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連續兩次發射失利影響,大國重器豎立海南,「胖五」再戰太空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更是如此。在3月16日到4月19日,短短24天內,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雙雙發射失利。前者代表是最新一代火箭技術,而後者竟然是一款安全係數極高的老型號「金牌火箭」。今年是一個航天發射任務特別繁重的年份,其中與空站間建設相關的發射任務、火星探測任務和嫦娥5號工程是重中之重。將於5月5日左右發射的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再次引起了國人的關注,不只是因為前兩次發射失敗,而是將要發射的被稱為「胖五」的重型火箭是大國重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也有著極為重要意義。

對於年初兩次發射故障的原因,據說是由於一個渦輪泵的零件材料問題引起,既然已經找到原因自然就不會再次出現問題。另外,每一個火箭發射任務實際上都是一個相對獨立項目,出現的兩次發射失敗實際上都是孤立的事故。中國今年有40次發射任務,並不會因為這兩次事故就影響整體發射計劃。

航天發射任務被公認是一項風險極高科學探索,雖然中國航天的開局蒙受陰影,但是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總體成功率高達94.85%,我們並不需要對長徵五號B此次發射過於擔心。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雖然是一款新型火箭,但是在過去幾年一直在苦練內功,已經解決了氫氧發動機遇到的技術問題。長徵五號B是在長徵五號基礎上改進來的,這次發射是該系列火箭的第四次發射。在已經完成的三次發射任務中取得了兩勝一敗的成績,不過最近一次發射在去年年底大獲成功,把實踐20號衛星成功送入了預定軌道。

據官方消息報導,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目前已經在發射架上就位,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和檢測工作,並將於5月5左右正式拉開中國空間站發射任務的序幕。此次發射任務有著兩大重要意義:

一是進一步驗證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的可靠性。「胖五」最大推力為107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同步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4噸,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也是未來幾十年空間探測主要動力,在全球也僅次於美國「重型獵鷹」和「德爾塔-4」重型火箭,名列第三。中國空間站建設已經拉開序幕,而「胖五」未來承擔著核心艙和載人飛船的運送任務,是空間站建設順利推進的前提。另外,「胖五」能否發射成功還關係著今年將要進行的火星探測工程和探月工程。

二是完成中國新一代載人試驗飛船的試驗。此次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是試驗飛船,與神舟飛船相比,這種載人飛船一舉解決了中國飛船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該飛船可以同時運送3名航天員和500公斤貨物,最多可以搭載7名航天員。新載人飛船採用的是返回艙+服務艙兩艙設計方案,返回地面後,飛船上的大部分高價值產品都在返回艙,能重複利用。

對於普通人來說,每次在海南文昌進行的航天發射任務都值得關注,因為在這裡進行的多是重型火箭發射任務,發射的載荷同樣意義重大。「胖五」這次發射關係著空間站、火星探測工程和探月工程能否順利推進,還可以幫助航天人在兩次發射失敗之後打一個「翻身仗」。因此,讓我們一起祝願「胖五」此次發射能夠順利進行,為後續發射開一個好局面。

相關焦點

  • 美方火箭發射體現新技術,一箭五飛卻墜入大海,太空計劃受影響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國家的發展都受到了影響,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發展速度較以往都有了明顯下滑,但是這種情況在美軍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該國家的疫情是國際上面最為嚴重的,但是該國家的軍事部署受到了的影響是極為有限的。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長五B」成功首飛背後閃耀一群「江蘇身影」 太空探索,他們貢獻...
    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的背後,閃現著不少「江蘇身影」。江蘇培養出的一批批航天「尖兵」,攻堅克難,為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探索太空貢獻了堅實的「江蘇力量」。「5、4、3、2、1,點火!」5日18時,隨著長徵五號B發射任務「01」指揮員胡旭東一聲令下,烈焰轟鳴,照亮海天,又一個大國重器直奔蒼穹。
  • 「胖五」發射「嫦五」 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有了長徵五號系列,中國可以將更大更重的太空飛行器送到太空,如嫦娥五號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及空間站的艙段。
  • 北鬥收官之星成功發射,但這個「大國重器」背後的故事卻...
    北鬥收官之星成功發射,但這個「大國重器」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2020-06-24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事實上,重溫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胖五」一掃2017年發射失利的陰影,三次出徵,都承接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並且三次均告捷,是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下面我們再來重溫這段歷程。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前兩次火箭發射失敗,70天內找出原因,「胖五」今天成功升天!
    ①:3月16日,長徵七號甲發射失敗;②:4月9日,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這些都不要緊,今天應該是「胖五」載入史冊,重要的一天!「胖五」(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今天(5月5日)下午18時零分,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運返回艙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在近地軌道,按照預定時間及時入軌!這也就預示著胖五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首戰告捷。
  • 對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成功發射沒有一絲僥倖可言
    天津日報訊 2016年我國首個5米直徑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將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長徵五號總裝測試團隊(以下簡稱「胖五」總裝測試團隊)帶入了大眾視野。幾天前,這一團隊又圓滿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部分隊員也於25日順利返津。
  • 長箭射天狼 太空爭霸王:打通中國航天任督二脈的長五B
    2020-05-05 18:00 海南文昌發射場 長徵五號B如期成功發射,自此,中國航天運載能力突破22噸,正式進入世界第一梯隊。這次發射任務壓力非同一般,之前連續兩次火箭發射任務失敗(不是長徵五系)一度讓人懷疑,是不是有外國勢力故意幹擾我國衛星發射。長五B的成功再次重振中國航天的士氣!這個長五B的它哥「胖五」相比,個頭更大,運載能力更強,但跑得沒它哥遠,主攻近地軌道任務,基本上就是為載人空間站搭建量身定製的。
  • 在海南最東端看「長五B」發射
    發射前一天晚上,銅鼓嶺測控點光學、雷達崗位的工作人員,面向大海高呼口號,向塔架擺出了「V」字的勝利手勢。4個多月的艱辛,連續奮戰的疲憊,在這天涯海角的盡頭,每一名航天人的身後都有一串故事,記錄著我們向「疫戰」、向天行的執著奮鬥。時光回溯,3月中旬,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不甘、失落、迷茫、沮喪……沉重的氛圍籠罩在我們的心頭,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 勇往直前 初心未改——專訪「胖五」總裝測試團隊
    幾天前,這一團隊又圓滿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部分隊員也於25日順利返津。本報記者藉此之機採訪了部分隊員,了解「胖五」背後的故事。作風過硬、朝氣蓬勃是這個平均年齡29歲的團隊給人的第一印象。或許這也正是他們緣何能在14個月的時間裡相繼完成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首飛箭、長徵五號遙四及遙五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實現「四戰四捷」的奧秘。
  • 連續發射失敗並不可怕,胖五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火箭發射本身就是風險比較大,發射失敗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作為發射最為頻繁的美國成功率還不及中國,當然俄羅斯的發射成功率也不如中國高,因此會覺得中國火箭發射失敗是個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這都是可以接受的。首先是歐洲航天局,在阿麗亞娜火箭最近的發射107次中成功率為93%,再來看美國的德爾塔運載火箭發射251次,成功率為94.4%,俄羅斯的聯盟系列火箭發射800次,成功率97%,我國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了235次,成功率高達98%。當然火箭的發射失敗和成功並存,還沒有國家可以實現火箭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它此次發射任務是運送一顆衛星模型到太空當中,此次成功的試射為下一步的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安加拉系列火箭是俄羅斯研製首個多用途運載火箭,目前涵蓋了3種型號,運載能力從1.5-25噸不等,未來俄羅斯可能研製近地軌道為35噸的安加拉-7型火箭。圖為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它與胖五誰更強?
  • 「探火」任務為何要用胖五發射?
    作為目前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被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此次將迎來它的第四次發射。那麼,為什麼說「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長徵五號運載火箭2006年由國家正式批准立項研製,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可謂十年磨一「箭」。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五」要選在凌晨?看完你就懂了→
    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的影響。「胖五」飛向宇宙的時候,正好是地球把太陽光直接遮蔽住,避免有太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的影響。
  • 印尼衛星發射失利: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仍然是數十年前的技術
    PALAPA-N1衛星,因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就此徹底報銷了,這個損失是非常大的,最起碼以數千萬甚至上億或數億人民幣計價,最主要的是此型火箭發射失利,恐怕會影響今後與印尼在衛星發射領域的合作。往前追溯,3月16日,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首次執行飛行任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 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前兩年,高層領導在考察時強調了大國重器的重要性。當時國際摩擦激發,中興斷供、科技清單等大事件衝擊。不要說化緣,求著別人也不給。來到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9月15日後,再無麒麟晶片。
  • 「胖五B」首飛,這個海島小鎮火了
    5月5日,「五一黃金周」的最後一天,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引發全國關注。這是「胖5B」的首次飛行任務,它同時還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胖五B」首飛成功,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