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宮壁畫中的呂洞賓和王重陽

2020-12-18 旃檀佛藝

1952年,北京古建築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考察組,在全國文物勘察中發現了這一元代全真教道宮建築群和壁畫藝術寶庫。後因三門峽水電站的修建將提高上遊的黃河水位,永樂宮適居淹沒區,為保護這組稀世珍寶,政府決定將其遷建於芮城縣城北2.5千米的龍泉村附近的原古魏國都城遺址上。遷建自1959年開始,迄1964年竣工,歷經六年。遷建後,基本保存了原建形制。

永樂宮原址位於芮城縣永樂鎮,相傳此地為唐代道教神仙呂洞賓的故裡。唐人為紀念他,遂將其故裡改為「呂公祠」。永樂鎮漢屬蒲坂縣,唐稱永樂縣,至宋為鎮,金元時為河中府所轄。金袁從義於興定六年(1223)所撰《有唐純陽呂真人祠堂記》云:「永樂鎮東北隅行百步許,曰招賢裡,通道之北,即有唐得道呂公之故居也。縱慕其德,因其舊址而廟貌之,歲時享祀,甚謹嚴。」至金末,「近世土官以隘陋,增修門廡,以祠為觀,擇道流之高潔者主之」,祠擴充為道觀。元代全真派首領丘處機又將道觀升為宮,在原址上營建大純陽萬壽宮。因其地處永樂鎮,故俗稱永樂宮。

永樂宮自元定宗貴由二年(1247)動工興建,中統三年(1262)三清殿等主要建築落成,至正十八年(1358) ,純陽宮壁畫竣工,工期長達110年。幾乎與元代同始終。之後,永樂宮與大都長春宮、終南山重陽宮成為當時全真教著名的三大祖庭。

永樂宮的魂魄在壁畫。永樂宮的四座殿宇內,繪有精湛優美的元代壁畫,面積達960平方米,佔到山西省同期壁畫總面積的73%。這些壁繪畫技高超,題材豐富,是珍貴的藝術遺產。

純陽殿的壁畫以52幅連環畫的形式,將呂洞賓自降生到成仙的故事悉數展現,稱《純陽帝君仙遊顯化圖》。壁畫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繪製,面積達193平方米。繪畫採用連環畫形制,依次為:瑞應永樂、黃粱夢覺、慈濟陰德、歷試五魔、衡州肅妖神應帝王、神化石肆求茶、度老松精、再渡郭仙、神化度曹國舅、度何仙姑、度沈東老、誘侯用晦、神化金陵鶴會、度陳七子、武昌貨墨、神化賜藥馬氏、提邵康節先生、廬山放生、度孫賣魚、神化肥遁華山、神化儀真繪像、度馬庭鸞、救荀馮眼疾、神化婺州舉塔、救趙監院、成都施丹、題詩天慶、宮中巢崇、正君心非、度張和尚、丹度莫敵、神化度二喬郎、救劉氏病、遊戲羅浮、神化遊戲虹橋、神化臨晉瓜皮詩、神化趙相公、神化懷孕師尼、神化鼎州貨墨、神化賜藥狄青、神化赴千道會、神化賜雍寶棗、探徐仙翁、神化上清廟題、穢梳高價、神警陳公、度陳進士、長溪覓齋、救孝子世、神化度劉高尚。

畫面山水相間,雲霧為隔,樹石互限,畫面有亭臺樓閣、山野村舍、園林茶館、宮殿廟宇、酒肆旅店、醫館私塾等,人物有達官顯貴、學士商賈、農丁走卒、餓夫乞兒等,可以說是一幅公元13--14世紀中國社會生活的縮影。壁畫人物下筆奔放,墨色淋滴,以極洗鍊的線條,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神態、內心活動。景物中的山水樹林,雖為隔為限,為阻為截,卻將各故事情節上下前後貫穿聯結,毫無生硬拼湊之感,但有傲分場派之妙。

純陽殿壁畫中題有畫工張遵禮、李弘宜、田德新、曹德敏、王士彥、王椿、張秀實、衛德等八位畫工的姓名,他們同為禽昌(今山西襄汾)朱好古門人。張遵禮,題名曰「古新遠齋男,寓居絳陽」。李弘宜,古芮(今山西芮城)人。田德新,「古新田(今山西曲沃)德新"人。曹德敏,洪洞人。王士彥,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椿,孤峰(不知今為何地)人。張秀實、衛德,籍貫不詳。

重陽殿,又稱「襲明殿」。又因殿內供奉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故又稱「七真殿」。重陽殿規模較小,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式屋頂。殿基略低於純陽殿,殿內梁枋彩繪有花卉、龍鳳等圖案。築構中的鎦金鬥拱、誠柱風格,是研究宋元營造演變過程的實物例證。

瑞應永
瑞應永樂(局部一)瑞應永樂(局部二)

描繪呂洞賓降生故事。畫面有兩重院落,中心部位表現呂洞賓降生後於盆中洗浴,周圍五彩繽紛,天空一對白鶴翱翔於祥雲間,門外行人仰天驚詫。據《道統錄》云:帝君姓呂名巖,字洞賓,唐河中府永樂縣人士。祖為禮部侍郎。生四子:溫、恭、儉、讓,帝君讓之子。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眾見有一白鶴自天飛入房中,母正夢,亦驚覺。即時帝君降生,異香滿室,經日不散。長大有道骨仙風,不婚娶,常慕清虛,不好花飾,幼有仙道志矣。

黃粱夢覺

描繪呂洞賓青年時期赴長安應舉,途中為鍾離權點化悟道之情形。畫上榜題:唐憲宗元和五年,時帝君年二十一歲,赴長安應舉,寄旅館。有羽士,狀貌奇古,誘化入道。曰:「某受一宮,光顯門風,然後隨師未晚。」帝君欲睡,羽士與枕就睡。一使召狀元,呂某受宮,富貴四十年,忽然藉沒家產,恍然夢覺。羽士在旁笑曰:「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帝君再拜,問師姓。曰:「鍾離權,字雲房。」言畢飄然而往。帝君依然,即回本鄉。

歷試五魔

描繪鍾離權度呂洞賓後,對其進行五種考驗。畫面繪家人皆死、夜遇劫匪、途中遇豔、渡河覆舟、旅舍鬼擾等情節穿插一處,間以山石、亂雲,又融為一體。

神化賜藥狄青
神化賜藥狄青(局部)

《神化賜藥狄青》據《五虎徵西》故事所繪。圖中呂洞賓身穿白袍端坐於上,狄青著紅袍坐於下側。

神化度喬二郎
神化臨晉瓜皮詩

描繪呂洞賓在河中府臨晉縣千道會上顯示仙跡的故事。畫中詳盡描述了古代道壇的宏大場面,表現了道士設齋醮列牌位,陳供果,持香敬拜,把笏朗宣的情形,畫面有聲有色,十分生動。

神化懷孕師尼

描繪呂洞賓化身懷孕師尼到衡州嶽觀玄天醮求宿,以示仙跡的故事,是道教對佛教的揶揄。

道觀醮樂圖

前景五人奏樂,二人抬供桌,中景五人執扇和旌旗,遠景高懸瀑布自石洞出,石洞內二人,一盥洗,一捧果。

道觀齋供圖

描繪道童十人準備齋供時的情形。畫中人物各司其職,或擦桌,或挑簾,或支桌,一派忙碌。

誕生鹹陽

《誕生鹹陽》在重陽殿東壁。繪王重陽誕生故事,畫面上方五色光芒照耀,真實反映了嬰兒誕生的各種活動,充滿生活情趣。畫中除少許神化的描繪外,具體地描寫了產婦臨蓐前後,喜氣洋洋中洗嬰、備湯漿,賀客臨門等情景。畫面中除卻屋頂祥光外,又加了送子後駕雲歸去的女仙一組三人。

南時作居

描繪王重陽於金大定元年於終南山竹徑中遇仙人,受學後,掘地為隧,起封土,在其中修行三年的故事。

題壁付圖
劉蔣焚庵
劉蔣焚庵二
會真寧海
沃雪朝元
看彩霞
太古傳衣
八仙過海圖

《八仙過海圖》算是呂洞賓被度成仙后的一個光彩結尾,八仙行跡最是過海慶壽故事精彩。正是由民間戲劇、繪畫、雕塑等對八仙過海故事的傳播渲染,道教八仙的名字才盡為婦孺所知。純陽殿《八仙過海圖》中無何仙姑,而有徐仙翁,正留下了八仙傳說在流傳過程演變的痕跡。圖中八仙博帶廣袖,各持法器,飄然水上,十分自如。

相關焦點

  • 永樂宮的壁畫
    山西芮城的永樂宮座落在春秋時古魏城遺址內,北面是中條山脈,南面臨近的是黃河古道。它原建於城西二十公裡的永樂鎮,相傳那裡是唐代道士呂洞賓的故鄉。永樂宮的壁畫兼有唐、宋繪畫的優良傳統,又具有元代壁畫的個性特色,從畫家題名的遺墨中可知,這些畫完成於元代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壁畫顯示出其融匯了佛教和道教繪畫的特點,這是宗教合流的結果。13世紀以後流傳的「全真派」雖然同化了佛教和儒教的信仰,卻是完全尊崇天帝的。因此,它的神殿也就隨之擴展。
  • 永樂宮壁畫《朝元圖》(附壁畫全景圖)
    永樂宮壁畫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型製作。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三清殿是座主殿,該殿壁畫《朝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精髓,完成於1325年,由河南府洛京勾山馬七等11位民間畫師所繪。
  •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內四座元代大殿內的壁畫,題材上是各成一幅,復原後的總面積為880平方米。除去一少部分為清代補繪的以外,絕大多數仍是元代作品,四幅畫分為兩種風格。第一種是龍虎殿和三清殿的壁畫,各牆滿繪高大的神像,寬袍大袖,色彩濃承。第二種是純陽殿和重陽殿的壁畫,各由若干小幅畫組成一套連環故事畫,在山水、雲樹之間穿插人物,表達故事內容。
  • 永樂宮壁畫中286位神仙的220個細節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珍。它位於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製。小編特別甄選出220處美輪美奐的看點,進行高清放大,帶您激賞這部恢宏巨製之美。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
  • 山西芮城永樂宮
    本文節選自《古魏城遺址、永樂宮、廣仁王廟 【山西芮城】》一文芮城,山西最南的縣,雞鳴三省。大黃河的滋養,讓它有了舊石器時代到今天的文明沉澱。永樂宮早已通了公交,門票也從1塊飛越到50。這裡是一票雙國保,重訪是撿拾記憶,給過去的美好固話一下。進去景區先走過的就是古魏城遺址,殘存的土垣高高低低,斷斷續續,翠柏鬱茂下,已經服化成風景。
  • 永樂宮:高清大圖免費下載
    永樂宮現址位於芮城縣城北五華裡的龍泉村附近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原在山西永濟縣永樂鎮,相傳為道教祖師之一呂洞賓的故宅,唐時將其建為呂公祠,宋金改祠為觀。1959 年,因黃河水利工程全部建築和壁畫整體遷移到芮縣龍泉村五裡廟附近。永樂宮在元朝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至今仍保留著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畫800 餘平方米,規模宏偉,精美壯麗,燦爛輝煌,它是道教壁畫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成就。壁畫表現眾神朝拜老子及呂洞賓、王重陽傳教施法的宗教故事。
  • (原創連載)山西寺觀壁畫系列之六:寺觀壁畫之冠永樂宮
    ,現在的永樂宮由南至北沿中軸線排列一共有五重建築,分別為宮門、龍虎殿又稱無極門、三清殿又稱無極殿、純陽殿又稱呂祖殿或混成殿、重陽殿又稱七真殿,這五殿除宮門外,其餘四殿都是元代建築,這四殿均保留有壁畫,其猶以三清殿壁畫最為精美,純陽殿、重陽殿次之,隨後為龍虎殿。
  • 「永樂宮」的壁畫,絕了!
    在今天的山西芮城,有一座始建於元代的大型道教宮觀,名為「永樂宮」。
  • 道教祖庭之全真道祖庭——芮城永樂宮、戶縣重陽宮、北京白雲觀
    山西永濟的「永樂宮」(呂洞賓祖師);陝西戶縣的「重陽宮」(王重陽祖師);北京的「白雲觀」(丘處機祖師)。
  • 永樂宮 | 把1000㎡古代壁畫打包帶走,一共需要幾步?
    這裡是傳說中呂洞賓的故鄉,曾有呂公祠,元代被改建為「大純陽萬壽宮」,與終南山重陽宮、大都長春宮並列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因為位於永樂鎮,又叫「永樂宮」,當地人也稱「神宮」。「神宮」的修建者沒有料到,700年之後,「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真的要「過海」了。新中國成立之初,治理黃河成了國家首要任務。
  • 金庸筆下的全真七子和全真教的祖庭
    在金庸筆下,武當山是王重陽及其全真道的大本營,其實這只是小說,全真派系由王重陽於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教門派。經丘處機的推動而壯大,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 全真派共有包括北京白雲觀,陝西戶縣重陽宮和山西運城永樂宮在內的三大祖庭,沒有武當山。
  • 金庸筆下全真七子和全真道的祖庭
    全真派其實由王重陽於北宋末年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教門派。經丘處機的推動而壯大,現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全真三大祖庭包括北京白雲觀,陝西戶縣重陽宮和山西運城永樂宮, 重陽宮,又稱為重陽萬壽宮、祖庵,位於西安市鄠邑區祖庵鎮,距西安市中心40公裡。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
  • 從永樂宮重陽殿地獄圖像榜題看全真教的冥界信仰
    永樂宮作為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重陽殿在整個永樂宮建築中與全真教的關係最為密切,殿內壁畫堪稱一部全真初創圖像史。重陽殿北壁繪有十幅地獄圖, 且多標有墨書榜題,詳細描繪了馬丹陽夫婦夢入地獄和重陽祖師現神獄上加以救度的過程,是全真教地獄信仰的完整體現。
  • 呂洞賓墓被祭拜幾百年,專家挖掘卻被兩樣東西嚇住
    在山西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呂洞賓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隱士人物,而在民間長期流傳中,卻象雪球的滾動一般,故事愈來愈加豐富,成為一個箭垛式的傳說人物。在山西芮城縣永樂鎮有一個峨嵋嶺,上面建造了一座永樂宮。宮門外200米處有一個高大的陵墓上面刻著「大唐純陽呂公祖墓」,專家推斷這個墓正是呂洞賓墓。
  • 從永樂宮、寶寧寺壁畫談古代婦女產蓐過程 及診病禁限
    [摘要]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寶寧寺明代壁畫,分別來自道教及佛教題材,二者都有表現古代婦女分娩過程的畫面,畫面中都有產房以及備產、浴兒的器具等,人物有產婦、新生兒、穩婆等。壁畫中產婦及產房設置以影像方式再現了古代婦女生產過程;寶寧寺壁畫與其他佛教水陸畫題為「墮胎產亡」者,說明古代難產的風險性和高發性;浴兒場景反映了新生兒調護的重要性及民間洗兒風俗;寶寧寺壁畫中男醫坐堂的畫面,反映了古代婦人病診病禁限。通過永樂宮、寶寧寺壁畫展現的古代接生及洗兒畫面,結合古代文獻,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狀況、醫療衛生水平以及夾雜著民俗意味的新生兒調護等情況。
  • 王重陽在漢鍾離呂洞賓後,第一祖是東華帝君
    王重陽曾創立了全真教,道號「重陽子」。他與「全真七子」在武俠小說裡,多次有出現。王重陽在終南山創立全真教派後,曾在「華山論劍」中,打敗多位高手,武功絕頂,享譽武林。王重陽一貫倡導「三教」一家,提出了「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被尊為「北五祖」之一。第4位,如果不是專業修行學道之人,對他的名字或不太熟悉。他的名字叫張伯瑞,又稱為紫陽真人。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如今所說的「炎黃子孫」中的「黃」即指黃帝。《史記》稱其「以土德王,故號黃帝。」傳說他擊敗炎帝神農氏八世,遂代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涿鹿再戰,擒殺蚩尤,天下始定。大定後有很多發明創造,如紀時、數學、軍隊、音樂、衣服、醫藥、文字、鑄造、舟車、弓矢、房屋等。 黃帝生而靈異。漢代緯書中已有不少有關黃帝的內容。軒轅的胸部生來帶有「黃帝子」三個字。 黃帝還具有劾制鬼神的神力。
  • 永樂宮發現近百件蒙元時期道教古籍文書
    永樂宮現址位於芮城縣城北五華裡的龍泉村附近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是蒙元時期全真教派在皇家支持下,在呂洞賓家鄉重建的一座大型道觀,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元貴由皇帝福蔭丘神仙門人通雲真人聖旨  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提供中國現存最早的道教宮觀——永樂宮發現近百件蒙元時期道教古籍文書,對研究蒙元時期全真教發展和永樂宮重建歷史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