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豬農哭慘:中國不買豬肉和下水 我們怎麼活?

2021-01-08 騰訊網

綜合報導:瀟 瀟

德國是世界上的養豬大國。據說德國的40%(一說20%)的豬肉用於出口。其中中國是最大的買家。特別是德國人不吃的各種豬下水(豬下貨)如豬耳朵、豬蹄子、豬胃等等,都進入了中國市場。

風雲突變。令人談虎色變的非洲豬瘟已經進入德國。中國等多個國家宣布停止從德國進口豬肉。頓時,德國的肉食業和養豬業陷入了恐慌之中。

德國今年曆經新冠病毒瘟疫磨難,現在好不容易找回自由,突然爆發的豬瘟又讓德國消費者和養豬專業戶犯了愁。主要起因是9月12日中國海關的一紙公文,其中宣布,由於德國出現非洲豬瘟情況,中國禁止從德國直接和間接進口豬肉。

要知道,德國豬肉行業發達,少不了中國人「埋單的貢獻」,如今德國丟了中國這個豬肉進口大客戶,就只能犧牲農民或者消費者的利益了。

也就是說,要麼消費者放棄習以為常的豬肉「優惠價」,要麼就是農民伯伯自擔損失,放棄漲價的小九九。

假如有讀者對小編的說法不以為然,先不要著急反駁,聽小編給您細細說來。

痛失「大客戶」 農民協會主席憂慮重重

根據德國農業市場信息有限公司(AMI)2019年1月-9月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德國豬肉最大的出口國,比2018年的出口量增加了50%,遠遠超過義大利。

當然,中國養豬業因為在此前遭遇非洲豬瘟的重創,豬肉出現了較大的缺口,因而從德國的進口量劇增。

在得知中國海關的出口禁令後,德國聯邦農民協會(DBV)主席Joachim Rukwied就立即坐不住了,並於14日發布公告表態。

他強調說,中國的出口禁令讓我們十分憂慮,中國是我們在歐盟之外,非常重要的豬肉出口國。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德國人幾乎不會吃的豬的部位。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與非洲豬瘟作鬥爭,阻止豬瘟進一步擴散。我們非常歡迎德國政府與中國就區域化問題進行深入對話,至少允許豬瘟沒有波及的地區繼續為其供應豬肉。

德國聯邦農民協會發布的公告PDF版本

從Rukwied表態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到這位德國聯邦農民協會(DBV)主席,對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而焦急的心情。

滿腹疑團豬肉價格到底是升是降?

原本以為,豬瘟侵襲德國,一定會造成大量豬死亡,進而豬肉供應短缺,肉價上漲。然而,這次豬瘟到現在為止僅僅還在野豬中傳染,沒有對德國圈養生豬造成危害,反而是很多其他從德國進口豬肉的國家驚恐不已。

除了中國,阿根廷、巴西、日本、墨西哥、新加坡、南非、韓國7國也紛紛宣布,不會從德國買豬肉了。這樣一來,德國痛失40%的豬肉買主,那麼,到今年年底,德國國內市場預計會多出54.4萬噸的豬肉。

此外,豬肉在德國跟牛奶的行情是一樣的,基本都是供大於求的狀態。按理說,德國市場原本豬肉供給就過剩,再加上現在出口的豬肉幾乎都轉內銷了,德國豬肉價格應該是下降,而不是上漲吧?!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探討一下深層次的問題了。

通常來說,一公斤豬肉在德國市場上的售價大約在6.5歐元-7歐元之間。而廉價超市或者超級市場商戶一般會用超額折扣來吸引消費者,德國農業市場信息有限公司(AMI)肉類市場專家Matthias Kohlmüller表示,在這些地方,豬肉的售價會低至每公斤4.4歐元。

Matthias Kohlmüller

再來看看農民伯伯養豬的收益。豬農平均每隻豬能收入121歐元,農民伯伯每賣出1公斤毛豬的平均收入大約是1.27歐元。

那麼,養豬的成本是多少呢?

在普通的養豬模式下,一隻豬要通過6個月的飼養時間才能被送入屠宰場。在這期間,豬飼料要花費約70歐元,養豬的水電費、人工費等需要約80歐元,合計150歐元。

按照這個計算,農民每養一頭豬要支出150歐元,而賣出後只能收回121歐元。也就是說,豬農的每一頭豬要賠本29歐元。

不過有機豬肉是例外,有機(生態)模式下飼養的豬需要的花費為600歐元,其中200歐元是飼料費,約等於300公斤的飼料,400歐元是人工費、水電費、保險費等等。

有1到2家的有機養豬場,他們從飼養、屠宰加工和銷售一條龍服務,每公斤有機肉的售價是16.9歐元。100公斤的毛豬只能出45公斤的肉。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伯伯可以從毛豬重量中每公斤賺1歐元多。刨去各種人工費用,一頭豬大約有100歐元的利潤。

如果是飼養非有機豬,農民伯伯想要儘可能獲得收益,就要靠出售豬的其他部位了。然而,德國人除了豬肘之外,幾乎不會吃其他部位,比如豬蹄、豬肝、豬鼻子等等。那麼,這些部位的銷售就要靠出口市場上的「金主爸爸」了。

這其中「貢獻」最大的則要數中國買家,要知道,在中國,豬鼻子、豬蹄、豬耳朵等等都是非常熱銷的。Kohlmüller表示,這些豬的部位在中國雖然大受歡迎,但在德國則很難產生效益,一般都會作為狗的飼料,而且狗飼料市場上的需求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現如今,中國這個大客戶顯然已經切斷銷路了,加上很多國家也不從德國進口豬肉了。農民伯伯僅靠德國市場盈利,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就需要抬高肉價來平衡農民伯伯的損失。據了解,肉價需要提升10%-20%左右才能挽回農民伯伯的損失。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稱,一般豬肉貿易商與豬肉生產加工商之間的價格會在幾個月內保持固定,所以,肉價會不會上漲,仍然是個未知數,如果不能上漲,那麼農民伯伯就要自負盈虧了。

德國豬肉價格走勢到底會如何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冷凍豬肉你會買嗎,豬小排和豬五花肉哪個更加做的美味?
    生活中當我們從冰箱冷凍庫取出豬肉化凍,可以看到從其中流出更多的血水;而這樣的凍肉在烹煮後口感常常比新鮮豬肉更加乾柴,風味也會有所流失。這其實是豬肉的組織細胞嚴重脫水所導致。
  • 外國人棄之如敝履,中國人視為珍寶,豬下水,乃珍寶也
    導語:八百年前古人發現閹割後的豬肉沒有腥臊味,從此豬肉走上人們的餐桌,直至今日豬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之一,它不但價格實惠,而且極具營養價值。在我們的餐桌上,爆炒豬心、烤豬腰、白蘿蔔豬肺湯……都是常見的菜餚,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外國人卻無比地嫌棄他們。
  • 當前豬肉價格下,宰一頭300斤的豬能賣多少錢?其實屠夫更虧了!
    既然一頭生豬都那麼貴了,那麼在當前的豬肉價格下,宰殺一頭豬來賣肉能賺多少錢呢?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算算這筆帳。首先,一頭300斤的豬在宰殺之後能拿出來賣的豬肉肯定是沒有300斤的,因為還有豬血、豬下水這些東西。一般情況下,肥豬的屠宰率能達到72%-80%,這裡我們可以去中間值75%。
  • 超市和菜市場買豬肉,兩種地方區別很大,注意這4點選新鮮豬肉
    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豬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食材。但是超市和菜市場的豬肉到底該如何選擇,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真的不是特別會選。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現在年輕人的節奏比較快,所以多數人買肉還是要去超市買,因為會方便一點。但是這兩個區別很大,我們教大家怎麼去選新鮮豬肉。菜市場的豬肉:首先我們從這張圖片上可以看到,這裡就是菜市場的豬肉攤位。
  • 我們離不開豬,豬肉不可替代
    毫不誇張地說,豬肉從一定意義上滋養了古老的華夏民族,在中華民族健康食養食療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沒有了豬肉的滋養,中國人的食物鏈將缺少關鍵的一環,很難想像沒有豬肉的中國將會是什麼景象?(紅山文化玉豬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中國養豬歷史悠久,是最早將野豬馴養為家豬的國家之一。
  • 華人喜歡拍美國超市,稱讚豬肉便宜,真的我們再吃不起也不羨慕
    早上去菜市場切了半斤豬肉,老闆吐槽了一句:肉價降了一些,但還是很貴,今年生意不好做。提著這半斤肉,筆者有些愧欠,因為以前一買都是一斤起步。恰好最近新增了很多新華人喜歡拍美國超市,稱讚美國豬肉物價便宜,今天我們也不妨來聊聊這個話題。許多人認為美國人是不吃豬肉的,去紐約、芝加哥、邁阿密旅行時,在當地超市似乎也很少看到類似我們在國內的琳琅滿目的豬肉攤。
  • 支持萊豬?信功董座楊博仁:蘇貞昌黑白講 拖我下水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昨日答覆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萊豬議題時,表示「上禮拜我到屏東的信功豬肉,他還是國民黨中常委捏,他很支持欸,我可以告訴你名字,信功豬肉。」信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博仁受訪時打臉蘇貞昌的說法表示,信功不可能贊同,更不支持且反對萊豬政策,「蘇貞昌的說法黑白講,我支持的是臺灣豬肉外銷,蘇故意誤導,拖我下水,很不應該。」
  • 豬肉價格暴漲,臺灣造謠大陸憑身份證買豬肉,又想騙我們的豬肉嗎
    最近豬肉價格暴漲,在一些省市的批發價達到二十六七每斤,甚至有廣州的網友說自己當地的豬肉達到50元每斤,網友感嘆,真的是吃不起豬肉啦!小編逛菜市場時發現,對於普通收入家庭真的吃不起了,豬肉22元一斤排骨三十多一斤,這個價老百姓享用不起。
  • 市民買豬肉熬油肉裡藏著針頭 疑是病豬攤販退錢
    買塊豬肉熬油 肉裡藏著針頭  據張先生介紹,6號下午下班後,他和朋友一道到桂花市場買了20斤豬肉。不料買回家後,他在切肉時,竟然發現肉裡扎著一根長約2釐米、疑似針頭的東西。  「買肉來準備熬油,在剔皮子以後,切肉的過程中,發現這個針頭一樣的東西。切肉時,還發現肉裡有一些粉紅色的東西。」
  • 豬價上漲的形勢下,有的豬農還是選擇改行,這是為何?
    儘管出欄的效率比大型養豬場要更低,但是也極大的滿足了豬肉市場的正常供給,廣大農村的生豬散養戶也是不可小覷的。這幾年我們本地養豬的整體數量已經積極下滑,不少的農戶已經縮減了養殖規模、還有的直接改行了。 豬肉是我們日常所需的重要食品,也是可食率高和營養價值較高的優質肉類,長期以來生豬都具有較好的效益。為啥現在有的農村地區養豬規模在縮減呢?
  • 豬價大漲,養豬戶「哭」了,屠企卻笑呵呵,是誰在為豬價暴漲買單
    一晃,1月已經過去十幾天的時間了,夾在元旦和春節中間的這段時間豬價走勢還真的是撲朔迷離,不僅養豬戶想像不到,就連專家也是頻被打臉,先是1月初連漲6天,專家站出來說接下來就是春節消費利好刺激,進口凍肉頻現問題又進不來,豬肉缺口被放大,豬價會持續上漲到春節前夕,話音剛落就被打臉,豬價連降5天,有些專家又牆頭草得說豬價要一跌不起
  • 買豬肉先看看,這張圖教你怎麼買豬肉,以後去超市再也不怕被坑了
    很多朋友特別喜歡吃豬肉,到超市裡面買的時候卻不知道該買哪種肉,現在豬肉價格上漲了,20多塊錢一斤,買豬肉的時候也不能買那麼多,每次買一點在家裡吃。很多人在超市裡面買豬肉的時候,看到豬肉的種類有很多,有裡脊肉,有五花肉,有前腿肉,有後腿肉。
  • 除了大豬肘子和香腸,德國還有什麼好吃的特色菜?
    提起對德國美食的印象,很多人印象裡就是烤豬肘、香腸,絕對「大份」! 和我們國家一樣,德國人尤其愛吃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並且德國菜口味重、分量大、烹飪狂放、面相粗野,簡直就是歐洲的東北菜。以下就為大家介紹10款德意志民族的經典菜品。
  • 藍章豬肉和紅章豬肉,有什麼區別?怎麼選?教你快速識別豬肉好壞
    蓋紅章的豬肉和蓋藍章的豬肉,有什麼不同?首先要說的是,蓋藍章的豬肉和蓋紅章的豬肉是合格的好豬肉,都是可以買回家吃的。其實紅章豬肉和藍章豬肉之間的區別並不大,紅色圓形的章是品質檢驗印章,這是由屠宰公司加蓋的合格章。藍色長方形的章是動物衛生檢疫驗訖印章,這是有監管部門加蓋的章。
  • 住五星宿舍的「豬中熊貓」 「饞哭了」超80萬拼多多網友
    (穆功 攝) 除了介紹寧鄉花豬的歷史,印遇龍還在直播中帶領觀眾參觀了寧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講解花豬科學養殖技術,並現場推薦豬肉菜餚做法和風味食品,不時挑動著消費者的味蕾。 截至當天下午3點,拼多多直播共吸引超過80萬消費者駐足圍觀,「花豬」相關產品的搜索量直線上升,帶動平臺寧鄉花豬和花豬製品訂單量較前一日增長300%以上。
  • 1萬噸豬肉只夠吃1.5小時 中國人是有多愛豬肉?
    對於中國人來說,豬肉到底有多重要,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成為「流量明星」呢?1中國人有多愛吃豬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這並不讓人意外,但這個「最大」的程度,還是讓我們震驚。2017年,全球豬肉產量為11103.4萬噸,其中近一半由中國貢獻,達到5544.9萬噸,這個數字是第2名美國的4.8倍,第3名德國的10倍。
  • 北大豬肉佬重新定義風口上的豬:豬瘟不可怕,豬價應通過市場調節
    時間還沒到早上9點半,肉聯幫的豬肉檔口,就只剩下幾根排骨和幾條肥肉。再晚1小時,這頭豬僅剩的一點殘餘,也會被搶購一空。中國的豬肉市場,與中國的股市有某些相通之處:都是散戶市場,投機性高,風險大。這次豬瘟儘管造成了機構與散戶共同的損失,但散戶因為資本、技術、人力和產業鏈的弱勢,無法快速從損失中走出來。「如果疫苗早點出來還好,如果疫苗一直不出來,散戶會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敢有動作。」
  • 總算跌了,豬價上漲「熄火」,節前能吃上15元豬肉?專家咋說
    近期的豬肉行情一片紅火,各地的肉價都出現了上漲,北方已漲到25元,南方陸續突破30元,其他肉類的價格也因豬肉反彈跟著上漲,特別是羊肉,同比去年同期高出了10-30元每千克。而肉價的上漲,說到底還是豬價的持續抬升,如今很多豬農都有惜售的局面,不願意將生豬賣到市場,再加上年底消費旺季到來,也帶動價格的反彈。
  • 買豬肉,挑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不懂的人,這麼多年豬肉白吃了!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不論是做炒菜、還是包餃子都非常美味,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買到的豬肉總感覺味道不一樣,有的人說可能是有時候買到的豬肉不新鮮吧,所以吃起來感覺味道不一樣,但是今天小編想說,其實這跟挑選哪個部位的豬肉大有關係。
  • 宗教‖怎麼就不吃豬肉了
    鮮嫩多汁,入囗即化,肥而不膩。如果要科學去證明豬肉潔淨,那麼極端穆斯林首先要拿出豬肉不潔的證據。拿不出來吧?不用問,他們必然拿不出來。接下來看回教社會為何禁吃豬肉。如果你是沙漠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請問你會養雞鴨鵝作為基本肉類來源嗎?不會。因為兩腳禽類不易遷移,不容易長途跋涉,沿路四散根本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