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痴情漢左權,給妻子寫12封信後陣亡,絕筆寫道:念念念

2021-01-07 紅色先驅

引言

1982年,42歲的左太北收拾左權將軍的遺物時,再次看到了父親左權生前寫給母親的11封信。儘管那些信件早已泛黃,可一幕幕往事躍然紙上,讓左太北淚流滿面。「記得給女兒買花布」「記得給女兒準備冬天的毛衣褲」,左權在信中無時無刻不關心著妻子和女兒,一字一句都扎著左太北的心。

「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21個月了,念念念念。」1942年5月22日,左權提筆寫下這封飽含思念的家書,不料3天後英勇陣亡,這封信也成為了左權的臨終絕筆。

相識於戰火

左權是毛主席的老鄉,1905年出生於湖南新陽鄉的貧苦家庭,17歲讀中學的時候,就彰顯出了他的才氣,他熱愛讀書,《新青年》等讀物中提到的革命思想讓年紀輕輕的左權打算投筆從戎。毛主席都曾誇讚他:他是不可多得的兩桿子,即筆桿子和槍桿子。

1924年,左權考入陸軍講武學校,之後轉入黃埔軍校,認識了陳賡,在陳賡的介紹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輝煌而短暫的傳奇生涯。1930年,左權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紅軍將領的認可,並且在這一年,左權成為了新12軍和15軍的軍長,這在整個抗戰史上,左權是最年輕的軍長。

左權年少有為,讓眾多戰友對左權欽佩不已,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朱德,劉伯承等,都誇讚左權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毛主席都連連稱讚他,文方面是個大才子,武方面是個神槍手。1939年,朱德把23歲的劉志蘭介紹給了35歲的左權,不料倆人情投意合,左權這個痴情男兒也表現出了溫柔的一面。

劉志蘭生於北京,1939年來到山西前線進入北方婦委會工作,她從小就生的一張俏臉蛋,是當時候公認的「延安四美」,和左權在一起,是名副其實的郎才女貌,他們的婚禮朱德親自主持,並且稱這是難得的一對佳人。

1940年5月,劉志蘭生下一女,劉伯承曾說:這小傢伙出生在太行山北麓,就叫太北怎麼樣?左權萬萬沒有想到,剛給左太北起好名字,相處僅一年就永別了。

家書抵萬金

1940年8月,百團大戰爆發,日軍對太行山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八路軍總部經常轉移,帶著家屬非常不方便,為了確保安全,左權不得不把妻子和女兒含淚送去延安。當時候的左權任副參謀長,軍務繁重,和妻子見面的時間本來就少,把妻子送到延安後,只能通過寫信來傳達每日的思念。

據左太北回憶,左權剛開始的信中,大多都是在講生活中的瑣事,還有對妻子劉志蘭的叮囑。1941年5月20日,左權給劉志蘭寫了第三封信,信中他深深地自責:你走後,有人說我左權是個傻子,剛結婚就把老婆送到了延安,我知道你也難以理解,不管如何,請處理小孩子的讀書問題。

從1940年12月到左權犧牲,他為妻子共寫了12封信,其中一封信因為戰火遺失,保存下來的11封信共1.6萬字,左權在信中寫了大量思念父親和妻子的話,從學習、工作,到穿衣、居家,可謂深情滿滿,無微不至。

這些信大多都是左權託人從太行山捎到延安交給劉志蘭手中,時間短的一個月才能到,時間長的三個月才能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劉志蘭收信來之不易,而左權寫信,更加來之不易。

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抗戰期間在八路軍總部見到過左權,劉白羽稱左權是「最忙的人」,除了朱總司令決定戰況之外,其餘事務都由左權處理。據左權的警衛員陳利財回憶說:左參謀長每天工作至少在16個小時以上,就這樣他還抽空讀書。可見左權可以靜下心來給妻子寫信的時間少之又少。

一書成絕筆

左權犧牲的前三天,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好好處理太北的問題,不要顧及我,一切不再多給你受累,分離21個月了,念念念。不多談了,祝你好!不曾想,這封信成為了左權的絕筆。

1942年5月,劉伯承接到急電,稱敵人出動了神秘小隊,裝扮成我軍人員,奔襲我軍後方機關。接到消息,馬上電話告知左權,讓彭德懷總司令趕緊轉移。

5月24日夜,總部機關一萬多人,上千牲口進行轉移,但是因為物資多行動遲緩,一晚上僅走了五十多裡路,25日早上,左權親自指揮,率領部隊進行突圍,一直到下午四點才基本突圍完成,僅剩左權還在斷後疏散,但是敵人的炮彈隨之而來,左權聽到不妙,喊著讓大家臥倒,同時把兩個女同志按倒在地。雖然兩個女同志得以倖免,但不幸的是,左權的頭部被彈片擊中。

6月,《新華日報》公布了左權將軍犧牲的消息,劉志蘭知道後,整日以淚洗面。朱德專門寫詩: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劉伯承和鄧小平等同志,更是悲痛不已,劉伯承曾說:這是我黨我軍中的重大損失。

劉志蘭回憶說,當年彭德懷對左權的死,專門安慰著說:你父親一定知道,炮彈之下即有生死,那為什麼不躲呢?我想,他心裡是明白的,奉獻給革命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千古一才子

在1989年中央軍委確定的33個「軍事家」中,左權名列其中。實際上周總理很早就評價過:左權是一個有理論有經驗的軍事家。在抗戰期間,左權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幾十篇文章,合計40餘萬字,可見左權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

再比起來那一萬字的家書,儘管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左權在公務繁忙之際,時時刻刻不忘記遠方的妻子,他在深夜寫信的時候,是多麼想念自己的家人。他帶著掛念和牽絆,在戰場上毅然選擇了奉獻,年僅37歲的左權「拋棄」了妻子和女兒,倒在太行山上。

為了紀念左權,山西遼縣人民強烈請求,把左權犧牲地山西遼縣改名為左權縣。新中國成立後,在左權的家鄉和其戰鬥過的地方,皆有左權烈士陵園。1988年,鄧小平親手為左權將軍題寫碑文,彭德懷為左權將軍撰寫了碑誌,在碑牆上,周恩來、朱德、賀龍、董必武、葉劍英等,都刻有碑詞。

2005年清明節,在邯鄲市烈士陵園中,65歲的左太北跪在一座墓碑前,痛哭不已:爸爸,我又來看您了!碑前寫著:左權將軍之墓,碑後文:左權將軍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左權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他秘書,終生守11封情書以左家媳婦自居
    您寫給家裡的信穿過歲月的長河我們讀到了了,在信裡我們聽到一位優秀的將領在山嶺之間掩護同志們轉移時的吶喊,聽到了一個父親在油燈下輕輕的訴說,分離二十一個月,何時相聚!念、念、念……」上面的內容,是不久前影星楊冪和霍思燕在走心的節目《海報裡的英雄》中,朗讀的中國抗戰名將左權寫給妻兒的家書。
  • 抗日戰爭時期的5封絕筆家書,看完落淚了,真正的民族英雄
    戰爭時期一封家書,一封來信永遠都會讓人落淚,侵華戰爭爆發後,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為了國家民族許許多多的好兒郎走上戰場,這一封家書是多麼的重要,是多麼的讓家人激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讓人落淚的5封絕筆家書,回味當年那讓人淚流滿面的字裡行間。 張自忠將軍家書 山東省臨清人,1911年秘密加入同盟會。
  • 左權:新中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烈士,曾在家書裡讓妻子放棄女兒!
    毛澤東曾多次誇讚左權,說他是「吃了洋麵包而消化了的」。1933年,左權任紅1軍團參謀長,他的到來,讓林彪、聶榮臻等大喜。在此後的紅軍長徵、直羅鎮戰役、紅軍東徵中,左權以其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
  • 名將左權|太行浩氣傳千古
    1939年4與16日,左權與劉志蘭在八路軍總部駐地潞城縣北村結婚,1940年5月,女兒左太北出生,此時,日軍對華北解放區的「掃蕩」愈加頻繁激烈,重兵壓境,形勢告急,左權一家三口被迫分離。他的妻子劉志蘭帶著僅三個月大的女兒小太北去了延安,烽火歲月中,左權輾轉戰場,給母親、妻兒寫去了一封封樸素而深情的家書。
  • 他雙腿被炸斷後,拔劍自刎,給妻子的絕筆信令人淚如雨下
    我們現在能生活在和平穩定的社會中,離不開那些為國捐軀的愛國戰士,我們知道我國近代社會是非常動蕩不安的,那時候遭到了日軍的侵略,導致我們國家、人民慘遭殺害。不過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許多的抗戰名將,他們不怕犧牲、英勇無畏,就像寸性奇將軍,在抗戰中身負三處重傷,當雙腿被炸掉之後,為了保全軍人的氣節拔劍自刎,這樣的英雄豪傑值得每個人敬佩,當人們知道他寫給妻子的絕筆信後,更是潸然淚下。
  • 左權的夫人劉志蘭有多美,被稱為「領袖夫人中的頭號美女」
    1942年5月25日,為了掩護總部機關撤離,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不幸犧牲,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當左權犧牲的消息傳回延安後,整個延安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朱老總感嘆道:「失去了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最悲痛的,莫過於左權的妻子劉志蘭。
  • 抗戰家書:丈夫犧牲5天後,妻子才收到他的信:「我身體平安請勿念」
    餘子武給自己的妻子程俊璧寫了一封信,萬萬沒想到,這竟是他最後一封家書,更沒想到的是,妻子收到他的信時,兩人已經天人永隔。1944年7月9日,餘子武所在的151師與157師一起向進犯衡陽的日寇發起進攻,希望與堅守嶽陽城的第10軍相呼應,對日軍形成夾擊之勢。和日軍血戰幾個日夜後,擊斃了日軍聯隊長和少將以下數千人。
  • 28歲壯烈犧牲的肖永智烈士生前寫給妻子的信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肖永智烈士(資料片) 在省檔案館館藏的眾多珍貴史料中,肖永智烈士在冀南抗日時寫給妻子魏敏的兩封家書顯得格外特別。抗戰爆發後,肖永智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政委、新八旅政委等。仗打得漂亮,黨的政策執行得好,一二九師首長稱讚其「軍政雙優」。在冀南火熱的鬥爭歲月中,肖永智結識了在婦救會工作的河北姑娘魏敏,共同的理想信念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這兩封家書原由肖永智夫人魏敏保存,家書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我們可以窺見硬漢心中最柔軟的一面。
  • 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端
    (吳娟攝)隨著抗戰形勢發展,敵後戰場逐步成為主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進入相持階段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戰爭抗擊著約6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逐漸成為主戰場,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實際承擔起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務。
  • 「錯換人生28年」涉事醫院同意賠償,姚策癌症擴散寫絕筆信
    「錯換人生28年」涉事醫院同意賠償,姚策癌症擴散寫絕筆信 陳彥霏/封面新聞 2020-11-25 11:40
  • 壯烈犧牲前,他給妻子寫下最後一封信… | 家書抵萬金
    全國抗戰爆發後,左權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後兼任八路軍第二總隊司令員,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取得了百團大戰、黃崖洞保衛戰等戰役的勝利,威震敵後。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
  • 左權民歌手劉偉東老曲新唱《看覓漢》
    左權民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熱情奔放的歌謠,左權人民既可以表達自己對秀麗山川的讚美和眷戀,也可以抒發自己對生活的嚮往。平日裡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通過自編自唱的歌謠來表達,但是大多數的歌謠都是老一輩人傳唱下來的,就是舊曲編新詞,所以很有傳統的文化特色。左權民歌由大腔、小調、雜曲三部分組成。
  • 擎旗再闖「太行山」——第73集團軍某旅「左權獨立營」弘揚抗戰...
    「突入失敗,『陣亡』13人。」面對導演組的宣判,「左權獨立營」營長黎楠眉頭緊鎖。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面對失利形勢,黎楠冷靜觀察分析,用無人機偵察周邊環境,發現了一處不起眼的「敵」防禦盲區。隨後,他指揮部分兵力佯攻,同時派尖刀組迂迴「敵」後,逐層搜索、逐間清剿,將「左權獨立營」戰旗插上「敵」指揮樓。
  • 錯換人生28年姚策留絕筆信 字裡行間充滿絕望與不甘
    錯換人生28年姚策留絕筆信 字裡行間充滿絕望與不甘時間:2020-11-25 13:49   來源:猛獁新聞·東方今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錯換人生28年姚策留絕筆信 字裡行間充滿絕望與不甘 正在杭州治療的錯換人生28年患癌小夥姚策發出絕筆信。
  • 他是抗日戰爭中我軍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被譽為紅軍的戰術大師
    左權犧牲時年僅37歲,他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陣亡的最高級將領,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之後被黨組織派去蘇聯留學學習軍事,後進入蘇聯著名的軍事院校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為日後成為紅軍的戰術大師打下基礎。左權與紅軍將領合影1930年,左權提前畢業歷盡艱險回到中央蘇區,任紅新12軍軍長。1931年,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左權任紅一方面軍參謀,與毛澤東和朱德一起為紅軍戰士講課。
  • 二戰中各國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我國有兩人
    1943年末任盟軍遠徵軍空軍總司令,指揮了諾曼第登陸行動中的空戰,為盟軍登陸諾曼第提供安全保障。1944年11月調任東南亞盟國空軍總司令,在述職途中,飛機失事而亡。 1925年12月趕赴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優秀畢業。1930年回國後到中央蘇區工作,參加了歷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徵。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前方總參謀長,指揮八路軍在華南地區開展敵後遊擊戰,粉碎了日軍多次殘酷「掃蕩」,威震日軍,日軍曾開出5萬大洋懸賞左權參謀長。
  • 「七七事變」83周年丨重讀抗戰家書,重溫那永不忘卻的紀念……
    左權寫給妻子的最後一封家書志蘭: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帶給你十幾個字。 喬遷同志那批過路的人,在幾天前已安全通過敵之封鎖線了,很快可以到達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或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擔心你及北北(左權將軍唯一的女兒左太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
  • 妻子向丈夫隱瞞病情,給他寫了23封信
    當她匆忙趕到醫院時,她沒有帶筆和本,於是她去找醫生借了ICU的病例,借了支筆給丈夫寫了封信。寫完後,她帶著醫生和護士收了進去,給丈夫打開了。據曾洋的主治醫生說,他當時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因為他已經把一些家庭事務告訴了妻子。
  • 這些抗戰英雄的家書,令人淚目!
    1933年7月,失陷於日寇之手72天的多倫終被收復,這是自「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首次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回被佔土地。1934年11月,吉鴻昌遭國民黨軍統特務逮捕。臨刑前,他給妻子寫下遺書,其中說,「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在刑場的雪地上,他又寫下一首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 「抗戰通信」謝晉元的兩封家書
    情真意切與妻書1936年春節過後,迫於中日戰爭形勢壓力,謝晉元把妻子凌維誠以及三個兒女從上海護送回廣東蕉嶺老家,臨別時對懷孕的妻子說:「等抗戰勝利那一天,我親自把你們接回上海。」男屍如覓獲,應歸葬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國後即可發表,亦即男預立之遺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