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終極意義,或許是這一點

2020-12-22 小星星的情感觀

作家毛姆曾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這話要是擱三個月以前,讀者陳娟(化名)一定覺得是一句毒雞湯,然而最近她卻給我來私信跟我說,當初你跟我說的那句話太精闢了,越來越相信這句話的意義了。

三個月前,我還在前一家公司當編輯,那天剛好準備下班的時候收到了陳娟的私信,因為她是在我當時運營的公司後臺留的言,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她說:

老師,您好,我想要跟我老公離婚了,結婚這幾年的生活每天就是一地的雞毛,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都是我在負責,家裡家外的人情世故也全是我在包辦了,還要上班,經常加班。我既要做好妻子、母親、兒媳的工作,還要努力做上司前面的好員工,我真的太累了。

我現在就像是一個陀螺一樣,每天都是圍著家庭和工作連軸轉。最近因為一件事情我更是堅定了要和我老公離婚的念頭,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我就是很生氣。

前兩天我下班回家,還有一個項目要趕工,就讓老公輔導孩子寫作業,背課文,但是孩子不想寫作業,不願意背書,我說了好幾遍,孩子不聽,反而還哭了起來。坐在一旁的老公也無動於衷,一聲都不吭,仿佛孩子是我一個人生的樣子。

所以那一瞬間這幾年以來的委屈都湧上了心頭,不僅和老公大吵一架,還把孩子訓了一頓,甚至離婚那種話都跟老公說了出來。但是我吵完了之後又覺得挺後悔的,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了,就是覺得很生氣。

老師你說我應該怎麼辦。

因為當時臨近下班,我也沒有組織什麼語言,就直接回復了她:你所遇到的問題都是因為讀的書太少,想的又太多。英國作家毛姆曾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如果你的婚姻不幸,那你可以看看關於婚姻方面的書,比如《婚姻心理學》、《親密關係》、《愛的五種語言》、《獨立,是女人的底氣》等等之類的書籍,祝你成功。發完這段話我就關了電腦下班了,後來也沒有看到陳娟再來留言了,再後來我就離職了。

一直到前兩天,我收到了陳娟的簡訊,她說,老師,我去之前的那個平臺找你工作人員回覆說你離職了,但是她們給我你的聯繫方式。我想跟你說聲謝謝,要是三個月前沒有你說多讀書那番話我可能就跟我老公離婚了。

這三個月來,我把你推薦給我的幾本書都看了,在《親密關係》裡我明白了親密關係是一次探索生命真相的旅程,要學會釋放長期已久的不舒服。在《愛的五種語言》裡面懂得感情需要付出,但不是一味的遷就,婚姻需要共同經營,相互成長,才是愛情的真諦。

現在的我已經學會了面對迷茫和焦慮,也可以把各種問題處理得遊刃有餘,我不能說自己很成功,但至少我可以堅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以後好好讀書。活了三十二年,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人家會說人醜多讀書,因為在書的世界裡,你會發現你自己,愛上你自己,取悅你自己。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在講讀書,也有一些人在斷斷續續的讀著書,但究竟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有人說讀書的終極意義不只是生活的避難所,更是生活的百寶箱,讓你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讀書,就像是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如果把那些前人的經驗都轉化成自己的為人處世的釋放,那麼,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看書,是可以讓一個人的人格,越來越成熟;多看書,是可以讓一個人的格局,越來越廣闊的。

我自從裸辭了之後就一直處於一種迷茫和焦慮的狀態,最近一個月也在盡力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所以除了在家吃喝拉撒,逗貓遛狗意外,剩下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和家裡的書櫃作鬥爭了,因為我有很多書是買回來之後沒有看過的。

之前也寫過不少我最近讀的書的筆記,也陸陸續續給大家推薦過不少好書,今天就來講講我最近看過的比較有意思的幾本書吧。

一、《非暴力溝通》

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溝通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哪裡都適用的,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無論是在職場、家庭、人際交往當中,很多時候一些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語言都會給我們帶來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創傷,有時候語言帶來的傷痛比肉體的傷害還要令人痛苦。

所以這本書是通過真誠並且思考的能力,教會我們通過轉變自己談話的方法和聆聽的方式來減少人與人溝通之間因為語言而帶來的痛苦。這本書是我第三次看了,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總是在想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是否真的是在溝通,還是只是單純在發洩或者是傾訴?

如果你也有自己在溝通上的種種問題,那麼可以學習一下非暴力的方式溝通,嘗試著去了解自己,去了解他人,這會讓你終身受益。

二、《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如果你想儘快到達一個地方,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你已經在那裡了。」——《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人類經驗的核心,處理得好能夠帶給人極大的快樂,處理不好就會造成重大的創傷。在《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這本書裡,作者從揭秘愛情的真相出發,把親密關係的發展分委四個階段,而讓我們了解到那些失敗的婚姻和情感,是如何發生了,最後應該如何解決。以及要如何維持一個良好的家庭和婚姻,我們應該怎麼辦?

在親密關係變化中,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親密關係給我們一個安全的關係,讓我們可以探索自己內在的需要。

三、《人生的智慧》

我們可將財富比作海水,喝的越多,愈是口渴,名聲亦復如此。-睡覺是向死亡的借貸,睡得越多越長,那麼還款期也越長。-在自己的內心求得幸福很難,但在別處則不可能找到幸福。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一生的哲學思想的補充,卻是讓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晚年一舉成名的著作,在《人生的智慧》當中叔本華的文風有了重要改變,他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比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和待人等所應該遵守的原則,既詼諧幽默,又十分通透,讀完讓人醍醐灌頂。

基本上所有的心靈雞湯都是在教我們如何才能讓人生快樂,但是叔本華卻告訴我們,幸福的人生不在於你要得到多少的快樂,要享受多少的奢華,而是應該是少承受多少痛苦。

最後,如果你最近也不開心,有點迷茫,焦慮,苦惱,那就去讀書吧。其實讀什麼書,怎麼讀並沒有固定的一種方式,但是答案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去讀就對了。

讀書是一次奇妙的體驗,只要你去讀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

送一句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給大家:你所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以此共勉。

相關焦點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呢?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但是後來都忘得差不多,那麼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呢?」對於這個問題有數以千計的回答,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這是我見過對讀書的意義最好的回答,也令我記憶深刻的一段話。多學一點知識,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讀書就是為了不遇見不想遇見的人。讀書,失去的是過眼雲煙,得到的卻是一雙飛翔的翅膀,最終獲得的是一份無與倫比的人生。也有人說,讀書的意義在於獲得智慧,所以有字書和無字書要一起讀。
  • 孩子,這就是你要努力讀書的意義!
    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下,這些孩子們都沒有放棄讀書學習。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們的現在很辛苦,但我們也依然相信,她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在電影《赴湯蹈火》裡,有這麼一段臺詞,是搶劫犯弟弟在哥哥被警察打死後,對前來追捕的警察說的,「貧窮就像遺傳病,在我們家族傳了一代又一代。我爺爺沒讀過書,我爸爸沒讀過書,我也沒讀過書。
  • 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人生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不僅是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也是很多哲學家、思想家、普通人的終極之問,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沒有此問。在託爾斯泰看來,沒有此問的人是幸福的,無論他是參透世事的高人,還是一無所知的農民,沒有此問可以省卻諸多煩惱,而一旦有了此問,則非經一番煉獄般的折磨無法擺脫,託爾斯泰即是如此。
  • 讀書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看完茅塞頓開!
    有人曾在知乎上提問讀過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那麼讀書的意義在哪裡?#讀書的意義這或許就是讀書的意義所在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實現了自我救贖。如果你也喜歡讀書我們來一起交流在讀書的過程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關注蝶憶江南遇見人生美好轉發文章幫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讀書的意義
  • 《陽光小美女》——論失敗的終極意義
    在我看來,這算是極為驚世駭俗的一部好電影了。一部好作品的意義在於,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角,引起有價值的思考,這就是它的終極使命。這也是這部號稱家庭喜劇,卻很有那麼幾分黑色幽默的影片,跟許多雞湯類電影最大的區別。七歲小美女奧莉芙,小臉蛋兒上扛著大大的眼鏡,有著圓滾滾的小肥肚腩,她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那種嬌柔小蘿莉,卻是一家人中碩果僅存的陽光小甜心。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讀書是為了改變未來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因此在向孩子解釋的時候,總是把讀書說的非常重要。同時也把讀書和未來能夠賺錢的能力聯繫到一起。當父母又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時,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對於父母所談論的其實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因為長遠的利益與短期的快樂相比,依靠本能活著的孩子更加傾向於短期的快樂。從父母向孩子解釋讀書就是為了上大學找好工作開始,就已然註定孩子不愛讀書。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除了網友關於讀書的理解,今天我還想說三個我對讀書的看法:讀書能能讓我們直面苦難生活一定是充滿苦難的,如果誰的生活一帆風順,沒有一絲波瀾,我認為他過的是假的生活,又或許是該去照一下CT了。苦難是我們一定會面對的,但面對的類型卻各不相同,關於苦難,我準備給大家講3個故事。
  • 世界讀書日,談談讀書對人生的意義
    這正式讀書人喜歡的環境,只是到處貼著的7折、5折,甚至3折的標籤,熱鬧地宣示著這家5年前重慶人期盼的的書店將要離開這裡。對我來說很是不舍,疫情的影響應該也是加快了這家書店撤離的步伐。不管怎麼樣,書想讀還是要讀的,看著最近入手的這麼多書籍,我想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有書為伴的日子還是很美好的。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
  • 人生意義的終極答案,或許會顛覆你的認知
    這是一位讀者發來的,剛好小務虛最近也一直在思考這類問題,於是嘗試分析下我對死亡及人生意義的理解,供大家參考。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是這樣一種方式?這個現象,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死亡與人生的意義!分工合作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人不永生?
  • 努力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讀書、歷事、見人、行路,而這四種方法都能讓我們學習到新的知識,成為更好的自己。在人人都在談階級固化的今天,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想聊聊讀書的意義是什麼。我相信不讀書在農村也可以賺錢、也可以創業,但我更知道那有多艱難。毫無技術含量的車間勞作和日復一日的田間勞動很容易將一個人封閉起來。更何況在農村一個女孩結婚生子之後除了工作、還得負擔起一家人的吃喝、孩子的衣食住行。讀書可以幫我們改善這一切。
  • 人生的終極意義在哪
    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 這是哲學家最愛思考和探索的終極目標。  對我來說,人生的終極意義也是如此,就是不斷向命運挑戰的過程! 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等著我們去實現!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03如何成為學習型人才成功人士都知道,永遠要多學一點,不斷地學,因為不論能力多強,總是有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之處可能限制你的進一步發展。「子孫雖愚」當然是謙辭,讀書學習才是最想要著重強調的。可見,無論貧富,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無論任何人,這世上有兩樣東西是搶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二是讀進大腦裡的書。讀進腦袋裡的書,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標。你想走向哪裡,書知道答案。
  • 跑步鍛鍊的終極意義
    跑步鍛鍊的終極意義:不是跑量,而是讓健康和陪伴成為長久跑者,堅持不懈地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健康,這是跑步鍛鍊的最大意義。後來,當跑步鍛鍊逐漸成為一種習慣時,當我們越來越關注跑步鍛鍊的科學和方法時,我們開始懷疑「跑步鍛鍊量為王」這一短語有多少科學內容。如今,當前的跑步鍛鍊圈子中有認真的跑步鍛鍊者和競賽跑步鍛鍊者,其中大多數是普通跑步鍛鍊者,他們堅持在業餘時間跑步鍛鍊以保持健康。畢竟,當人們到了中年時,工作和家庭雜事使人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運行太多,但是質量更高。
  • 迎來中考、高考:告訴孩子,這就是努力讀書的意義
    她一邊打著吊瓶一邊學習的樣子令人感動又令人心疼,但是也有不一樣的聲音傳來:「這有啥感動的?」「要文憑不要命!」和而不同,美美與共。說實話,我可以接受不一樣的聲音,但我也想談一點自己的想法。女孩在輸液時學習,其實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帶病上課上班這樣的經歷,很多艱難困苦的時光都獨自走過,只不過有些被人知道,有些不被人知道。
  • 尋求信仰,就是對於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
    柏拉圖這個追問,實質是對自己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我們變幻莫測的生命背後,有沒有我們靈魂永恆不變的歸宿?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對生命終極意義關懷的人們。都指出了這終極的意義所在。當然,這些是不是指同一個地方?或者是不同的地方?這個只有哲人和宗教領袖最為清楚了!世間人對事物認真思考,重視邏輯思維,或是講科學實驗主義的人們,也許能解答「是什麼」的客觀問題!卻無法回答「應該是什麼」含有價值導向的問題!康德說:有兩種東西,越思考就越感到敬畏,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敬畏神聖,有道德準則!
  • 我們或許都想看到這樣一場終極的湖人內戰:科比隊VS詹姆斯隊
    湖人終極內戰:科比隊VS勒布朗隊21世紀,沒有哪個球員的影響力能超過科比和詹姆斯。從2000年到2020年,他們共創造了5個MVP,6個FMVP,9個總冠軍和34次全明星陣容。兩人都無疑是歷史前十的球員。而現在他們同樣也都是湖人的名宿。
  • 讀書為了什麼?歐巴馬的回答,或許對你所啟發,告誡自家孩子
    作為孩子,我們從小被父母告誡要好好讀書;作為父母,我們又從小告誡孩子要好好讀書。好好讀書似乎早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人們都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但是又有誰反思過問過自己為什麼要讀書呢?或許有的人反思過,那麼你的結論又是什麼呢?讀書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嗎?
  • 青少年心理諮詢:青春期孩子厭學,或許不僅僅是討厭讀書那麼簡單
    有什麼意義? 第三,不僅爸爸媽媽說我,姐姐也跟著一起說我。如果姐姐那麼愛讀書,他們喜歡姐姐,就養姐姐一個好了,幹嘛把我生下來? 第四,有點終極哲學問題了,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有沒有發覺,這些問題一個比一個難答?
  • 我們一起來談談人生:生命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
    那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難道只為這一刻的絢爛?4,我們存在的終極意義對我們個體來說,如果我們終將消亡,那麼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們存在的終極意義又是什麼呢?美國作家羅伯特·賴特寫過一本《非零年代》,在這本書裡,賴特通過各種詳實的研究發現:生命的密碼不是DNA,而是非零和遊戲。非零和遊戲,意味著遊戲的結局有很大概率是雙贏。
  • 反彈琵琶說讀書
    中國要晚一點。晚一點,慢半拍,摸著石頭過河,這與中國人謹慎、穩健、周全的處事理念有關,也與理性、冷靜、慢熱的國民個性有關。倡導全民讀書是個大事,還真得三思而行。古人喜讀書,還有勸人讀書的嗜好,最有名的是戰國荀子的《勸學篇》,但荀子繞來繞去似乎沒有說明白讀書究竟有什麼好處。北宋皇帝宋真宗就來得爽快,他寫了一首叫《勵學篇》的詩,不遮不掩地把「好處」羅列了一大串:「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