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市六東院關節外科
專家簡介:歐陽元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主攻關節外科。年均手術量1000臺左右。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5、嚴重肘、膝、髖關節異位骨化關節僵硬松解手術。
病例介紹
患者侯阿姨,65歲,類風溼性關節炎10餘年。雙膝嚴重外翻畸形,無法行走,只能靠輪椅出行。站立困難,甚至連拍一張站立位X片都不能完成。
X線片檢查,大量骨質缺損,外翻畸形。近日,上海六院東院關節外科歐陽元明主任為其做了雙側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侯阿姨終於又可以下地正常行走了!侯阿姨對此非常滿意。
(術後)
歐陽醫生說關節
據歐陽元明主任介紹,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長久,頑固難愈。受累關節滑膜炎、滑膜增生,引起關節腫脹,疼痛,並導致關節軟骨和骨的破壞,晚期造成關節畸形。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持續性多關節腫痛,多以手、腳小關節受累為主,也可以累及肘、膝、肩、髖等大關節。部分患者還可以出現關節外表現,比如類風溼結節、貧血等。
關節X線片、關節超聲或關節核磁檢查,有助於發現關節骨質破壞或活動性的滑膜炎。化驗檢查70~80%的患者類風溼因子(RF)陽性,活動期往往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
類風溼關節炎一經確診,即應使用傳統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s),例如甲氨蝶呤、氟米特等。在最初的2~3月,可以聯合使用非甾抗炎藥或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幫助控制炎症。
如果經過積極的藥物治療仍然有大關節的腫痛或者功能障礙,可以進行滑膜切除術。晚期多合併嚴重的軟骨破壞、關節畸形和活動障礙,只能接受關節置換了。
膝關節置換就是用人工關節替代受損的膝關節,從而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
專家簡介
歐陽元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主攻關節外科。曾在韓國首爾,德國慕尼黑,加拿大及香港進修學習,掌握先進關節置換手術及關節鏡技術。年均手術量1000臺左右。
擅長:
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
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
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
5、嚴重肘、膝、髖關節異位骨化關節僵硬松解手術。
擔任職務:
擔任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手外科學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運動醫學關節微創學組成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創傷專業青年委員,上海市科技專家庫評審專家,亞太膝關節-關節鏡-運動醫學協會(APKASS)會員,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編委,美國期刊《orthopedics》主要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