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變得原來越沒自信和自卑的呢?是被他們打擊習慣了嗎

2020-12-14 來自地獄的星星

星星,若是來自地獄,那麼沒有一絲光亮也是正常的吧!此生不悔入地獄,來世再為天上星,我是來自地獄的星星。關注我,我願成為一道光,伴你前行。

年少時曾豪情萬丈,夢想都活潑的化成線拽著你往前走。

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怎麼就變得越來越沒自信和自卑了呢?

我猜,你該不會是被他們貶低習慣了吧。

有沒有一個人說過你「沒用,不行」,你懶得理會他,此後越來越多這樣的聲音在你耳邊。

刀槍不入的智者真的存在嗎?在世間多數還是一些普通人罷了。於是,被打擊習慣了,曾經的豪情萬丈也會變成自卑無助。

你也是如此嗎?我身邊有好多這樣的人,非常令人惋惜。

可能還是世事無常吧,人的承受能力有限,當你在做一件事時,一直有人在旁邊搗亂,說你不可能成功,你多少還是會受一些影響的。

他們年少時,真的是青春洋溢,活潑機靈,我們都以為他們未來可期。

可到最後,竟也跟我們一樣在社會的最底層浮沉,問其原因,竟然是別人的打壓太狠了。

這個原因真的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你說那些外人的貶低,威力真的那麼大嗎,大到可以毀了一個人。

01年少夢想比天高

曾有一個男孩兒,真的非常優秀了,會彈琴,會畫畫,會打籃球,愛唱歌,學習還好……

他美好的讓很多人羨慕。當然,也讓很多人嫉妒。

那時年少,真的是少年很得意的一段時光了。那時的他,還沒有接觸到一絲惡意或打擊。

他在自己的作文裡寫,「我有很多夢想,我想當作家,當畫家,當演奏家,當歌手,當籃球運動員……」

那麼多的夢想,每一個他都有很高的興趣和天賦,無論他實現哪個,都很了不起。只是,可惜……

02夢想總被打擊

男孩兒曾經真的很自信,很陽光,如果能一直這樣多好,保持少年心性去完成夢想。

可是「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一直如此怎麼行呢?

有人知道他的那些夢想,他的作文本被惡意地撕碎。

然後,在少年成長的路上總有人陰陽怪氣地在他耳邊貶低他,

「你夢想還真多呀,你以為實現很容易嗎?你看看你,啥也不行啊,你配嗎?你怎麼那麼笨啊?你怎麼那麼傻呀?」

03他沒有自信了

在外面沒有人會寵著他,幫著他,少數人融入了多數人一起孤立他,很多很傷人的話曾讓他懷疑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當做成一件事後,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有什麼可驕傲的?難道不是誰都能做到嗎?」

當失敗了一件事後,有人會說,「你怎麼這麼沒用,什麼都做不好,真是一個廢物。」

越來越多這樣的話,男孩兒從一開始的反駁到後來的麻木,竟漸漸習慣了。

沒人注意到男孩兒對自己越來越沒自信了,他活得越來越自卑了。到最後,不能說他一事無成,可也只是得過且過,與少年時的夢想截然相反的樣子。

你知道嗎,那些沒有夢想的人很喜歡貶低有夢想的少年。

其實你聽到周圍有人貶低你,說你啥也不行的話大可不必在意的,你的人生是自己走的,便要為自己負責。

就像上面故事裡的男孩兒一樣,如果真的被影響到了,多辜負年少時那麼光芒萬丈的自己呀。

你是怎麼變得原來越沒自信和自卑的呢?是被他們打擊習慣了嗎?

被貶低習慣了,年少時的豪情萬丈原來也會自卑無助啊!

相關焦點

  • 你覺得很自卑?不自信?不,其實你內心特自信,甚至還挺自大!
    很多人都知道,表面上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人,是因為內心自卑,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為了避免被人看不起,或者被欺負,而故意虛張聲勢,表現得很自信,很強大。同時,一般人都覺得,表面看起來就不自信,很自卑,很消極的人,內心也一定是自卑的。其實並不是這樣。
  • 為什麼孩子會自卑,比起取悅他人,教會他做到這3點才能變得自信
    教會他做到這3點才能變得自信一、從根本解決問題,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多孩子自卑的原因是父母給造成的一個特別壓抑的狀態,經常對孩子說家裡沒錢,家裡什麼都沒有,你一定要勤儉節約,什麼東西都不給孩子買。特別是經常對孩子的精神洗腦,對孩子說家裡沒錢等等,其實可能很多家長是為了讓孩子好好讀書來騙孩子的,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非常非常自閉,覺得怎麼自己家就低人一等呢,怎麼自己家什麼都沒有呢,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低人一等,這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精神汙染。
  • 遠離那些故意抹滅你自信,讓你變得自卑的人
    遠離那些故意抹滅你自信,讓你變得自卑的人1:不要問我愛你有多深,我真的說不出來,只知道你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可或缺的習慣,每天每天,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卻無法不想你。而如今我終於可以說:我已見過銀河,但我仍只愛你這一顆星;人世間有百媚千紅,唯獨你是我情之所鍾。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迴甘墮。3:沒有結局的感情,總是要結束的;不能擁有的人,總是會去忘記。懷念是生命中最無能為力的事,且卑微。看著滿心的瘡痍,你以為你老了,其實是你空了。
  • 孩子內向、自卑,想讓他們變得自信又開朗,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活潑、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受親朋好友喜愛,長大後也會更討領導歡心,面對同等條件,活潑自信的人更容易得到機會。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因自家孩子內向膽小而擔憂,怕孩子很難交到朋友,怕孩子被欺負,怕以後在社會上不好生存,孩子什麼事都不願意跟父母說,長時間如此,萬一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怎麼辦,這些問題,無疑牽動著每個父母的心。
  • 自信與自卑,自大與狂妄
    (原創:千嶺之松)自信,是人必須要具備的底氣。一個人如果缺少了自信,就像霜打了的葉子,不僅抬不起頭,而且搖搖欲墜,寒風一吹,只得身不由己隨風飄零。自信是人活在世上的精神面孔。人只要有了自信,這張精神面孔就不會衰老,反而會越老越有底蘊,越老越有風採。
  • 你越自卑,你越得不到更好的
    也因此,一個人自卑的結果往往是致使自己變得不那麼聰明,喜歡聽指示,同時不愛深思,不愛籌謀,變得被動,他們由於自信心的缺乏,不會去爭鬥,不喜歡周旋,更喜歡去掌握容易做的事情,一遇到困難就覺得自己不行,也因此總是迴避問題。自卑人格的外在表現是老實和不聰明。
  • 「自卑大多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打擊!」
    自信不等於什麼都懂自卑不等於要去裝懂人的自信分為「先天」和「後天」。1.前者是人出生自身本來就是自信的,無條件的自信,可以在很多小孩子身上看到,但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受到父母和人際的打擊會被環境所破壞。大部分人的不自信是來源於從小到大,被家人灌輸的「你不配」的思想。就是在他們口中的「你不行」「你得聽他們的」的控制裡長大的。
  • 心理學:越長大越自卑怎麼辦?改變自卑的兩個方法
    有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生活經歷的不斷豐富,他們找到了生活的規律和訣竅,面對殘酷的現實挺過來了,越長大越自信;而有的人沒能挺過來,越長大越自卑。同樣,當人頻繁受到打擊和重創,總是被現實擊垮時,就產生了什麼事都做不成的極度消極心理,一蹶不振。尤其是成了家有了孩子後,承受不住屢次失敗帶來的打擊和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人越大,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是更加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做不了什麼,產生自卑心理。
  • 優秀的家長從不說這3句話,不僅打擊孩子自信,還容易讓寶寶自閉
    長此以往,小女孩因為這位母親不斷的要求和打擊的話,讓她越來越不自信,也變得不理人了,除非我們主動跟她講話,她才會回答兩句。不知道各位父母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孩子本來開朗活潑,但是由於家長長期的打擊教育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和自卑。
  • 越愛炫耀的人,通常越自卑
    通常越愛炫耀的人,往往也越自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現如今啊!發微信朋友圈,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社交。但有的人,卻喜歡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的一切,炫耀這、炫耀那。買塊手錶、吃個美食、旅個遊……等等等等……但是通常往往越愛炫耀的人,則越自卑。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這種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從而形成了愛炫耀的習慣,以此來博取人們的關注,其實也非常自卑,然後又從自卑演變成自負。只能通過自己炫耀某物,以此來獲得樂感...
  • 自卑和自信,在每個人身上都是共存的
    #自卑,是什麼滋味呢,是不是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呢,我只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身邊的人都很好,具體怎麼說呢,有的人長得漂亮,有的人口才好,有的人朋友多,總之都有優點,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才藝,相貌普通,學習能力一般,口才不好,也沒什麼朋友,總之每天都會想很多,很抑鬱,又不知道怎麼改變,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 武志紅:一個人從自卑到活出自信,需要做好這件事
    文/學乃身之寶前段時間,我和婆婆聊天,問她還有什麼心願,比如,有什麼想做的事情現在還沒做,有什麼想吃的東西還沒吃過,等等,她和我說「不知道,沒想過」,我又說「那你就現在想想」,她回答說「想不出來」。其實,我這麼問的目的是想趁著她腿腳還好,帶她到處走走、看看、吃吃,享受一下生活。
  •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也會變得非常的自信開朗。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情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敗的原因,你夠自信嗎?
    青少年富有理想、嚮往真理、積極向上,但也容易在客觀現實與想像不符時遭受挫折打擊,,以至消極頹廢,萎靡不振,強烈的自尊也會轉化為自卑自棄。王朝在上初二時,他那充滿愛與歡笑的家庭突然破碎了。父母因為感情不合而離異,從此以後他與媽媽一起過,曾經的擁有使他覺得現在的自己一無所有。失去愛的心理摻雜著絲絲的恨,猶如一團撥不開的迷霧,籠罩著他那脆弱的心。為什么爸爸離我而去?他不愛我了嗎?
  • 自信來自對自我的滿意,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請培育三個行為習慣
    而許多人其實對自信有一個誤區, 認為自信需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事實上,真正的的自信並不是我們要比別人做得好。好的自信來自對自己的滿意,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如何變得自信,請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三個行為習慣,這是自信的源泉和動力。
  • 從自卑到自信和堅強:在生活中磨練,鍛鍊了膽量和心胸
    許多人喜歡以自信,堅強來標榜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而且,我們很多時候勸朋友,也以「你要自信,你要堅強」來勸慰。給朋友打氣,也說「你很自信你很堅強。」結果呢,自信的朋友,迎來了打擊,你等於是說謊騙了朋友。他很有雄心壯志,成立小公司,將該項技能運用在公司裡,卻毫無作用,不僅沒賺到錢,反而虧損了十來萬,過年都不敢回家。「我現在總算知道,自己不是哪塊料了!」他在電話裡,對我道出苦水。我沒有勸他,而是問他幾個問題。第一,你喜歡那項技能嗎?你對那項技能報以什麼態度?
  • 不經意間的小心思,正在透露出你的「自卑」
    長大後我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在人多的地方感覺很不自在,總感覺別人要說我的不是。 看到別人自信又優秀的樣子,心裡感覺很羨慕,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 每次想去嘗試新事物時,我都覺得自己不行,不敢跨出第一步。父母說我不是內向自卑,而是自己矯情。
  • 一個人越是自卑,越能夠成大器!
    文章作者:琢磨君俞敏洪,曾經極度自卑,他是農民的兒子,第一天去北大報到,穿著布鞋、挑著扁擔、背著臉盆和棉被走進宿舍,同學們都向他投來異樣的眼光。因為自卑,他大學期間不敢追女孩。但是後來,他花了近10年時間走出自卑,幹事業,做企業,使得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和自信。成功後,他在演講時告誡大家:「一個自卑的人,一定比一個狂妄的人還要更加糟糕。
  • 「因為長得醜,我自卑了20年」:你覺得,長相重要嗎?
    在我10歲的時候,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原來我在外人眼中的樣子,是這麼不堪,這麼醜;包括我的父母,都嫌棄我醜。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的父母經常說:你看你吃那麼胖,那麼黑,你怎麼那麼醜?為什麼我們長得那麼好看,你卻那麼醜?
  • 心理學:你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在於,無法區分自信、自負和自卑
    因此,其實不同的看法和表現方式只是自己心理現象的一個主觀性的表達,這是大腦的功能,而每個人大腦中發生的事情我們並不能太多的幹涉。因此,無論自卑自信還是自負,我們要用一個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它,而不是以主觀的意願去評論,否則你也就成了一個所謂的自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