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的對不對

2021-01-09 萌孩控

「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首打油詩,它描述了當今社會「以姥姥帶娃」為主導的社會潮流現象。畢竟,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幫年輕人帶娃的身影,80%以上的比重都是姥姥。

因此有人提出假象:「是不是誰帶娃時間長,誰就更疼愛娃呢?」要知道,人都是講究真情實感的,姥姥長期帶娃情感上必然會更傾向於外孫,可對於自己親孫子孫女的奶奶而言,她們的寵愛也毫不遜色。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相比較,誰愛孩子更多一點呢?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的排序。

1、第一名:姥姥

俗話說得好:「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必須自己疼。」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她們這一生最大的牽掛,不像兒子留在家裡自己能時刻看顧,女兒去到的是全新且陌生的家庭,可以說除了女婿沒人會疼愛她。

尤其是碰到婆媳相處難的家庭,姥姥對於女兒的相處境遇會更難受,於是她們總是出錢出力生怕女兒受到一丁點委屈。甚至對於想要離婚的女兒而言,她們除了支持也會希望女兒把外孫或外孫女帶回家撫養,哪怕他們再苦再累都願意幫忙養育。

如果說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什麼,我想就是媽媽對女兒的愛。因為擔心女兒生娃做不好月子,她們可以放棄工作和家庭去伺候;擔心女兒工作家庭難兼顧,她們願意捨棄自由帶娃幾年。

正因為愛女兒,所以她們愛屋吉屋對外孫更加偏愛,希望孩子長大能明白媽媽養育他們的困難。

2、第二名:奶奶

隨著社會思想的進步,很多奶奶都沒有強求要帶娃,畢竟比起自己的帶娃意願,她們更尊重兒媳婦的決定。

但沒有帶娃並不代表他們不疼愛自己的孫子孫女,要知道這是兒子生命的延續,是她們家族新生命的象徵,所以沒有不疼愛的道理。而且,就算沒有帶娃的時間裡她們也會時不時的給兒媳婦零花錢,也是表達自己沒有帶娃的一份心意。

可是,一旦兒媳婦和兒子帶著寶寶回老家,她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招待寶寶,從早到晚恨不得不脫手。但也有些奶奶因為和兒媳婦有矛盾,所以言語表達會比較冷淡,但只要她們多和娃相處幾天就會化身為「寵娃狂魔」,這點倒是毋庸置疑。

3、第三名:姥爺

要知道,姥姥和姥爺基本上都是連在一起的,但凡有姥姥帶娃的家庭必然也有姥爺的身影。而且,爸爸本就多寵愛女兒,因而對於親生閨女的寶寶只會更加疼愛。就像閨蜜的爸爸,每次帶娃出門逛街從來不讓孩子下地走,而且看到什麼買什麼,為此閨蜜還擔心娃被寵壞。

4、第四名:爺爺

長輩歷來奉行的都是隔代親,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更為常見。本身中國的父親就是深沉的父愛,很少在言語之間流露出對兒子的疼愛,甚至有時候臉上更多的是嚴肅表情。但在有了孫子孫女之後,他們的情感會變得更外放,很多時候都能夠抱著娃四處閒逛。但由於從小到大帶娃的次數較少,所以他們在帶娃方面不如老伴和親家。

雖然說疼愛孩子的程度不一樣,但不可否認血脈相連的他們對孩子都是真心誠意的愛。另外,如果年輕家長有條件的話,儘量在孩子3歲前親自帶娃,這對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和親子關係的維繫都幫助極大。

而且從另一角度來說,老人忙忙碌碌一輩子也應該有自由時間享受新生活,畢竟能帶娃是情分並不是他們的義務。

相關焦點

  •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英語裡怎麼...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中文好辦~BUT 在英語裡該怎麼區分?VS姥姥姥爺的英語表達04:51來自眼睛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maternal grandmother 外婆/姥姥paternal grandfather 爺爺 paternal grandmother 奶奶如果陌生環境,遇見了「老奶奶/老爺爺」,該怎麼稱呼?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奶奶:不是不想帶娃,是被迫隱退
    在小區裡放眼一望,大多數帶著娃出來散步曬太陽的,都是老人,仔細一問,你會發現,這些老人裡,姥姥居多,奶奶則佔少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媽圈裡流行一個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姥爺天天跑市場,爸媽回來就上網。生動地刻畫了不少家庭帶娃的現狀。
  • 媽媽,姥姥就愛聽我讀英語
    現在的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上班,孩子大都交由老人看管。很多孩子直到入學年齡才被接到父母身邊,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邊長大,就有了另一個版本的童年。姥爺家那個時候是土房,牆壁糊的都是報紙,我沒事的時候就會看報紙上的內容,雖然不認得幾個字,但還是看的聚精會神。長大後,我也特別喜歡文字,愛閱讀,在學校裡,語文成績一直都很好。我想這與姥爺的影響分不開,姥爺讓我對文字,對文學,對閱讀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直到現在,姥爺已經84歲了,我還是喜歡聽他講故事,我覺得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 雙胞胎兄弟,一個是奶奶帶的一個是姥姥帶的!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寶媽都會吐槽,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總流行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同樣都是帶孩子,姥姥和奶奶的出發點卻不一樣:姥姥帶孩子是心疼女兒太辛苦,為女兒分擔;奶奶帶孩子是心疼孫子孫女,擔心孫子孫女照顧不周。
  • 姥姥辛苦把孩子帶大,奶奶卻想「截胡」,寶爸的這番回懟太給力
    因為家裡還有房貸車貸,財政壓力光壓在寶爸一個人身上不太現實,所以寶媽生完後休養了幾個月就回去上班了。而寶寶由誰照顧成了麻煩事,寶媽原本想讓孩子奶奶照顧,誰知孩子奶奶推脫自己身體不好,連忙回了老家。夫妻倆又談到僱個保姆,想想一大筆支出又不太現實。就當寶媽決定自己辭職時,姥姥打了個電話過來,主動和女兒說自己來照顧外孫。
  • 孩子長大後為啥不願意去姥姥家了?並不是不想去,而是有苦說不出
    文/依肯的爸爸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幸福,尤其是老人對孩子更是喜愛,但是一般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疼愛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跟爺爺奶奶親,有的孩子跟姥姥姥爺親,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後,孩子好像跟長輩還疏遠了。
  • 公公來做飯,李晟2歲兒子能說會道還說英文,對姥姥比奶奶親
    另外一邊的爺爺奶奶看到孫子來了,他們並沒有馬上去抱孫子。爺爺立刻開啟討好孫子的模式,默默去廚房切橙子。奶奶則是一副想要抱卻不敢抱的客氣的模樣。好看弟弟倒是很捧場爺爺,接過爺爺的橙子開心吃了起來。媽媽李晟立刻打趣讓兒子分橙子給她吃,沒想到我們可愛的好看弟弟居然不分給媽媽吃。李晟再一次扎心了。
  • 家裡的四個老人,哪個最寵孩子?排在第一的當之無愧
    很多人生了孩子之後,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於是就會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可是應該請哪位老人過來幫忙帶娃,是一個讓很多寶媽感到頭疼的問題,寶媽們都想找一個真正疼孩子的老人過來幫忙。有人說,誰帶孩子,還就和誰更親。也有人說,血濃於水,孩子會和爺爺奶奶最親,和姥姥姥爺會差一些。
  • 在孩子眼裡,姥姥和奶奶最大的區別,是這幾個時候產生的
    一般來說,孩子只要誰對他好,他就更喜歡和依賴誰,所以孩子對奶奶和姥姥的區分,都是從他們的感覺出發的。一般孩子會在這些時候,認定奶奶和姥姥的不同,所以做長輩的想要孩子喜歡自己,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除此之外,伊一還告訴媽媽說,奶奶總是跟她說,爸爸媽媽會給她生一個小弟弟,小弟弟出生之後媽媽就會不愛她了。因為奶奶的這些話,伊一就表示不喜歡奶奶了,說奶奶還不如在外地的姥姥好。孩子們雖然不懂事,可是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觀念,雖然伊一和奶奶相處的更多,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是非觀,因此她認定奶奶不是一個"好人"。
  • 小豬佩奇的爺爺和奶奶原來竟然是豬爸爸的老丈人和丈母娘…
    佩奇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和知名度最高的小豬了。僅騰訊視頻上《小豬佩奇》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300億次,相當於地球人每個人看了至少5次。對喜歡小豬佩奇的孩子和家長來說,看幾百次也是很正常的事。豬姥爺和豬姥姥但是你知道麼,「豬爺爺」和「豬奶奶」並不是豬爸爸的爸爸和媽媽,他們其實是豬爸爸的老丈人和丈母娘,豬媽媽的爸爸和媽媽。但是為什麼「豬爺爺」和「豬奶奶」不是豬爸爸的爸爸和媽媽呢?
  • 孩子不像自己,被爺爺奶奶隔代遺傳怎麼辦,網友:沒忍住笑出了聲
    更可氣的是竟然完全跳過自己和愛人的基因,遺傳爺爺奶奶的,這就讓寶爸寶媽忍無可忍了。要怪爺爺奶奶的基因強大,還是要怪自己的崽挑剔?孩子不像自己怎麼辦?長大的嗯哼雙眼皮也出來了在基因的表達中,最厲害的應該就是隔代遺傳了,自己的孩子不像自己還是很傷心了,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必須是潘長江了。
  • 都是幫忙帶娃,奶奶和姥姥有啥不同?孩子的回答太現實
    文|文兒現在父母都忙於工作,有了孩子後,就會把他們交給奶奶或姥姥帶。自從流行老人帶娃之後,「奶奶親」和「姥姥親」之爭就沒有斷過。不過,你說我說大家說,都不如作為當事人的孩子說。每次去都會給自己做好吃的,還會抱著自己不撒手。我家孩子,從小是姥姥帶大的,現在十幾歲了,每次去姥姥家還是要在姥姥懷裡撒嬌。每次我一兇她,她就會立馬衝到姥姥跟前告狀:「姥姥,你管管你女兒吧。」姥姥就會護短,替她出氣。所以,我家孩子會說:「姥姥親,她對我很好,很寬容。」
  • 爺爺有多寵孫女?孩子在太陽下玩耍,爺爺撐的傘讓路人忍不住笑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年輕的家長初為人父為人母,都想培養出一個聽話懂事又能力卓絕的孩子,這些父母愛孩子肯定是愛的,但是要說寵溺孩子,父母都會儘量避免。那麼誰最愛寵孩子呢?隨著孫女來回玩耍,爺爺也來回挪動大傘。這真是隔代親了,小孫女活潑可愛,爺爺寵得心甘情願,讓許多過往的路人都忍不住笑了。有的網友說這哪是寵孫女,簡直是寵祖宗,不過大多數家庭的老人都是這樣寵孩子的,這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
  • 孩子被爺爺奶奶「截胡」,是什麼樣的體驗?逗笑網友:基因太強大
    無獨有偶,也有孩子長得不像爸爸媽媽,反而被爺爺奶奶「截胡」,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再看看包貝爾的女兒,她是直接繞過爸媽的長相,被奶奶「截胡」,仔細一看奶奶和包貝爾女兒在五官上的相似度絕對在90%以上。更巧的是潘長江的孫子和他的長相如出一轍,照片中的孫子小石頭與爺爺一樣天生就有做笑星的天賦,自帶笑點,不少看到照片的網友評論:「笑容同款」。
  • 雙胞胎大寶給奶奶帶,二寶給姥姥帶,2個月後兄弟倆的變化很大
    同為家裡的老人,爺爺奶奶帶娃和姥姥姥爺帶娃會有差距嗎?今年孩子們的假期特別長,冉冉需要工作沒那麼多的時間陪孩子,於是打算把孩子送到家裡老人那裡看管。
  • 雙胞胎兄弟,一個被奶奶圈養一個被姥姥散養,5年後差別甚大
    不光如此,多了一個孩子就多一份開銷,巨大的經濟壓力讓孩子媽媽不得不儘快重返職場。 怎麼辦呢?小夫妻一商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齊上陣唄。
  • 小學生作文《爺爺做的菜》讓數萬網友點讚:有種愛,叫「隔代親」
    一位媽媽曾在朋友圈曬出了一篇女兒的作文,感動了很多朋友不少網友紛紛點讚和評論:「淚目,難以想像出自小學生」「感人至深」……寫作文的孩子叫菡浠,11歲的她記錄的是一件生活小事:患了腦梗的姥爺疼愛菡浠想給菡浠炒個菜,卻忘了放鹽為了安慰失落的爺爺菡浠便說自己最近正好不能吃鹽然後默默吃完了無味的飯菜.
  • 在孩子的眼中,奶奶和姥姥有區別嗎?孩子的回答雖扎心但真實
    而在眾多老人中,有的是奶奶幫忙帶娃,有的是姥姥幫忙帶娃,雖然同樣是老人帶孩子,但由於立場不同,奶奶帶和姥姥帶的方式也不同,而這也就導致孩子對兩位老人的感情也有區別。 小羅最近總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兒子不聽話,非要去奶奶家,小羅很是好奇,明明兒子從小是被姥姥帶大的,為何更喜歡奶奶呢。
  • 寶寶在外婆家長大,為什麼和奶奶更親?寶媽:姥姥真是白疼你了
    那麼孩子對奶奶的感受和姥姥的感受一樣嗎?這個5歲的小豆丁的回答,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寶寶在外婆家長大,為什麼和奶奶更親?你周圍一定有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莎莎就是這樣一個本地「土著」,除了旅遊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而莎莎的老公卻是一個外省的。
  • 11歲男孩徒步2700公裡跨國見奶奶:隔代親的愛是最深的!
    好不容易來到英國隔離結束後,男孩臉上完全藏不住興奮,祖孫二人緊緊得抱在一起。 不需要任何言語,只要和奶奶擁抱在一起,感受奶奶慈愛的懷抱,就是小男孩此刻最幸福的事情。 都說隔代親更親,隔代愛更濃,美國的一位93歲奶奶,就實力演繹了什麼是硬核寵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