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讀書,一個都不能少

2020-09-04 溫州阿牛

先說說跑步的事

今穿了運動褲,感覺腰間勒的緊。這是肥肉造反了。最近下了決心要早起鍛鍊,這幾天卻又各種原因沒有堅持。

內因決定外因,各種問題一定還是源於自己。還是自己偷懶,追求一時的舒適而致。有時勉強起的早一點,先刷了下微信,時間很快就近7點。匆匆趕去單位籤到吃了早餐,再馬上要折回去送女兒上學,所以已沒鍛鍊的時間。

這樣已是8天時間,沒早起鍛鍊。在動上沒有堅持住,在吃上也放肆了點。這個周五、周六晚連趕了兩場,一是同學聚餐,二是同事吃飯。因平時在家,幾乎都沒喝酒。飯局也極少,這兩次出去,就沒控制住自己,不但吃的一盡飽,也是喝的一盡心。估計增肉效果很明顯。

周日晚,家裡燒正宗的楠溪麥麵,味道也是沒話說,我也一時控制不住,盡了興吃兩大海碗,肚子撐的不舒服。

平時要追求八分飽,又成了空中樓閣,一時的空話哄騙自己而已。

人貴在反思,有不足和不可取之處,就要自己去改正。這至少比自己還沉醉其中,而不自悔自改要好。

所以,還是要準備下一步的鍛鍊計劃。

唯有在于堅持。

晚上一定要盡力早睡,絕不因自己的緣故遲睡,決不能出現刷手機而遲睡的現象。決不能允許自己因為拖拉而遲睡。早睡,就是為了可以早起。現今家庭工作,都是很忙。只有早起一兩個小時,才可以讓自己自由支配。

今天7點鐘,在經過公園時,迎面碰見一個男子急急跑來,衣服前胸已溼了一大片,顯是在晨跑。人卻認得,是縣委黨校校長,點頭之交,打了個招呼。他已貴為局長,在一個小縣,已是上流人物。卻也能堅持自律,愛惜身子。原有段時間,好像也有點小肚腩,今見其卻腰身很細了。可見,在鍛鍊已是堅持了一段時間。他這樣級別的人物,平時應酬酒局應也多,卻沒有吃胖。一定也是能控制的住嘴巴。

現在都是這樣,一些權貴階層,反而都能在飲食和運動上,嚴於自律。而下層人物,如我。卻不能做到自律,有時有機會吃頓好的,就放開了肚子。經常說要健身減肥,有時也能堅持個幾天,卻又很快懈怠了。這就是一個人毅力問題。

大凡有所成就之人,都是精神毅力驚人。主席堅持冬天洗冷水澡,堅持大江大河中遊泳。堅持讀書,青年求學時,為鍛鍊自己的毅力,偏偏要在人群集市熱鬧處讀書。中國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有段時間也非常胖,因太胖只能穿背帶褲,人稱背帶哥。後來,也是減肥成功,精神頭很好。當然,像他這樣的富豪減肥,擺場也很足,請了幾個外國專家,有健身專家,有營養專家,給定了詳細方案,並加以督促。

我等窮人減肥,這樣的場面是不可以想像的。而真有心要動幾斤肉,其實也是簡單,無非就是多動少吃。方法大家都懂,就是看人有沒有毅力。

一個女同事,人個子矮小。前些年在二胎之後,又肥了一圈,確實像個圓球了。但最近開始她在朋友圈裡曬腹部馬甲線了,她的鍛鍊記錄已是243天。

事在人為,不在於口號喊得多響,而在於行動有多堅決。

媽的,其他都不廢話,就是動起來,少吃一點。

現在說說讀書的事。

對於讀書,我也算是喜歡看書,但看出什麼名堂,得到什麼收穫,卻很迷茫。

做一件事,有時候需要苦功夫,有時候更需要巧辦法。女兒的數學作業,簡單的加減,如果是按照實實在在的計算辦法,就是100以內的也覺得有點困難了。但是如使用了一些簡便辦法,就可以脫口而出。

同樣是學習,同樣是做題,一個就做的很苦,答案未必對,分數未必高。用了巧辦法,就能快捷,學習變得輕鬆,也不會覺得這麼苦,成績還高一些。學起來輕鬆,為下一步的學習還添加了信心。如果單只用老辦法苦學,學的苦,還會影響下步的學習情緒。

我現在的看書,也有點這樣的迷惑。書也看,看了之後,卻覺得沒什麼收穫。如果單只為了興趣看書,看一些淺層愉悅感的書籍,似乎對才學進步不大。

對於讀書,一定也要講究方法。

看到連嶽,一個曾在南方周末開過專欄,現在公眾號上也有寫文章,每篇文章得到賞金不錯。更重要的收入,應該還是廣告帶貨收入。

他對於讀書寫作,有三點意見。第一是要每天認真生活,留心觀察生活。第二是每天要看點書,持續學習。第三是每天寫點東西,勤做記錄。

我還看到一篇文章,介紹古代能成為秀才者,都要背記上百萬文字,四書五經,古代經典文章都要大篇大片硬記,怪不得古人有懸梁刺股的典故。一些深奧古文,若不是有目的的背誦,確實讓人頭痛,確實堅持不住。

這個就是下苦功夫,陸遊說「少年功夫老始成」,這個考驗的童子功。不大量背誦,輕輕看過,就如同風吹過。腦中不留有印象,有時候看書等於白看。

很多人都很疑惑,我看了很多書,好像都沒怎麼用得起來,那看書有什麼用啊。有人也解釋的好,這個如同你每天吃飯吃肉吃水果,吃了之後拉,好像也沒什麼用。但不知不覺,筋骨健壯,人就長大了。

但這個吃的多,如不加以消化,有時不但成不了筋骨,有時候會成了一身的肥肉。

最近在看《米國夢》這本書,看了幾頁,感覺看不下去,找不到感覺。不知道是文章寫的不動人,還是其中的人物,跟我不熟悉。無論是一介平民,還是達官貴人,或是明星企業家,我都不熟悉,所以他們的故事激不起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文章都以訪談自述式,較為簡單,節奏鬆散。故事情節不夠曲折,或是大籠統大背景敘事。

我待拋下,又覺不舍。因此書是花了好幾十塊購自網店。如不看,就會荒棄在那了,未免可惜。但看又看不下去,所以就開始了糾結。

現在,卻一想,有的書籍,必得逼自己讀,如《古文觀止》之類,這個就如同苦的人參,一時味道不好,服後卻有極大功效。如其他一般的書籍,如看不下去,就不如暫別,吃了會敗壞胃口。或者現在不合適,過後,也許會另有感覺。

不要在這些地方浪費時間,所以決定就先拋棄了它。

對於讀書學習,如何選擇。經歷過了一番後,也有了點自己的想法。

魯迅薦書說:「「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但魯迅卻是從私塾出來,跟老師念古文起家,因遍讀中國書後,才會對中國書理解深了,愛深了責也深了。

我以前看書,就一直喜歡明清古典小說,如四大名著,是一直很喜歡的。其他像晚晴四大譴責小說也看了一遍。《儒林外史》《三言二拍》《嶽飛全傳》等之類的也看過很多。

但對於古文,除了語文課本上涉及的,其他幾乎都沒看過。如《左傳》《國語》《離騷》《四書五經》等都是只是聽過其名字,而幾乎沒看過中間文章的。還有唐詩宋詞,也只背過很有限的幾首。

所以童子功幾乎沒有,而今寫文章,經常被人指說太過口語化。說白了,就是太無底蘊,功底不厚。

以後讀書,還是要用點心,用點笨功夫。

這幾年,曾國藩很熱,很多人也知道,曾讀書並不是太過聰明,但他非常自律,肯用苦功夫。又個典故,說賊偷到他家,半夜三更了,他還在苦讀苦記一文章,顛來復去,搞了許久,就是背不下來。賊都聽會了,實在等不住了,賊就跳了出來,把剛才文章背了一遍,揚長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曾國藩同志。

所以曾國藩後來不僅成了晚晴中興名臣,他在學問上,也是很有成就。這個跟他肯下苦功夫是分不開的。

我絕對比曾國藩要笨拙,在學習上用的功夫,絕對比他要少。當然要混到他的成就,這自然是痴人說夢,但他的精神可以一學。如今曾國藩熱,大家也並不望能達到其成就,更多是學期精神。

說了這麼一大通廢話,我還是勉勵自己要勤學、苦學、肯學,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要有目標,要有行動。還是要苦讀書。

一定要讀經典之書。這些經典書,一定要經過歲月沉澱,經過眾人篩選。還有人說不看近50年的書。李敖說,看十本書,還不如一本經典書看十遍。現在開始,要看寫上古時代的書,要看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書。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下來,大家都還在推崇,一定有過人之處。

最新暢銷書,儘量不要看。很多人推薦,很多文章介紹,他們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利益在裡面。拿了錢,說人好話而已。不要被眾多光怪陸離的薦書所惑。

一定要背誦,有人曾說《紅樓夢》都能背的下,這真是讓人瞠目結舌。經典古文,古詩詞一定要多背。現代經典的文章,也要背。

一定要讀詩,這樣句子寫起來才會溼潤,不然太過乾乾巴巴。

一定要認真觀察生活,注意留心細節。

一定要及時記錄,每天的感悟生活,心中有話要寫,都要儘快記下。免得過後就忘。可以簡單記錄在朋友圈,可以記錄在日記中。

一定要有思考。經過的生活,看過的書,都要有些思考。如最近老在看水滸傳,聽水滸傳,遇到精彩處,碰見有感慨處,一定要抽空做點筆記。平時寫點東西,可以隨意一點,做筆記一樣。

但正兒八經寫東西時,一定要謀篇布局,要字斟句酌,要反覆推敲,不能太過隨意。

一定要研究解剖別人的文章,文章講究豹頭豬肚鳳尾,我們就要研究好的文章,是如何構成這樣的。要研究別人如何起筆,如何落筆,如何提出觀點,如何分寫觀點,如何自圓其說,如何借用材料。

研究之後要模仿,不要好高。以為可以獨創一派,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功夫高手,都是一招一式先模仿學習別人,然後化為己用。

同時,還要大膽嘗試,大膽去投稿,研究對方用稿方向。不要怕失敗,如怕失敗,縮成一團,永遠是失敗。經歷了十次二十次失敗,所有的失敗都是通向某天成功的階梯。

今天份的自勵。加油。

相關焦點

  • 《一個都不能少》:執著的魏敏芝告訴你,讀書是條無限可能的大道
    要讓孩子們一個都不能少地回到學校,並且心甘情願地喜歡上讀書,真的不能百分百做到嗎?田正達村長會說:「娃們都有書讀,這是個好事,能想多少辦法我就想多少辦法,讓娃們讀上書再說!」高恩滿老師用蒼老的聲音一錘定音:「班裡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張慧科帶著劫後重生的喜悅說:「我可不想再要飯了,我要讀書!」執拗的魏敏芝一抬下巴,硬氣地回答:「反正一個都不能少,他們必須得跟我回學校!」
  • 寒門徵途:一個都不能少
    來源:讀者文摘雜誌1998年,張藝謀籌拍《一個都不能少》,找遍河北中學,找不到女主角。電影講了一個與命運對峙的故事。13歲的小老師,守著村中小學,不許孩子們輟學,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說,給自己的電影打分,《紅高粱》是中,而《一個都不能少》是上。1999年,電影上映,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後被日本評為年度世界十大佳片第二名。魏敏芝一夜成名,娛記像烏雲一樣將她包裹其中,有電影公司專門跑到鄉下,給魏敏芝父母開出經紀合約。
  • 董卿,你跑步和讀書的樣子真美!
    有時候,她的形象甚至超越了一個主持人,代表了東方女性的美,因此她是一個受到全國觀眾喜愛的女主持人,不分男女老少。無論是《主持人大賽》上對選手的點評溫柔犀利,引經據典,字字珠璣,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名著典故頻頻脫口而出,董卿的現場表現都堪稱完美。
  • 還記得《一個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嗎?
    相信年級稍微大一點的網友都應該看過《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女主角魏敏芝。在所有謀女郎中,魏敏芝是最特殊的一個,號稱最執著的「謀女郎」和最土的「謀女郎」。
  • 圖文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催淚力作
    這部沒有一個專業演員的電影為什麼卻在國際上獲獎無數?這部極其平凡的電影叫做《一個都不能少》,沒有一個專業演員卻在國際上獲獎無數,那這部影片到底講述了什麼?帶著疑問我們一起看看吧!但是這裡條件實在是太艱苦,很多老師都不願意來,所以無可奈何只能先將就著讓她代一個月的課。高老師語重心長地向魏敏芝交代說:除了輟學外出打工的學生,現在班裡只剩下了二十八個人,你一定要照顧好這些孩子,一個人都不能少。因為粉筆屈指可數,所以一定要省著點用,一個月上課二十六天,一天一根粉筆,一根粉筆抄一篇課文。字要注意大小,這樣既不浪費也不傷孩子眼睛。
  • 線上學習,一個都不能少!
    ▲鎮黨委書記黃偉偉在茶垣村督導線上學習情況小鑫3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父親現年已將近70歲,生活比較一直都很困難,家裡的電視都還是那種老式的電視,又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但孩子的學習一刻都不能耽誤,郭育義當即聯繫宣風街凌雲家電
  • 江光國:一個都不能少
    很遺憾,推開門,視線裡只有一個矮矮的冰箱、破舊不堪的沙發、骨折的桌椅,這些,就是14歲女孩美琳的家。美琳的人生在2019年的春天,仍未在上一個冬天的嚴寒中回過神來。其實,多年以來她似乎就與春天不曾相遇,是從爸爸出走留下孤兒寡母的那一年開始嗎?記憶都是夢魘,半夜驚醒,身邊還有一個精神恍惚的媽媽。
  • 《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因長得醜被張藝謀勸離娛樂圈,如今怎樣
    娛樂圈裡大導演不少,張藝謀絕對算是最頂呱呱的一個。經他培養的「謀女郎」很多都大紅大紫,其中,經典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裡的魏敏芝你還記得嗎?011998年,已經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籌拍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對待電影一絲不苟,因為這是一部貧困題材的電影,張藝謀決定不再選用專業演員,而是找真的山區老師和學生。
  • 跑步是一個體系,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經驗技巧很重要
    ●●跑步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有技巧的,因為跑步是一個體系,其中有很多環節,如果你想深入的去跑步,那麼遲早會碰到其中的各個環節,從經驗來看,不管是哪個環節,你如果處理不好,都可能會影響你的跑步效果,下面就幾個跑步中經常遇到的重要環節,給大家介紹一些經驗技巧。
  • 1999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被張藝謀勸退娛樂圈如今當了導演
    1999年,《一個都不能少》上映,魏敏芝一度成為媒體焦點。成名之後的魏敏芝收到了很多學校伸來的橄欖枝,也有導演邀請她演電影。是該繼續讀書還是出去演戲,年少的魏敏芝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 楊玏李浩菲探秘「豬籠洞」,《青春在大地》上演「一個都不能少」
    本期節目中,「青春演繹者」楊玏、李浩菲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伶站瑤族鄉浩坤村,通過鄉村採風了解本期扶貧人物「劉書記」不僅帶領鄉親們致富,而且立志控輟保學,讓浩坤村的孩子每一個都回到課堂、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在不能與扶貧人物見面的前提下,楊玏和李浩菲將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舞臺劇演繹,重現「劉書記」的扶貧青春。
  • 守護烈士忠魂 一個都不能少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全市近千座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開展專項保護守護烈士忠魂 一個都不能少如皋是革命老區,有著輝煌的革命鬥爭歷程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全國較早傳播革命火種的地區之一,素有「華東紅色革命搖籃」之稱。
  • 每天讀書、跑步、寫文章,這樣的人生是怎樣一種體會?
    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每天讀書、跑步、寫作為什麼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幸福?什麼是福?能讀書者便是。古人將讀書看作幸福,喜好讀書確實可以讓自己內心充實、心情愉悅,而且有成就感。另一位就是羅振宇,《邏輯思維》的作者,自媒體達人,也是一名主持人出身,思維觀點都很新穎,見解很獨到,最大的優點也是將讀書交流作為工具,吸引了一大批粉絲跟著學習交流討論。以上這三位都是當今讀書讀得非常成功的人士,他們的著作非常容易懂,我想這和他們善於演講是分不開的。
  • 網上逃犯,一個都不能少!
    網上逃犯,一個都不能少!除惡務盡,一個都不能少!為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提高追逃工作成效,復興區公安分局全力以赴開展追逃工作,12月16日,復興分局勝利橋派出所成功抓獲一名涉嫌聚眾鬥毆的網上在逃人員。
  • 讀書不能改變命運?相信這話的,都是底層打工人
    這個社會很浮躁,大家都在忙著賺錢。可大多數人忙碌半生,卻發現只能混個溫飽。曾經的豪言壯志,說將來一定要賺大錢,也許連自己看來,都成了一個笑話。為啥會這樣?是啊,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在宣揚讀書無用論,說即使讀了再多書,也還是出來打工。既然如此,為何不早點掙錢呢,沒什麼區別嘛!其實,這是一個謊言,起碼在可以看到的將來,讀書還是改變普通人命運的最好方式。1、賺錢少的原因在哪裡?
  • 魏敏芝的人生被張藝謀改寫,《一個都不能少》令她人生逆襲成導演
    說到謀女郎,大家會想到很多漂亮的女明星,比如鞏俐、章子怡、周冬雨、倪妮等,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到曾經參演《一個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呢?她曾被評為「最醜謀女郎」,但也算得上是「最勵志謀女郎」。魏敏芝,1985年出生於河北一個比較貧窮的家庭,她和妹妹魏聰芝是雙胞胎,因為家庭貧困,魏敏芝營養不良,身材比較瘦小。
  • 跑步這麼多年,習以為常的跑步姿勢都錯了,不能再這樣了
    這是一種本能的跑,不能算成是跑步。 這樣慢慢經過了十幾年,在這樣的對跑步的理解中廢掉了幾雙跑鞋,換來了時間去哪了的感慨。 跑步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有很多講究,最重要的一環是跑步的姿勢
  • 學會用大腦跑步—《跑者腦力訓練手冊》讀書筆記
    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大腦來決定的,所以訓練自己的大腦非常重要。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像對待我們的膝蓋疼痛和肌肉拉傷一樣對待我們的腦力。跑步對腦力會產生很大的好處,跑步會讓你改善記憶,延緩衰老和增強幸福感。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跑者,你必須要讓自己的大腦相信你能夠成為一個跑者。
  • 欺負我讀書少?
    欺負我讀書少? 欺負我讀書少??? 女生是不是都說過這些話?
  • 上班族每天都要早起、讀書、跑步、冥想?三個方法合理安排時間
    對於上班族而言,每天最缺的就是時間,除了工作,還要處理家庭等各項瑣事,想做很多事情,但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早起、讀書、跑步、冥想的確是個人精進不可缺少的4大要素,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才能每天兼顧做這些重要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