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傳出有意引進
長沙網紅餐品牌「文和友」的消息,
不少吃貨奔走相告。
畢竟,為了翹首以盼的「米其林」餐廳,美食老饕們已經吵翻了天。
身為福州人,不禁懷著略微卑微的小情緒問:倘若,福州不配擁有米其林,那麼,值得一個文和友嗎?
超級文和友:排隊界的傳奇
如果海底撈是「排隊王者」,那麼,文和友就是「最強王者」裡的「至尊星曜」。
這個從長沙一路火花帶閃電,爆紅到廣州太古匯的「小龍蝦+特色小吃」餐廳品牌,已經成為了中國餐飲界的超級流量IP,想要打卡嘗鮮排隊4小時以上不打折扣。
如此的頂級流量,怎麼能讓福州餐飲界不為之垂涎?
按說,對於小龍蝦美食這塊,福州吃貨們也是拿捏的死死的,無論是冰鎮、蒜蓉、麻辣還是十三香。
無論在福州大街小巷的犄角旮旯,還是光鮮亮麗的購物中心,「社交之光」小龍蝦都是各種檔次餐廳響噹噹的主打菜,少數幾款可以讓大家可以放下手機專心Social的爆款單品。
福州也有不少主打小龍蝦的過硬品牌,如辣皇朝、福來聚、蝦皇、邱守桔·龍蝦殿、忘不了、小鰲陪你、潮胖子龍蝦王、將將、蝦爺等,還走出了專業外賣純屬蝦想、胡思等。
特別是秘覺,在巔峰期全年全國能賣出1500噸的小龍蝦,位列餓了麼平臺銷量第一。
作為垂直品類,每年都有那麼幾屆響亮或者不響亮的「小龍蝦節/大賽/評測」,足見其在美食界的江湖地位。
GDP奔「萬億元俱樂部」在即,社消規模緊隨長沙,小龍蝦又不乏群眾基礎的情況下,不論是福州政府部門還是餐飲圈,都紛紛向文和友伸出了橄欖枝。
據說除了悅港琴灣等餐飲機構,鼓樓區招商部門都主動出擊了,不可謂不真誠。
不知道,最後能否打動文和友情定榕城呢?
復古情懷梗,福州餐飲界也在玩
除了美食,廣州超級文和友這個3層樓5000㎡的超大空間,完全還原了上世紀80年代廣州社區的復古風貌,裡面結構錯綜複雜,每一層都有小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裝修細節讓人慾罷不能,橫豎高低林立的紅綠招牌,懷舊的居民樓、文具店、洗髮廊、音樂廳……
而「復古懷舊」梗,福州餐飲圈也是玩得溜的一匹。
遠的不說,就說王莊阿咪象園店,其打造的街景沉浸式體驗店,也一樣讓人恍惚回到孩提時光,儼然濃縮版的福州蝦油味文和友。
當然了,這樣的騷操作,福州一直沒斷檔過。
從大通冰室、壹間茶餐廳、大壯牛雜、回魏、馬路邊邊、宵二館店等,甚至靈魂超市酒吧,到最近火得不行的豬五發。
當然,也有玩翻車的。
去年12月,臺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對「馬路邊邊」進行檢查,發現店內牆繪標有「您已進入豔遇的高發地段,請保管好您的媚眼、貞操和風騷」「本店堅持使用一次性鍋底,否則把老闆娘送給你」等低俗用語,當即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作出罰款10萬元的高額行政處罰,不知後事如何。
而王莊阿咪就更出火了,在全國城市都在整治糾偏的風頭,居然被大V曝光「使用D級危房改造為餐廳」,被城市管理部門要求自行整改,直至排除安全隱患,也不知道封條張貼了沒?
玩歸玩,鬧歸鬧,基本的安全底線還是要有的。泉州欣佳酒店、山西襄汾縣聚仙飯店兩起如此重大的坍塌事故,還不夠警醒業者嗎?
「米其林」流量,就蹭蹭不進去
這一屆的福州吃貨們,苦盼米其林餐廳,就像苦盼文和友一樣。只要餐飲商家稍稍打點擦邊球,也就很知足。
按說福州也是小吃、美食滿地,閩菜發源處,佛跳牆非遺傳承地,吃貨人群多多,可惜一直沒有哪家有幸獲得米其林青睞。
有人認為,「PUTIEN(莆田)」,有可能是福州將來首家獲評的米其林餐廳,由年底即將開業的高端精緻商業融僑外灘壹號引進福建首店,是新加坡著名的米其林一星中餐廳。
也有餐飲圈大咖吐槽,「福州不配米其林」。
確實,目前福州各種標榜的「米其林」,除了極個別是全球米其林餐廳本尊的連鎖加盟或山寨馬甲外,大都只是聲稱「主理」或「主廚」米其林餐廳,天曉得有幾分可信程度。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話說回來,即便有一兩位好主廚或者運營者,也不等於照搬到福州,就必然是比肩米其林級別的餐廳。
目前福州打「米其林」概念的,有渡鮭亭、麟悅、粵妃、EJOY意窖、La Q tapa、遇上方知、八閩等等,兩個巴掌絕對數不過來。
可事實證明,運營能力或產品力不行,「米其林」概念也不是什麼免死金牌。
比如,海物會被新華都1元甩賣,大阪燒肉雙子、6SU°、山川食集等已搜不到門店信息了,疑似倒閉。
至於,幸旨壽司就算了吧,走的是中低端平價路線,聽聽就好。
福州吃貨聽多的是光打雷不下雨——米其林的頂流,「我們只蹭蹭不進去」。
當海底撈不再排隊,誰來刺激味蕾
遠水解不了近渴。
福州餐飲界當然不能指望靠一個文和友來解救,畢竟八字還沒一撇的事。
目前,福州排隊比較多的餐廳,也大都是購物中心的座上賓,比如太二酸菜魚、哥老官牛蛙火鍋、湊湊火鍋,還有一個不得不服氣的,就是火鍋界當之無愧的「一哥」海底撈。
海底撈在餐飲圈的地位,不亞於高端奢侈大牌中的LV、GUCCI,購物中心在招商引進時不僅給予超低的租金等補貼,通常還會有獨立的24小時電梯通道等高規格「小灶」待遇。
這也是海底撈近年來拓店勢如破竹之餘,租金成本佔比卻較同行低得令人豔羨的原因。
從2013年蘇寧廣場引進第一家海底撈,如今,加上福清清昌萬達、閩侯上街東百城永嘉天地,福州的海底撈已經達到了9家,並且第10、11家也將分別落地大洋東街店和融僑外灘壹號,其中後者將引進新加坡門店的全新形象。
然而,海底撈的吸引力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9月15日,有微博網友發帖表示,質疑海底撈旗下的相關菜品和擺盤高度「模仿」另一家知名火鍋品牌巴奴毛肚火鍋,這一話題隨即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熱議。
巴奴毛肚火鍋就被「抄襲」一事發布回應聲明,表示「歡迎海底撈加入產品主義的陣營」。
「服務主義」與「產品主義」之爭,將話題拔高到了行業的宏觀角度上來。覺得不再排長隊的海底撈,突然之間不香了。
而「滿城儘是海底撈」的雙刃劍,已然顯現。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海底撈一二線城市的翻臺率首次出現下降,同點銷售增長率轉負,單店營收雙雙下滑。
挑剔的網民在評價海底撈的時候,已不再強調其服務有多好,反而更加注重其菜品更新較慢等問題。疫情之後,一波關於「定價報復性反彈」的質疑,也讓挑頭的海底撈、西貝不得不道歉。
口味與特色上的不同,正成為火鍋行業的新風口,被壓抑許久的火鍋門店開始「蠢蠢欲動」,包括哥老官、譚鴨血、湊湊、蜀九香、紅運等一眾人氣店在內的品牌,不斷蠶食海底撈的市場。
不管是直面文和友、海底撈,抑或是米其林競爭,一眾另闢蹊徑、找到自己核心競爭力、構建出完備的護城河的餐飲,只要能避免賢合莊「餐具檢出大腸桿菌」這種尷尬狀況,在福州這個有容乃大的市場都可以活得越發滋潤,在未來的競爭中也能進退自如。
什麼時候,福州人能像廣州一樣自信和不屑:終於有米其林,但米其林不懂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