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廿四氣詩 白露八月節》
唐代:元稹(zhěn)
露沾蔬草白,天氣轉青高。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
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7日-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白露是9月的頭一個節氣,天氣轉涼、空氣乾燥。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在我國古代,人們將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用不同的物候現象劃分為三候,那麼白露三候是什麼?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節氣習俗:祭祀禹王、喝白露茶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
秋天皮膚容易乾燥,女性應對乾燥適宜"由內養外",除了多喝水,每天都要吃時令的補水果蔬最關鍵,白露吃什麼水果好?吃對8種秋天果蔬(秋梨、蘋果、黃瓜、柑橘、葡萄、胡蘿蔔、大石榴、柚子),讓你的皮膚保溼一整個秋天。
節氣農諺:
白露滿地紅黃白,棉花地裡人如海, 杈子耳子繼續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運打軋莫懈怠。
底肥鋪足快耕耙,秸稈還田土裡埋。
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種小麥。
白菜蘿蔔追和澆,冬瓜南瓜摘家來。
冬暖大棚忙修建,結構科學巧安排。
蘋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車拉又船載。
紅棗成熟適時收,深細加工再外賣。
秸稈青貯營養高,馬牛豬羊"上等菜"。
畜禽防疫普打針,牲畜配種好懷胎。
餌足水優養好魚,土壯藕蒲長得乖。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當日準不下。
露水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