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有明確的目標,才可能獲得成功

2021-01-19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彼得·德魯克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

德魯克非常喜歡制定並且實現各種目標和目的。這不足為奇,是他最早創造了「目標管理」,也就是「MBO」這一術語,並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次加以推廣。

有人說,它的基本理念可追溯到瑪麗·帕克·芙麗特(Mary Parker Follett)在1926年發表的文章《下達指令》(The Giving of Orders), 以及其他提出類似理念的人。但似乎只有德魯克把所有東西整合到了一起,通過為員工設定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從而形成一個更好的管理和衡量員工績效的體系。

他自己也說到做到,一生中不斷制定並實現自己的各種目標。

01

目標管理的興起

很多大企業採用了目標管理(或目標)體系,卻遭到了評論家的猛烈批評。他們指出,在實施該體系期間,很多情況都會發生變化,繼而事情的輕重緩急也會發生變化,任何目標或目的的優先等級都可能會降低,甚至會變得無關緊要。

德魯克駁斥了這種說法,理由是目標管理不是一個「定好就忘掉的體系」,因為目標需要不斷進行審核與調整,否則,正確的目標就可能被員工和制定該目標的主管遺忘。

02

目標需要經常審核

我們需要了解的第一個目標要素就是需要定期審核。有時候,我們不是需要改變目標,而是需要改變實現目標所用的策略。

在其他情況下,由於環境或生活發生了變化,原有的目標需要放棄或做出重大調整,並用新的目標來代替。就像德魯克一樣,由於希特勒上臺,他放棄了去科隆大學教書的目標。

這表明,在放棄或以其他方式改變目標之前,你首先應弄清楚是不是需要調整策略,並保持目標基本不變。

03

有明確的目標,才可能獲得成功

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全面定義每個具體目標的重要環節,你如果不知道具體目標是什麼,肯定不可能實現目標。因此,全面定義每一個目標非常重要。

定義目標,應該用所需要的儘可能多的描述性詞彙,並應包括實現每個目標的具體時間。

如果沒有完整地定義目標,在通往包括目標管理在內的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肯定得不到最好的結果。

04

審查可用資源

我們還需要審查每個目標,確定實現每個目標所需要的資源。如果暫時缺少某一資源,只要能在實現目標所規定時間內獲得該項資源,就沒什麼問題。

德魯克有法蘭克福大學的國際法博士學位,原因是德魯克需要在任意一個領域獲得一個博士學位,以實現他的總體目標,而法律博士是最容易且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的博士學位。

你的目標也許不一樣,並且你的直接目標,如果是攻讀博士學位,可能是最難實現的目標之一。

05

防患於未然

在確定目標時,我們必須考慮實現這些目標所面對的障礙。這個問題的處理在整個過程中越早越好。

德魯克最初的目標是在科隆大學獲得教授職位,但在希特勒上臺後,德魯克的猶太裔背景會妨礙他實現這個目標。

德魯克完全理解身在納粹德國所蘊含的風險。

他覺得這個障礙的最好解決辦法是先移民到英國,並且要走得更遠一些,到美國去,每一步他都在調整自己的目標。

回顧歷史,這顯然是正確的決定,當然這樣做推遲了他實現在著名大學當教授這個最終目標的實現時間。

這還表明,我們需要留意對各種障礙的假設,並應在每一個環節中全面、客觀地分析它們,以避免出現想當然的情形。

06

依靠他人

按照這些方法,我們有時候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以實現部分目標,有時也會幫助他人去實現他們的目標。

我們需要考慮各種情況的發生。萬一我們所依賴的人或願意為我們伸出援手的人沒有幫助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需要提前考慮到這一點。在確定目標和認清障礙的同時,你需要搞清楚所有的可能情況以及相應的替代方案。

當然,目標定好之後,不可能自動實現。這就需要規劃來起作用了——你需要制訂各種計劃,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目的。規劃就是路線圖,會把你從現在的位置帶到你想去的地方,實現想實現的目的,以及完成想完成的目標。

關於作者:威廉·科恩(William A·Cohen),威廉·科恩博士是彼得·德魯克參加共建的博士項目的第一批畢業生。德魯克的教誨改變了他的一生。畢業後不久,科恩重新進入美國空軍,晉升到少將軍銜。最後,他成了全職教授、管理顧問並撰寫了50多本專著,同時與他以前的老師德魯克保持了終生的友誼。

2009年,他被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彼得·德魯克與伊藤雅俊學院評為傑出校友。兩年後,他與人共建了非營利的美國加州高級管理學院。2010~2016年,他任該學院校長。如今,他是一家國際培訓與諮詢公司領導藝術研究院的院長。

本文摘編自《德魯克的自我發展智慧》,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公司出版。華章管理(ID:hzbook_gl)首發,轉載請與原公眾號聯繫取得授權。

本文來源華章管理,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德魯克:比能力、資源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
    因為喜愛寫作,德魯克還同時從事新聞工作。不過在希特勒上臺後,他就放棄了在科隆大學做教授和研究員的目標。 他十分清楚在希特勒統治下會發生的事情,這迫使他做出決定,移民到英國。 這限制了他的研究工作,阻礙了他的寫作,直到他掌握了英語,情況才有所改觀。
  • 德魯克創新管理的關鍵
    德魯克的企業創新原則解讀了德魯克的創新選擇理論。德魯克認為企業必須創建一種結構,它必須以企業家精神為中心設計各層關係,必須確保其獎勵和激勵措施、薪酬待遇、人事決定和政策都鼓勵企業家行為,而不是懲罰這種行為。具體而言,德魯克認為企業應該做到以下3點:1.必須將全新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項目與舊的、已有的企業分開組織。
  • 目標管理,才是團隊管理的核心
    相信許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困惑:年初制定了全年目標,然後加班加點地幹了一年,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設想下,什麼樣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呢?當你只有不去想失眠這件事的時候,你才有可能睡著。當然還有很多例子。比如說,很多人進股市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賺錢。這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就在於當你一心想著賺錢的時候,卻往往沒有考慮自己是否處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狀況。事實上,在一個博弈市場,永遠遵循二八原則,你的目標應當先成為那20%的人,賺錢只不過是達成這一目標後的一個附帶結果。
  • 德魯克的四種創新戰略
    達到這一目標成功概率低,風險極大,所需的資源巨大,對執行該戰略的企業家而言只有一次機會,一旦失敗就前功盡棄,如果成功就會獲得巨大的商業回報和社會價值。正因為這些特點,該戰略被命名為「孤注一擲」戰略。這一戰略需要企業家的深思熟慮和對實施規劃的精密計算和持續投入巨大的資源。德魯克舉了王安電腦、梅奧兄弟創建梅奧診所、洪堡建立柏林大學等案例說明「孤注一擲」戰略在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中都有應用。
  • 管理之父德魯克:目標管理8要素和7步驟,建議領導者最少讀3遍!
    德魯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因而「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目標管理理論的提出是德魯克對管理學界的一個偉大貢獻,美國前總統布希在把2002年度的「總統自由勳章」授予彼得·德魯克時,便指出他的三大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目標管理理論。
  • 《當棒球少女遇到德魯克1》:這支逆襲成功的棒球隊有怎樣的故事
    一支排名墊底的棒球隊,竟然有一個目標:進軍甲子園——日本棒球少年心中不可替代的夢。要想在一年之間實現這個目標,難度不亞於登天。最後他們竟然能逆襲成功,在這個背後,究竟有什麼奧秘呢?程高有一個棒球隊,水平是「遇強不弱,遇弱不強」,唯一的好成績是進入全國十六強,卻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程高棒球隊新上任的經理川島南(小南)有一個目標:帶領棒球隊逐夢甲子園。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把全部成員動員起來,一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 問道德魯克 | 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3.責任:從權力,到責任德魯克寫了39本書,關於管理下屬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談,為什麼?德魯克是基督徒,他認為只有上帝才有權力,我們沒有控制別人的權力。那我們應該依靠什麼讓員工表現出卓越績效呢?依靠目標和下屬的自我控制。
  • 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估計大家會有一個期待: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可以拿來就用的方法? 3.責任:從權力,到責任 德魯克寫了39本書,關於管理下屬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談,為什麼? 德魯克是基督徒,他認為只有上帝才有權力,我們沒有控制別人的權力。 那我們應該依靠什麼讓員工表現出卓越績效呢?
  • 問道德魯克: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作者:康至軍來源:領教工坊(ID:ClecChina)1人如果暫停,思考和創意才真正開始估計大家會有一個期待: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可以拿來就用的方法?如果你有這個念頭,請你把它放一下。03責任:從權力,到責任德魯克寫了39本書,關於管理下屬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談,為什麼?德魯克是基督徒,他認為只有上帝才有權力,我們沒有控制別人的權力。那我們應該依靠什麼讓員工表現出卓越績效呢?依靠目標和下屬的自我控制。
  • 德魯克的最後誘惑-虎嗅網
    因為正是傑克·韋爾奇,使得在1980年代略有式微的德魯克再度輝煌。「數一數二」脫胎於德魯克的「目標管理」體系,而當時正值從日本回歸美國的戴明管理體系生機蓬勃。戴明注重過程,德魯克注重結果,兩大流派在某種層面進行了論戰,甚至可以看作是日式東方管理和美式大工業管理的一次平等對話。
  • 德魯克共學日:團隊共學德魯克,成為有效管理者!
    學習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企業和管理德魯克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生態學家,對於企業的關注從來不止於企業本身,而是把企業作為社會中最能創造價值的組織,探究如何通過企業的成功,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使得社會更美好,人生更有價值,工作更有意義,最終目的是要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這10個管理法則,領導者不吃飯也要讀3遍!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有一個共識,一個企業永遠只做兩件事:一是戰略,二是執行。所謂:「三分戰略定天下,七分執行決輸贏」就是這個道理。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更是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20%在戰略,80%在執行。」
  • 跟著管理大師德魯克,你才能真正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篇文章正是德魯克基於自己的經驗,寫就的《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一文。在文章中,德魯克明確指出,一個職場人只有搞懂了自己的優勢、工作方式、價值觀,並據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了,才能成為職場明星。 這篇文章幾經轉載,在此我不再贅述。由於最近看了兩遍大師晚年的傳記《旁觀者》,我隨手粗略整理了5個德魯克的職場成功秘訣,願對大家有所啟發。
  • 跟著管理大師學習成大事者必備的特質:《德魯克的自我發展智慧》
    即使你沒有涉足管理或商業,你也可能聽說過,德魯克是過去100年來,甚至是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管理思想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德魯克輕輕鬆鬆就可以成為自我成長和激勵的大師,儘管他並不會自稱為「大師」。德魯克不僅堅信並講授自我發展,還親自踐行他所開發的方法(他稱為自我管理)。
  • 管理大師德魯克:尋找人生意義的10條原則
    但是我要說的是,你在成功的時候就應該重新定位,因為只有那時你才有這個資本。」德魯克認為,如果一個人不先弄清楚自己是誰、屬於哪裡,就不可能為了有意義的人生而重新定位。02. 找到你存在的核心理由「巨大的成功與回答人生根本問題的能力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德魯克說,「我認為最成功的人士都有很堅定的信仰;宗教信仰、持守敬虔與社區中的成功人士有巨大的相關性。」04.
  • 吳伯凡最新演講:德魯克終其一生,只為做一件事
    設計大師原研哉有一句話「我是搞哲學的碰巧做了設計」。他的初衷就是要把他關於世界的美好想像讓更多人知道,這是他的一個信念。如何讓更多人知道?通過設計。德魯克本來是一個社會思想家,然後他沿著這種設想探索就發現,管理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德魯克就成了現代管理學的創始人,可以說這可能是他最初也沒有意識到的一個結果。
  • 2020商業大變局的叩問:德魯克獲得「總統自由勳章」18周年祭
    ,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對德魯克開創管理學的褒獎。即將到來的2020年6月20日,中國某機構借這一天舉辦一個網絡論壇,討論和學習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邀請段王爺寫一篇文章祝賀,於是就有了這麼一段文字。段王爺本人對德魯克是無比敬重的,因為理論無國界,德魯克屬於美國的,也是世界的。
  • 德魯克:在職業選擇的通道上,每個人都該做自己的CEO
    德魯克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只讓它們在腦海裡一閃而過,那你這一生將很難成為一個卓越的人。我的長處是什麼(What Are My Strengths?)美國南北戰爭時,格蘭特將軍被當時的總統帥林肯提拔上來。很多人激烈反對:「格蘭特將軍有一個很大缺點,容易酗酒。」
  • 德魯克創新理論過時了嗎?
    解讀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不可迴避的問題題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理德魯克在30多年前的著作對企業創新活動還有指導作用嗎?或者說,時至今日德魯克的企業創新理論沒有過時嗎?事實上,我一直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學習《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這本書的。
  •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三流球隊奪冠逆襲,管理從此開始
    德魯克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大師中的大師」,其所著的《管理》長達900頁,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小南將球隊視為一個企業,通過德魯克的《管理》中的方法,在球隊中一一化用,使得將球隊的問題一一化解,最終,成功帶領球隊進軍甲子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