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兒女都沒留下,九旬老人孤獨終老,命運對她為何如此不公?

2020-12-14 稗史候說

人之一生,為何總是苦多於樂?命運對每個人真的公平嗎?

這句話對老人蘇桂英來說,有著別樣的滋味。在她的心中,這個滋味是苦澀的。

蘇桂英老人已經90多歲了,她的家在江西瑞昌洪下鄉洪下村北姜自然村,她一生結過三次婚生了17個兒女卻都先後夭折,抱養的3個孩子最後也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拋棄了她一個人孤獨終老。蘇桂英一輩子不相信命運,命運卻一次又一次捉弄了她。

蘇桂英老人

民國十八年,蘇桂英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在舊社會裡,女孩子的命運就是早早結婚嫁人,一來為家裡減少負擔,二來好為夫家接續香火,繁衍子孫。17歲那年,由父母做主,蘇桂英嫁給了村裡的一個青年農民。第二年,她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出生僅僅10幾天就夭折了。

兒子夭折,蘇桂英心如刀割,但比喪子之痛更痛的是丈夫和村民的謾罵,村裡人說她是克夫、克子。三人成虎,最後就連丈夫也對她沒了好感。20歲那年,丈夫一紙休書把她休回了家。在舊社會裡,女人被休回家這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蘇桂英傷心不已,卻也無可奈何。

幾年之後,家人把蘇桂英嫁給了一個貧苦的青年,青年由於家貧娶不了妻子,因此並不嫌棄被休回家的蘇桂英。蘇桂英第二次結婚後,接連生了9個孩子,幾乎是一年生一個。當時的人,思想觀念落後,認為多子多福,也不懂得優生優育,即使懂得優生優育,家庭條件也不允許。但是這9個孩子也是全部夭折了,沒有一個存活下來。

每一個孩子夭折,蘇桂英心中就像被刀割了一般,她的這些親骨肉沒有一個活下來,留在她的身邊。命運對她已經很殘忍了,卻還要繼續折磨她。33歲那年,蘇桂英的第二個丈夫因病去世,長年缺醫少藥的丈夫病逝後。蘇桂英克夫克子的傳聞被村民們傳得沸沸揚揚,人們見了她都繞著走,生怕她的倒黴運氣傳染給了別人。一些人認為她是不祥之人,一些人甚至不願意與她同村居住。蘇桂英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實在沒有辦法,家裡人只得為她到外地尋找一個夫家。

蘇桂英老人在煮飯

幾年之後,蘇桂英又結婚了,這是她第三次結婚。這次她嫁到了一個遠離家鄉的偏僻地方,陌生的地方讓生活重新開始,也讓她漸漸忘掉了過去的痛苦。在這裡沒有人罵她克夫克子,沒有人嫌棄她是不祥之人,更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去。蘇桂英很高興,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充滿了美好的想像。

第三次結婚後,蘇桂英一口氣生了6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生下沒滿月就病死了,另外兩個孩子因為早產也死了,剩下的兩個孩子也在後來病死。蘇桂英結婚三次,生下17個孩子,結果所有的孩子都沒有活過3歲都夭折了。然而,悲劇還沒有結束,蘇桂英40歲左右時,她的第三任丈夫也死了。蘇桂英剛剛燃起來的希望之火,又熄滅了。

不甘命運捉弄,不甘人生就此悲劇結束。蘇桂英先後抱養了3個孩子,這三個孩子,第一個孩子8個月大的時候抱來,養了4個多月後被孩子的親生父母抱回去了;第二個孩子1歲時抱來,養了2個多月後,也被孩子的親生父母抱走了,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抱走孩子,主要是因為聽說了蘇桂英是不祥之人,於是紛紛把孩子要了回去。

蘇桂英老人

第三個孩子2歲時候抱來,蘇桂英養了17年,這是一個女孩子。女孩子一直養大到19歲,長成了一個大姑娘。這17年時間裡,也是蘇桂英最幸福的17年,因為有一個養女與她為伴。然而養女19歲時,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後,養女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離開了蘇桂英、離開了這個貧窮的家。

20多年過去了,養女已經成家且生了孩子,養女結婚前來看過她一次,給了她100塊錢。還有一次,養女託人給她帶來了一個豬心,囑咐她把豬心煮了吃掉。那天晚上,蘇桂英吃著養女寄來的豬心,眼淚不住往碗裡落下。她說,那是她這一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第三任丈夫臨死前,曾擔心蘇桂英死後無人給她燒紙,於是便留下了兩捆草紙給她。告訴她實在以後無人給她燒紙了,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把紙燒了。那兩捆紙是丈夫留給她的最值錢的東西,蘇桂英放在家中40多年,一直沒有去動它。

20個子女一個沒有留下,三任丈夫沒有陪伴自己到最後,蘇桂英省吃儉用,節省下來一點錢給自己準備了一塊小墓碑和一口薄皮棺材。她說自己一生很苦,死後希望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有了小墓碑和棺材之後以後就好了。她說的以後就好了是什麼意思,也許是希望來世上天給她安排一個好的命運吧。

蘇桂英的一生何其悽苦,她的事情被網友們知悉後,不少志願者上門照顧她,陪伴她度過了一個幸福美好的春節,並募捐給她送去了4萬元愛心款。2016年,蘇桂英老人患了癌症,最後因為救治無效去世。蘇桂英老人在最後感受到了一絲溫暖,這是她這一生難得的幸福瞬間。

蘇桂英老人的食物

一個人,該不該信命運?抗爭才有可能幸福

一個人到底該不該信命?這個問題令人深思。蘇桂英老人的一生,命運為何如此對她不公?為何不讓她能有一個依靠的人?她的一生何其艱苦、何其孤獨?那種內心的傷痛、內心的痛苦是常人難以感受得到的。

一個人該不該信命?蘇桂英老人的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她有抗爭命運的勇氣,可惜的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如果她結婚在今天,她的人生絕對不會那麼悲苦,她的孩子、丈夫也能活下來陪伴著她。

對於命運,不要被它的張牙舞爪所嚇倒,只有不斷去抗爭才有戰勝它,奪得屬於自己幸福的可能。

蘇桂英老人的墓碑

蘇桂英老人是不幸的,她的一生很悽苦;她也是幸運的,在晚年得到了志願者的溫暖照顧,在溫暖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面對孤獨,想不通就痛苦,想得通就幸福
    我所在的山東,大部分地區的農村青年曆來早婚,到三十幾歲還沒結婚的通常會遭受到周圍人的指指點點,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壓力陡增,過年過節也會遭受到很多催婚盤問。我一個85年的髮小,是我們姐妹團裡唯一一個還沒有結婚的。她也會偶爾相親戀愛,但大多都無疾而終。
  • 那些獨居在家的老人:怕自己孤獨地死去而無人知曉
    >沒有探望不說,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沒打過!寫下這封遺書的,是南京一位81歲老人,她雖有兒有女,卻已一個人獨居超過7年。風燭殘年,病痛加身,預感將要離世的她,留下了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囑咐。那天,剛好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
  • 閱讀《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成年人的安全感,全靠自己直面苦難
    今天分享一本關於探索孤獨的書,《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堪稱「孤獨症的終結治癒寶書」,這是一本一出世便被翻譯成19種語言,暢銷20個國家,引發《紐約時報》等數十家世界知名媒體爭相報導的書。被讀者稱為「又喪又治癒」。
  • 張愛玲《連環套》:霓喜孤獨終老的悲慘命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孩子讀書,家裡開銷等費用,他都可以幫忙承擔。」原來對方是來給自己的女兒說媒,霓喜才意識到,自己這一輩子是過去了,老了。看霓喜的結局,真是讓人忍不住悲哀和嘆息,能想像,一個孤獨老人,兒女們都進了集中營,等著她救濟,而她自己卻也被生活蠶食得只剩一口氣。
  • 山西九旬老人給花找「婆家」
    34年前,他獨自一個人居住在村後的中條山裡,在荒山上種樹育林。史大爺說,他年齡大了,如果孩子有條件,就把樹交給孩子,如果不行就交給村裡,「錢多了是害,兒子爭了女子爭,分不公可能還有意見,所以說不要錢還是(好),窮窮的最美,身上沒有一毛錢,死了他們照樣埋。」 山西九旬老人給花找「婆家」
  • 《燕雲臺》耶律只沒被所愛之人利用後一生未娶,最終結局孤獨終老
    《燕雲臺》耶律只沒被所愛之人利用後一生未娶,最終結局孤獨終老文/聽歌打娛但隨著劇情的推薦,唐嫣所飾演的女主角「蕭燕燕」一直在成長為優秀、獨立有能力的女人,她的演技與人設都獲得了好評。作為大製作古裝劇,劇中的演員相當多,有不少演員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實力派。比如飾演「罨撒葛」的譚凱、飾演「蕭思溫」的劉奕君、飾演的「胡輦」的佘詩曼等等。當然也有不少小鮮肉、小花出演配角。
  • 64歲老人黃昏戀遇真愛,想要再婚,兒女為何百般阻撓?
    前言 少來夫妻老來伴,人到晚年都需要有個伴。但是,有些人因為離異或者喪偶,到了晚年只有孤家寡人一個。不願意忍受晚年孤獨的老人,就有了再婚再找個老伴的想法。但是,一位64歲老人想再婚,子女卻堅決不同意,讓兩位老人陷入兩難的境地。那麼,老年人再婚,子女為什麼不同意呢?
  • 獨居老人:五十四種孤獨,沒有一種生活
    1992年,她的女兒和丈夫先後死於癌症。起初,她會每天去墓地陪他們,隨著年齡增長,她作出了一些讓步:先是每月兩次,85歲之後改成了一月一次。/Ko Sasaki老年孤寡很多時候都歸於「命運」。通過作家普玄和日本「孤獨死清潔員」小島美羽的觀察,我們得以窺見這些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
  • 九旬老人拒絕上戶口,臨死前坦白真實身份,網友評價:藏得真深!
    但是,在陝西有一位九旬老人卻拒絕上戶。工作人員告訴她可以享受國家的福利,老人依舊堅持自己的態度不願意上戶。老人的態度十分的堅決,這也讓工作人員百思不得其解。一般,老人們為了享受國家福利都積極地配合上戶。但是這位九旬老人的態度卻很反常。那麼老人一直堅持態度不上戶,究竟是什麼原因?
  • 小區裡那些孤獨的老人
    小區裡,大家聚集在一起生活,年輕人去上班,老年人在閒聊,打打牌,跳一跳廣場舞,都過得很開心。只有在農村,常常看到獨居的老人,一年到頭,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兒女過來看看。平日裡,老人總是形影相弔的樣子,很孤獨。其實,在小區裡,也有很多孤獨的老人,尤其是在小城市裡。
  • 滿滿正能量 兒女用藤椅抬九旬父親爬泰山 81歲奶奶十幾年愛心捐助
    #正能量#「抬著父親爬泰山,是圓他的一個願望,也是我們幾個兒女兌現承諾一切準備就緒,農曆九月初九一大早,八個兄弟姊妹都到齊,陪著父親一起登泰山。四兄弟穿上了統一服裝,老人穿上紅馬褂黑外套,從紅門停車場大橋出發,四兄弟用藤椅抬著老人,穩穩噹噹,半小時時間一口氣就到了孔子登臨處。「椅子加上父親大概130多斤,對我們兄弟幾個來說,不算啥。」李永祥說。
  • 人到中年,為何會孤獨?3個原因,第2個最扎心
    因為,形單影隻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似乎已經適應了孤獨的氛圍。但是,時間一久,孤獨的人,就會產生厭世感,十分不利於健康。 人到中年,為何會孤獨,其實有這麼3個原因: 第一個:不願意走入生活,只願意埋頭做低頭族。
  • 她是戴志誠前妻,被侯耀文嬌妻搶走老公,孤獨終老不如前夫幸福
    而楊蕾就是戴志誠的前妻,她名氣不輸戴志誠,陪伴他成名卻慘遭拋棄。離婚後前夫與侯耀文妻女幸福不已,她卻至今未嫁孤獨終老。 說起袁茵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是誰,但說起她的前夫侯耀文,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袁茵是侯耀文的第二任妻子,足足比他小了20歲,兩人好不容易才走在一起的。 因為侯耀文已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袁茵又比他小了那麼多,所以他對她可謂是呵護備至,捧在手心裡都怕化了。
  • 史料《魯班書》為何被封禁?有人說學了他會孤獨終老,是真的嗎?
    相傳,魯班在去世前的數月內,將自己畢生的精華都濃縮為了《魯班書》。但非常奇怪的是,作為土木工程系的開山之作,《魯班書》在後世卻鮮有人會學習,甚至鮮有人會提起。原因在於,有傳聞說,如果要學《魯班書》裡的任何東西,那一定會孤獨終老,可這是真的嗎?
  • 為爭遺產與四兒女反目,讓兒子一輩子不要結婚,鄧兆尊的倔強母親
    都說「虎毒不食子」,但涉及到巨額財產時,卻能讓骨肉親情之間反目成仇,鄧兆尊兄妹四人和母親便是如此。 當初鄧兆尊父親新馬師曾去世後留下15億財產,為了爭家產鄧家鬧得不可開交,鄧兆倫母親洪金梅甚至與四個孩子鬧上了法庭。
  • 盧慕貞:18歲嫁孫中山,養育三子被離婚,丈夫再婚她選擇孤獨終老
    不過,他們的愛情雖然美好,卻終究傷了一人心,她就是孫中山的原配盧慕貞。儘管盧慕貞允許丈夫「納妾」,但孫中山怎麼會委屈宋慶齡呢?於是,在和宋慶齡結婚前五個月,孫中山和盧慕貞籤訂了離婚協議,從此他有佳人陪,她卻選擇孤獨終老。
  • 68歲老人退休金9千,想再婚,兒女提出的條件,刺痛了老人的心
    「我妻子從前很節儉,我們倆總是摳摳搜搜過日子,總想著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給孩子留著,老了享清福,可她走的太突然了,根本一天福都沒想到。我就想啊,我活這麼大歲數了,開心最快樂,不能再事事想著錢了,說不好哪天人沒了,啥都沒撈著。」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黑暗歲月 稱「漢奸試題」令人心寒
    該名老人表示前段時間香港歷史科考卷中出現的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暴行的題目令人心寒,並呼籲香港年輕人珍惜當下。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九龍婦女聯會主席蘇麗珍以及香港藝人李霖恩和曹永廉對九旬老人潘婆婆進行了家訪,在訪問過程中,老人為他們講述了日軍侵佔香港時自己的親身經歷。
  • 若命運不公,是恨自己還是恨這個世界?
    2019年的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一句臺詞讓我們深深牢記:「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當然,這句臺詞之所以能夠如此提氣,在於彼時的哪吒還是少年,回到現實世界的中年人,倘使命運不公,又該如何抵抗到底?
  • 南安石井前坂村五代人齊聚一堂 為九旬老人過母親節
    ­  五代人齊聚一堂 為九旬老人過節­  12日中午,張家子孫後代齊聚一堂,陪老人李彭花吃齋。院子裡熱鬧非凡,後輩們圍著老人聊天說笑、噓寒問暖,讓老人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子女們還為老人送上鮮花,拍下五世同堂的全家福。­  「母親今年90歲,從不過生日,這次想趁母親節來臨,為她過90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