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身法八要之二——吊襠
上一單元,我們講了「提頂」,也就是「虛領頂勁」,需要豐富一下其內容,所謂「虛領」,關鍵在「虛」上,在頸部的表現為,頭部不壓迫頸椎,並能保證頭部更靈活的轉動,如果「實領」,則就是「用力」了,也就造成「項強」,就是頸椎僵直,為練太極拳大忌。第二單元 吊襠吊襠,顧名思義:就是把襠部吊起來。
-
太極拳身法八要之四——墜肘
有朋友問我:太極拳身法八要,為什麼講理論比較少?由於太極拳理論講的人太多了,過多的理論闡述,讓練太極拳者都不知所云了,造成動作變形,甚至動作已經反向,尚不自知。目前缺少的是理論聯繫實際,所以,本身法八要主要是身法八要在身上的體驗。前三個單元分別講了:提頂、吊襠、沉肩。這個單元講墜肘。第四單元 墜肘墜肘顧名思義,就是肘關節下墜。
-
解讀 太極拳身法八要
基於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質量,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質量。俗語云:「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武禹襄出身於武術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馬武藝,而射箭能否命中與身法之是否正確有很大關係。
-
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在教學中身法要特別重視:「習太極拳必須處處按照太極拳的原理要求完整豐富,無論是教與練必須從身法著眼,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必須嚴格要求。」),強調步法上嚴格分清虛實,以正中為前提,變換時完全用內勁而不允許依靠身體的前俯後仰、左右偏倚,或者身體的起伏來借力;上下肢與身法必須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會直接影響身法。
-
太極拳身法八要之六——拔背
在太極的練習過程中,老師要求要做到「涵胸拔背」,「涵胸」在上一單元中我們已經講過。第六單元 拔背拔背顧名思義就是把背部拔開。拔背的意義何在?如何拔背?特別是如何拔背,大都進行了牽強附會的解釋,一般的解釋大意為:背部向上下方向拔開,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也正是這樣的解釋,造成太極拳練習者的困惑,上下拔背的結果是不能按太極拳的要求「松腰」了,既然影響「松腰」,這說明上下「拔背」是錯誤的方式。既然,縱向(上下)「拔背」不是太極拳要求的「拔背」,而橫向「拔背」又無法實現,如何拔背就成了一個貌似無解的要求。
-
太極拳身法八要之三——沉肩
前兩單元講了太極拳「提頂」和「吊襠」,首先感謝很多朋友的關注和點讚、轉發。這是對我文章的認可,再次謝謝。有朋友私信交流說:「有老師說:虛領頂勁是用意念虛領向上。講提頂,怎麼沒講是意領?」感覺其它朋友也有這方面的疑問,就在這講回答了。
-
體悟太極拳:身形身法
太極拳身形身法是特指人體軀幹部位在行拳走架過程中,為了保護、運動五臟六腑所處的方位和遵循的運動規律。人體軀幹包括骨盆以上、肩頸以下身體部分,外面包括臀、腰、背、腹、胸,裡面被胸膈肌為胸腔和腹腔兩大腔體,胸腔裡有心、肺等器官,腹腔裡有肝、脾、胃、腸、腎等器官,這些器官被髖骨、尾閭、腰椎、胸椎、肋骨、肩胛骨等骨骼保護。
-
太極拳各家身法要領的總綱,終於有人說破
千豐:八面支撐,是通過意念引導身體四肢的對拉互爭而實現的,太極拳各門派,大部分的身法要求都是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而規定的。八面支撐是太極拳一項十分重要的要求,它幾乎是太極拳身法的所有要求的指歸!關於八面支撐,拳論家中,除郝少如先生外,很少有人闡述過它的重要性。八面支撐由氣勢形成,氣勢又使八面支撐更加渾圓。
-
武術身法論
所以,練習心意拳者和練習形意拳者莫不對此耳熟能詳,心意拳以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為身法六藝,形意拳講雞腿、龍身、熊膀、虎抱為身法四相,所謂身法,無論靜動每一勢中皆要包含之意。心意拳中六藝所練,主要就是一個身法,六藝就是從頭到腳渾身上下勁力的貫串之法。
-
武術的核心是身法 身法亦是各門各派的精髓所在
心意六合拳身法 《心意六合拳譜》曰:「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以此作身法。」所以,練習心意拳者和練習形意拳者莫不對此耳熟能詳,心意拳以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為身法六藝,形意拳講雞腿、龍身、熊膀、虎抱為身法四相,所謂身法,無論靜動每一勢中皆要包含之意。
-
太極拳健身「八法五步」
請刷新試試身穿運動服飾的黃秀君告訴記者,多年前,她患上了較嚴重的腰疼病,在親戚的建議下開始學習太極拳,「我剛開始接觸太極拳,就喜歡上了太極拳,感覺特別適合中老年學習。我每天堅持打太極拳,腰疼病也沒了。」她笑著說,這套「八法五步」動作簡單,特別適合零基礎的人群學習,她希望大家都能學習,一起鍛鍊身體。
-
太極拳練得對不對?只看這一個就足夠了
只看這一個就足夠了李新方太極拳練得對不對?那些「大師」們的功夫究竟如何?只看這一個就足夠了,《廉讓堂太極拳譜·馬序》有云:「既授之以姿勢,復傳之以心法,一旦豁然貫通,如佛家禪機頓悟,物來順應,頭頭是道」,這裡講的「姿勢」怎麼看,看身法,有身法才是太極拳,然後才是功夫高低的問題,如果沒有身法就什麼都不是。
-
【班侯太極拳不傳之秘】太極拳的松沉要領
【太極拳健身與技擊的那些事兒】太極拳的「松沉」,一直是太極拳界的最吸引人的話題,各種談「松沉」的文章枚不勝數,但是,各種講法大概意思是:全身放鬆,一定要松透,松沉到腳底;要松而不懈等等。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放鬆自己了,並且,對「松」與「懈」的理解上也找不到區別的方式。只能看老師再那抖抖嗖嗖說成是松,學員抖抖嗖嗖不是松。松沉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就進行解答。
-
晨練一起跟我練,太極拳基本功法,傳統五步八法,等等
>老少皆適宜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五步八法套路簡介五步八法體現了走架打手的陰陽、生克、對立、 統一的演變規律,貫穿於整個太極拳法、拳理、 結構與運行框架之中,是太極拳基本技術元素,也是追求更高層次太極拳術的基礎。
-
體悟太極拳:「提膈偕閭」身法
太極拳身法「十要」中的「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是結果,如何達到這些身法狀態,歷代太極拳大師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但很少在社會上傳播,只是在門內很小的圈子內傳授。還有一類大師,只從字面上教大家這些身法,用身法狀態教身法,只能是人人亦云,甚至南轅北轍。
-
天津武術俱樂部推廣《八法五步》簡易太極拳活動
(科技體育部部長講話) 2018年12月23日上午9點30分,《八法五步》簡易太極拳活動在天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演播大廳正式開始
-
申城非遺「吳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你知道嗎?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八勁法訣
反之,你周身松功不佳,身上掛力,是一個有力的勁力體當然要居第二位。在《八法秘訣》的「掤」法所說的拳理無可爭辯的是太極拳妙法,絕招。頂頭懸,彈簧力都是準確的真理性拳法。唯有「先實丹田氣」,我們要研討研討。楊氏拳訣,無疑都是經過博擊場上實踐過的真理性拳法。「先實丹田氣」楊氏運用也是正確的,可惜我們「門外人」未得真傳,不知如何去「先實丹田氣 」。
-
太極拳的修煉如鋤地、開車、烹飪等,有「順勁」、「摸勁」的過程
例如:兩手向上掤時,身體要有向下之意,這時應配合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等身法。兩手向下按時,身體要有向上之意,並應配合松肩、沉肘、提頂、氣沉丹田等身法。定步練習,具體做法就是以拳架中攬雀尾式為主,兩腿一前一後,左腿在前,左手在前,右手於胸前與左肘平齊,兩膊要放鬆撐圓,目視左手前方,反之身法相同,定步則為不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