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軍血戰漢江擋美軍50晝夜,彭總:有我在絕不撤番號,優先換蘇械

2020-12-14 魯迅家常事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結束後,第50軍軍長曾澤生曾熱情地對彭司令說:我們能在弟兄們面前抬起頭來!彭司令給他的回答是:有我在,50軍不僅不編散,而且要優先更換裝備!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之前,50軍的地位是相當尷尬的,抗美援朝給了他們救贖自己的機會。以前,它是一支起義部隊,由國民革命軍第60軍起義而成。

應該說這支軍隊經歷了很多事情,更早的屬於滇軍,是由唐繼堯創立的。首先是參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然後是參加護國起義。在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南京要求各地要有錢有勢。六十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徵的徐州一戰,傷亡慘重,27天晝夜不退。在臺兒莊戰役中又造成重大傷亡,擴充後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等等。

一九四○年因日軍佔領越南,60軍被調回雲南,參加滇南邊境的保衛戰。其間,他的兩個師返回長沙參加了第二次保衛戰,此後又在滇緬邊界上作戰,直到日本投降。解放戰爭期間,60軍相繼起義,1948年10月17日曾澤生率領整個部隊起義。一九四九年一月二日,原60軍50師改為番號,軍長仍為曾澤生。

根據以前的經驗,這支來自滇軍的軍隊是可以擊敗的,只不過是少了一次機會。開戰前,50軍在東北,已準備好改成炮兵部隊。但是和42軍一樣,10月24日晚上,他們接到命令:立即恢復裝備,乘火車到邊境,過江,參加第一次戰役。因戰未戰而未戰的50軍,初來時表現不佳。

截至第四次戰役前,已進行了調整,50軍全軍都卯足了勁準備打翻身仗。在第四次戰役中,50軍與38軍112師聯合狙擊敵方主要進攻團體,爭取時間,掩護主力。其敵人是美1軍,也是敵方五大作戰集團中實力最強的一支,此外還要面對彈藥短缺的問題。那時又是冬天,許多同志都凍得站不起來了,到戰場上去鋸腳。

為確保第一線的糧食,機關主動提出一天只吃兩頓,上午還是稀飯。夜間因運送傷員,擔架抬得很穩,所以吃得乾乾淨淨。即使是五十軍艱難到這種程度,美軍分隊幾次都達到師一級指揮地,整個防禦體系還是很穩定的。五十日晝夜,他們從未退卻,戰況雖慘烈,亦輝煌。

正是真正做到了人立於不敗之地的決心,據後來統計,50軍,38軍,人民軍第一軍團共殺了一萬多個傷敵。其傷亡也不少,減員過多,其中代理軍長蔡正國犧牲(曾澤生養病)。聽到彭總犧牲的消息後,彭總沉默不語,偉人更是連連嘆道又折我一員驍將。於是就有了曾澤生和彭司令這番對白,我們才能在兄弟部隊面前抬起頭來!

相關焦點

  • 50軍浴血漢江減員過萬,彭德懷:優先換蘇械,有我在絕不撤番號
    處於最前沿的50軍便與38軍112師在漢江以南擔任其這一任務,50軍的戰士誓要與「萬歲軍」一比高下。志願軍司令部選擇50軍作為最前沿的警戒部隊,是有戰術上考量的。50軍是一支擅長陣地防禦的部隊,其前身60軍在1938年4月在滇軍將領盧漢的帶領下,於臺兒莊戰役後期,堅守禹王山20晝夜,全軍傷亡過半,陣地巋然不動。
  • 抗美援朝故事之曾澤生和50軍的浴血漢江
    漢江血戰結束,曾澤生和他的戰友們痛哭流涕,終於證明了他們的實力,成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60兇」、「60雄」鐵軍!第四次戰役開始,彭總考慮到50軍因為不屬於主力,所以將之安排在了防禦位置上。作為保障中朝軍隊主力在東線橫城地區實施戰役阻擊西線美軍突擊的壁壘,於漢江南岸作正面防守,用於消耗和阻擊西線的聯合國軍。同時擔任防守的還有一支朝鮮人民軍的部隊和打出「萬歲軍」榮譽稱號的梁興初38軍。
  • 抗美援朝時50軍打出威名,戰後50軍去哪了,發生什麼樣變化?
    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時,曾澤生率50軍堅決執行彭總的「西頂東放」戰役策略,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在漢江兩岸頑強阻擊美軍五十個晝夜,打的美軍都害怕,圓滿完了阻擊任務。 據說這次阻擊打完後,美軍認為50軍最厲害。這次戰役打完後,50軍也被稱為打防禦阻擊戰最好的部隊。
  •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38軍50軍彪炳軍史
    西線我軍已連續作戰10晝夜,在敵絕對優勢的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猛烈突擊下,傷亡較大。中朝兩軍決定縮小第50軍防禦正面,加強縱深防禦力量,於2月4日將原歸第50軍防守的南泰嶺、果川、軍浦場及其以西14公裡正面劃歸人民軍第1軍團防守。西線敵人在佔領我第一線陣地後,繼續猛烈進攻,戰況更為激烈。此時,漢江局部地段已開始解凍,我在漢江南岸之防禦地幅已縮小。
  • 50軍「血嶺」修理山浴血,起義軍長說「我們在兄弟部隊前抬頭了」
    據有關數據,整個抗美援朝期間,我志願軍共參戰27個軍,一些部隊是二次入朝,數量高達240萬。志願軍傷亡近41萬,有50萬是非戰鬥減員,有14萬長眠在異國土地上,其中包括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付出了近100萬的傷亡代價,其中罪魁禍首美軍傷亡17萬。
  • 180師遭重創,張祖諒披掛出徵雪恥,主席接見:番號不用撤
    二、主席說:依我看,180師不用去北大荒 180師的慘敗,讓彭總上火,讓主席操心。前線參戰的幾個軍長尤其是60軍軍長韋傑、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先後被召回北京,主席不耐其煩,一一當面了解和調查情況。
  • 抗美援朝始末:血灑漢江
    按照彭德懷"西頂東放"的戰略部署,50軍和38軍必須在漢江兩岸以弱勢兵力和裝備拖住敵人猛烈的攻勢。 50軍作為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參加了前三次戰役,並且是第一支打進漢城的志願軍部隊。本次行動中,50軍將在漢城以南的帽落山、修理山和白雲山長達38公裡的正面面對美軍兩個師的進攻。 1月27日,美軍出動2000人在四十輛坦克的掩護下對我443團保衛的帽落山陣地發動攻擊。
  • 38軍背水一戰,單挑25萬美軍輪番攻擊,寸土未失還反殺2萬人
    但是由於裝備上的差距,50軍各部雖然奮力抵抗,戰至最後一人,但是陣地仍為美軍所奪。經過10晝夜的激戰,50軍傷亡慘重,不得縮小其防禦正面,加深縱深防禦力量,逐步退往漢江北岸。而38軍則緊急頂上,推進至漢江以南,加強防禦。對於38軍來說,此時的戰局已經可以用危若累卵來形容。
  • 漢江南岸阻擊戰,50軍在曾澤生將軍的指揮下,奮勇殺敵一戰成名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朝鮮戰鬥中,我們志願軍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軍隊,其中包括萬歲軍38軍、40軍、15軍等戰鬥力強勁的部隊,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漢江南岸阻擊戰中,立下大功的50軍。
  • 新中國建立至今,唯一沒被裁撤的國軍部隊,已是西南前線頭號勁旅
    在這些部隊中,有一支非常著名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滇軍60軍。 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50軍和38軍的一個師在漢江南岸擋住美軍兩個師,英軍兩個旅共五萬多人的進攻,美軍的炮彈被50軍陣地的土都鬆了一遍,但是50軍官兵依然堅守陣地,美軍每進一步都會付出慘烈的代價
  • 滇軍60軍血戰臺兒莊剩下一個師,漢江防禦戰只剩下4個營4個連
    1949年1月2日,這支曾震懾日寇的勁旅被冠於了新的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軍長依舊是曾澤生,全軍達2.3萬人,隸屬東北軍區。後來直到1950年2月,第50軍已經達到了5.8萬人,規模裝備已經超出了起初。一直到1950年初,韓戰蓄勢爆發,第50軍再次重上戰場,來到東北地區待命。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60軍起義之後改編為四野50軍,軍長仍然是曾澤生,原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徐文烈擔任50軍政委,四野為了加強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從各個軍抽調了一大批的骨幹。50軍改編之後,又參加了解放西南的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前,50軍剛經過整編,兵力從5.8萬人精簡到了3.3萬人。
  • 志願軍50軍,起義部隊不受重用,最後38軍都佩服這支滇軍部隊
    但是在這場戰爭中,有一支國民黨軍起義部隊也表現出色,成為解放軍主力部隊,這支部隊就是由滇軍60軍改編而來的四野50軍。 這支部隊是國軍起義部隊改編而來,所以並不受重視,在第一次戰役中,38軍表現不好,軍長梁興初被彭總罵的狗血噴頭,但當時50軍當時表現的也不怎麼樣,卻沒有受到批評,這讓軍長曾澤生心裡很不舒服,因為他覺得50軍這支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部隊戰鬥力也不差。於是曾澤生在政委的幫助下,對全軍進行了整頓,提高了官兵的思想覺悟。
  • 至今唯一沒被裁撤的國軍起義部隊,抗美援朝兩萬雲南子弟戰死沙場
    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之所以能夠打的這麼順利,除了戰略戰術指揮得當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解放戰爭期間,有高達上百萬的國民黨軍投降或者起義,極大地促進了解放戰爭的進程。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50軍148師443團!而攻擊陣地的美軍,是敵軍5個作戰集團中實力最強的美1軍!同樣是148師兄弟團的444團,堅守修理山,彭老總給出的任務是一定要堅守7個晝夜。然而在彈藥急劇短缺的情況下,444團的戰士們硬是在,數倍於己且裝備精良的美軍轟炸下,堅守了10個晝夜。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然而,美軍官兵們對此極為冷淡。在連續的交手中,美軍官兵都認為此刻需要的是撤退和增兵,而不是任何形式的進攻。以現在殘破且士氣低落的軍隊去攻擊,必然遭到更大的慘敗。李奇微很快就領悟到這點:我視察過的每一個指揮所都給我以同樣的感覺,即喪失了信心和鬥志。軍士以上的指揮人員都好像很冷淡,不願回答我的問題,即使想從他們口中聽到一些牢騷意見也不容易。
  • 起義部隊50軍兩次入朝,有英雄也有狗熊,兩名貪生怕死者被槍決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50軍是首批入朝作戰的6支隊伍之一,這支隊伍是1948年10月在長春起義的原國民黨第60軍。就是這支起義部隊,兩次入朝,參加了全部1—5次戰役,特別是第4次戰役期間,在漢江南北兩岸,以其劣勢武器阻擊強大的美軍50晝夜,打出了血性,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