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繪畫藝術無疑是璀璨奪目的,它擁有著眾多經典而優美的女性形象作品。其中的維納斯形象是西方繪畫中始終不會缺少的主題,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西方繪畫中的維納斯形象。
當然,我們不會一下冒然走得太前,就從文藝復興時開始;我們也不從文藝復興三傑開始,我們從提香。
凡是經典必有其傳承。
提香《烏比諾的維納斯》
提香的畫在他在世時就被收藏家爭搶,他去世後的幾十年間更是如此。為什麼提香受到如此之多收藏家的喜愛?皆因他是古典大師裡的色彩大師,以及使用色彩時細膩的筆觸。這兩方面對後世的許多著名畫家起到了很大的啟迪作用。提香離世數百年後,印象派畫家雷諾瓦還曾調侃提香說:「那個提香老頭!他長得都像我,他一直在偷我的花招呢。」
就《烏比諾的維納斯》一畫而言,畫面構圖穩定均衡。遠處兩個人物看似多餘,其實她們起著平衡視覺的作用,不至於讓整個畫面變得左重右輕失卻平衡。我們這裡就又涉及另一個提香影響後世畫家的方面,即畫作設計非凡的構圖。
關於提香的《烏比諾的維納斯》,很可能的情況是這樣的。
喬爾喬內比提香大五歲,他們都是義大利畫家喬瓦尼·貝裡尼的徒弟。只是喬爾喬內比提香成名更早,提香還是個不知名的人物前,喬爾喬內已經是大師了。關鍵喬爾喬內還非常的帥,這就讓小師弟提香對喬爾喬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聽喬爾喬內的話甚至大於對於師傅的話。這就讓貝裡尼非常生氣,就把他們趕出了師門。
天才的喬爾喬內與提香倒也對此不害怕,他們非但自立門戶而且還非常成功。他們關係親密,不但共享同一個模特兒,甚至還共享同一個情婦。
他們的關係出現裂痕也是因為喬爾喬內自己而非提香。喬爾喬內在世時,他的名聲一直壓過提香。
有一次,他們接到了一筆德國商務局溼壁畫的訂單。壁畫非常成功。美術界裡一片讚譽之聲。關鍵的地方在於,人們普遍讚譽該壁畫重最美的地方,是提香畫的而非喬爾喬內,但人們並不知曉壁畫是由喬爾喬內與提香共同完成的。無疑,提香已經逐漸體現出超越喬爾喬內的趨勢。
自那之後,喬爾喬內變得沉默寡言開始四處尋歡作樂並愛上了一個女人,他把那女人畫在了《入睡的維納斯》一畫裡,誰知畫作尚未完成,女人就染上黑死病死了,而喬爾喬內也被感染,一代大師就此隕落。
提香對喬爾喬內的愛是真誠的,即便自己的畫功逐漸超越喬爾喬內,他也始終把喬爾喬內當作自己的大師哥。他幫著喬爾喬內完成了《入睡的維納斯》,後來又完成了與《入睡的維納斯》構圖幾乎一致的自己的《烏比諾的維納斯》,很難說這不是一幅紀念喬爾喬內的畫作。
喬爾喬內《入睡的維納斯》
正如喬爾喬內英俊的面龐一樣,喬爾喬內的畫一如其人。我們可以看到,與提香的維納斯相比,喬爾喬內的維納斯更具有宗教氣質更為清純,而提香的維納斯則表現得更為世俗一些,連同維納斯身後的背景亦是同樣。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認為,提香的維納斯相較於喬爾喬內的維納斯還是更進了一步,即從神話的宗教性逐漸轉向世俗性,這是文藝復興之後繪畫的大趨勢,提香的維納斯既是繼承又是發展。
馬奈《奧林匹亞》
說到古典之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就不得不提及馬奈的維納斯。
馬奈是法國印象派的奠基者,儘管印象派因為莫奈的畫而出名,但印象派的起源與馬奈是有著很深的關係,當然印象派的法國起源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法國畫家,這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馬奈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他是法國古典派與印象派中間不可或缺的橋梁。
實際上,在馬奈創作《奧林匹亞》一畫的九年前,馬奈就在羅浮宮臨摹了提香的《烏比諾的維納斯》,因而馬奈的構圖與提香的構圖極為相似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自喬爾喬內起,到 1865 年的馬奈止,西方油畫對於裸體人像的處理,已成為細膩和精緻的一種典型。若說提香開啟了維納斯的世俗化,那麼馬奈的維納斯則更進一步。
畫中出現的黑貓是馬奈的好友波德萊爾詩歌裡的一種象徵,馬奈故意把它放在了這裡與維納斯呆在一起,象徵了一種無法抑制的情慾抑或是其他未知的象徵?事實上,不僅止於黑貓,整幅油畫在它的直率上,在裸女白皙的肉體、白色的床單和五顏六色的花束以及黑人女僕黑色的面孔和雙手形成的鮮明對比上,都強烈地被波德萊爾化了。
儘管馬奈命名之為奧林匹亞,但無疑這就是提香版維納斯的徹底世俗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