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2020-12-23 關節科何醫生

肩膀痛困擾著很多人,何醫生在門診時常會面對各種肩膀痛的患者,下至十八,上至八十,都有可能遭遇這個問題。絕大多數患者都已經有或多或少的就診史,有些患者會告訴我,「以前醫生說我是肩周炎啊,讓我回去爬牆啊,怎麼一直好不了啊?」,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肩痛,一定是肩周炎嗎?

你真的了解肩膀嗎?

我們的肩部由鎖骨、肩胛骨、肱骨近端3塊骨頭組成,這3塊骨頭組成多個關節面,其中盂肱關節就是我們常說的「肩關節」。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能非常好地完成內、外、前、後及旋轉等多個軸向的運動。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肩關節活動度大,但是肩關節面淺而小,穩定性不佳,因此要依靠周圍的軟組織協同作用來增強肩關節的穩定性,肩關節穩定依賴於靜態穩定和動態穩定兩套系統,其中盂肱韌帶是主要的靜態穩定結構,肩袖是主要的動態穩定結構

盂肱韌帶位於關節囊前內側,分上(①)、中(②)、下(③)三部分,共同起到加強關節囊前壁的作用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4塊肌肉的統稱,分別是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它們附著於肱骨頭並在周圍形成一個袖套樣結構。健康完整的肩袖使得我們在活動過程中自如、順暢、穩定。

肩袖肌群由4塊肌肉構成

肩膀痛,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肩痛可由肩部本身的疾病或者其他器官的牽涉痛引起,例如有些心梗患者會表現為左肩部疼痛,膽囊炎可以表現為右肩部疼痛等等,在何醫生這篇文章裡面,牽涉痛不作深入討論,我們主要聊聊肩關節本身的疾病。

肩膀痛通常是由於肩袖的急慢性損傷引起的,常見的病因包括粘連性關節囊炎、肌腱撕裂、肩峰撞擊症候群、盂唇撕裂、肌腱病、骨折、關節炎或滑囊炎等。

粘連性肩關節囊炎

常稱為「凍結肩」,也就是我們最常提及的「肩周炎」。「肩周炎」好發年齡段是40-60歲,其中50歲是發病的頂峰,因此又有「五十肩」之稱。如果合併有糖尿病、腦中風、帕金森、長期臥床等基礎疾病,發病年齡會進一步提前。

肩周炎是由於肩關節周圍慢性炎症,造成關節囊、韌帶粘連,從而出現疼痛、活動受限。肩周炎的疼痛可以表現為無法抬手、晚夜間不能側躺、疼痛無法入睡的情況。除了疼痛,肩周炎還會出現肩關節的僵硬感,活動受限,患者通常為進行性加重,逐漸出現無法梳頭、無法抓背、無法穿衣等問題。由於肩周炎患者的肩關節粘連,所以無論是主動抬手還是外人幫忙被動抬手都會出現疼痛

肩周炎,40-60歲最多,沒法梳頭、解內衣

肌腱撕裂

這裡的撕裂一般指的是急性撕裂,最常發生在岡上肌肌腱,患者一般是有外傷史,通常主訴摔倒的時候手撐地或者肩部著地,或者是工作過程中用力提、拉、推重物之後出現肩膀疼痛,無力,無法主動抬手過頂等症狀。查體可以發現肩膀外側的壓痛點,無法上抬手臂,旋轉上臂或者維持上抬手臂這個動作等如果放著不處理,過一段時間後疼痛可能逐漸緩解,但是抬手力量無法恢復,因為牽引手臂的肌腱已經斷了。

岡上肌肌腱撕裂最為常見

肩峰撞擊症候群

肩峰撞擊並不是肩膀被外力碰撞,它指的是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在肱骨大結節與肩峰外側緣之間受到擠壓而造成的損傷,也就是自己的兩塊骨頭把肌腱夾壞了。

自己骨頭把自己肉夾了

肩峰撞擊造成的肩袖損傷一般是慢性損傷,通常發生在肩峰形態異常或者需要反覆抬舉上肢的人群身上,查體會發現患者可以抬手過頂,但是保持上抬姿勢會誘發肩膀外側疼痛,隨著抬高的角度越來越大,有可能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疼痛,當到達一定的角度後,疼痛反而消失了。

疼痛出現在肩袖肌肉組織通過肩峰下區域的過程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肩峰形態可以通過岡上肌出口位X光片明確,一般肩峰有3個分型,I型肩峰平直,II型肩峰有較大弧度,III型肩峰是勾型的,II型、III型肩峰更容易出現撞擊。也有文獻報導存在由於骨質增生造成的整體膨大的IV型肩峰,也容易造成肩峰撞擊。

圖示三種肩峰,II型、III型容易產生撞擊

岡上肌出口位片

盂唇撕裂

盂唇是連接在關節盂外緣的纖維軟骨環,可以起到加深關節盂並提高肩關節穩定性。通俗的說,盂唇損傷也就是關節周圍的軟骨損傷。盂唇撕裂在容易出現在運動量大的年輕人身上,例如羽毛球、網球、遊泳等需要重複性抬舉過頂的運動。如果出現了盂唇撕裂,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出現肩關節交鎖、脫位感、摩擦感等。

紅框指示肩關節盂唇

骨折

如果外傷之後出現肩部劇烈疼痛、活動受限、畸形,那就要強烈懷疑是否出現骨折。老年人外傷容易導致肱骨近端骨折、駕乘人員發生車禍容易出現鎖骨骨折等。

跌倒外傷後出現劇烈疼痛、活動受限,要警惕骨折

除此之外,如肱二頭肌長頭腱肌腱炎、盂肱關節骨關節炎、肩鎖關節炎、肩胛下/肩峰下滑囊炎都會表現為肩膀痛,病種繁多,何醫生就不一一贅述了。

如何確診?

肩膀痛的病因複雜,因此專業的診療能力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診斷肩關節疾病最常用的檢查是X光片和磁共振。X光片最常拍攝的是肩關節正位片以及岡上肌出口位片,兩者結合可以排查骨性的異常,例如是否有骨折、脫位、骨關節炎及肩峰的分型等。磁共振檢查則可以進一步排查軟組織情況,磁共振可以明確肌腱是否有撕裂,撕裂的大小、範圍,肩關節各結構內是否有炎症、積液等等。

這種要躺進去很久、嗡嗡嗡響的是磁共振

如何治療?

明確診斷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治療了,精準化醫療理念要求醫生針對具體病因設計治療方案。例如:

炎症性的問題可以考慮藥物抗炎、封閉注射、理療等保守治療;骨折可能需要手術復位內固定;肌腱撕裂、盂唇撕裂等結構性問題可能需要關節鏡手術修補;嚴重的肩關節骨關節炎可能需要肩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劃重點:病因不同,治療不同!肩周炎患者用藥同時可以配合理療以及肩關節活動度鍛鍊,也就是「爬牆」,但是如果是肩峰撞擊、肩袖損傷的患者,「爬牆」只會增加撞擊,加重損傷。

診斷肩痛需要仔細考量患者的年齡和活動情況,再結合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輔助檢查,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誤診、漏診,因此何醫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了長時間不能痊癒的肩膀痛,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醫院就診,諮詢專業的關節外科醫生的意見,為你量身定製治療及康複方案。

相關焦點

  • 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得了肩周炎有哪些表現?如何緩解肩膀痛?
    肩膀痛是大家常會遇到的身體不適,有些人肩膀痛是輕微的,有些人肩膀不僅痛還會有一定的活動受限,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也給身心帶來了不適。肩周炎作為高發的一種疾病,不少患者認為肩膀痛就一定是肩周炎。那肩膀痛一定是肩周炎嗎?得了肩周炎有哪些表現?如何緩解肩膀痛?
  • 肩膀疼痛是肩周炎嗎?肩膀痛該怎麼辦?
    肩膀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和現象,其引發的因素很多,只是有一小部分屬於肩周炎。發生肩膀疼痛的患者建議及時就醫診斷,通過相關檢查的方式區分出病症的類型,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的處理,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 最近肩膀一直痛,是肩周炎嗎?怎麼判斷?
    Q:最近肩膀一直痛,是肩周炎嗎?怎麼判斷? 醫生:雖然肩周炎以肩關節周圍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但肩痛不一定就是肩周炎。 這是因為可以引起肩痛的疾病有很多,並不僅僅局限於肩周炎。例如肩袖損傷、肩部撞擊症、關節不穩、頸椎病,甚至是部分心臟病、胸腔內或頸部感染以及腫瘤等患者,都可能會出現肩部疼痛的症狀。
  • 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醫生:日常預防需堅持
    肩頸酸痛、手臂發麻,「上班族」和「手機控」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痛苦體驗,如果不了解肩膀疼痛的醫學知識,恐怕你以為自己也患了肩周炎。其實不然。那麼,什麼是肩周炎,人們在日常保健中又有哪些誤區呢?
  • 肩痛,太遭罪了!肩膀酸痛,越到晚上越疼,就是得了肩周炎嗎?
    肩膀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肩關節出現了問題,很多患者的直接的表現就是肩部的疼痛難忍,白天疼,然而到了晚上更疼,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特別的折磨人的身體與精神,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疼痛劇增,讓人極其的想要卸去疼痛的肩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種情況一定是得了肩周炎了嗎?
  •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不一定!這5類疾病才是困擾肩關節的真兇!
    內容提要:我們的肩膀包含骨與關節、肌肉、肌腱、韌帶、滑囊及間隙等結構組織,任何一個零件出現損傷都會導致肩痛和功能障礙。除了肩關節周圍炎之外,滑囊炎、腱鞘炎、關節不穩、肌腱撕裂、盂唇損傷等都有可能是肩痛的始作俑者。
  • 肩膀痛,別老讓「肩周炎」背黑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馬倩娜 盧從斌肩膀痛就是「肩周炎」?醫生提醒,「肩周炎」是不準確的說法,最常見的肩膀痛其實是肩袖損傷或撕裂,可居家自測疼痛弧進行簡單排查。為治肩膀痛,竟加入「老年鍛鍊大軍」?幾個月前,姚女士打羽毛球後,時常出現肩痛的症狀,關節活動也不如以前順暢。
  • 肩膀痛?懷疑自己得了肩周炎?先進來看看!
    相信不少中老年朋友都有過或者正在遭受肩痛和關節活動受限的困擾。親朋好友多半會說「您不會是得了肩周炎了吧」。今天我們就簡單來聊聊肩周炎是怎麼回事。 肩痛和活動受限就是肩周炎嗎?
  • 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嗎?專家教你這樣處理
    前段時間他的肩膀卻突然痛得不行,抬也抬不起來,連搓澡、刷牙等動作也做不來了。聽隔壁的老張說可能是患了「五十肩」(肩周炎),得趕緊做一些大幅度的肩部動作活動開來。沒想到,做了甩胳膊轉圈、揉肩拉伸等鍛鍊動作後,反而感覺症狀更嚴重了,緊接著還出現了呼吸不暢。徐大爺的兒子眼看情況不對,趕緊把父親送到了醫院就診。
  • 肩膀疼痛一定是肩周炎嗎?了解小竅門,讓肩膀遠離疼痛
    關於引起肩膀疼痛的原因,你知道哪些呢?提到肩膀疼痛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肩周炎,長期不當的坐姿非常容易誘發肩周炎,患有肩周炎的患者不僅僅會出現肩膀疼痛的現象,而且患者還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肩膀部位比較僵硬。
  • 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嗎?不一定,這幾種病都能是原因
    肩周炎是指肩部出現異常的疾病。有些人到感覺到肩膀疼痛的時候,會擔心是肩周炎。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症狀之一,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嗎?肩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膀疼痛在上班族和體力勞動者中是比較常見的。肩膀疼痛時,很多人會想到是肩周炎,但是這不一定是肩周炎導致的。就像發燒、咳嗽時,很多人會想到感冒,但是也可能是肺癌。不能根據疾病的症狀來肯定是患了哪種疾病。如果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肩頸壁疼痛,那麼就應該謹慎一些了,因為這種疼痛可能會轉移。
  • 肩膀疼痛一定就是患了肩周炎嗎?「兇手」或是這4隻
    有些人會認為,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因為肩膀疼痛是肩周炎的症狀之一。肩周炎又稱為肩關節周圍炎、肩凝症、凍結肩。患者會感覺到肩膀活動受到限制。那麼,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嗎?肩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也可能是肩袖損傷、肩峰撞擊症、肩關節不穩、肩盂唇損傷、SLAP損傷、鈣化性肌腱炎、肩關節粘連性滑囊炎、肩鎖關節炎、盂肱關節炎、肱二頭肌長頭腱炎等疾病。因為這些疾病都會引起肩膀疼痛。肩周炎患者大多數50歲左右的人,女性患者比男性要稍微多一些,大多數患者是體力勞動者。
  • 肩周炎?肩膀痛?趙輝醫生為您呈上康復鍛鍊指南!
    在門診,經常會碰到很多患者表示,「醫生,我肩膀痛,是不是得肩周炎了?」事實上,肩關節疼痛僵硬有很多種情況,並不一定就是肩周炎。常見的肩痛病種有:凍結肩,肩峰下撞擊症候群,肩袖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或損傷,肩鎖關節關節炎,肩關節滑膜軟骨瘤病等。
  • 出現肩膀疼不一定就是肩周炎,做個檢查就知道
    肩膀是比較容易引起疼痛的一個地方,特別是對於辦公室的文員以及長時間學習的學生黨。但是,很多人一旦肩膀出現疼痛,就會不由自主的以為是肩周炎。肩膀痛該怎麼辦才好?通過一些很簡單的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疼痛。熱敷是很常用的一個方法,讓肩頸和背部都可以感到舒服。貼膏藥也可以緩解肩部疼痛,一般膏藥都會帶來灼熱感。
  •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小心!得了肩袖損傷盲目鍛鍊可能致殘!
    近日王爹爹肩膀疼得厲害,周圍的人都說他是得了「肩周炎」,許多老年人都有這個病,讓他多活動活動肩膀就可以緩解。於是王爹爹就每天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活動肩膀,拉伸肩關節,儘量大幅度地甩動,結果發現肩膀越甩越痛,到最後居然完全僵住了。
  • 右肩膀痛或為疾病徵兆嗎 肩膀痛小心這些病
    日常中很多的人都有肩膀痛的症狀,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狀就以為得了肩周炎。其實,很多疾病都會有肩痛的表現,辨明病因,才能正確治療,不至於貽誤病情。那麼,右肩膀痛或為疾病徵兆嗎?右肩膀痛怎麼辦?來了解一下吧。右肩膀痛或為疾病徵兆嗎膽囊炎膽囊和右肩等部位的感覺神經有重疊部分,所以,膽囊發炎會引起右肩及右肩胛下隱痛。
  • 一文讀懂肩膀痛的三個常見病因: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徵和肩周炎
    前言為弄清楚肩膀痛的病因,不少肩痛朋友是反覆求醫,在沒碰到那個懂你的醫生之前,每個醫生的說法可能都不一樣,也許上個月去看病遇到的醫生說是「肩周炎」,但上周碰到的另一個醫生卻說是「肩峰撞擊症候群」,而這周碰到的醫生可能會說是
  • 不只是肩周炎,看看這7個肩膀痛的原因
    肩痛是一種常見的疼痛多達67%的人都經歷過肩痛。肩膀是身體中最活躍的關節,由骨骼組成由肌肉、肌腱和韌帶固定。這種靈活性是以犧牲穩定性為代價的,這使得肩膀很容易受傷,這裡有一些原因導致肩膀疼痛。1,肩周炎,在肩膀疼痛的所有原因中,肌腱套受傷是最常見的。
  • 【科普】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嗎?一個簡單方法可以判斷
    20多歲的小明和60多歲的張大爺,最近都在打羽毛球之後出現了肩膀疼。他們以為自己得了肩周炎,在家自行康復訓練,但不見好轉,才來門診尋求幫助。張大爺和小明都有相似症狀:肩膀抬不起來、使不上勁,有時還疼,尤其是胳膊抬起來超過90°時最疼。經檢查,小明的患肩出現明顯力量減弱與抵抗,張大爺的情況更厲害。他們很可能是肩袖損傷。
  • 醫生從大媽左肩「擠」出「牙膏」 肩膀疼不一定是肩周炎
    52歲的李大媽有肩膀疼痛的老毛病,以往靠貼膏藥能有所緩解,但最近越來越疼,左側肩膀猶如數萬隻螞蟻在啃食,讓她夜夜不能安睡,膏藥、止痛藥統統不管用。面對醫生,李大媽哭訴:「醫生,我真想剁下自己的這隻胳膊。」隨後,醫生為李大媽進行了手術,竟從她的左肩「擠」出「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