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欣賞:陳文巖草書詩卷

2020-12-27 泉南書院
陳文巖

作者簡介

陳文巖 1947年出生,福建晉江人。

香港大學畢業,成績全班之冠。後往英國專攻腎科,回港在香港大學任內科教授。

歷任香港腎科學會主席及亞洲器官移植學會創會會秘書長。並獲國內多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陳氏自幼好詩詞,用語淺白,去陳腔,寫時事,題材廣泛有時代脈搏,甚受行家好評,已出版六冊個人詩詞集。現為香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陳氏草書別有韻致。已在香港及北京多次舉行大型個展。現為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名譽顧問。

陳文巖書循古法,寫性情,博採各家,行筆灑脫,筆法嚴謹,行雲流水,出入明人。作品多獲私人及博物館收藏。

作品欣賞

對瀟瀟暮雨
一夜電光
葬花吟
吾書不雕琢
寂無聲海底

忙碌地從醫生涯,並未減弱陳文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多年來他筆耕不輟,已出版五本個人詩詞集,詩作入選「香港名家近體詩選」。香港中文大學王晉光教授撰有專文論陳文巖詩,稱其詩作「舊瓶新酒,清新可喜」。已故名家啟功先生對陳詩也是讚賞有加,並特為其詩集兩次題箴。兩人相交忘年,啟老去世,陳文巖曾有詩文悼之,有句云:「痛從墨跡哭斯人」。近年來,陳文巖醉心於書法,從師於黃君實先生學習草書,主攻狂草、行草,書風瀟灑儒雅,惹人喜愛,作品屢為私人及藝術館收藏。陳氏書風不拘於一家,取之前人而出於自己性靈,傅熹年曾評其書法「連綿狂草,遒勁流利,一氣呵成,宛然王覺斯,傅青主流風遺韻,在當代書林中,獨樹一幟。」對於自己本職醫生而半路出家從事書法,陳文巖表示,「好書法要有感情的表達,行草書就是筆墨在紙上的舞蹈;只要基本草法能掌握,則寫字就如平原走馬隨心中情感飛馳,如此則不示自家面目而有自家面目了。」

相關焦點

  • 心聲墨跡——陳文巖草書詩卷
    作者簡介 陳文巖 1947年出生,福建晉江人。 陳氏草書別有韻致。已在香港及北京多次舉行大型個展。現為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名譽顧問。 陳文巖書循古法,寫性情,博採各家,行筆灑脫,筆法嚴謹,行雲流水,出入明人。作品多獲私人及博物館收藏。
  • 宋-文天祥草書作品欣賞《木雞集序卷》作品欣賞
    草書《謝昌元座右自警辭卷》是其書法代表力作。☞文天祥作品欣賞文天祥草書作品欣賞《木雞集序卷》作品欣賞文天祥草書作品欣賞《木雞集序卷》作品欣賞文天祥草書作品欣賞《木雞集序卷》作品欣賞文天祥草書作品欣賞《木雞集序卷》作品欣賞
  • 這草書詩卷,滿滿的書仙氣,詩與古文的結合,真是獨特!
    點這裡進入:書法研習院微店 王鐸草書《為葆光張老親翁書》詩卷,自署書於庚寅年(清順治七年,1650年)。縱30釐米,橫364.5釐米,唐詩五律八首。凡六十三行,共三百五十八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其書學古功深、風格鮮明、筆力雄強。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在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學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詩人,其中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等等堪稱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其中王昌齡更是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的美譽。話不多說,接續上一期專欄,我這裡再送上三幅以七絕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賞析(五言古詩1)
    根據各位書友建議,我把自己創作的一些草書書法作品高清圖片,結合我對詩詞原作的理解、賞析,以合集專欄形式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可,並提出寶貴意見,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對各位書法愛好者起到一點交流、幫助作用。
  • 鮑躍淵草書長卷《將進酒》書法作品欣賞
    鮑躍淵的草書以羲、獻為根基;懷素、孫過庭為圭臬;黃庭堅、王鐸為羽翼。「入則重規疊矩,出則奔逸絕塵」。書風氣勢磅礴,縱橫飄逸,氣息貫通而狂放不羈。用筆八面出鋒,點畫起伏跌宕,輕重交替;落墨大膽,縱橫恣肆;墨色濃淡枯溼,疏密參差;氣息抑揚頓挫,欲斷似連。
  • 米芾經典書法:手札墨跡《草聖帖》全卷賞析,又名《論草書帖》
    導讀《草聖帖》這本米芾墨跡有好幾個名稱,比如:《論草書帖》、《張顛(癲)帖》、《草聖帖》、《論書帖》,這本書帖屬於米芾草書墨跡,是米芾傳世書法真跡,《草書九帖》之中的第五帖。「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米芾的這本《草聖帖》屬於隨筆而寫的手札,帖中內容講了米芾本人對於草書學習的看法,還有米芾對幾個以寫草書為主的名家的評論。米芾學習書法,最崇尚的當屬魏晉書法,比如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這個觀念在《草聖帖》中也有體現,米芾始終認為,學習書法當根植傳統,追求魏晉風流,否則書法便容易成為俗品。
  • 高清經典|鮮于樞 草書《杜甫魏將軍歌詩》
    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漁陽( 今北京薊縣) 人,官太常博士,趙孟頫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 祝允明行草書法作品欣賞《自作詩四首》高清本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
  • 王鐸草書研究第八期:各年齡段書法風格的不同
    崇禎十五年,五十一歲的王鐸創作了兩卷草書自書詩作品贈送張抱一:《草書詩翰卷》與《贈張抱一草書詩卷》。在這兩卷作品中,王鐸已克服了線條有時偏弱的缺點,用筆駿爽斬截,線條奔突,草法備全,以意勝,以力勝。已能突出地表現出「蒼老勁健全以力勝」的用筆風格。
  • 重溫經典 王鐸書法欣賞
    王鐸的書法對中國書法後來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也波及到海外書壇,特別給東瀛書法影響頗深。王鐸書法欣賞王鐸《草書五言律詩四首》卷 綾本 縱31cm 橫238cm 無錫市博物館藏(周培源捐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點擊放大)此卷楷書錄唐代詩人王維《濟州過趙叟家宴》、《春過賀員外藥園》二詩,後有行書自題一段
  • 藝術鑑賞:中國10大草書大家作品欣賞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
  • 書法怪才楊維楨,他的草書,看著亂鬨鬨的,算是醜書嗎?
    他寫出來的詩,通俗樸實,別具一格,在元代享有盛名,被譽為「鐵崖體」。當然了,楊維楨的詩也是比較灑脫的,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吾嘗謂世間無神仙則已,有則字是吾輩中人耳。」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寫出來的詩自然不一般。楊維楨,當然還是一名書法家。他的書法呢,和他的詩一樣,同樣是個性十足。
  • 蔡茂友書法講壇《大宋書法賞析》第5講——蘇舜欽《草書詩帖》
    花發上林、月滉淮水——蘇舜欽《草書詩帖》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和詩歌評論家,字子美,一字倩仲,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蘇舜欽是蘇舜元之弟,兄弟倆稱霸書壇,在當時被稱為「二蘇」。
  • 明代書壇的一位奇人,書法超過顏真卿,他的草書一般人看不懂!
    明代的大文人袁宏道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其書法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餘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當在王雅宜(王寵)、文徵仲(文徵明)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徐渭《白燕詩卷》草書長卷藝術大師吳昌碩評價他道: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
  • 明代王寵草書詩卷《李白詩九首》高清大圖
    明代王寵草書詩卷《李白詩九首》高清大圖  故宮博物院藏本文來源於 書法欣賞http://www.yac8.com/
  • 蘇東坡「論書法」十首詩:值得反覆揣摩
    ●簡評:這是蘇軾非常著名的論書法詩篇。詩中,蘇軾對朋友石蒼舒的草書非常讚賞,稱之為「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並結合自己對書法的理解,闡述了自己鮮明的書法觀:書法有法,需要勤學苦練(堆牆敗筆如山丘);書法無法,「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 當代書法名家陳巨鎖,精品草書作品欣賞,筆法流暢氣勢如虹,好字
    寫好草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過草書是所有書體當中難度最高的書體。且每個字的草書寫法,其實都有定式的寫法,一副合格的草書作品,不能出現作者自己心血來潮生造的「草體」(因為沒人認識。)
  • 當代草書大家高進,自作詩《沁園春》欣賞,網友:可做字帖的書法
    高進先生的草書氣勢磅礴,循規蹈矩,嚴謹高雅,瀟灑自然。高進的字看上去寬舒柔潤,肥瘦兼容。架構平穩靈動,奇正制衡。字形柔和潤怡,含盛世之風。粗筆肥美不庸,細筆瘦不羸弱。給人以甜美愉悅的享受。高老師的草書,功底深厚,草體規範,法度嚴謹,作為近代範本,弘揚中華文化,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 陳繼儒草書《詩贈董其昌》,兄弟情深,不在言中,盡在字中
    諸生出身,二十九歲開始,隱居在小崑山,後居東佘山,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學習蘇軾和米芾,兼能繪事,屢此皇詔徵用,皆以疾辭。 擅長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雲山卷》等傳世。其書法對董其昌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