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上肌——「肩周炎」首要肌肉,肩痛的前因後果

2021-01-12 網易

2020-10-15 10:57:13 來源: 康復醫學網

舉報

  運動|產後|兒童|神經|解剖等好課http://cnkf.cn/kfk

  段佳強 斷層說解剖康復 ID duancengshuo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有這樣一位病人來到了我的身邊

  自稱肩痛,進來的體態就是抱著左側肩膀

  病史月餘,並呈慢性遷延加重狀態

  主動尋求診治的原因是

  休息不能緩解

  並且已經嚴重影響工作

  工作性質很有意思——某酒店廚師

  面上油光滿滿,腦袋大,脖子粗

  也確實完全符合「廚師」的樣貌特徵

  經過短暫但必要的評估

  由疼痛區域、外展疼痛加重,且幅度受限

  疼痛弧明顯、空罐實驗陽性

  以及最後的觸診

  明確了是以岡上肌為首引發的

  肩部疼痛及活動受限問題

  在進行了短暫的、單獨的岡上肌處理之後

  肩部疼痛明顯減輕

  外展活動由原先的不到70度

  變成了大於90度

  (當然,周邊肌肉也都會有牽連,後續也需一併處理)

  但今天想和大家討論的是另一個問題

  (一條專業的分割線)

  先來說一個問題

  ——

  「肩周炎」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

  本人竊以為

  有失妥當

  「肩周炎」,只是大概指出了疼痛的區域

  但是

  到底是肌肉的問題

  還是關節的問題

  又或者神經血管的問題

  僅從這個命名,顯然難以給出答案

  

  但但是,一般以「肩部問題」、「肩周炎」

  來尋求幫助的客戶和患者

  多數至少有兩方面特徵

  一是疼痛——不疼肯定不來

  二是活動受限——尤其是明顯影響了工作生活

  而從這兩點出發

  有一塊肌肉

  就顯得尤為重要

  可以作為所謂「肩周炎」的「出頭鳥」來打一打

  這就是——岡上肌

  

  

解剖小課堂:岡上肌 內側附著於岡上窩; 外側附著於肱骨大結節;功能:在上臂活動時將肱骨頭穩定在肩胛骨關節盂窩內,同時也是主要的盂肱關節外展肌; 由肩胛上神經支配 。

  

  

岡上肌的外展活動

  而岡上肌一旦損傷,表現的症狀,也是兩方面:

  

  

一為疼痛:如圖所示,在岡上肌附著區域以及三角肌區域,會有明顯的疼痛; 二為活動受限:主要是「抬肩」(外展)受限,並且會誘發更嚴重的疼痛。

  ▼▼▼▼▼▼

  而在這裡

  就要說說岡上肌常常受損的原因

  因為岡上肌在肩部活動的啟動序列中比較靠前

  所以

  無論是「肩部長期下垂提拉重物」

  還是「肩部長期上舉推舉重物「

  都有可能讓岡上肌首當其衝的受到傷害

  或者被拉扯,或者被擠壓

  這其中,就牽扯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職業信息——為什麼廚師會經常發生肩痛?

  來看圖

  ▼

  

  

廚師必備技能——「顛勺」,整天顛著沉重的鐵鍋翻炒,其實就是對肩關節的持續「施壓」;

  而為什麼老師也經常容易發生肩痛?

  

因為許多人民教師也是一直「端著」肩膀在工作;

  而這其中,還涉及到一個疼痛弧的問題。

  名詞解釋:疼痛弧實驗;

  

  

當上肢外展至60~120°時,岡上肌腱被擠壓於肱骨頭(肱骨大結節)與喙肩韌帶之間而引起劇痛;

  廚師和老師們,最容易引發疼痛的,也是這個區域。

  還有一個實驗,對於岡上肌的評估也是極好的——空罐實驗

  名詞解釋:空罐實驗;

  

  

被檢查者姿勢:肩關節外展90°,向上彎曲30°,肘關節完全伸直前臂旋前(拇指朝下,有如將空罐翻轉,或者想像倒空一杯可樂) 檢查者:向患者遠端施加向下的壓力,讓被檢查者試著對抗。 檢查結果: 如果誘發肩部疼痛,可能預示岡上肌肌腱病變。 其中有價值的結果還包括岡上肌的無力,肩峰下撞擊或肩胛上神經的損傷。

  最後,對於岡上肌的處理,手法是極好的選擇,了解了解剖,針法、手法、或者其他方法任君選擇。

  手法;

  

  

岡上肌,由內到外的手法、肘壓法;

  

  

岡上肌內側附著點壓揉;

  

  

岡上外側附著點壓揉;

  拉伸:

  

  

拉伸,即對肌肉功能的反向操作;(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岡上肌緊張無法完成的動作,先給予肌肉鬆解,一般也能明顯緩解此動作受限)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岡上肌的一些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剖列車》配套講解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肩痛就是肩周炎?千萬別誤會!
    「醫師,我膀子痛,我肩周炎犯了。」這在醫院接診患者的時分常常會聽到的「非醫學性確診」,該確診往往由「他人」、「人家」或許「他們」這類「專家」的認知來斷定的,確診根據就是他人肩周炎也是這兒肩痛。每逢遇到這類患者,心裡真想弱弱地說一句:「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 肩痛也許是岡上肌肌腱炎,很全面功能解剖、評估測試、康復治療
    岡上肌腱炎發生時,很多人會主訴肩關節活動時彈響、肩關節外側疼痛,肩膀外展困難等,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這種症狀會進一步加重以及影響到肩肱節律。岡上肌肌腱炎是勞損和輕微外傷或受寒後逐漸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變,屬無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患。肩峰撞擊症候群、肩周炎的產生也往往與此有關。
  • 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認識岡上肌激痛點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肩膀最容易損傷的肌肉:岡上肌。當其他原因無法解釋肩部問題時,岡上肌的激痛點可能就是問題的核心。    岡上肌解剖位置:  岡上肌(musculi supraspinatus)起於岡上窩,向外行經喙肩弓之下,以扁闊之腱止於大結節最上部小骨面,且與關節囊緊密結合形成肩袖的頂和肩峰下囊的底。因此,它是肩峰下區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肩部容易出現問題的常見部位,最終發生肩關節功能紊亂。
  • 肩痛就是肩周炎,忍忍就過去了?導致肩痛的最常見原因其實是它……
    肩關節有很多的肌腱和肌肉,可以做很多大範圍的動作,同時也最容易產生疾病。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筋骨疼痛被稱為肩痛。中老年人常有肩部疼痛的困擾,舉臂梳頭、脫上衣、沐浴等都會有困難,甚至睡覺翻身都會因為肩痛而驚醒。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
  • 肺癌肩痛和肩周炎區別
    肺癌肩痛和肩周炎區別 肩周炎這種疾病引起的肩關節的疼痛主要是位於肩關節的前方以及外側,尤其是在過度活動肩關節的時候,疼痛是明顯加重的,在受涼的時候疼痛也是加重的
  • 肩周炎:大多數肩痛的替罪羊
    醫生:憑我多年行醫經驗,你得的是肩周炎。「在推拿店」肩痛王叔:大妹子,我最近肩膀疼得厲害,都不敢往上抬,不知道怎麼回事啊?推拿師:憑我多年推拿經驗,你得的是肩周炎。肩痛常見排行榜排名第一:肩袖損傷,約60%。肩膀疼痛、主動上抬無力。排名第二:肩峰下撞擊症候群,約20%。肩膀疼痛,在上舉或外展時疼痛加重。排名第三:肩關節不穩定,約10%。肩部疼痛,對肩關節某個方向的運動感到恐懼。並列第三:肩周炎,約10%。
  • 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嗎?警惕肩袖損傷!
    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嗎?警惕肩袖損傷!      大多數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四肢關節會不同程度出現退變性損傷,導致疼痛不適,活動能力下降,其中肩痛疾病發病率較高,大多數患者一旦出現肩部疼痛的症狀, 往往自認為是肩周炎,常行按摩、鍛鍊、貼膏藥治療, 據統計60%慢性肩痛患者為肩袖損傷
  • 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肩膀痛困擾著很多人,何醫生在門診時常會面對各種肩膀痛的患者,下至十八,上至八十,都有可能遭遇這個問題。絕大多數患者都已經有或多或少的就診史,有些患者會告訴我,「以前醫生說我是肩周炎啊,讓我回去爬牆啊,怎麼一直好不了啊?」,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 岡上肌肌腱受損,同時又是凍結肩,怎麼治?
    既然你談到岡上肌肌腱損傷,然後又談到凍結肩,讓我很直觀的可以知道,你應該是伴有外展肩關節受限,也就是可能會出現扛肩,肩關節水平抬不起來,你可以試著用按摩的方式消除疼痛,教給你的都是乾貨……岡上肌先認識一下岡上肌,它的主要作用是外展肩關節和將肱骨頭穩定在關節盂
  • 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也可能是肩袖損傷
    門診醫師檢查時,發現患者左肩輕微活動就會疼痛加劇,後進行專科體格檢查,並結合磁共振提示:左側肩袖損傷(岡上肌撕裂),左側和肩關節積液,肩關節退行性變。揭阿姨以「左肩袖損傷、左肩粘連性關節囊炎」辦理住院治療,後接受肩關節微創手術治療,現已恢復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的關節、肌肉、肌腱也隨之老化,肩袖也不例外,功能也會出現退變的現象。研究表明,肩袖撕裂是中老年人肩痛的最主要原因。
  • 治了半年「肩周炎」,不料竟是肩袖損傷 遇到肩痛,切勿輕「舉」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為肩痛就是得了肩周炎,有些人選擇忍一忍,還有些人選擇增加運動、按摩等方式緩解,但結果往往是越來越疼。江門市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江門市骨科研究所主任、江門市五邑中醫院骨五科主任劉紅光說,很多肩痛並不都是肩周炎,更多的是肩袖損傷,該病最易被大眾混淆甚至被誤診。一旦出現肩痛,建議大家及時就診。肩關節損傷是不可逆的,一定要早診早治。
  • 肩膀疼痛是肩周炎嗎?肩膀痛該怎麼辦?
    肩膀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和現象,其引發的因素很多,只是有一小部分屬於肩周炎。發生肩膀疼痛的患者建議及時就醫診斷,通過相關檢查的方式區分出病症的類型,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的處理,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不一定!這5類疾病才是困擾肩關節的真兇!
    前陣子,有位孫阿姨來就診,她肩痛了大半年,現在肩膀基本不敢動了,一動就痛,我問她為什麼不早點來,她的回答哭笑不得,原來,剛開始肩膀痛的時候,她聽周圍人說這是肩周炎,周圍人還說肩周炎自己能夠慢慢好,於是也就沒在意了,直到越來越嚴重,現在已經行動明顯受限了,才來醫院治療。
  • 警惕肩周炎侵襲!肩周炎還有5種症狀「鮮為人知」
    第四種症狀: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第五種症狀: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伸不能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 肩臂痛都是肩周炎嗎?肩周炎要與這些疾病相區別開
    肩臂痛都是肩周炎嗎?肩周炎要與以下疾病相區別。(1)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項部及肩、上肢疼痛或放射痛,肩部無明顯壓痛點,肩關節活動受限不明顯,椎間孔壓迫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可陽性,頸椎X線攝片多有陽性改變。
  • 肩痛並不等於「肩周炎」 ,盲目甩肩或會加重病情
    慢性肩關節疼痛已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約有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不少人常誤認為肩痛就是「肩周炎」,結果用了錯誤的方式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肩周炎學名為「凍結肩」,也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它的發病率其實只佔肩痛患者的10-20%。
  • 肩痛並不等於「肩周炎」,盲目甩肩或會加重病情
    慢性肩關節疼痛已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約有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不少人常誤認為肩痛就是「肩周炎」,結果用了錯誤的方式治療導致病情加重。肩周炎學名為「凍結肩」,也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它的發病率其實只佔肩痛患者的10-20%。
  • 肩痛就是肩周炎?3個動作教你自測!
    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電腦,導致經常出現肩背疼痛的症狀,以為自己患上了肩周炎。怎樣判斷是不是肩周炎?如何有效預防?這些知識點記好啦!但近年來,由於長期伏案、久坐辦公室、空調溫度低、運動少等原因,一些年輕人也患上了肩周炎。肩周炎的2大主要表現:①肩痛肩周炎多為慢性發作,起初表現為陣發性肩痛,隨後疼痛逐漸加劇或表現為鈍痛、刀割樣疼痛,且呈持續性。
  • 肩膀痛,別老讓「肩周炎」背黑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馬倩娜 盧從斌肩膀痛就是「肩周炎」?醫生提醒,「肩周炎」是不準確的說法,最常見的肩膀痛其實是肩袖損傷或撕裂,可居家自測疼痛弧進行簡單排查。為治肩膀痛,竟加入「老年鍛鍊大軍」?幾個月前,姚女士打羽毛球後,時常出現肩痛的症狀,關節活動也不如以前順暢。
  • 得了肩周炎怎麼辦?
    這幾天,貴州連綿陰雨,天氣冷起來了,不少老人肩膀痛手抬不起了,初步診斷是肩周炎發了,怎麼辦?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肩周炎,什麼叫做肩周炎?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凝肩、五十肩。1.三角肌 2.岡上肌 3.岡下肌 4.小圓肌 5.大圓肌 6.肩胛下肌臂肌1.肱二頭肌 2.喙肱肌胸上肢肌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鋸肌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