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2021-01-09 騰訊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前陣子,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段關於英語的演講視頻,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鄭強教授在視頻中提到,英語耗費了許多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而且他認為大家誇大了英語的作用,過度追求英語實際上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不過,鄭強教授也說了,他自己也是因為英語才走到的今天。但是他還是覺得,英語不應該被捧得太高。對於鄭強教授的這番話,臺下觀眾發出了陣陣掌聲,相信是他的話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其實近幾年,關於英語的去留,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早在2017年,人大代表李光宇就曾提案,建議將英語改成選修課。在他的提案上了熱搜之後,俞敏洪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是堅決支持英語作為高考科目的。

兩位各有各的觀點,李光宇曾經算過,一個高中畢業生大概要花5292小時學英語,而花了這麼多時間的學生,實際上英語水平並不高。他覺得這樣很浪費。而俞敏洪老師認為,如果英語不是必修課,家境不好的孩子就沒有機會學了。這樣也就拉大了客觀的差距。

確實,對於學英語這件事兒,支持方和反對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的人主要是覺得英語十分重要,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

1.英語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人就將近4億,這個數據相當於全球差不多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是講英語的,而世界上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量更多,幾乎是差不多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至少懂英語。所以要想和世界接軌,想國際化,英語就是必須學的。

2.英語的應用十分廣泛

除了出國旅遊或者出國讀書,英語還有很多的應用。比如說,有不少行業的領先者使用的是英語,想要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就必須會英語。很多的資訊,最初的形式也是英語。如果想要最快最方便地獲取信息,最好就是自己會英語。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的行業需要和國外的企業打交道,會英語無疑會有更多的機會。對於職場人來說也是提高競爭力。

那麼反對學英語的,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大部分人是覺得,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學英語,真正需要用的,並不是所有人。他們的觀點是:

1.用不上英語

國內職場人,工作環境決定了母語為基本語言工具,有些工作崗位可能需要一點外語知識,但都是非常基礎的,完全不需要花十多年甚至更多,來學習英語。更不用說,有非常多的崗位其實完全不需要英語。

2.學英語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當學英語浪費了大量時間,必然就沒有時間去學習更重要的事情。根據大家學英語的時間推算,如果省下來幹別的,早就能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了。

3.學得久還學得不好

英語學習多年,到頭來,大部分人覺得寫不能寫,說不能說,偶爾看幾篇英語文章都需要查找詞典或者網上的翻譯軟體,作為非母語的英語,學習難度大,還忘得快,這就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的現狀。

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並不全面。可以肯定的是,英語學習是有必要的。原因不必多說,現在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非常多,完全用不上英語的人可以說非常少。舉個簡單的例子,看美劇都是能用上英語的。如果不會英語,那就只能看翻譯的。

有人可能說,我就看國內的電視劇好了。這其實也是英語的意義,就是能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且對於學生來說,高考科目總有擅長和不擅長,去掉英語也不是解決的辦法。所以說,與其一直糾結,不如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英語成績。

1.化整為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

很多人反對學英語的理由,就是花了太多時間,效果還不好。其實這主要是用錯了方法。比如說背單詞,如果連續幾個小時背單詞,是既花時間又不利於記憶。

真正的英語學霸,往往是化整為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比如早起和睡前的時間,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這時候背單詞效率就很高。

2.記憶和練習,一個都不能少

以前有人說過,中國人學英語就喜歡背單詞。確實,說起學英語,好多人想到的就是背單詞。單詞很重要,但是單詞不是學英語的全部。特別是大家要參加高考的,光記單詞可不夠。

實際的應用,還得放到考試中檢驗。所以,刷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刷題之後,還得對錯題進行整理回顧。通過這樣反覆的練習,就能鞏固學習成果。

3.持之以恆,每天都要練

英語是一門語言,和數學、物理不一樣,它的知識點很多,需要反覆的練習和記憶。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拿出大塊時間來突破,而是經常重複,持之以恆,每天都練。

以上,關於英語是否踢出高考,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浙大副書記教授鄭強 對英語開炮,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
    那段時間全國都在過度炒作英語的重要性,肥了很多外語培訓機構和人物,整天都樂呵呵,都賺了盆滿缽滿。不過家長卻樂此不疲,這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高考。不過據小編的一個做培訓機構的朋友說:「其實輔導英語,相對於其它科目來說更簡單,英語它不需要多少邏輯思維,只需要詞彙量,詞彙量上去了,英語分數自然就上去了。但它的輔導費用卻往往非常高昂」。
  • 鄭強否定「過度」學英語,俞敏洪「反對」,英語真被「誇大」了嗎
    近年來,隨著祖國的強大,英語學習漸漸成為了社會討論的一個熱點。其中有人認為英語學習大可不必,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雙方論戰一觸即發。「我們過大地誇大了英語的分量」站隊否定「過度」學英語的人裡最為突出的應是浙江大學的「網紅」教授鄭強。
  • 鄭強教授反對「過度」英語火了,如果英語退出高考,會發生什麼?
    先來看下面一段話: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的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最近,鄭強教授關於英語的演講又火了。火到了有人說鄭強教授希望把英語踢出高考。然而回看了鄭強教授的演講,鄭強教授反對的是過度外語,而不是要將英語踢出高考。但不管怎麼樣,有關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全民大討論。其實關於學習英語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其中還不乏一些名人參與其中。比如網紅大V花千芳提出了「學英語無用論」的觀點,就遭到了王思聰的強烈反對。
  •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發網友怒懟
    文丨曹鏡明題丨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網友回懟浙大教授鄭強一直以敢說真話,不弄虛作假而聞名學界,尤其是與易中天老師之間你來我往的調侃,一時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鄭強教授在對待英語學習問題上的言論,一石激起千重浪。他認為:英語僅是一門語言工具而已,現在大多數人的刻苦學習,對於將來毫無作用。與之相反的是,還大大佔據了學生時期的學習經歷,屬於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首先這個觀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符合主流價值觀;而且鄭強作為浙大教授肯定也深諳教育之道。
  • 高考英語到底會不會變為副科?聽聽浙大的教授鄭強怎麼說的
    近年來,英語是否被高考「淘汰」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總的來說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派別反對將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代表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應該被高考「淘汰」,受影響最大的孩子是窮人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錢參加培訓班。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英語要踢出高考?新東方俞敏洪和鄭強教授觀點相斥,大家支持誰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
  • 鄭強教授:我們過分誇大英語的作用,英語應該被踢出高考?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轉折點,高考科目的變動也是考生、家長、老師們非常關心的內容。英語成了很多人呼籲改革的一門科目。2017年起,新高考改革在全國各省陸續啟動,其中有幾個省份明確高考英語一年兩考,可以取高分計入高考成績。
  • 英語到底該不該被「踢出」高考?浙大教授的觀點,引起不小爭議
    英語是「大學科」,在高考中與語文、數學兩個學科有著同等分量。但最近幾年,「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聲音此起彼伏。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則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鄭強教授在該視頻中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俞敏洪表示反對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俄羅斯英語不再必修,新增漢語選修,鄭強教授:英語太耗費心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而英語作為作為交流的工具和媒介顯然受到了各國的重視,多年來我們更是把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但是有一個國家和我們恰恰相反,俄羅斯取消了英語的必修地位,改成了選修,並且新增漢語選修課。
  • 浙大教授鄭強言論,把英語「踢出」高考,英語招誰惹誰了
    近日,網上出現一段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演講視頻,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英語是非常「不滿」的。當然,小編並不是在詆毀某個教授,只是描述事實而已。鄭強教授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對英語的不屑,認為英語浪費了青少年寶貴的時間,過分誇大英語的重要性,缺乏民族自信。
  • 學10年英語,你得到了什麼?浙大鄭強教授痛訴英語「誤盡蒼生」
    我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只算到高中畢業,也學了10年。雖然每天沒有學8小時,綜合折算,平均每天4小時差不多吧?剛好也是一萬小時。 十年磨一劍,你的英語學得怎樣? 我估計,大多數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正如浙江大學鄭強教授所言,是「聾啞英語」。
  • 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語高考「地位」?鄭強教授的言論卻引起了巨大爭議
    在高考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沒有學好的話,會在很大程度上拖後腿,想要考出好的成績是不可能的。但是前不久,浙江大學一位教授的話,卻把"高考是否要取消英語"這個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鄭強教授的觀點是,英語耗費了很多年輕人寶貴的學習時光,我們國家過度重視英語的作用,是我們對本國語言不自信的表現。鄭強教授的觀點,更加堅定了一部分網友的看法。這部分網友認為:英語確實是好的,但學習它有沒有用卻值得商榷。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所有的中國學生都需要學習英語,但是他們在長大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到英語?
  • 鄭強反對過度重視英語,家長和教師:啥時候能取消英語考試?
    自1980年我國將英語納入高考開始,英語就在學生們的學習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從剛開始的30分總分到現在的150分,無論我們日後的工作和生活是否用得上,它都越發的重要起來。但是近期,浙大教授鄭強發布了他反對過度重視英語的言論:二十年來我們過度重視英語的地位,是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他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學習英語要看自身以後用不用得上。此話一出,瞬間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深受英語「毒害」的學生和家長們都深以為然,因為這個科目可以和別的同學拉開很大的差距。
  • 浙大鄭強:過度重視外語,是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你同意嗎?
    關於英語是否應該被「踢出」高考,或者「踢出」高考三大主科的爭議,近幾年一直存在,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對於那些研究學術或者高級技工而言,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對於他們來說是「如虎添翼」,英語非常重要;而對於多數人,包括多數大學生,不僅沒有學好英語,而基本上不用英語,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全民學英語,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主科 ,甚至可以「踢出」高考英語。
  • 浙大教授鄭強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的討論熱火朝天
    最近,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演講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火了,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英語非常「有話說」。鄭強教授發表演講:他認為英語浪費了青少年的寶貴時間,也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我不是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是我看到中國無論是人才評價還是花費的時間看,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 鄭強教授發布的關於英語,被過分誇大,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為什麼會發一個這樣的文章,因為昨天寫了一個動:鄭強教授說,過分重視英語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如果取消高考英語,確實有很多人可能對其他學科有更好的時間去學習,畢竟步入社會後,英語用得很少。一天不到,有11.5萬的瀏覽。證明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事情。
  • 鄭強:中國對英語的重視,是民族極不自信的表現,網友:說得好!
    許多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應該都深有體會:每天起早貪黑背單詞背課文,可就是不見英語成績提高,每到上英語課時總會愁眉苦臉。二、鄭強教授這樣認為,引發浙大學子熱烈掌聲然而就在前一陣子,火遍全網的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現為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卻表達出了自己的不同觀點。他認為現在人們把英語的地位抬得太高,甚至已經高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學,這樣的教育真的是為孩子們好嗎?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因為英語為主要的學科,很多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但卻忽略了歷史,政治等科目的重要性。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家長掌聲叫好
    隨著我國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具有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對外國文化不再盲目崇拜。儘管如此,在我國的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英語還是佔據著很高的地位。近些年來,不斷有「降低英語分值」、「將英語踢出高考考場」等言論的出現,社會各界對待此事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