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理念 統籌發展和安全 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應急管理工作

2020-12-12 中國應急管理報

堅持新發展理念 統籌發展和安全

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應急管理工作

■ 呂孝禮

要想走出發展和安全不相容的困境,從局部出發難以取得實效。因此,《建議》從頂層設計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上發力,將更有利於從全局取得突破。同時,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仍需在轉變發展理念、完善與之相配套的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激勵相關部門主動作為等核心環節,作出相應的政策設計。

防範和化解風險,不僅要重視和落實風險評估、隱患排查等工作,還需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做好風險治理方式的轉變,更為系統地考量風險治理的各相關環節。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應急管理工作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核心內容之一。只有將應急管理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來考量,才能讓其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安全提到了全新高度。具體體現為:將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設置「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專章,對發展和安全作出部署。此外,《建議》、五中全會公報、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建議》的說明中均頻頻提及「安全」一詞。

新冠肺炎疫情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讓全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安全之於發展的重要性,人民群眾對安全發展的需求顯著增長。《建議》作出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大戰略部署,對全社會凝聚發展共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頂層設計消除發展和安全不相容的困境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對於國內外不同程度上面臨著的發展和安全不相容的困境,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將更有利於從頂層設計上消除這一困境。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給安全發展帶來了新矛盾新挑戰,發展和安全不相容愈發凸顯。為此,我們更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將安全擺在首位,不能因外部市場和環境的變化而忽略安全。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我們應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挑戰,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使安全與發展不相容在一些地方表現得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在權衡安全和發展時,容易為了發展而忽略安全,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隱患排查治理、風險防控工作投入不足。通常表現為突發事件後的一段時間內特別重視安全,回歸常態後,精力很快轉到其他工作中。此外,一些管理者本身對「小概率、大影響」的突發事件不同程度地存在僥倖心理,加上任期有限,難以真正從根本上重視安全工作。這一困境的存在既有個人動機的因素,也有制度設計的因素。

要想走出發展和安全不相容的困境,從局部出發難以取得實效。因此,《建議》從頂層設計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上發力,將更有利於從全局取得突破。同時,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仍需在轉變發展理念、完善與之相配套的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激勵相關部門主動作為等核心環節,作出相應的政策設計。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實際轉變風險治理方式

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已成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核心環節之一,也是實現安全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防範和化解風險,不僅要重視和落實風險評估、隱患排查等工作,還需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做好風險治理方式的轉變,更為系統地考量風險治理的各相關環節。

在風險識別和評估中,除了要開展自上而下的評估之外,還要利用好已經建好的諸多平臺,如110接警平臺、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等,做好自下而上的風險識別和評估工作。上述平臺積累的大量無偏數據,蘊含著經濟社會運行中的風險徵兆,特別需要從更為綜合的角度開展風險識別和評估工作。

未來不僅要重視相對客觀的數量化風險評估,而且要重視一線工作人員主觀的風險感知和信息報送工作。一線工作人員位於風險信號進入政府體系的最前端,對工作中面臨的安全風險有著非常直觀的感知。對此,相關部門可以更為系統和主動地採集一線工作人員的主觀風險感知,做到主觀客觀相結合,進一步提升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有效性。

從風險的識別和評估的結果,到形成具有協同性的風險研判,取決於上下級和部門間的信息甄別和篩選能力。因此,仍然需要強化對政府內部各相關主體的研判和行為規律分析,進而完善報送、信息流轉和綜合機制的設計,以及專業人員的能力建設。

要更加充分地認識專家和領導幹部對風險認知的差異,更為科學地完善專家遴選工作、專家討論會等機制設計。要讓專家更好地服務於風險綜合研判和決策支持,同樣需要培訓和強化專家的風險認知、溝通等能力。

將應急管理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考量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共產黨統攬各項工作的根本目標。這一目標的確立,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對人民群眾安全需求的回應。我們要認識到,安全工作不能僅以客觀指標為核心,也需要關注人民群眾的主觀感知和感受。政績觀中單純對客觀指標的要求,並不一定能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國內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這樣的挑戰,需要引起注意。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應急管理工作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核心內容之一。只有將應急管理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來考量,才能讓其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需要。

眾所周知,不管是事前防範準備,還是事中應急,抑或事後處置,應急管理工作都離不開相關部門及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個部門無法承擔全鏈條的所有工作。應充分認識應急管理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要更為開放地與其他部門及社會組織合作。

事前的風險防範和防災減災工作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領域,需要應急管理部門統籌協調行業管理部門、從業者、社區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推動風險防範和防災減災工作。事中應急,更是一個部門難以單獨承擔的,尤其是在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時,需要應急管理部門與各利益相關方建立信任和聯繫,共同提高應急處置的專業能力,特別是協同能力。因此,應急管理部門本質上是協調樞紐部門,要從全局上考量和規劃應急管理相關工作。

為了更好地將應急管理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應急管理部門更應充分認識《建議》為應急管理工作帶來的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主動作為,完善體制機制,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專業性,進一步做好各方力量資源的統籌與融合,更加主動爭取各方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支持。

(作者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責任編輯:羅地生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張曉蒙

相關焦點

  •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謀劃做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
    劉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指明方向,又明確路徑,既總攬全局,又突出重點,深刻闡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具體部署了明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操作性。
  • 我市召開視頻會議安排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我市召開視頻會議安排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揚務實作風 強化責任擔當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11月3日收聽收看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我市迅速召開視頻會議,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落實11月2日自治區視頻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 牢牢守住生態環保和安全底線 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2月16日,宜君縣委書記劉衝到鼎興能源有限公司、太安鎮汙水處理廠、106省道(烈店路)調研環境保護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看望一線工作人員。他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態環保和安全底線,紮實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敢統善統能統 幹好主責主業——廣東省應急管理系統圍繞統籌發展和...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五中全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提出殷切期望。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的歷史關口,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
  • 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繼續創造「兩大奇蹟」,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一)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和目的,沒有發展就沒有真正的安全。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 區委書記楊升巖督導調研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
    2月26日,區委書記楊升巖到鳳凰臺街道、臥龍園實地督導調研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區領導曹東輝、相福亮,鳳凰臺街道、臥龍園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在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後,他指出,全區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用好統籌兼顧方法,全力實現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兩手硬、雙勝利。
  • 【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學習...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任何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取得政權後,都應當著眼於鞏固執政地位、夯實執政基礎,領導好經濟社會發展。
  •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
    【紅船初心專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十四五」規劃建議從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 一、充分認識加強黨對經濟社會發展領導的重大意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任何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取得政權後,都應當著眼於鞏固執政地位、夯實執政基礎,領導好經濟社會發展。
  •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工作部署,對於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義。
  • 王強:安全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堅持系統觀念,在布局高質量發展主題的同時,就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對在複雜環境下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 馬裡:扎紮實實做好各領域國家安全工作 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環境
    馬裡:扎紮實實做好各領域國家安全工作 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環境 時間:2020-04-16 09:47:08  來源:黑河日報 4月15日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市開展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謀劃我市「十四五」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要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
  • 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 楊 軍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賀州市市長 林 冠全國人大代表、聖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戴立忠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教授 王貴國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下半年經濟工作怎麼幹?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 ...統籌好各種關係要作為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方法論主線,是...
    在此背景下,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變壓力為動力,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其中,統籌好各種關係要作為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方法論主線,這既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客觀需要。
  • 堅持系統觀念 統籌謀劃推進 強化擔當實幹 努力把黨中央各項決策...
    發言中,省委常委緊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特別是做好明年工作,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立足全局、緊密聯繫分管領域工作,開門見山,落細落實,既講思路和方向,又談對策和辦法,進一步碰撞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劉奇就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謀劃推進明年及「十四五」工作提出要求。
  • 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無論是發展還是安全,根本目的都在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從理論上釐清發展與安全之間的辯證關係,從實踐上把握髮展與安全之間的動態平衡,既善於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善於塑造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 《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主要篇目...
    原標題:《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主要篇目介紹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20年1月20日至9月23日期間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文稿43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須統籌發展和安全
    摘編自《光明日報》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須統籌發展和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新矛盾新挑戰。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不僅明顯弱化了傳統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循環,而且對我國經濟安全構成威脅。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維護我國經濟安全的必然之舉,也是以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的中國貢獻。發展和安全互為條件、彼此支撐,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