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憑弔李白寫首妙詩,8句大白話,卻令人感慨萬千一讀再讀

2020-12-22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在魏晉南北朝那一場延綿了300年的亂世中,政治江山動蕩不安,而文學也在一代新人的浮沉和探索中孕育著新變。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魏晉南北朝在文學史上所處的階段,與我們現在是相似的,都是剛剛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或者模式,人們對於全新的語言文字沒有任何的經驗,一切都需要去摸索。也正是在這300年裡文人慢慢從玄言詩到山水詩再到宮體詩的不斷探索,為後世大唐文學的徹底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細想我們時代,其實也處在一個白話文興起不久的時間,對於文學的形式與內蘊並沒有一定之規。我們做的,或許是和魏晉人物一樣的事情,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之後,也許會出現一種完全成熟的文學,如唐詩,如古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的轉變有幾個關鍵人物,其中之一是當時的世家大族,謝家。謝眺與謝靈運最早擺脫了玄言詩的束縛,開始大力創作山水詩,他們的特點是摹寫細緻用詞傳神,風格上多清新自然。這一點讓他們成為了後世偉大詩人李白的偶像。

李白不止一次在詩中表達過對大小謝的敬仰,最著名的應該是「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其次還有「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的句子,都可以看出李白對他們有多麼看重。

【臨其詩境】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的,也是關於李白和謝眺的兩首詩,這兩首詩出自宋人楊萬裡之手,是在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景下創作出來的。

特殊在哪裡?楊萬裡與李白謝眺在時間上都有著幾百年的差距,他們自然也不能像同時代的人一樣自然相見,而楊萬裡創作的契機,是他某一日外出,路過了「謝家青山」與「太白之墓」。

有著相似人格的文人自然是心靈相通的,作詩自然童趣的楊萬裡遇見謝眺與李白的遺蹟,心中自然也是感慨萬千的,於是就有了這兩首《望謝家青山太白墓》。

【經典原文】

望謝家青山太白墓二首宋代:楊萬裡阿眺青山自一村,州民歲歲與招魂。六朝陵墓今安在,只有詩仙月下墳。玄暉舊宅略無存,太白來遊愛是間。佔作醉眼床一隻,謝家山是李家山。

【條分縷析】

這兩首也貫徹了誠齋體一貫的自然童趣筆法,通篇下來56字沒有一個生僻字或者奇奇怪怪的詞句組合,即使沒什麼古文水平也很容易通讀,而且能夠讀懂。

謝朓存身的那座青山,其下自然形成了一個村子。這在古代是常有的現象,或者是哪個家族的子孫後代,或者是守墓之人,往往會在墓的周遭自然形成一個小村子,其中的人自然也會年年祭奠墓中人,「歲歲招魂」。

六朝時期的陵墓,如今已經不存了,唯有李白的衣冠冢,幾百年還立在這裡,為後人留下一個「詩無敵」的背影。楊萬裡此處有心,「詩仙月下墳」,特意將李白與明月放在了一起。

李白的詩中總會寫到月亮,寫得最好的幾首詩基本也少不了月亮的出場,「千古明月魂」,或許這紅塵中的一切帶給李白的都是寂寞,唯有明月才是知己,李白死後,明月亦不離不棄照耀著一抔孤墳。

上一首寫了太白墓,下一首就來寫謝家青山了,謝家青山指的是那座山我並沒有找到確切的說法,不過大概在宣州謝朓樓附近,那也是李白晚年所居的地方。

謝玄暉的舊宅已經不在,李白在此處往來的蹤跡亦隨之逝去。如今風流雲轉,楊萬裡作為一個後人來此故地,醉眼朦朧之間,謝家山與李家山愈加的渾融一體。這裡的李家山不出意外應該是敬亭山了,那麼謝家青山也可能是同一座。

這兩首從水平上來說並沒有多麼出眾,不過因為寫到了謝眺李白,特別對我的胃口,再加上也喜歡楊萬裡平易自然的詩風,所以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大家了解這裡的具體地名所指也希望可以指點一下。

相關焦點

  • 王維這首送別詩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王維是唐朝詩中知名度僅次於李白和杜甫,穩坐第三把交椅,而且他也是屬於那種天才詩人,還在少年時代就寫過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唐朝的詩人大部分都與眾不同,另外又是才華橫溢,王維的詩自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驚豔。
  • 楊萬裡這首詩寫得樸實無華,並且形象生動,表現力令人嘆為觀止!
    小編要為大家推薦楊萬裡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那便是他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這首詩描寫的極為有特點,首先它在用詞上非常的講究;其次它描寫的樸實無華;最後這首詩形象生動,表現力更是令人嘆為觀止,讀這樣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作的純樸。《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楊萬裡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
    這首作品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短短幾句值得一讀再讀。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雙調·清江引·相思》(元)徐再思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 立夏時節,讀一讀楊萬裡這首很調皮的詩,最後14個字驚豔整個夏天
    千年詩壇中,流傳著許多經典立夏詩,每一首都寫出了詩人初夏時的所思所想。在眾多描寫初夏的詩作中,最出名的還是楊萬裡的這首《小池》。這首詩通俗易懂,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中的詩作,立夏時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調皮的詩:《小池》宋.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夏天到了就讀楊萬裡這首詩,感受不一樣的夏天,讀來讓人神清氣爽
    現在回想起來,讓人感慨萬千,時過境遷,一切都發現了變化,只有把那份美好留存於心底。由於喜愛夏天,對於描寫夏天的詩句也是情有獨鍾,記憶最深刻的當數楊萬裡的這首《小池》,第一次讀時就覺得很美,長大了之後更加的感動,整首詩只有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讓人神清氣爽;這也是楊萬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還年處收入在小學的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詩。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這首《望天門山》來說,那就是一首意境高遠,同時很美的作品,當時李白剛剛乘船赴江東經過當塗,經過天門山時見到了當地獨有風光,這讓李白醉心於風景之中,從而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名篇,雖然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美、壯闊,人們讀了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望天門山》唐代: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這首詩的標題「戲劇禮物」非常有趣和幽默。李白作品中的杜甫形象單薄、樸實,與著名詩人的身份不太相稱。正因為如此,有人把這首詩解讀為李白對杜甫的嘲諷。杜甫在他的傳記中說:「天寶之末的詩人和李白一樣有名,而白卻以他的文風為榮,譏笑他骯髒,譏笑他是個山民。」事實上,這是當時人們對李白的誤讀。這首詩不僅是一種幽默的語言,而且有著深刻的含義。
  • 大詩人爬山大徹大悟寫首詩,年少時曾拿來勵志,中年再讀卻釋然了
    但隨著歲月的消逝,在經歷過許多人生坎坷後再來讀,卻又會生出許多不一樣的體會。比如曾經小時候讀到柳宗元的江雪,覺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的不過就是一個靜謐雪天裡一個老人在垂釣,詩人不過是想表達自己心中的閒適。但長大後,了解了柳宗元一生的坎坷境遇,才發現這種寧靜下是孤傲和不屈。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人到中年才真的看懂了的詩,詩名《過上湖嶺望招賢江南北山》,作者楊萬裡。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在兩宋文人中,誠齋先生楊萬裡是挺有趣的一位。詞作那麼風靡,他卻偏以寫詩為樂,據說一生共寫了兩萬多首詩作,這個數量是《全唐詩》的一半。雖然存世的只有4200多首,但卻經典頗多。光是入選課本的詩作就有3首,成為了南宋入選最多的詩人。讀楊萬裡的詩作,決能感受到一股盎然的童真童趣。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通篇描寫得很孤獨
    不過有一些詩,卻又是不一樣,寫得同樣很孤獨,也就是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六》,這首詩描寫得極為傷感。那麼在這一組詩中,更多的還是描寫了現實生活中的無奈,而其中的這第十六首,也是廣為流傳,整首詩意境悽美。李白寫這首詩時正是離開了長安,開始到各處遊山玩水,不過對於他來說,內心其實是很傷感。
  • 老和尚摔了一跤寫首詩,徒弟看見只蒼蠅也寫一首,都值得一讀再讀
    一生兢兢業業的大文豪陸遊在寫了萬首詩作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話說得是不錯的,千年文壇不少經典之作,都是憑著靈機一動寫出來的。若不是尋心上人未果,當時還不入流的小詩人崔護,也不會一時傷感寫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若不是在宴席上看見好友妻的美好氣質,蘇軾也寫不出「此心安處是吾鄉」;若不是在酒宴上被白居易的詩戳中了傷心處,劉禹錫也不會當場就寫出「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正是這麼多「若不是」,成就了一曲又一曲千年經典。
  • 有一種詩,叫「打油詩」!7首經典回味,令人捧腹大笑!
    陸詩伯因無柴火生炊,米下不了鍋只好將自家僅有的一條舊板凳劈了當作柴火煮飯吃。陸詩伯隨口念了一詩《詠雪》:大雪紛紛下,柴米都漲價;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他用擬人手法,從一個側面,活脫脫地構勒出勞苦大眾饑寒交迫難渡年關的悽涼境地,像畫了一幅當時社會的悲慘世像圖,讀來字字沾血帶淚。這首打油詩也因而被老百姓廣為傳頌,流傳至今。
  • 李白寫的最霸氣的1首詩,讀起來殺氣騰騰,金庸都被他折服
    說起來李白這個人,估計大家很多人都熟悉。作為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大詩人,我們對他寄予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關於他的詩句,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念上一兩句。他的詩詞極盡優美,又大氣磅礴。其中最經典的就是那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還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兒時讀美人如玉劍如虹,只是覺得這一句很美,長大了再讀感慨萬千
    不過長大了再讀,由於有過了社會經歷,知道了生活的艱辛,此時再回過頭來讀那些詩句,才發現兒時的美好放到現在,那只不過是杯苦酒,讓人難以下咽。詩人們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那也是有生活經歷,對於現實有著深刻的體驗,這樣寫出來的詩句自然就充滿了憂愁,也很是傷感,譬如清朝詩人龔自珍的《夜坐二首.其二》,那就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美人如玉劍如虹。
  • 大雪之日來讀詩:10句經典寫雪詩,字字有神韻,最後一句豪情萬丈
    岑參以「邊塞詩」聞名後世,他的邊塞詩蒼涼悲壯,充滿豪雄之氣,然而他也頗有清麗奇峻之妙想。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這一名句,即是如此。梨花潔白,雪花也潔白,在冰天雪地,萬物蕭瑟的塞外,八月即下起雪,乾枯蒼勁的樹枝上,點點白雪,在作者眼中好像是梨花盛開一樣。這句詩想像奇特,充滿壯美浪漫之色。
  •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首句就直擊人心,頸聯更值得細讀
    一位詩人的成長,就是一個無比精彩的故事,也許開篇很迷人,結尾卻令人心酸,更不用說過程的複雜和曲折。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故事家喻戶曉,他的作品更是膾炙人口。大家在吟誦他的作品的同時,也極其欽佩他的開闊胸襟。南宋有一位大詩人也對先生極其敬仰,還曾不辭辛苦地去他的故居瞻仰。下面介紹楊萬裡的一首七律,首句就直擊人心,頸聯更值得細讀。
  • 李白備受譴責的一首詩,被人評「心態不正」,直到近代才擺脫惡名
    意思是說,李白經常乘駿馬攜美妓出遊,而且帶的都是昭陽金陵一代的名妓,與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很像,因攜妓憑弔東山謝安墓而被世人稱為「李東山」。而這首《東山吟》就是李白攜妓在謝安墓前所作。攜妓倒也罷了,但詩中所寫內容實在有些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