標:南門街,一個釋放鄉愁的地方

2020-12-22 騰訊網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平陽縣城南門街91號,就是通福門腳下的百年老店——「回生堂」隔壁。在那兒,我度過了整整十一個春秋。可以說,我那段美好的童年與少年時光,都與南門街、回生堂絲絲相連。直到如今,南門街那古老、悠長的石板路,回生堂的藥材香韻,還有天真、快樂的童趣,常在不經意間回想、回味……

▲通福門現狀

古城牆下有人家壹

昔日的平陽縣城,設東南西北四門。東為挹仙門,通仙壇寺、柏垟、宋埠,達仙口;南為通濟門,通城南、坡南,連浙閩;西為登瀛門,通沙崗、水亭,至平陽坑、馬嶼;北為迎恩門,通鳴山、宋橋,往瑞安、溫州。縣政府往南60餘米處是通濟門,通濟門往南約400米處是通福門。通福門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是平陽縣現存的唯一古城樓式建築物,也是平陽古城的象徵。古人從溫州、瑞安南下福建,都得經過這個隘口,故得名「通福門」。民國後期曾改為「識字門」,因為那時老百姓普遍識字少,縣長下令,凡經此門,都要背誦《國民公約》或認讀「注音字母」後,方可放行。解放初期改稱解放門,如今改回原名。縣城的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和城牆,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機轟炸,一是怕城牆目標過大,二是影響城內民眾疏散,危及生命安全,1942年2月,民國縣政府下令拆除城牆和城門。如今,只有通福門巍然屹立。

清邑人張南英編纂的清乾隆《平陽縣誌·輿地》記載:嶺門山,在縣治前,兩山翼然,中闕為門狀,如鬥牛,兩旁有溪……其門通福。民國《平陽縣誌·輿地》所載:有道通嶺門,曰鐵嶺一名平陽嶺,嶺脊有通福門。從中可知,那時,平陽嶺門只有一條坡南連接南門街的古道,東門山(古時稱東山)、九凰山(古時稱崑山)兩山腳相夾著這古道,這條古道稱鐵嶺。至於西馬路與昆鰲路則是後話了,是分別於1962年與1938年,對東門山、九凰山挖山開道,從嶺門兩旁分出的岐道,西馬路作為戰備公路,昆鰲路作為104國道。鐵嶺南臨坡南街,北接大街角,東鄰東門山,西靠九凰山,鐵嶺上的通濟門至通福門那條400餘米長的街道,就是南門街。老百姓習慣將南門街分為嶺門上、南門和譙樓殿三段,嶺門上指通福門至原環保分局(解放街27號)的路段,原春元藥店(解放街109號)至譙樓殿(解放街127號)稱譙樓殿,中間的路段就是南門了。短短的南門街兩側街坊房屋各等分成九段,由九條巷弄間隔,兩則巷弄兩兩相對,這些狹狹的、長長的巷弄蜿蜒著與東門山、九凰山相通,既方便人們上山種植、開墾,又起到防火隔離、人員疏散的作用,也符合古人講究房屋通風、採光的作風,濃縮著古人建築的智慧。

宋元時期,平陽縣城有讖語云:「離山腳斷,青紫兩岸」,前代縣誌解釋:嶺門山中斷為路,嶺門兩岸有溪,南通坡南,北通城南,山下兩岸孔氏世族多仕宦(見民國《平陽縣誌·輿地誌》)。由此可見,嶺門南北兩坡街道先前所住的多為官吏、士紳、商賈等大戶人家。如宋代的黃漢章、蔡元龜;元代的宋士榮、林元彬、謝泰來、宋允恆;明代的鮑輝、湯宗、吳致文、陳奎、陳璣、吳寶秀、蔡立身、葉衡;清人鄭思恭等人。因為名人群居的效應,從外地遷居的有宋朝的蔡元康、明朝的陳宣、蘇伯衡等等,還有孔子世家平陽派孔檜的長支、二支後裔,如孔濼、孔源、孔實、孔伯奮、孔貴明……

居住在通福門這一帶的老百姓口口相傳著「水漫鐵嶺,火燒屋頂」諺語。一下雨,溪水在南門街兩旁溪渠流淌,經譙樓殿時分別注入護城河,左側入龍河,右側入靛青行河,再沿著縣城城牆外河道,最後匯合流入北門平瑞塘河。南門街兩旁的溪渠,是譙樓殿處寬深、嶺門上處窄小的布局,譙樓殿那端寬、高約有2米,而至嶺門上那端寬、高只有0.5米了。溪渠原先是露天的,後來用石板覆蓋了,以前常常有鴨子從靛青行河溜進溪渠生蛋,引來我們小孩子們經常貓著腰,借著石板縫的採光,進入南門街溪渠與靛青行河的接合處撿鴨蛋。每逢大暴雨山洪暴發,溪渠的排水功能就不堪「勝任」了,故有「水漫鐵嶺」之說法。因為整條街呈坡道,街兩側民房隨坡而建,那時房屋都為木結構,如遇火燭,嶺門屬風口,難以撲滅火焰,上段著火,從下段遠遠望去,就有「火燒屋頂」感覺。每當大暴雨衝刷之後,在南門街的巷弄小陰溝或是在街面的淤泥沙石中,時不時的會發現銅板、銅鈿之物,故此,我們居住在街上的小孩總是期盼老天爺多賜大雨,好讓我們發上一筆「橫財」。這些銅板、銅鈿從何而來呢?大概是街上各店鋪遺落在角落或地板下的銅板、銅鈿,逢大水衝流出來的。

通福門因為處於兩山麓隘口,風大,那時亦稱其為「通風門」。夏天,一到晚間,這一帶臨街的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口納涼,我們兄弟姐妹就坐在家門口打錫巷弄的石板櫈上,享受著從通風門送來的習習涼風。而這時,父母親經常弄些「鮮潮」給我們兄弟姐妹「開開小灶」。 挑「鮮潮」,就是商販從漁民船上購來生猛海鮮後,馬上用擔子挑著往平陽一帶方向兜賣。商販從鰲江墨城方向挑「鮮潮」過來,通福門正是必經之路,居住南門街的人們自然坐在家門口就能吃到最新鮮的海貨。那時的海鮮絕對野生,什麼大小黃魚、墨魚、水潺、帶魚、螃蟹等水產品應有盡有,一般都幾分錢一斤,大黃魚也只幾角一斤,價廉物美。現在偶爾想起那滋味,覺得還有唇齒留香。

南門街上憶繁華貳

南門街,在明、清和民國時,曾稱「嶺門街」和「南門直街」,現稱解放街,由於位於南城門(通濟門)外首,故又稱城南。抗戰中期前,南門街寬度僅5米左右,1944年,民國縣政府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拓寬拉直自嶺門上至北門河頭的街道,將南門沿街兩側房屋各向後退約1.8米,同時拆除譙樓殿(原南門老人亭和人壽保險公司位置),形成了如今的南門街,因而後長前短的瓦背正梁的沿街房屋,成了南門街的又一特色。

南門街是縣城至鰲江、南北兩港片區乃至福建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必經之路。嶺門南坡的80餘米處有茶亭遺址,據記載,該茶亭始建於西晉年間,古驛道從中穿過,是供浙南閩北通衢來往的客商歇腳的民間路亭,而與嶺門相鄰的南坡60米處,據民國《平陽縣誌》記載,自南宋至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平陽驛舍——證真公館,位於現證真寺西北方向,平陽驛舍是官方驛站,相當於縣政府招待所。證真公館佔地面積286平方米,大門朝向坡南街。據考證,南宋詩人陸遊所作的《平陽驛舍梅花》,是他於公元1158年(南宋紹興28年),從明州(寧波)甬江出海到溫州甌江口上岸後,陸路沿平瑞驛道赴寧德任縣主簿官職,留宿於平陽驛舍留下的詩文佳句。明朝時,平陽驛舍遷至南門街譙樓殿附近的東門山腳。

清、民國時期,縣城最繁華、最熱鬧的街道就數白石河街、東門街、坡南街和南門街,而南門街的商業氛圍、人文氣息尤為濃厚,傳舍、飯店、律師行、藥店、醫鋪等,一間一間緊挨著街面:有平陽縣數得著上檔次的傳舍,如同源、公寓、平陽第一旅舍和關西行館;有孔夢滔、李剛、鄭傳烈、李培剛等掛牌開辦的知名律師行;有名氣響噹噹的回生堂、黃紹昌的春元藥店、葆珍藥鋪;有名揚浙南閩北的李春和、吳隆盛制傘行,有蔡雲庭眼醫診所、邱國英醫館;有生意興隆、日夜經營的金家飯店;有具備上規模配套生產經營的李順泰印刷廠和紙店;有報刊發行浙南地區鼻祖的孔昭清的孔大盛派報處和人力黃包車行;有形成品牌的葛氏同大糕餅南貨店、陳鶴齡兄弟和鮑仲夫照相館、黃來忠錫飾店和打錫一條巷,有百歲壽袍壽坊棺店,有做衣的裁縫鋪;還有清末民初築建的自立會和基督教堂,有天后宮的戲臺等等。這些遺址隨著南門街的拆遷,已經蕩然無存。

南門街原是一條坡度狀的石板路,兩頭平緩,中間陡峭,從北向南走勢逐漸上升,至通福門為最高點,上升坡高55餘米,1983年間縣政府將原石板路面改為水泥路面。那時上坡不要說扛東西,就是步行也頗為吃力,又沒有機動車等交通工具,攜帶行李的旅客,不得不請挑夫或人力板車幫助。但這也難住了拉板車的車夫,過坡道時還是要僱人幫忙。板車上坡時,幫忙者得用力按住板車的橫檔和後檔手柄,憑藉雙腳板用力「咬」住地面,再身體發力向前推,才能使板車前進;下坡時,幫忙者在車後用手拖住板車後柄,雙腳跟蹭著地面使勁往後拉,以減少下滑力,平穩下坡。往往有些經驗不足的車夫,在車行至下坡段時,一時處置不妥,發生撞人或是衝進兩旁民房,造成車毀人傷的事故,所以居住南門街陡坡的居民連夜間睡覺也是有些提心弔膽的。當時我還是稚童年齡,曾背著父母幹過「幫忙推板車上下坡掙錢」之活。拉板車的車夫常會在譙樓殿或嶺門上附近招呼幫手,通常是大人幫手5分錢,小孩幫手3分錢。那時1分錢就是「大錢」了,去譙樓殿拐腳婆店可買十來粒炒歪豆子了,這對住在南門街附近的孩子絕對是個「誘惑」。

回生堂裡故事多叄

文革期間,縣城裡的文化娛樂場所只有一家電影院和一家戲劇院。因為回生堂近在咫尺,樂趣便與之連在一起。平日裡,我與鄰裡小孩結伴,常在回生堂鬧個翻天。

回生堂是一家經營藥材批發和零售的百年老店,它創辦於清光緒四年(1878),是本省鎮海一包姓老闆經營木材發跡後,在平陽縣城南門開設了這家頗具規模的藥店。店裡購進四川、湖南、廣西等地的地道藥材,經自我加工,泡製成特色的中成藥,如仁丹、鹿茸、鹿鞭、鹿尾、午時茶等。回生堂後面道坦內和後山坡圈養了十多隻梅花鹿等動物,作為取生鹿藥材之用。為宣揚其店堂藥材的正宗和知名度,將梅花鹿披紅綢敲鑼鳴鼓遊遍四城門後,再回到回生堂門口宰鹿示眾,當場取出鹿茸、鹿血、鹿鞭、鹿骨等物,這種做法雖血腥殘酷,卻打出了「真材實料」的牌子。民國時期,回生堂名聲遠揚,前來購藥進貨的店家,除本縣以外,瑞安、文成、泰順,鄰省福建的福鼎、福安等各地大小藥鋪藥店經銷商紛至沓來。以前平陽縣傳統金牌字號不多,回生堂作為平陽乃至溫州地區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尤為珍貴,它不僅展現了自清代以來平陽傳統工商業發展的狀況,而且也是浙南閩北傳統老字號發展的一個縮影,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回生堂

回生堂坐落在南門街93號、95號、97號,它坐西朝東,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為清末典型的江南合院式建築。店舍和平屋均為兩進,除左右皆有橫廂外,中部有多座子屋。店舍為三間二層,硬山頂,店舍的左邊二間是設切藥加工的門面房,全部是臨街設排窗布局,讓民眾一目了然藥材加工全過程。整個回生堂左邊、右邊和後向三面砌以3米高的圍牆,前門至圍牆後門進深約130米,中部橫向最寬處約40米。迎面正中大堂後是一個約15米見方的天井。天井中間是一座集假山、綠植合景的水池,旁邊還有一口水井,供煎藥、飲水之用,天井兩旁擺設兩株萬年青。大堂處還擺設一座只有一米餘高的古色古香的立式時鐘,整個鐘座為紫檀木,上方是橢圓狀的鐘表,下方木架內設有鐘擺,當地老百姓稱謂其為「矮人鍾」。天井左邊設有代客煎茶室,天井兩邊各有小門,設有上二樓員工宿舍的樓梯。從天井進去,又是一個10米見方的小天井,設有魚池,魚池後面背景是刻著整幅高山流水、松鶴圖的屏風背景牆。從該處兩側小門踏上十幾步臺階,就是貯藥、曬藥、浸藥的後院。後院是鋪設青磚的大道坦,道坦內設有多個水池,供浸泡甲魚殼等藥材,四周為存放藥材倉庫。整座回生堂面朝南門街,背靠九凰山,與九凰山構成一個和諧整體,也勾勒出古樸又大氣、端莊又秀麗的江南建築風貌。

店堂正前門橫額是金色招牌「百年老店 回生堂 道地藥材」。一般南門街店鋪的櫃檯門面朝沿街方向,而回生堂門面約16米,正中間是6米寬的水泥石英的通道,兩側是營業櫃檯,櫃檯分別朝店堂通道和街面,構成七字型的雙面櫃檯。營業櫃檯有一米半高,櫃架為木質,高為二米半,均為紫色原木,橫列兩間店堂。櫃檯的後方靠牆設立著一排排整齊、精緻七星抽屜的藥櫃,分門別類裝著各種中藥材,抓藥計量用的是以錢為單位的一尺長小杆橫秤。

白天無事,我們小孩子就到回生堂大堂過道滾鐵爿、玩陀螺、飛香菸殼,甚至溜進去到後道坦的山邊抓蟋蟀、蚱蜢等等。但回生堂畢竟是營業場所,工作的大人們站在五尺櫃檯內,我們這些小孩就貓著腰沿櫃檯邊溜進去,與大人們捉迷藏。時間久了,大人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過也有個別頂真的工作人員,不讓我們進去,就是進去了,趕也要把我們趕出來。小孩們對那「龐然大鐘」也特好奇,常常圍著大鐘嘰嘰喳喳爭個不休。每天總有一個時間段,母親叫我和弟弟去回生堂看時間,可能是故意讓兩兄弟認知吧,因此,我和弟弟耳睹目染,早早知道時間的概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當回生堂進藥材時,我們的鼻子特靈敏,什麼生地、熟地、甘草、白朮等都能聞得出來。如有進購甘草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必定在93號的臨街開窗的加工場所切割,嘴饞難熬的我們早就伏在窗口等候「施捨」。有的切割工人看到我們這樣「可憐兮兮」,會時不時「丟」出一些甘草尾或甘草根給我們,那就是「勝利品」。我們慢慢品嘗,在那物資貧乏的年代,味道好極不用說了。這回生堂後面道坦水池內浸泡著的甲魚殼,我們中有幾個膽大的,還會順手牽羊,「帶走」一兩隻甲魚殼到白石河街萬全供銷社收購站賣掉,兌換幾分錢買糖吃。這事,我也偶爾幹過,現在回想,還真是童真無忌。

可惜的是,原回生堂毀於2010年11月1日的一場大火。但是如今,隨著老百姓的呼籲和縣政府的重視,已將「回生堂」遷建於縣城北門塘河路的欄杆橋附近,不久將來這「回生堂」作為平陽人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重新納入人們的視野中。

古老的南門街如今被拆除了,那過去遺留的痕跡也會在平陽城市建設中慢慢淡化、消失,也許將來會有很多很多新的「南門街」崛起在平陽,但願如此吧。

作者:孔繁永

相關焦點

  • 平陽破解小微企業引才難-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平陽破解小微企業引才難 2020/12/10 08:26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745
  • 昨夜的南門街刷爆了朋友圈
    南門街一帶是清遠的發源地,是滿載清遠人鄉愁的文化地標和思鄉的原點,希望通過「新版」南門街的閃亮登場,繼續推動城市的開發建設和舊城的保護利用,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繼續支持、參與和幫助城市改造建設,共同為整個城市營造得更好、建設得更和諧貢獻清遠人的一份力量。
  • 這裡曾是平陽第一街!
    平陽古城歷代建有城池,「形橢圓,南北狹長,東西差宿」。繞城建有城牆,修建東南西北四座城樓和東西北三個水門。縣署建於城池南。縣署後有白石河,源自西郊雅山附近白石山,連接東西兩個水門。沿白石河形成街道,即白石街。《康熙平陽縣誌》《乾隆平陽縣誌》附城池圖,即標明為「白石街」。民國期間改名為白石河街,白石街成西門外西直街街名。
  • 浙江溫州:回眸「十三五」,看平陽科技創新奏響最強音
    從2016年到2020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交通大發展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的五年。
  • 「溫州十大網紅景點打卡地」出爐,蒼南這個地方當選
    日前,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組織開展的「溫州十大網紅景點打卡地」評選活動,吸引了眾多小夥伴們紛紛助力投票。經網絡投票、專家評審,本次評選的最終結果已經新鮮出爐。10多項有趣的打卡點:人體拍拍樂、吶喊噴泉、叢林穿越、透明網紅船、歡樂搖擺橋、ins鳥巢、網紅「小冰島」、一見傾心平臺、冰雪世界、高空玻璃漂流、人體彈弓、懸崖高空鞦韆、森林滑道、300米高空玻璃觀景臺……來了這裡,就知道有多有趣!
  • 平陽婦聯奏響激揚進行曲——平陽縣婦聯舉行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張小燕教授開宗明義:「溫州人」就是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她從文化的視角和高度談溫州人,引出「和合」文化。溫州人闖世界、走天涯。如何理解溫州人的精神稟賦和特質。
  • 「浙南紅都」溫州平陽:昔日貧困小縣城發展成繁榮開放的新前沿
    有著「浙南紅都」之稱的溫州平陽,改革開放40多年來,憑藉著當地人特有的智慧與勇敢,一躍將昔日貧困的小縣城發展成繁榮開放的新前沿,實現城鄉面貌美麗蝶變,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時代答卷?從農業農村,到民政民生、住房保障,再到醫療、教育,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時代答卷。
  • 金茂獨攬溫州平陽「古鰲頭」項目 卓越加倉龍灣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11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豐方旭) 今日,溫州、紹興共計出讓四宗涉宅地,分別位於溫州龍灣、平陽、紹興諸暨。  卓越加倉溫州龍灣,成交樓面價10842元/㎡;金茂底價競得兩宗溫州平陽商住地,至此獨攬五地,拉開了「古鰲頭」項目開發的序幕;杭州坤銀置業封頂競得諸暨商住地,並需配建300㎡人才房。
  • 溫州平陽:黃公望萌萌噠表情包來襲
    黃公望本名陸堅,字子久,原江浙行省常熟縣(今江蘇常熟)人,後過繼永嘉府平陽縣(今溫州平陽)黃氏為子。在元代,黃公望與吳鎮、倪瓚、王蒙四人被稱為「元四大家」,黃公望晚年創作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 12月溫州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平陽房價走勢
    溫州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溫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5669元/平,環比11月上漲2.6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74%。其中平陽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2532元/平,環比11月下降1.3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56%。
  • 「打卡中國,我愛溫州!」-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三天裡,四十餘位來自近二十個國家的網絡國際傳播達人,以及來自中央網信辦及全國網信和傳媒系統的頂尖傳播專家,共計一百七十餘人,兵分兩路,先後打卡了溫州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南塘風貌街、溫州海外傳播中心、溫州國際傳播網紅孵化中心、溫州「城市大腦」、肯恩網絡文化家園、紅蜻蜓中國鞋文化博物館、永嘉麗水街等地,用多媒體語言把溫州、中國的精彩故事傳播開去。
  • 溫州平陽蒙垟村600多年羅漢松急需救治保護
    平陽蒙垟村600多年羅漢松急需救治保護!!!--據傳為呂洪手植。據民間相傳,這棵偉岸如聖者的羅漢松,是明朝曾任廣東按察使平陽進士呂洪所植, 呂洪(1417—1485),平陽西門雅山人,明代中期(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政治人物,字大正,號晉齋,景泰五年(公元1454)進士,先後任都察院十三道廣東道監察御史,江西巡按,掌十三道題奏兼管三法司刑獄、監督全國科舉會試考場、總理各道題奏昭議、雲南按察副使(正四品)、廣東按察副使、廣東按察使(
  • 龍港名宦 燕王贈詩-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龍港名宦 燕王贈詩 2020/12/13 09:1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659
  • 一片茶葉振興一個村 新聯村借「平陽黃湯」做出「綠」色大文章
    溫州網訊 從平陽縣水頭鎮城區前往該鎮朝陽社區的新聯村,需要40多分鐘的車程。  發掘恢復名茶加工工藝  平陽黃湯茶始制於清代,以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之「三黃」而著稱,是浙產茶葉的重要代表,曾是乾隆時的貢品,美名遠揚。後因多種原因停產,黃湯茶逐漸銷聲匿跡,其加工工藝隨之失傳。  「我們新聯村現有人口845人,225戶,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3%,是水頭鎮朝陽社區一個少數民族人口集中村。
  • 溫州將首次舉辦全國陀螺比賽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同步上演
    溫州網訊  11月28日至30日,2020年「民體杯」全國陀螺比賽將在溫州蒼南舉行。據悉,這是溫州首次舉辦陀螺這項傳統體育大賽。溫州市首屆少數民族全民健身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同步在平陽舉行,展示新時代溫州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獨特魅力。11月27日晚,大賽開幕式將在市區白鹿洲公園舉行。陀螺又叫「打老牛」,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也是彝、壯、佤、瑤、畲等少數民族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1995年被列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自此陀螺逐步由傳統民間遊戲登上中國民族體育競技的大舞臺。
  • 這對溫州夫妻憑一道「三鮮炒年糕」,讓身在徐州的浙江人咽下鄉愁
    一個人的所有鄉愁,其實都藏在胃裡。///新生街80號,若你不曾混跡於宣武附近,按著這個地址找,怕是很難找到目的地。在這條逼仄的巷子裡,藏著一家正宗的溫州炒年糕。吃過一次,就讓我心裡的主食排名更新換代。章哥夫妻倆是溫州人,07年在老鄉的慫恿下來到了徐州。
  • 黃梅案與平陽三鄉紳
    民國《平陽縣誌》載:「(黃梅)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價勒捐之錢計贓不下二十餘萬。」  夏口貢生吳榮烈是江南垟大戶,自然派捐也多,他忍無可忍,遂聯合金鄉監生潘榮桂、東莊廩生董正賢等鄉紳狀告黃梅。乾隆五十一年(1786)閏七月,浙江學政竇光鼐在溫州主持府試。平陽一名學童在試卷中暗夾狀紙。竇光鼐發現後覺得事態嚴重,決定調查此事。
  • 「住」力安居 「建」有所成 ——回眸「十三五」喜看平陽「五年之...
    引言:從2016年到2020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交通大發展的五年;這五年,是溫州平陽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的五年。回眸「十三五」,看平陽城市建設的的點滴變化。
  • 賽場颳起「最炫民族風」溫州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平陽青街...
    11月28日,溫州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平陽縣青街畲族鄉中心學校落幕。此次運動會吸引了溫州各縣(市、區)共11支運動代表隊200餘人參加。最終平陽縣代表隊、樂清市代表隊、鹿城區代表隊分獲團體前三名。浙江省民宗委民族一處處長吳夢寶,溫州市民宗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魏君定,平陽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盧成杭等蒞臨現場。
  • 「大美xin平陽」短視頻大賽獲獎作品展播:平陽的一分鐘,原來這麼美!
    日前,由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網信辦)主辦的——「大美XIN平陽」創意短視頻大賽完美收官。 本次活動歷經一個多月徵集,共收到各單位、團體和個人作品180餘件,這些作品用一分鐘左右時長,以創意、細膩的視角,發現、記錄、展示平陽大建大美的城市面貌和幸福小康的濃厚氛圍~ 評選結果公布 對於本次徵集到的視頻作品,評委組在滿足「大美XIN平陽」主題和一分鐘時長的條件下,根據原創性、正能量、完整度、草根味、藝術感等標準,最終評選出了一等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