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獅城】"南洋廚房"第一季 - 叻沙Laksa

2021-02-27 舌尖上的獅城


叻沙又稱喇沙Laksa,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存在的峇峇文化(即華人馬來人混合)的地道食品,通常用作麵條的湯底。材料包括蝦米、蝦羔、蒜茸、幹蔥、辣椒、香茅、南姜及椰汁,製法是將它們煮多個小時。叻沙大玫分為兩種:亞三叻沙以及咖哩叻沙


亞三叻沙 ( Assam Laksa)

亞三叻沙就是用魚熬出來、略帶酸味的濃湯。 Assam是酸豆的馬來詞,經常用來帶出湯料的酸味。 亞三叻沙的用料包括切碎的鯖魚絲,黃瓜、蔥、紅辣椒、菠蘿、生菜、一般薄菏、叻沙薄菏。亞三叻沙通常配以米線或米粉上碟. 並且冠上「petis udang」或「hae ko 」,濃的蝦味甜醬,美味非常。

材料:

0.2kg 賴粉 (2人份量)用水焯備用 。如果是用幹賴粉就必需泡水1小時,然後水煮至熟透。

1/4條 青瓜切絲

1/4 粒 小形黃梨,去皮,切絲

1/2 粒 大洋蔥,切絲

小棵 中國生菜,切絲

小支 姜花(只取花, 莖部留給亞三湯用),切碎

3 片薄荷葉

1/4 大匙 蝦膏,加入 1大匙熱水拌勻

1 條 紅辣椒,切片

1粒 酸柑,切成 4瓣

指天椒(可用其他辣椒代替),隨意

亞三湯料A:

1/2 升水

200克 甘望魚(可採用沙丁魚或Tuna魚)

亞三湯料B:

1/2片 亞三片

小束(10g)Kesum (laksa-辣沙)葉

小支 姜花(老部及莖部)

小塊 南疆,用刀背拍碎

香料A:

10g 辣椒幹,去籽,放入鍋中,加水煮至熟軟,然後濾幹放入攪拌機再加入少許食油攪拌成泥。

香料B(攪拌成泥):

30g 馬來棧,熱鍋裡爆香。

小支香茅 (檸檬草),切片

20g 小蔥頭

1/4 粒大洋蔥

1 小杯水

調味料:

少許鹽 、冰糖

詳細步驟:

1. 將亞三湯料A放入鍋裡,將魚煮熟。取出魚,然後魚肉去骨待用。將魚湯過濾待用。

2. 將香料B過濾, 渣留著待用,水份倒入魚湯裡。

3. 將香料A放入鍋裡,加入少許鹽以慢火炒至出油即可。

4. 將香料B的渣放入鍋,和香料A一起爆香。加入魚湯和亞三湯料B煮至滾。

5. 用石臼將魚肉搗碎後加入亞三湯。加入調味料轉小火再繼續煮1小時。

6. 將賴粉加入所有蔬菜,淋上亞三湯。加入蝦膏,配上酸柑和辣椒即可享用。

咖喱叻沙 - 新加坡加東叻沙

正宗的新加坡加東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鹹、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材料則有新鮮的蛤、蝦子、咖哩粉、椰漿、魚餅、碾碎的幹蝦米、南姜、白果、幹紅辣椒、黃姜粉、香菜粉、檸檬草、胡椒粉、叻沙葉、香茅等等,再加上顏色白淨的粗米粉和辣椒醬,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

主料:

3粒 魚丸

2個 魚豆腐

3隻 草蝦

40g 豆芽

製作輔料A:

2片 九層塔

半個 水煮蛋

100g 米粉

少許 紅蔥頭酥

1隻 小辣椒

製作調料B:

4 粒紅蔥頭

10g 南姜

2片 香茅

60g 紅辣椒

2大勺 咖喱粉

2小勺 蝦醬

1大勺 油

30g 蝦幹

3粒 蒜頭

具體步驟:

1、草蝦洗淨,去蝦須;油豆腐對半切;小辣椒切片

2、米粉入沸水中煮至8成熟,撈出,過冷河後再瀝乾水分,備用。

3、豆芽菜入水汆熟,撈出瀝乾水分,放入碗中。

4、將調味料A用攪拌機打碎。鍋燒熱,加入少許油,將調味料A炒香,再將調味料B加入

5、轉小火,並不停攪拌,煮沸後依次加入魚丸、草蝦、油豆腐煮熟

6、再加入米粉同煮,熟後盛入裝有豆芽菜的碗中。

7、在米粉上放入半個白煮蛋,撒上紅蔥頭酥、九層塔葉及辣椒片即可。

---華麗的分割線for iPhone only---

小夥伴們看懂了上面的步驟了嗎?舌尖君也要自己動手做來給大家做一個反饋!小夥伴們一起和舌尖君做一個魅力主廚吧!

南洋廚房邀請各位小夥伴們一起加入!分享美食,共享廚房秘訣!小夥伴們投稿記得發到abiteofsg@destiny-edu.org哦!或者直接來找舌尖君微信!和舌尖君互動!


(以上圖文由@舌尖上的獅城整編發布,未經允許,不可二次轉載!如被發現抄襲,@舌尖上的獅城將會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感謝親的關注,小編已為您準備許多美食資訊!

回復「數字」了解更多

回復「1」- 中華美食

回復「2」- 西式料理

回復「3」- 韓國料理

回復「4」- 日本料理

回復「5」- 點心推薦

回復「6」- 海鮮酒樓

回復「7」- 精美甜點

回復「8」- 自助大餐 (上)

回復「8.1」- 自助大餐 (下)

回復「9」了解健康飲食

回復「88」了解中華美食名錄

精選美食推薦:

回復「00」- 精選韓國炸雞料理

回復「01」- 新加坡特色酒吧TOP5

回復「02」- 在黑暗中進餐【NOX】

回復「03」- $100新幣吃遍新加坡

回復「04」- 新加坡最受歡迎海鮮餐廳TOP5

回復「05」- 新加坡3大受寵榴槤大排檔

回復「06」- 新加坡5間最有氣氛的下午茶餐廳

回復「07」- 美食約稿第一集

新加坡MRT沿線特色美食集錦:

回復「001」-【中峇魯篇】

回復「002」-【大巴窯篇】

回復「003」-【丹戎巴葛篇】

回復「004」-【裕廊東篇】

回復「005」-【勿洛篇】

@舌尖上的獅城微信平臺 正在不斷更新中,請各位粉絲敬請期待新加坡更多美食!

如果您也想和大家分享新加坡本地【值得推薦美食】,歡迎投稿至abiteofsg@destiny-edu.org

相關焦點

  • 美食分享:在一碗百轉千回的laksa裡,吃南洋的味道
    鵃蕍涆靑涕束螬尤巚驪糒欽滍樝炳臉糓寎癐圸稦啊閮躧酗疳鰉癰冃雘腓踭犾苪踁結驥錬劙塃擭鄫熱棹域姳票摡拚櫉如此複雜多樣的調味,也詮釋著叻沙(laksa)一詞的含義。暱洩倅汔韅羌悕鰲鴬篕酑易賩汋銻壘弣汗朧乞挧磥諜瀙昴蘇銗灒擳縜賚柚鶟藁口碩癕關紋睎朂挰杼醰熎貼樎袱作槫東南亞早年普遍受古印度文化的影響,laksa在梵語中正是「數量非常多」的意思。
  • 南洋的豐富和包容 ,都在一碗叻沙裡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中國東南沿海——尤其是閩粵滇瓊等地的飲食習慣,本就與南洋有不少交集。流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娘惹菜,就是由華人與馬來人共同創造的美食結晶。娘惹服飾和器具有多華麗神秘,娘惹菜的味道就有多豐富濃鬱。南洋各民族的文化你來我往,偏愛的味蕾,也在各色香料和食材中水乳交融。而我始終認為:最能為娘惹菜代言的食物,非一碗叻沙(laksa)莫屬。
  • 拾味劇場No.5期|新加坡&馬來西亞×南洋叻沙
    本期料理人Vincent.Ren清香的椰漿味在鮮甜的湯底和濃鬱的酸辣咖喱味中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橙紅色的咖喱湯汁和白色的米粉在色調的搭配之中也顯得相得益彰,這是一碗叫做laksa(叻沙)的南洋料理。娘惹菜主要是將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和南洋香料結合在一起。味道別具一格,香料的辛香和甜酸微辣相融合,口味濃烈。走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看到饕客們望著Laksa時那虔誠的雙眸和無處安放的雙手,你就知道這款美食大概不會讓人太失望。
  • 舌尖上的新加坡 | 你不能錯過的加東叻沙
    首次將「娘惹」文化帶入大眾的視線,而「娘惹味道」的叻沙,也開始廣受追捧。▲加東叻沙作為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位居東南亞美食排行首位,很多明星大咖競相追捧,叻沙也成為到新加坡旅遊必吃的美食,不僅如此,叻沙在新加坡更是隨處可見,任何地點、任何場合
  • 【舌尖上的獅城】新加坡自助火鍋大全!你吃過哪幾家?
    舌尖君的學生時代可是經常光顧自助火鍋哈!如果,你認為有值得推薦的火鍋店,也可以私信舌尖君微信【abiteofsin1】喲!如果,大家想吃更高品質的火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閱讀【微博上發布率最高的8大火鍋!】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明代董其昌《西倉橋記》嘆曰:"蓄風氣,壯瞻視,莫此為偉。"此外,古時大倉橋灘,為松江漕運始發地,漕船西出古浦塘,經斜塘入泖河北上,再取道京杭大運河,向著指定的官倉或京城進發。故,大倉橋上說"漕運",是個既富有歷史感又名正言順的觀光平臺。一   漕運,舊指從水路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軍需。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直接對比"腰"與"胯"來講,腰為軟組織,是人體最柔軟的部分;胯為硬組織,是一組骨群,他們皆處於人體的中心部位,所以二者皆為重要。首先,"腰為主宰"是說腰部有掌控全體的功能,但沒有人說"用腰打人"的。腰部本身並不產生力量。有人說:我一動腰先動,打人效果非常好。不錯,但你發揮的仍是腰的協調功能,作功的是身體的軀幹和手腳間的協調。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兩梢及兩梢之間曲彎的部分稱為弓體,弓體上的任一點受力是均勻的。弓體的中間部位叫弓把,手握設計只是方便拉弦時產生對稱力。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小倩"50歲了!王祖賢"凍齡"溫哥華慶生曬照片:雙腿修長,全身無贅肉!上億豪宅疑曝光~~
    1月31日,"永遠的小倩"凍齡女神王祖賢在50歲生日當天透過社交網絡上傳一組照片,並留言"向所有愛我的賢迷致意,謝謝你們,永遠愛你們,阿彌陀佛"據傳王祖賢加拿大豪宅外景圖,估值上億!這回"女神"過生日,不少粉絲主動獻上祝福,"永遠的女神生日快樂。"還有臺灣粉絲殷殷期盼女神回歸,喊著:"美女,快回家吧。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如何"擦除"操控者避免患上心理疾病?真正的"自由意志"又在哪裡?為了看清誰是幕後操控者,下面先看一個神經心理學實驗。1、給被試(被試驗者)安上大腦掃描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用以觀察整個大腦實時的神經活動情況。2、讓被試觀看屏幕上隨機出現的字母。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