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為何總是苦多於樂?命運對每個人真的公平嗎?
這句話對老人蘇桂英來說,有著別樣的滋味。在她的心中,這個滋味是苦澀的。
蘇桂英老人已經90多歲了,她的家在江西瑞昌洪下鄉洪下村北姜自然村,她一生結過三次婚生了17個兒女卻都先後夭折,抱養的3個孩子最後也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拋棄了她一個人孤獨終老。蘇桂英一輩子不相信命運,命運卻一次又一次捉弄了她。
民國十八年,蘇桂英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在舊社會裡,女孩子的命運就是早早結婚嫁人,一來為家裡減少負擔,二來好為夫家接續香火,繁衍子孫。17歲那年,由父母做主,蘇桂英嫁給了村裡的一個青年農民。第二年,她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出生僅僅10幾天就夭折了。
兒子夭折,蘇桂英心如刀割,但比喪子之痛更痛的是丈夫和村民的謾罵,村裡人說她是克夫、克子。三人成虎,最後就連丈夫也對她沒了好感。20歲那年,丈夫一紙休書把她休回了家。在舊社會裡,女人被休回家這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蘇桂英傷心不已,卻也無可奈何。
幾年之後,家人把蘇桂英嫁給了一個貧苦的青年,青年由於家貧娶不了妻子,因此並不嫌棄被休回家的蘇桂英。蘇桂英第二次結婚後,接連生了9個孩子,幾乎是一年生一個。當時的人,思想觀念落後,認為多子多福,也不懂得優生優育,即使懂得優生優育,家庭條件也不允許。但是這9個孩子也是全部夭折了,沒有一個存活下來。
每一個孩子夭折,蘇桂英心中就像被刀割了一般,她的這些親骨肉沒有一個活下來,留在她的身邊。命運對她已經很殘忍了,卻還要繼續折磨她。33歲那年,蘇桂英的第二個丈夫因病去世,長年缺醫少藥的丈夫病逝後。蘇桂英克夫克子的傳聞被村民們傳得沸沸揚揚,人們見了她都繞著走,生怕她的倒黴運氣傳染給了別人。一些人認為她是不祥之人,一些人甚至不願意與她同村居住。蘇桂英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實在沒有辦法,家裡人只得為她到外地尋找一個夫家。
幾年之後,蘇桂英又結婚了,這是她第三次結婚。這次她嫁到了一個遠離家鄉的偏僻地方,陌生的地方讓生活重新開始,也讓她漸漸忘掉了過去的痛苦。在這裡沒有人罵她克夫克子,沒有人嫌棄她是不祥之人,更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去。蘇桂英很高興,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充滿了美好的想像。
第三次結婚後,蘇桂英一口氣生了6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生下沒滿月就病死了,另外兩個孩子因為早產也死了,剩下的兩個孩子也在後來病死。蘇桂英結婚三次,生下17個孩子,結果所有的孩子都沒有活過3歲都夭折了。然而,悲劇還沒有結束,蘇桂英40歲左右時,她的第三任丈夫也死了。蘇桂英剛剛燃起來的希望之火,又熄滅了。
不甘命運捉弄,不甘人生就此悲劇結束。蘇桂英先後抱養了3個孩子,這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8個月大的時候抱來,養了4個多月後被孩子的親生父母抱回去了;第二個孩子1歲時抱來,養了2個多月後,也被孩子的親生父母抱走了,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抱走孩子,主要是因為聽說了蘇桂英是不祥之人,於是紛紛把孩子要了回去。
第三個孩子2歲時候抱來,蘇桂英養了17年,這是一個女孩子。女孩子一直養大到19歲,長成了一個大姑娘。這17年時間裡,也是蘇桂英最幸福的17年,因為有一個養女與她為伴。然而養女19歲時,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後,養女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離開了蘇桂英、離開了這個貧窮的家。
20多年過去了,養女已經成家且生了孩子,養女結婚前來看過她一次,給了她100塊錢。還有一次,養女託人給她帶來了一個豬心,囑咐她把豬心煮了吃掉。那天晚上,蘇桂英吃著養女寄來的豬心,眼淚不住往碗裡落下。她說,那是她這一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第三任丈夫臨死前,曾擔心蘇桂英死後無人給她燒紙,於是便留下了兩捆草紙給她。告訴她實在以後無人給她燒紙了,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把紙燒了。那兩捆紙是丈夫留給她的最值錢的東西,蘇桂英放在家中40多年,一直沒有去動它。
20個子女一個沒有留下,三任丈夫沒有陪伴自己到最後,蘇桂英省吃儉用,節省下來一點錢給自己準備了一塊小墓碑和一口薄皮棺材。她說自己一生很苦,死後希望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有了小墓碑和棺材之後以後就好了。她說的以後就好了是什麼意思,也許是希望來世上天給她安排一個好的命運吧。
蘇桂英的一生何其悽苦,她的事情被網友們知悉後,不少志願者上門照顧她,陪伴她度過了一個幸福美好的春節,並募捐給她送去了4萬元愛心款。2016年,蘇桂英老人患了癌症,最後因為救治無效去世。蘇桂英老人在最後感受到了一絲溫暖,這是她這一生難得的幸福瞬間。
一個人,該不該信命運?抗爭才有可能幸福
一個人到底該不該信命?這個問題令人深思。蘇桂英老人的一生,命運為何如此對她不公?為何不讓她能有一個依靠的人?她的一生何其艱苦、何其孤獨?那種內心的傷痛、內心的痛苦是常人難以感受得到的。
一個人該不該信命?蘇桂英老人的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她有抗爭命運的勇氣,可惜的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如果她結婚在今天,她的人生絕對不會那麼悲苦,她的孩子、丈夫也能活下來陪伴著她。
對於命運,不要被它的張牙舞爪所嚇倒,只有不斷去抗爭才有戰勝它,奪得屬於自己幸福的可能。
蘇桂英老人是不幸的,她的一生很悽苦;她也是幸運的,在晚年得到了志願者的溫暖照顧,在溫暖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