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中國對英語的重視,是民族極不自信的表現,網友:說得好!

2020-12-23 胡侃教育

許多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應該都深有體會:每天起早貪黑背單詞背課文,可就是不見英語成績提高,每到上英語課時總會愁眉苦臉。

可現實就是這麼無奈,英語一直同語文數學並列為三大主科,特別是在高考當中獨佔150分(註: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高分,如果高考拿不到110分以上,也就意味著基本會與985高校無緣。

一、教育機構不斷遊說家長讓孩子提前學習英語

近10年來隨著高考的不斷改革,中國教育始終都在考慮著如何做到更加公平,讓更多地區的孩子有好大學可讀。但英語的地位卻牢不可撼,甚至孩子們的英語啟蒙越來越低齡化:各種中英文早教班層出不窮,許多還在牙牙學語的嬰幼兒,就已經開始了英語的學習。

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早教機構為了創收(以胡侃教育所在的長沙為例,100節早教課收費大多在1.5-2萬之間,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可想而知),不斷地遊說家長早點給孩子學英語,他們的理由也很直接:孩子學英語越早,對英語產生興趣也越早,這樣可幫助孩子把英語當成第二母語。

二、鄭強教授這樣認為,引發浙大學子熱烈掌聲

然而就在前一陣子,火遍全網的浙江大學網紅教授鄭強(現為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卻表達出了自己的不同觀點。

他認為現在人們把英語的地位抬得太高,甚至已經高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教學,這樣的教育真的是為孩子們好嗎?就算是要與世界接軌,但也沒必要如此重視英語吧!並且鄭教授還把現如今學習英語的現象,比喻成了一種極度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鄭強教授還提到:日本某位諾貝爾獎獲得者60多年都沒有出過日本,人家照樣拿獎!至於那些炒作「不會英語就等於文盲的人」,基本上都是某某外語機構,或者某某補課機構的受益者。

鄭強教授的講話立刻引起了浙大學生們的共鳴,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有誰能寫出99%的中國漢字?有誰能完全讀懂大部分古漢語的意思?有誰又能對古代的詩詞張口就來?既然我們連自己的語言文化還沒有學清楚,為什麼要過多地去學習外語?不少網友表示:說得好!

三、英語究竟重不重要,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當然,這並不是說學英語不重要,畢竟許多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都是用英語寫就,如果我們不會英語的話,對一些高端技術的掌握很難盡善盡美。

胡侃教育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英語只是一種溝通工具而已,不能單憑這一項就讓它成為了許多有潛力學生上大學的攔路石!錢鍾書先生當年數學只有15分卻被清華破格錄取,後來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學家。

與那些教育機構的商人比起來,我覺得還是鄭強教授的發言更加符合國情,畢竟某些偏遠山區學習不好的孩子,高考的時候在英語方面特別吃虧,他們沒有好的老師教他們學英語,聽力這一塊更不可與城裡孩子同日而語。但是這些孩子同樣是國家未來的棟梁,難道只因為一門英語的分數,就否定了「寒門學子」的所有努力嗎?

當然,一些網友提議直接將英語踢出高考,我覺得這也不切實際:那些英語老師以及英語從業人員的「飯碗」怎麼辦?教育改革不可能一氣呵成,有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幾十年的不斷努力,希望教育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考慮外語在高考當中所佔分數的比重,讓孩子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如果將那些背英語的時間,用來鑽研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豈不是對國家未來的科學發展更有用處?

你覺得英語應不應該被踢出高考?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浙大鄭強:過度重視外語,是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你同意嗎?
    人家60多年沒出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外語不好就是文盲,誰說的?文盲說的。」此言一出,引發熱議,現場的陣陣掌聲,已經說明他的看法,已經贏得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在網絡上,卻出現很多質疑的聲音,甚至有人批評鄭強教授「譁眾取寵」。
  • 鄭強教授發布的關於英語,被過分誇大,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為什麼會發一個這樣的文章,因為昨天寫了一個動:鄭強教授說,過分重視英語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如果取消高考英語,確實有很多人可能對其他學科有更好的時間去學習,畢竟步入社會後,英語用得很少。一天不到,有11.5萬的瀏覽。證明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事情。
  • 「取消英語」、「學習英語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近期,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番言論,讓網友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我不是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是我看到中國無論是人才評價還是花費的時間看,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 鄭強「不過分重視英語」被曲解,馬雲「給出」答案,不能拋棄英語
    近段時間,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在網絡上「很火」,不僅僅因為鄭教授的講座乾貨滿滿、幽默風趣,還因為鄭教授關於「不過分重視英語」的言論。他是這樣說的,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外語不好就是文盲,誰說的?文盲說的。
  • 教育專家鄭強:英語作用被誇大,英語成為中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
    教育專家鄭強認為英語作為一個外國語言,在20年時間裡面,英語被過分的誇大,導致了孩子們在學習英語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由此導致家庭也浪費了一定的金錢英語的誇大,是一種民族不自信>鄭強教授說:英語的學習耗費了20歲以下的孩子太多的時間,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是錯誤的,而英語僅僅作為一種交流用的工具,在現在的教育中,已經變了味。
  • 鄭強反對過度重視英語,家長和教師:啥時候能取消英語考試?
    但是近期,浙大教授鄭強發布了他反對過度重視英語的言論:二十年來我們過度重視英語的地位,是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他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學習英語要看自身以後用不用得上。此話一出,瞬間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深受英語「毒害」的學生和家長們都深以為然,因為這個科目可以和別的同學拉開很大的差距。
  •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發網友怒懟
    文丨曹鏡明題丨浙大教授鄭強:英語過分佔用學生精力,應踢出高考,引網友回懟浙大教授鄭強一直以敢說真話,不弄虛作假而聞名學界,尤其是與易中天老師之間你來我往的調侃,一時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鄭強教授在對待英語學習問題上的言論,一石激起千重浪。他認為:英語僅是一門語言工具而已,現在大多數人的刻苦學習,對於將來毫無作用。與之相反的是,還大大佔據了學生時期的學習經歷,屬於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首先這個觀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符合主流價值觀;而且鄭強作為浙大教授肯定也深諳教育之道。
  • 網紅校長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一邊倒支持,您怎麼看
    近年來,關於英語是否應該踢出高考的討論從未休止。近日,有關鄭強教授一個視頻紅遍朋友圈,鄭教授痛批英語學習耗費了中國青年太多寶貴的時光,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建議取消六級,甚至將英語從高考中取消。由此引發網友對該問題的熱烈討論。網紅鄭強教授是誰?
  • 最牛教授鄭強:把英語踢出高考,它浪費了多少中國學子的寶貴時光
    鄭強教授多次在講座中指出,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年輕的寶貴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中的作用,這事實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沒有見過,外國有哪個國家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把漢語作為必修課,每次考試都必須考,還佔據那麼大的比例。
  • 浙大教授鄭強提出: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的討論熱火朝天
    最近,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演講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火了,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英語非常「有話說」。鄭強教授發表演講:他認為英語浪費了青少年的寶貴時間,也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我不是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是我看到中國無論是人才評價還是花費的時間看,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 過分解讀鄭強教授的英語論,才是不自信的表現
    鄭強教授強調,英語作為語言工具,學習英語佔用了太多的時間。這句話我並不完全認同,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沒有一科是靠不佔用時間就能學好的,所有的學習,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高考這座獨木橋。俞敏洪教授的話就更經不起推敲了,英語被踢出了高考,沒有幾個人會再花費多少金錢去他的新東方了,他比誰都急。
  • 英語到底該不該被「踢出」高考?浙大教授的觀點,引起不小爭議
    英語是「大學科」,在高考中與語文、數學兩個學科有著同等分量。但最近幾年,「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聲音此起彼伏。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則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鄭強教授在該視頻中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
  •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是我們理解錯了
    文/美美教育說 據統計:小學生每天學習英語需要花費1小時、初中生在1.5小時、而高中生則需要2小時。這樣從小學3年級到高中畢業,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大概在5292小時左右。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俞敏洪表示反對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語高考「地位」?鄭強教授的言論卻引起了巨大爭議
    在高考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沒有學好的話,會在很大程度上拖後腿,想要考出好的成績是不可能的。但是前不久,浙江大學一位教授的話,卻把"高考是否要取消英語"這個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鄭強教授的觀點是,英語耗費了很多年輕人寶貴的學習時光,我們國家過度重視英語的作用,是我們對本國語言不自信的表現。鄭強教授的觀點,更加堅定了一部分網友的看法。這部分網友認為:英語確實是好的,但學習它有沒有用卻值得商榷。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所有的中國學生都需要學習英語,但是他們在長大後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到英語?
  • 鄭強否定「過度」學英語,俞敏洪「反對」,英語真被「誇大」了嗎
    鄭強成為「網紅」是因為他敢針砭時弊,無懼無畏。作為一個教授,鄭強十分受浙大學生的歡迎。他善於用詼諧幽默的口吻去傳達最深刻的道理,不拘束於體制,不愛說場面話。在浙大,鄭強有「浙大學生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憤青教授」、「最牛校長」、「最受大學生喜愛的校長」等稱號。除了學生,各大權威媒體也對其稱讚有加。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鄭強教授在視頻中提到,英語耗費了許多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而且他認為大家誇大了英語的作用,過度追求英語實際上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不過,鄭強教授也說了,他自己也是因為英語才走到的今天。但是他還是覺得,英語不應該被捧得太高。對於鄭強教授的這番話,臺下觀眾發出了陣陣掌聲,相信是他的話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其實近幾年,關於英語的去留,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早在2017年,人大代表李光宇就曾提案,建議將英語改成選修課。
  • 浙大副書記教授鄭強 對英語開炮,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
    鄭強他是一位學者,不是商人,所以他的認識更加深刻,說得也更加直接。在這最近的20年中,國內英語消耗太多年輕人的精力!曾經有人算了這麼一筆帳:小學生大約每天要花1小時學英語,初中生1.5小時,高中生2小時。
  • 鄭強認為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您怎麼看?
    最近,浙大的「網紅教授」鄭強,又對英語「開炮」了。鄭強可真是位「強人」,他是高分子材料學的專家,現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還擁有長江學者等等一系列頭銜。他能說、敢說,尤其愛說「真話」,總能擊中人們的「痛點」,也由此,他特別受學生歡迎,也由此成了「網紅」。
  • 將英語踢出高考?鄭強教授的一段話,掀起網上熱議
    眾所周知,英語在各種考試中佔據的比重很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中文。例如大學階段基本除非中文系,否則基本接觸不到中文的相關學習以及考試。而英語該有四六級,或者雅思託福。最近鄭強教授在網上的一番話,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