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生探秘一帶一路,非洲兄弟竟唱《團結就是力量》!

2021-02-23 青春北京

不忘初心,勇敢前進,

「一帶一路」,我們一起走!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清華大學以「絲路新探」為主題,打造校屬海外精品支隊,其中東非社會實踐支隊一行17人順利完成「思路」之行。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 東非大草原

「非洲雖然貧窮,但那是有希望的貧窮。」

「全球化,絕不等於歐美化,一帶一路上,有太多的機遇與可能性。」

「我正在申請去肯亞奈洛比大學讀碩士。」

「到了非洲,才發現中國這麼強大,才發現祖國做了這麼多工作。」

……

儘管已經過去三個多月,清華的十幾位學生聊起非洲之行,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和興奮。非洲之行,在這些青年學子心中,紮下了根。讓他們年輕的心,有了新的方向。「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對於青年學生,再不是單純的文字和概念,而是實打實的觸碰。

▲ 和非洲小朋友握手

衣索比亞,號稱「非洲最像中國的國家」,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是從北京大學走出的元首。作為一個沒有被殖民歷史的國家,衣索比亞有著自身的文化認同,與中國有著深厚情誼。肯亞,「非盟」的所在地,也是非洲較為發達的國家,與中國有著日益密切的經濟往來。

 ▲ 在奈洛比西站前合影

走進東非,行程從哪裡開始呢?就從兩條重要的鐵路開始——

長達485公裡的蒙內鐵路,從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連接至肯亞首都奈洛比,是中國援建的「東非鐵路網」的開端。

▲ 蒙內鐵路施工現場

穿越東非大裂谷通向印度洋的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中國在海外首條集設計、採購、施工、監理和融資於一體的鐵路項目。

▲ 亞吉鐵路拉布車站站臺


▲ 亞吉鐵路拉布車站內景

「火車開出市區,兩旁就是貧瘠的郊外,穿行而過的是牛馬車。還能看到一些興奮乃至惶恐地追火車的孩子們,他們應該是第一次見火車吧!看著中國建設的鐵路,真感到,火車內外儼然是『兩個世界』。火車站,和中國的簡直一模一樣,有一種回國的感覺」一位隊員很難忘記自己在火車上的感觸。

▲ 亞吉鐵路沿線的孩子們

如同化學系大四學生李乾寧說,「在這裡,中國元素無法迴避。」

是的,離開了祖國,卻「發現」了祖國。

這就是非洲之行撲面而來的印象。

在非洲感受了中國脈動?沒錯!

 

「很難忘記這次參觀的貧民窟。沒有看到貧窮之惡,這裡貧窮,但並不絕望。」一位隊員寫道。

2月9日早上,清華一行前往肯亞首都奈洛比第二大貧民窟馬薩雷。在這片被臭水溝包圍、愛滋病患病率高得驚人的棚戶區穿行,隊員們突然聽到了旁邊孩子們的喊叫:「China!」「你好!」這真是讓人驚喜!也一下子打破了貧民窟在腦海中先入為主的形象。

▲ 在長青造夢小學前合影

貧民窟旁邊,便是中國企業捐助的希望小學——長青造夢小學。

「你們知道中國嗎?」隊員問。

「Jackie Chan(成龍)!」孩子們回答。除了成龍,孩子們還會模仿孫悟空。

中國通過文藝影視形象進入了非洲孩子的心中,這讓人振奮。隊員們感嘆:太需要讓這裡的孩子們更多地了解中國了!

▲ 奈洛比貧民窟裡的孩子們

在馬薩雷,貧民窟裡放著熱情似火的音樂,也有咖啡廳和音樂廳,雖然簡陋,但瀰漫的熱情氛圍感染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如果沒人提前告訴她,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張晏慧壓根兒不會相信自己身處貧民窟:這裡並沒有乞丐乞討,靠洗衣賺錢的婦女把洗好的衣裳掛起來晾曬……孩子們都穿著嶄新的制服,襯衫熨燙得整整齊齊,看隊員們拿著手機照相、錄像,就熱情地撲過來。

▲ 長青造夢小學的學生

很多孩子都是單親、孤兒,但他們洋溢的笑容,告訴了隊員們,這裡有力量。

在貧民窟,10萬元人民幣就能建一所希望小學。「他們太需要教育了。」隊員們紛紛感慨。

 

此行中,隊員們還參觀了一系列中資企業。

「你知道蒙內鐵路是中國人建的嗎?」在肯亞,張晏慧問大巴司機。

「當然啦,我有親戚在那兒工作!很多肯亞人都有親戚或朋友在中國建的鐵路工作。」司機驕傲地說。

這,也許就是經濟連通民生的紐帶。

▲ 參觀華堅集團

走進中國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四達時代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堅集團等中資企業,隊員們切身感受到了這些企業的擔當。

▲ 參觀四達時代

——聽過非洲人唱中國歌曲嗎?

在全球領先的女鞋生產製造商華堅集團,隊員們見證了中非員工一起高唱《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閉上眼睛,你根本聽不出是老外唱的,跟中國人唱的一模一樣!

團結,就是力量。一帶一路,何嘗不是一次新的整合、新的團結?

▲ 華堅集團員工培訓

「喊口令,向左轉、向右轉,像國內我們軍訓一樣,特別有精氣神兒!非常震撼。」社科學院心理系大四學生郭睿說。這,也許就是文化跨越國別的紐帶。

▲ 參觀阿迪斯阿貝巴城市輕軌項目

讓隊員們難忘的,還有非洲朋友對中國人的印象。「特別有創造力。」「創造力」也是飛入隊員們耳朵的高頻詞彙。看來,中國印象,真是在轉變。當然,也有不變的,比如,「勤奮」。「『中國人太拼了』,非洲友人常這麼說。」隊員告訴筆者,還有當地人說,「如果你看到一棟大樓,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亮著燈,不用說,那一定是中國企業。」

當然,中國企業的本土化之路,還有諸多挑戰,有待探索。

8天的考察很短,帶來的觸動,卻必然是深遠的。以下是幾位隊員的筆記。

「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國外的工程項目,也體會到現在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我們專業人才的需求。最後臨走在機場的時候,因為看到了我手中的中國護照,有個外國人跟我說了句『中國加油』,突然感到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有強大的國家作為依靠,有做工程帶來的自豪感,這就是駐外人才們在孤獨中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

——水利系博士二年級路立橋

「中非友誼的維繫,絕不應滿足於當前的狀況。非洲是近五十年來內部衝突最為激烈的大洲,當地社會環境十分複雜,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在這片土地上正在開展新一輪的角逐。我們正應該像歌中所唱,『團結就是力量』,提升中國企業之間、企業與當地華僑華人的合作頻次,探索更為有效的合作模式,提升中國在非形象。」

——水利系大四於偉明

「只有身處在非洲的平凡和真實當中,才能體會到非洲發展的迫切,以及中國作為大國對於全球發展的責任。東非之行已過去幾個星期,但我心中的感激和回味是無窮無盡的。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

——社會學系大二餘涵

「在全球治理的舞臺上,從『北方治理』到『南北共治』的全新格局依稀可見。大家對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機會充滿期待。世界從未如此緊密相連,中國從未與世界如此緊密相連。」

——公管學院博士二年級王蔚

「中埃(衣索比亞)產能合作打破了西方國家『新殖民主義』和『資源掠奪論』的論調,取得了積極效應和階段性成果。還應從服務兩國戰略、構建產業集群、強化法制意識等方面加強努力。」

——化學系大四李乾寧、經管學院研二李浩陽

和經管學院博士四年級毛日宏

「在殖民者留下的社會形態鍾,妄圖以殖民者留下的規則轉動引擎,面對的將是無比艱難的局面。對非洲的尊重應當說對人本身的尊重,而非對殖民者留下的傳統和價值觀的尊重。」

——公管學院研一馬翔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捕捉到思想的火光,情感的律動,觀念的更新。從一百多年前的「開眼看世界」,到今天的「轉身看第三世界」,中國賢者的思路,不會停止,中國青年的腳步,不會停止。

就讓我們沿著這十幾位清華青年先行者的思考,開啟我們「關於絲路的思路」……

不忘初心,勇敢前進,

一次有意義的實踐,

歸來,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文|景嘉伊、徐安琪等       圖|清華大學學生提供

責編|賈祥翔  劉青      美編|張雲靖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患難與共,讓「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
    作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優質平臺,「一帶一路」自可為「筆」,為全人類抗擊疫情畫出更大「同心圓」。團結就是力量。習近平近日在《求是》發表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 非洲輿論積極評價中國推進抗疫合作:中非團結抗疫展現兄弟情誼
    近日,非洲多國主流媒體持續大篇幅報導中國推進援非抗疫舉措,並發表社評或刊發學者評論文章。非洲輿論普遍認為,中非團結抗疫展現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必將為非洲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為攜手抗擊疫情,中國和非洲遠隔萬裡,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這在中非關係史上前所未有。」蒲隆地官方報《新生報》記者姆博尼漢庫耶刊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給世界各國特別是非洲帶來了嚴重衝擊。此次峰會成功舉行再次彰顯了中非「患難見真情」的兄弟情誼,向世界傳遞了中非團結一致攜手抗疫的正能量,意義重大。
  • 傳音手機暢銷非洲的戰略啟示:深耕「一帶一路」三板斧
    從2006年8月傳音第一部手機上市,到2019年9月30日在科創板上市,傳音深耕非洲,取得了巨大回報。它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製造與產業鏈國際化的另一個方向,即通過針對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積極創新戰略,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大眾,並實現雙贏式發展。傳音值得關注的特點是,它是完全依靠「一帶一路」沿線,尤其是非洲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市場發展起來的。
  • 馬克龍在推特中說:團結就是力量,疫情當前,為什麼團結力量大?
    疫情當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中寫道:為應對疫情,團結就是力量。號召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團結力量大?世間萬物互通互聯,合作互補,共謀發展,弓箭相輔方可百步穿楊,人琴相諧方可行雲流水。萬物歸一,依存互通,方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裡,就流傳著許多富有哲理的故事,如唇亡齒寒,兔死狗烹等等,這些紛紛昭示著人們萬物皆有聯繫,彼此相互依存。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2020-12-16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出訪期間,剛果(金)和波札那分別同中方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兩國成為非洲第45和第46個參與「一帶一路」合作的夥伴國。共建「一帶一路」克服疫情影響和外部幹擾,正在覆蓋整個非洲大陸,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 清華同學 | 雷崑崙:沿「一帶一路」走進蒙古國
    請將文字和照片發送至club@tsinghua.edu.cn,並註明你的姓名(或筆名)、在清華學習的時間和班級。在清華,遇見更好的自己。在2017年5月14日到15日中國政府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又分別會見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習近平指出,中方歡迎蒙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持蒙古國發揮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額爾登巴特表示,發展對華友好合作是蒙古國優先方向,蒙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願發揮連接亞歐大陸的橋梁作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互利合作。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特稿丨疫情下的中東:「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
    高樓拔地而起,電站點火併網……臨近歲末,中東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用新地標、新科技點靚中東地區。保護與堅守隨著11月24日P5標段C02辦公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由中國建築埃及分公司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這裡將聳立起高達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樓」。
  •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能前進——抗疫鬥爭的中國精神之二
    這場艱難的鏖戰也再次深刻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源於我們黨卓越的領導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展開。從中央到地方層層聯防、級級聯控,強力實施「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點面結合兼及重點防控,全國上下步調一致、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匯聚起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
  • 「學思平治」劉偉:打造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 開闢「一帶一路...
    劉偉:打造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 開闢「一帶一路」更加光明的未來學思平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於18日在北京成功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發表書面致辭。我們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邀與會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加速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世衛組織願與中方及其他夥伴一道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非盟駐華代表: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與「一帶一路」之間形成合力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李純)談及深化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非洲聯盟駐華代表奧斯曼8日在北京表示,有必要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與「一帶一路」倡議之間形成合力,其中一項重點內容便是基礎設施建設。
  • 凝聚共識的力量:「中國尊」閃耀「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凝聚共識的力量論壇現場         2017年3月22日至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發言「一帶一路凝聚共識的力量」,論壇達成多項共識
  • 獨家丨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會長耿瑩:「一帶一路」就是大家一起...
    13年來,耿瑩和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常年奔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和民間外交活動。2019年,巴基斯坦政府決定授予耿瑩「巴基斯坦之星勳章」,表彰她對中巴友誼做出的貢獻。採訪中,耿瑩講述了她心中的「一帶一路」,她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通過和平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 持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2020·年終專稿)
    在馬裡,人福非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克服停電、採購困難等難題,全體員工加班加點,為西非多國生產大量抗疫所需的基礎藥品。馬裡醫生特拉奧雷·艾利歐說,當地衛生系統有了這些基本藥品,可以挽救更多生命,「中企的堅守,增強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在義大利,中國先後派出3批專家組馳援當地抗疫。義大利外長迪馬約表示:「意方重視並支持共建『一帶一路』。
  •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結束訪問非洲五國之際接受媒體採訪
    三、面對當前複雜的世界形勢,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勢頭如何?非方有哪些新的期待?下一步有哪些合作思路?王毅: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克服種種困難,總體保持穩定,展現出韌性和活力。同時,受疫情衝擊,非洲國家面臨的結構性問題有所突出,迫切希望加快經濟轉型,期待同中方加強共建「一帶一路」,打破自身面臨的基礎設施、資金、人才瓶頸,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 面試素材:一帶一路
    西北五省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與重要性愈加突出,若能借力「一帶一路」,以貫穿五省區的鐵路幹線為軸線,以軸線周圍的節點城市群為基點,以西鹹新區和蘭州新區兩大國家級新區為依託,構建跨行政區劃的泛西北經濟區,則能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重塑我國區域經濟新格局、提升區域發展新活力,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 ...擘畫了中非關係未來發展的方向——兄弟情誼在守望相助中歷久彌堅
    原標題:中非團結抗疫及一系列務實合作,展現出雙方的深情厚誼,也擘畫了中非關係未來發展的方向——兄弟情誼在守望相助中歷久彌堅以此次訪問交流為窗口,中國向非洲國家展示新冠疫苗科技研發、臨床試驗和生產情況,以實際行動踐行「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這一莊嚴承諾,詮釋了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也是中非攜手發展的新起點。中非團結抗疫及一系列務實合作,展現出雙方的深情厚誼,也擘畫了中非關係未來發展的方向。
  • 「一帶一路」:中國影視發展新機遇
    所以,中國電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遭遇的難點之一,就是要在電影製作或營銷中找到其他國家與地區觀眾能夠接受的共同點,儘可能地減少作品在海外傳播中的「文化折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這對中國電影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因此,中國電影需要建立國際化視野,開發更廣闊的文化市場。
  • 職教撐起「一帶一路」建設的深職院行動
    「一帶一路」建設對員工國際交流合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深職院與招商局集團聯合開展「一帶一路」青年骨幹國際能力提升等培訓項目。雙方共同成立招商局港口國際學院—深職海絲分院,選拔在校生組建港航人才精英班。雙方還為13個國家的29名港航領軍人才提供專業培訓。    本土化人才缺乏,是眾多企業「走出去」時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