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面世 異域風情引人入勝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9月30日電 (記者 劉可耕)九月金秋,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新近創作完成重達15.48噸的壽山石立體雙面雕刻作品《吳哥之美》在福建省福清市面世,引人入勝。

中國石雕藝術大師劉愛珠(右二)與徒弟馬銘生(右一)、陳光波共同回顧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創作歷程。 記者劉可耕 攝

  站在這塊碩大的壽山峨嵋石雕前,異域風情撲面而來: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吳哥窟以及東南亞隨處可見的樹元素得以一一呈現;背面浮雕取材吳哥第一迴廊的《攪動乳海》《猴神助戰圖》……

臺商王春松(左)稱,自己與劉愛珠老師有著共同一個心願,想把此件作品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記者劉可耕 攝

  面對長2.86米,寬1.98米,高2.87米的該件壽山石巨雕作品,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愛珠向記者娓娓道來,講述她帶領團隊歷經近兩年創作該件壽山石巨雕的心路歷程。

  72歲的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劉愛珠稱,2011年夏季,她去柬埔寨採風,第一眼見到吳哥窟的瞬間便為之震撼。

吳哥較有代表性的頭像雕刻「高棉的微笑」、寺廟縮影等元素在該件作品得以一一呈現。 記者劉可耕 攝

  回到福州後,劉愛珠想以吳哥窟為題材創作雕刻新作品的念頭便在心裡揮之不去。為了完美再現吳哥窟藝術,劉愛珠於去年1月帶領徒弟馬銘生、陳光波再次前往吳哥窟實地探訪,吸收創作源泉。

  在福清投資興業多年的資深壽山石收藏家、臺商、綠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松得知此事後,立即讓劉愛珠到自己收藏的壽山石原石倉庫挑石頭,並提供場地和資金,全力支持她進行《吳哥之美》的構思和創作。

巨型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吸睛。 記者劉可耕 攝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壽山石雕刻技藝則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吳哥窟和壽山石雕相遇,對於劉愛珠及其創作團隊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曾榮獲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的劉愛珠說,為讓這塊壽山峨嵋石能夠立穩,創作團隊耗時兩個月為這巨石設計了黑酸枝木全榫卯結構底座。

圖為2019年11月,中國石雕藝術大師劉愛珠(右一)與學生馬銘生(左前一)、陳光波正在為《吳哥之美》進行雕刻創作。馬銘生供圖

  同時,在《吳哥之美》的底座上,劉愛珠師徒裝飾性地在周圍堆放十幾塊遺落的吳哥石塊與菩提葉作為烘託。

  去年夏天,劉愛珠和她的團隊在福清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中進入創作高峰期,伴隨瀰漫的粉塵晝夜不停工作。

  今年春節臨近,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宅家兩個多月,劉愛珠坐不住了。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她每日往返於福州與福清之間,堅持創作。當疫情趨緩,《吳哥之美》的創作也漸尾聲。

  劉愛珠的學生馬銘生稱,在老師的帶領下,這件作品不僅融入了壽山石雕刻技藝中高浮雕、淺浮雕、鏤空雕、薄意等所有技法,並且融入了雕塑語彙等現代藝術理念。

  據介紹,大型壽山石雕「吳哥之美」已獲批為福建省2020年文藝發展專項資金項目,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在《吳哥之美》創作期間專程為之題詞「別有天地非人間」;該作品完成後,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陳石為之題寫銘文。

  創作期間,眾多專家、學者紛紛蒞臨參觀指導,網友們也紛紛為作品運用新理念,新手法介入世界性題材,融入「一帶一路」而點讚。

  「大陸老藝術家劉愛珠老師對於傳統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執著的創作精神感動到我。」臺商王春松告訴記者,自己與劉愛珠老師有著共同一個心願,想把此件作品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讓全世界都能感受這份凝聚兩岸情誼、體現藝術創新的融合之美。(完)

相關焦點

  • 大型壽山石雕 《吳哥之美》獻禮世界遺產大會
    大型壽山石雕《吳哥之美》 當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柬埔寨吳哥窟遇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刻技藝,會碰撞出什麼不一樣的文化火花呢?最近,由壽山石雕省級大師劉愛珠及其團隊歷時兩年傾力打造、堪稱迄今為止最大型的壽山石雕作品《吳哥之美》在福建福清的一家臺資企業——綠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廠房內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大型壽山石雕《吳哥之美》正面
  • 那些分量十足的壽山石雕大師!有一件他們的作品就值了!
    ,1956年「全省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其壽山石雕「黛玉和寶玉」獲一等獎,同年在「福州地方工業名牌貨展覽會上、列為名牌貨」,同年獲「名藝人」特約研究員,藝校兼職教師,著有「壽山石雕淺談」等。葉子賢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雕塑專業委員、省壽山石研究會理事,他出生於著名的壽山石雕之鄉東門後嶼村,始於習木雕、牙雕,1980年轉行從事壽山石創作後,在石雕界老前輩們的嚴格指導下,不僅克服了許多轉行藝人所共有的由於不同創作手法所帶來的固有的弊病,而且技藝日進,熟練地掌握了壽山石雕的各種技巧,以刀法清靈犀利,善以多變的技法來表現高浮雕作品,使作品矯健富麗,玲瓏剔透,形成了典雅、精妙的獨特風格。
  • 「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杭州站)啟幕
    12月1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在西泠印社美術館啟幕,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部分展覽作品展覽現場十六位青年才俊用「工匠精神」詮釋壽山石雕文化「開放與創新——青年壽山石雕印鈕邀請展」於今年7月份在福州首秀後,16位年輕人又帶著他們的新作精品,來到了文化名城杭州,來到具有百年歷史的西泠印社。
  • 大城工匠 潛心傳藝——訪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吳革生先生
    壽山石石雕源遠流長,早在南朝(公元420-589年)墓中就發現壽山石雕實物。1954年在福州倉山北郊和建甌縣發掘的南朝墓中各出土了一對「石豬」伏臥狀壽山老領石。唐代經濟繁榮,宗教昌盛,僧侶用壽山石刻制佛像、香爐和念珠,還作珍品饋贈遊客。
  • 楊玉璇壽山石雕為什麼那麼值錢?——帶你走進壽山石雕大家楊玉璇
    清壽山石雕大家楊玉璇清代滿族人崇尚華麗精緻,鍾愛文玩把件,民間手工藝因此得到提高發展,壽山石雕也因此邁入鼎盛時期。順治年間出現的文壇巨匠楊玉璇,繼往開來,發展形成了壽山石獨特的雕刻技藝,創造出儒工雕刻藝術,對後世影響巨大。
  • 吳哥很美,蔣勳筆下的吳哥猶為美
    2019年12月,我懷揣著蔣勳老師的《吳哥之美》,親自到訪了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的吳哥窟。即使親自到訪吳哥,即使聽過了當地導遊對吳哥的講解,對我來說,那個繁華於公園九世紀到十五世紀的高棉吳哥王國,依然是那麼神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吳哥之美。吳哥的美需要發現,需要在與它的對視中用心體會。
  • 馮偉邀您共賞馮氏三代壽山石雕藝術大展
    他們生長於這片充滿生機的沃土,感悟著大自然無私饋贈的自然之美,激發出人天同構的藝術想像力,將靈動的刻刀舞出一片絢麗的色彩,從質樸走向成熟,為中華文明鑲嵌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壽山石藝雕就是這顆耀眼的明珠,隨著這門藝術的發展,壽山石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符號傾倒了無數愛好者,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界分明,是中華瑰寶,2003年確定為「國石」。
  • 周達觀筆下的吳哥古蹟
    溫州是我國古代傳說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經常由外國商船來到港灣,從船上卸下珍奇物寶,周達觀對這些來自異域的物產很感興趣,特別是當他聽了商人們繪聲繪色講述異邦風情和宋人趙汝適所撰《諸蕃志》中記載的南洋各國的情形時,更是夢馳神往。這次隨使團到柬埔寨訪奇攬勝,實現了他嚮往已久的夙願。經過五個多月的海上風浪的顛簸,在次年七月,大海舶終於來到了真臘國。
  • 壽山石雕精品展11日開展 展出近百件佳作
    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11日至15日,由晉安區文體旅局、海峽壽山石文化研究院主辦,晉安區文化館、晉安區非遺保護中心、晉安區廣電設施保障中心承辦的「喜迎世遺大會·展現國遺魅力——壽山石雕精品展示活動」將在程由軍壽山石雕工作室舉辦,展出近百件壽山石雕精品佳作。
  • 石有花語誰能解 馮氏刻刀留餘香——訪福建省壽山石雕「非物質文化...
    馮偉見到記者,拿出一張照片給記者看,並回憶了他是如何走進壽山石雕藝術之門的。他說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壽山石雕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石頭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感覺雕出一件東西並不難,但現實卻並非想像的那樣簡單,要想真正學好這門手藝,每一步都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馮偉動情地對記者說:「是爺爺帶我走進雕刻藝術之門的。記得小時候,我們一起吃飯時,爺爺常會用帶魚的骨刺在桌子上迅速地擺出一個仙鶴的圖形,後來還教我怎樣分辨螃蟹的公母,怎樣表現荔枝的形態,怎樣雕活一粒花生。
  • 如何鑑別壽山石,林石雅集解讀
    這幾年,喜歡收藏壽山石的藏友數量越來越多,有一些新手小白,也感覺到收藏壽山石藏品,不僅特別端莊典雅,透出一股大氣磅礴之美。自己想要在萬千的工藝品或者印章當中,挑選貨真價實的真品作為收藏,那麼肯定要學會一些辨別方法。
  • 田黃美人石雕驚豔 人物豐滿線條流暢美到極致 讓人愛不釋手
    賞石方法 壽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說。 賞壽山石重在「三看」 壽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說。 收藏鑑賞壽山石雕,應該有以下三看: 一看「因材施藝」是否恰當。壽山石雕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澤,雕刻出造型和色澤相適應的作品。
  •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作品亮相福建博物院
    ↑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壽山石雕作品《國富延年》。當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壽山石雕刻作品在福建博物院亮相。此次「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展出的雕刻作品近300件,呈現了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 ...傳承精神擔使命——福州金橋學校隆重舉行敬獻大型壽山石雕藝術...
    他號召全校師生員工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築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據介紹,大型壽山石雕藝術品《東方紅》是福州金橋學校特聘高級教師、80後青年藝術家胡旺先生歷時三年之久創作而成。
  • 李春豔 散文 「始皇東徵」壽山石石雕
    裡面有多件壽山石作品,個個色澤溫潤,雕刻精美,尤其是一件「始皇東徵」壽山石石雕,更是令人過目不忘。 回家之後,我帶著極大的興趣查閱了壽山石的相關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壽山石竟是如此稀有、珍貴。說它稀有,是因為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壽山村是它的唯一產地。
  •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全景式晉京,揭亞洲文明新視角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將從5月9日持續到5月27日,展覽規格高、規模大,品種全、底蘊深,展品多、文脈遠,是19位壽山石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的第一次集體亮相,是近些年罕有的對壽山石雕刻藝術的發展脈絡及當代成就的全景式展現。九壽章 壽山品種石壽山石位列我國「四大名石」之首,產於福州北郊壽山,以其質地瑩潤,色彩斑斕,被譽為「天譴瑰寶」「石中之王」。
  • 石雕 |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
    中國之美,美在石雕之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石雕文化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更是承載了形象而生動的人類歷史。
  • 壽山石雕新人新秀學術研討會暨徵文頒獎儀式舉行
    壽山石雕新人新秀學術研討會現場。福州新聞網12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 文/攝)12日上午, 「新時代·新風採」壽山石雕新人新秀學術研討會暨徵文頒獎儀式舉行。本次徵文獲獎者、壽山石雕非遺傳承人以及壽山石文化愛好者60多人參加了活動。
  • 妙石齋裡人物誌|陳貴洪|雕刻|壽山石|壽山石雕|孫悟空|西遊記
    與之相談,可以感受到,陳貴洪對壽山石人物雕刻的執著與熱愛。01從打鐵匠到雕刻師陳貴洪說自己一開始走上壽山石雕刻之路,並非像別人那樣是因為天賦或喜歡,亦非家傳或有雕刻環境,而是一個偶然和一個必然的結果。從小就是父母眼中聽話的乖孩子的陳貴洪,高中畢業後,聽從了爸媽的安排,去了一家打鐵鋪學打鐵。
  • 五月,壽山石韻北京綻放
    《羅漢尊者》壽山旗降石 林發述 作《獨霸寒冬》壽山焓紅石 林亨雲 作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為《中國壽山石文化大觀》作序時指出:「壽山石獨居福建福州壽山之一隅,其質地之佳,色彩之豔,品種之多,開發之早,論著之豐,影響之廣,殊為難得。」 又提出:「要提高壽山石文化研究系統性,打好壽山石文化品牌,推動壽山石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