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蒂》:為什麼人們都嚮往「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2021-01-19 端午和元寶

在我所遇到的人中,絕大多數的人都嚮往著陶淵明先生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甚至還有人表示,等自己以後不需要再為了生活而奮鬥時,他會遠離城市,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居。

還記得以前,都是鄉下的人想要來到大城市,因為這裡的工作機會多,賺錢比較容易,但背井離鄉是真的苦。到了現如今,慢慢變成了城裡的人想要去鄉下生活,因為那裡的人簡單純樸,而且環境還不錯,這大概也是眾多農家樂興起的原因吧。

我本人也是個生活在城市,但卻格外嚮往田園生活的人,但生活所迫,沒辦法實現。所以,我特別的喜歡一本書,《小夏蒂》。我問了我周圍的很多人都未曾讀過,所以我實在不知道這本書的讀者有多少,只能先為我的心頭好做個簡單的介紹了。

故事的主人翁名叫小夏蒂,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從小跟著姨母生活。但姑媽為了能夠去大城市得到更好的工作,將小夏蒂送去了她住在亞爾姆山的爺爺那裡。爺爺雖然嘴上不滿,但還是收留了這個可憐的小傢伙。慢慢熟悉起來之後,小夏蒂開始幫助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愛上了這個躺下可以看到星星,醒來便是藍天白雲的地方。

但這時,一位不速之客到了此地。小夏蒂的姑媽又到了亞爾姆山,並且強行將小夏蒂帶走了。她把小夏蒂帶去了大城市當一個有錢人家小姐克拉拉的陪讀。在那裡,小夏蒂學會了很多東西,但始終忘不了爺爺和亞爾姆山的一草一木,導致她害了相思病。為了能夠治好她的病,這家主人不得不把她送了回去。

當然啦,故事到這裡還沒有完。克拉拉在夏天的時候來到了亞爾姆山看望小夏蒂,並且在這小住。沒想到就是這次小住幫助她再次能夠行走了(之前因為某些原因,克拉拉不能走路)。

恩,大致就是這麼個童話般的故事。雖然故事過於理想化,但我覺得卻能寫進每個人的心裡,不是嗎?畢竟我們生活中只缺少的就是這種童話般美好的故事呀。而且,我一直覺得這本書最打動人的地方不僅僅只有小夏蒂和爺爺、克拉拉,甚至是皮特之間的故事,我最喜歡的還是她和爺爺生活的環境,頗有種「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呢。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我還是小學,其實並不是很懂得什麼是田園生活,只是覺得繁華的城市更加吸引人。但等到步入社會之後,你會發現,其實繁華的都市並沒有你想像中那般的美好,在燈紅酒綠之中深藏著的是無盡的欲望,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讓人沉迷其中,但同時也會厭煩這種感覺。

所以,我現在除了上下班,基本不出門。節假日更是一天一天的待在家,寫寫文,看看書,或是追追劇。這樣的生活看起來也不錯,但看著窗外車水馬龍的城市,我時常想要拋開一切去追求我心中的生活:不需要很大的房子,最好帶個小院子,可以種花種草,養貓養狗。

我想,其實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田園生活,不外乎是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就像是小夏蒂一樣,可以光著腳在軟軟的青草上奔跑。

相關焦點

  •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不僅僅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提到田園生活,大家一定會想到陶淵明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人們把這首詩當成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其實,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知道,田園生活聽上去很美好,但是要付出辛苦勞作,肯定會存在很多現實困難。對於只會讀書的文人來講,讓他們拿起鋤頭,每天在田間耕種。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能讀懂幾種悠然?
    ,種菜、種菊、飲酒、吟詩,過上了他嚮往中的田園生活。陶淵明故居為什麼是「悠然見南山」而不是「悠然望南山」?其實答案很簡單,「見」是無心的,「望」是有心的;見就見了,見與不見,南山就在那裡,沒有什麼思想波動;有心之望,一望之下,可能會引發感嘆自然之美,也可能會引發思古之情,會讓心情不再平靜,所以「見」顯得更加自然。陶淵明已經心遠地自偏了,何必要再去做有心之舉,何必再去望南山呢?更進一步解讀,「悠然現南山」,誰悠然?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人都嚮往的世外桃源,它只是傳說!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留有著作《陶淵明集》傳世。人們對陶淵明記憶最深的要屬他留下的那首千古傳誦的《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的南山在這裡,你的南山在何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飲酒》中這句詩傳頌度很高,表明了當時他想歸隱山林的心志,不為五鬥米而折腰,只想在清淨自然的南山下,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而這也成為現如今很多都市人的追求目標,或者說是理想,所以才有了那麼多人追看李子柒,嚮往那樣親近自然而怡然自得的生活。南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心目中的桃花源,也是心心念念之地,或者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在我們常州,也有一個叫做南山的地方,因地理位置位於常州溧陽的最南端,被稱之為南山。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你想要的生活態度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柳先生這首詩,道出了多少人的夢寐以求的田園生活。其中悠然二字自是天成,這種人生境界已經到了無法用詞語表達的地步。其中的真意,不是忘言,而是沒有合適的語言表達。正所謂:不必說,不須說,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樣的人生境界,應該說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精神境界,留給我們的是一種無盡的嚮往,是一種追求的韻味,一種理想的目標。事實是陶淵明一直作為一個小吏,生活的也很憋屈。衝冠一怒,不為五鬥米折腰。
  • 「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該怎麼讀?蘇東坡早就已定論
    很多朋友最近私信小珏,探討「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怎麼讀。有人認為是讀xiàn ,通「現」,有人認為則是讀jiàn,表示看見之意。看破世間百態的他,縱情山水之間,盡情歌詠農家之樂,才成為中國第一個田園詩人。至於說這一首詩,在陶淵明的眾多作品中,地位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以質樸的語言,歌詠了田園生活,展開了詩意畫卷,也是歷來文人膾炙人口的名作。至於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如何讀,倒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段故事。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回歸本心,歸隱田園
    幾番考量之後,陶淵明將理想束之高閣,回到家中過起了閒適的田園生活。心靈想要逃離,奈何現實不允許。一家人的生機重擔都在陶淵明的肩上,他不能看著家人跟他一起受苦。無奈之下,陶淵明出任了彭澤縣令一職。喜愛喝酒的陶淵明讓人把衙門的公田全部種上做酒用的秣谷,他的妻子覺得不可行,認為吃飯的粳米也得要有。
  •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的深藏含義是什麼?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魏晉風度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選拔官員主要依靠門閥制度。門閥就是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朝廷選官一般都會從他們中間挑選,門第越高,官職就越高。門閥制度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隋唐。
  • 人們從古至今都對「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無限嚮往
    人們從古至今都對「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無限嚮往 2020-01-09 0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隱隱於世:他真的隱居過鎮江南山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辯)【譯文及注釋】 譯文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自顧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 坐看雲捲雲舒,悠然見南山?她說:我知道我成不了李子柒、二冬
    是的,那種坐看雲捲雲舒,悠然見南山,伴著青山綠水,遠離城市的煙火氣息就像染上了仙氣一般,讓人心生嚮往。可是,我們能夠成為李子柒嗎?住在青山綠水之間,養著雞鴨貓狗,普通的農家小院……朋友將那篇關於二冬的推文發給我時,說:「我挺嚮往的,但我知道,我成不了李子柒、二冬,過不了他們那種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我們討論,為什麼我們會羨慕那樣的生活,卻又過不了。
  • 四時節令不過春夏秋冬,落筆時光,悠然南山,靜品季節更迭
    有一叢菊,竹籬旁悠然綻放,不懼清霜凜冽。有一心人,晨起荷鋤暮色歸,只求內心平靜。這便是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姿態。對於他來說,歸隱故裡隱于田園,是飄搖了半輩子最好的歸宿。青山腳下,綠水旁邊,建廬闢地,荒野耕種,把過往都隔絕在一道竹籬之外,把山水田園迎進門來。四時節令在書案上,催生一紙春夏秋冬。放牧白雲山水之間,也陶然了一室芬芳。以天為蓋以石為床,醉臥在廬山的風景裡,隔絕凡塵紛擾,再也不需要在觥籌交錯之間應酬。
  •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文藝復興總是與人性的解放相關聯,對於美的追求,在八十年初的中國真是毫無顧忌的,所有思想與行為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伴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整個八十年代,胡翹然將他的全部熱情都投入到繪畫創作中。……在繪畫實踐中,他深知傳統繪畫造型模式層層相因的惡果。所以,他從此便直接到生活中去感受,在提煉自己的花鳥畫藝術造型語言的同時。
  • 在一線城市中隱藏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被無數人所追捧的田園生活
    屋頂炊煙繚繞,舍前雞犬相鳴的場景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大都市快餐式生活。大家每天慌慌張張地擠向地鐵,忙忙碌碌的工作,機械性的日復一日,活成了沒有熱血的機器人,忘記了生活該有的模樣。物質雖增長了,精神世界卻匱乏了,幸福指數也陡然式下降。不禁令人反思,這難道就是我們所倡導21世紀的幸福生活?這些現象都被農場主看在眼裡,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帶給大家更多精神上的享受與放鬆。
  • 「嚮往的生活」,也許來自大自然,也許來自CIELOBLU基路伯
    隨著《嚮往的生活》第四季的火熱開播,我們又將跟著黃磊、何炅、彭昱暢、張子楓組成的「黃河膨脹」組合,開啟新一輪的田園生活。前三季《嚮往的生活》一直保持了高熱度、高收視率,也許,受到熱捧並不僅僅是因為走馬觀花的明星帶來的,真正推動這個綜藝節目受到歡迎的,還是擊中了當代人(不論身處一二三四線城市)心裡的渴望——嚮往農村,嚮往田園。什麼叫農村?那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是現代生活與傳統節奏最溫柔的減速帶!
  • 三本溫馨治癒種田古言:悠然田園生活、田園小當家、荷香田園
    三本種田古言:悠然田園生活、田園小當家、荷香田園,文筆細膩感情質樸!一、《悠然田園生活》糖果C簡介:重生成為農家女,母親跟有錢人跑了,三叔三嬸鬧著要分家。從此,小相宜的任務就是讓這個家的人開開心心,把日子搞得紅紅火火。讓那些曾經嫌棄自家的人們後悔去吧!
  • 《飲酒其五》——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熱愛與高潔的志向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後的感受。後六句為一層,寫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這首詩將哲理與詩意完美融合
    當然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首了,這是《飲酒》詩的第五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詩。詩的全文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便是他自己的生活體驗,他說我的房子就建造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鬧。為什麼能這樣呢?他還是用自己的切身體驗來作答。「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因為我的心遠離了人間的喧鬧,所以我居住的地方就顯得偏遠而僻靜。
  • 田園生活為趨勢,成功人士都想種地,為啥年輕人卻不願回農村呢?
    我國是農業大國,自古以來對於種地都有著特殊的情結,可以說種地就是我國的立根之本。現在不像以前,大多數的人對在農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反而是一些成功人士更加喜歡回歸田園生活。61歲的畢福劍狀態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和好朋友坐在畫室裡專心畫畫,一臉嚴肅的神情,之後兩人談及退休後的生活,畢福劍認真思考後坦言想回歸田園生活,耕田種地,踏踏實實的做一個農夫。古有陶淵明的「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類詩人,今有畢福劍等這樣的名人嚮往田園生活。
  • 你所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不同的「鄉村」、「城市」英文詞彙你...
    新一季的《嚮往的生活》開播了,小夥伴們都有追嗎?看別人過著「嚮往的生活」,也不禁讓人聯想到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田園生活是我們很多人所嚮往的,閒適安逸,恬淡靜謐,自由自在,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