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重點學科。平時學生都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不過很多人還是學不好。正因為這樣,大家經常會討論,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或者是降低分值。支持學英語和支持取消的,各有各的理由。
前陣子,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段關於英語的演講視頻,就在網上引發熱議。
鄭強教授在視頻中提到,英語耗費了許多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而且他認為大家誇大了英語的作用,過度追求英語實際上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不過,鄭強教授也說了,他自己也是因為英語才走到的今天。但是他還是覺得,英語不應該被捧得太高。對於鄭強教授的這番話,臺下觀眾發出了陣陣掌聲,相信是他的話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其實近幾年,關於英語的去留,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早在2017年,人大代表李光宇就曾提案,建議將英語改成選修課。在他的提案上了熱搜之後,俞敏洪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是堅決支持英語作為高考科目的。
兩位各有各的觀點,李光宇曾經算過,一個高中畢業生大概要花5292小時學英語,而花了這麼多時間的學生,實際上英語水平並不高。他覺得這樣很浪費。而俞敏洪老師認為,如果英語不是必修課,家境不好的孩子就沒有機會學了。這樣也就拉大了客觀的差距。
確實,對於學英語這件事兒,支持方和反對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的人主要是覺得英語十分重要,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
1.英語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人就將近4億,這個數據相當於全球差不多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是講英語的,而世界上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量更多,幾乎是差不多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至少懂英語。所以要想和世界接軌,想國際化,英語就是必須學的。
2.英語的應用十分廣泛
除了出國旅遊或者出國讀書,英語還有很多的應用。比如說,有不少行業的領先者使用的是英語,想要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就必須會英語。很多的資訊,最初的形式也是英語。如果想要最快最方便地獲取信息,最好就是自己會英語。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的行業需要和國外的企業打交道,會英語無疑會有更多的機會。對於職場人來說也是提高競爭力。
那麼反對學英語的,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大部分人是覺得,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學英語,真正需要用的,並不是所有人。他們的觀點是:
1.用不上英語
國內職場人,工作環境決定了母語為基本語言工具,有些工作崗位可能需要一點外語知識,但都是非常基礎的,完全不需要花十多年甚至更多,來學習英語。更不用說,有非常多的崗位其實完全不需要英語。
2.學英語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當學英語浪費了大量時間,必然就沒有時間去學習更重要的事情。根據大家學英語的時間推算,如果省下來幹別的,早就能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了。
3.學得久還學得不好
英語學習多年,到頭來,大部分人覺得寫不能寫,說不能說,偶爾看幾篇英語文章都需要查找詞典或者網上的翻譯軟體,作為非母語的英語,學習難度大,還忘得快,這就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的現狀。
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並不全面。可以肯定的是,英語學習是有必要的。原因不必多說,現在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非常多,完全用不上英語的人可以說非常少。舉個簡單的例子,看美劇都是能用上英語的。如果不會英語,那就只能看翻譯的。
有人可能說,我就看國內的電視劇好了。這其實也是英語的意義,就是能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且對於學生來說,高考科目總有擅長和不擅長,去掉英語也不是解決的辦法。所以說,與其一直糾結,不如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英語成績。
1.化整為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
很多人反對學英語的理由,就是花了太多時間,效果還不好。其實這主要是用錯了方法。比如說背單詞,如果連續幾個小時背單詞,是既花時間又不利於記憶。
真正的英語學霸,往往是化整為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比如早起和睡前的時間,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這時候背單詞效率就很高。
2.記憶和練習,一個都不能少
以前有人說過,中國人學英語就喜歡背單詞。確實,說起學英語,好多人想到的就是背單詞。單詞很重要,但是單詞不是學英語的全部。特別是大家要參加高考的,光記單詞可不夠。
實際的應用,還得放到考試中檢驗。所以,刷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刷題之後,還得對錯題進行整理回顧。通過這樣反覆的練習,就能鞏固學習成果。
3.持之以恆,每天都要練
英語是一門語言,和數學、物理不一樣,它的知識點很多,需要反覆的練習和記憶。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拿出大塊時間來突破,而是經常重複,持之以恆,每天都練。
以上,關於英語是否踢出高考,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