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葫蘆文化」 小葫蘆生出大財富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大城縣舉辦了2020大城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現場琳琅滿目的葫蘆,千姿百態,種類有30多種,參展商近500家。

于敏香

政府大力扶持,提升了葫蘆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

來自九間房村的村民于敏香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行業做了20多年,也將自己的孩子帶進了這個行業,希望孩子能夠傳承下去。

于敏香

我女兒的理想就是要把葫蘆烙畫發揚光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城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葫蘆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到3600餘畝,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城葫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是全國品種最全的葫蘆種植園之一,享有「河北工藝葫蘆之鄉」的美譽。

于敏香

葫蘆文化對於我們不僅是文化,還是我們的收入來源,現在我們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葫蘆買得特別好。

同樣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甘肅蘭州疙瘩葫蘆,憑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和奇特形態,吸引了眾多葫蘆愛好者。

韓耀祖

疙瘩葫蘆有200多年的歷史,上面刻的圖案技藝是從清朝開始的。

疙瘩葫蘆通常以奇為美,這種葫蘆完全由天然生成,更有雕刻藝人根據疙瘩的不同形態,巧妙構思,賦予了葫蘆藝術價值。

韓耀祖

利用疙瘩的外形,巧雕圖案。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扶持非遺傳統文化,蘭州疙瘩葫蘆吸引了不少人專程參觀學習,很多老師傅通過「面對面、手把手」教學,傳承疙瘩葫蘆技藝。

韓耀祖

這個你要靜下心來,坐到那兒,再一個,學這個時間比較長,大概需要三年到四年才能上手,所以說,咱們這個傳承的過程還是很艱辛的。

近年來,國家大力培育葫蘆新興文旅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把發展壯大葫蘆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工作舉措,讓小葫蘆生出了大財富。

記者:沈妍 樹波

編輯:韓博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陳威:匠心傳承讓葫蘆「講故事」
    陳威:匠心傳承讓葫蘆「講故事」 這些葫蘆上寄託著他的幸福和理想,更承載著他傳承葫蘆雕刻技藝的憧憬。一次意外「賣呆」與葫蘆雕刻結緣陳威今年47歲,從27歲起開始接觸葫蘆雕刻畫,一把雕刻刀、一個工作檯、無數個葫蘆幾乎佔據了陳威全部生活。初見其人,平凡普通,再見葫蘆,栩栩如生。
  •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展」走進山東濟寧
    ——尚屬首次的兩場同時展出的立體式展覽壬辰年初春,京杭名家藝術館開館暨「儒風雅韻·扈魯寫意葫蘆國畫作品展」(濟寧)成功舉辦。這是扈魯先生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推動葫蘆文化研究方面進行的又一生動實踐。
  • 文化傳承:宜信財富瑞承家族辦公室讓你知道文化傳承有多酷
    文化傳承:宜信財富瑞承家族辦公室讓你知道文化傳承有多酷    「我要再去一次故宮!」    在2020財富傳承峰會上,瑞承家族辦公室品牌發布特邀嘉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大家帶來了文化傳承的精彩分享。
  • 葫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物
    說起葫蘆大家最熟悉的或許就是老少皆知的那句「一根藤上七個娃,風吹雨打都不怕」,《葫蘆娃》動畫片中葫蘆是正義的化身,現實中人民依然把葫蘆當作一種驅災闢邪帶來吉祥的象徵。古代中國人民喜歡將葫蘆放在家裡,寓意家庭驅災闢禍,家人健康長壽。葫蘆也是富貴的象徵,可以為家庭帶來財運。
  • 傳統文化中葫蘆都有什麼作用,如何利用葫蘆功效?
    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文化中,其中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會被人們賦予神秘點色彩,其中包括了動物、植物、以及一些現象等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別的,就是我們常見的——葫蘆!
  • 匠心傳承,陳威讓葫蘆「講故事」
    匠心傳承,陳威讓葫蘆「講故事」 2020-11-27 20: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地大物博,精工巧物一一關東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
    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800餘平方米,主體建築由青磚砌築,白灰勾縫,仿古式垂花門廊,大紅門板上扣著銅製門環,整體風格及建築細節古樸大方,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楊為博物館題寫館名,國內研究葫蘆文化的知名學者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孟昭連教授為博物館撰寫了前言。
  • 中國葫蘆文化的歷史
    在人類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葫蘆逐步由「自然瓜果」轉變為「人文瓜果」,形成了源遠流長的葫蘆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公認為世界文化起源之一。在中國浩瀚的民族文化寶庫中,有著大量的葫蘆「創世」、「賜子」、「祈福」、「消災除禍」等神話傳說,葫蘆成為寄託人們嚮往美好的「靈物」,是許多民族和群眾珍愛的吉祥物,也被一些少數民族視為本民族的先祖,奉為世代頂禮膜拜的圖騰。
  • 山西「葫蘆農莊」 藏著這些「寶葫蘆」文化!
    石泉村——北方的江南水鄉 圍繞「小葫蘆」,石泉村做起鄉村旅遊「大文章」。 園區內葫蘆種植規模已擴大至150餘畝。 遊葫蘆農莊,看精美葫蘆,品葫蘆文化。
  • 孟先生筆記丨風水吉祥物 葫蘆
    葫蘆的諧音是「福祿」。福是和諧,這就是代表家庭的幸福。祿代表的是升官發財,這就是代表的是財富,所以連起來的話就是家庭幸福,升官發財。
  • 【文化乳山】宮家彩繪葫蘆,色彩鮮亮,寓意美好,深受人們喜愛~
    宮家彩繪葫蘆製作技藝是從清朝光緒年間在乳山市南黃鎮宮家疃村一直傳承至今的。宮家疃原名宮家莊,幾十戶人家全部姓宮,且多出能工巧匠,第一代宮家彩繪葫蘆傳承人宮德紹就出生在這裡。宮德紹能寫擅畫,1881年前後隨其叔父學習木工、雕花、廟宇的門楣、廊柱等木結構手工彩繪手藝。兒子宮培勤年幼時也常隨父給人家畫照壁、家具、葫蘆等。當時的宮家彩繪葫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花樣大方,設色豔麗,深受人們喜愛。有蓋新房、娶新娘、添丁、老人壽誕等活動,人們都買葫蘆以示喜慶吉祥。
  • 實現財富、企業與家風文化的永續傳承!
    當下,執掌家族財富的一代人,已普遍到了面臨傳承問題的檔口。如何通過清晰的家族治理架構、統一的家族價值觀,來實現財富、企業與家風文化的永續傳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時代背景下,宜信財富隆重推出全新的家族辦公室品牌——瑞承家族辦公室,為中國的超高淨值人士與家族,提供契合時代與市場發展需求的全新服務。
  •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走進加拿大
    畫展開幕現場開幕式上,新不倫瑞克省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楊建華先生代表扈魯先生,向畫展組織方表示了誠摯的謝意,簡要介紹了扈魯先生近年來在葫蘆題材花鳥畫創作、葫蘆民俗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轉達了扈魯先生希望通過此次畫展進一步增進新不倫瑞克大學與曲阜師範大學之間深厚友誼,為中加兩國民間文化藝術交流貢獻綿薄之力的美好願望。
  • 泰國佛牌聖物——招財葫蘆 古巴boonyang一期葫蘆
    葫蘆屬於非神佛法相,也非動物類型的一種實物原型的聖物,葫蘆、缽、鋤頭、杖、刀等聖物在泰國近代史中都有出現過,就目前泰國佛牌的發展來看,未來可能會誕生的聖物種類會越來越多,不過到底能傳承多久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具體好不好還是要看加持師傅的水平。
  • 葫蘆成為文化載體、文化事象
    中華吉祥文化是中華民族對安康、幸福美好境遇的企盼,反映在心理、語言、行為中,經長期沿襲,演化,積澱,並關聯民族文化觀念,與其他文化形態有交融的文化體系;山吉祥物、事、象、詞語、符號等構成,可總分作原發與繼發兩大類,表現於生活,生產,經營,社交,禮儀,歲時,節日諸多方面。葫蘆在中華吉祥文化中,為吉祥物的典型,中華葫蘆文化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之一。
  •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文化傳承就是指這兩種財富在上下兩代人之間的傳遞和承接過程 。 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目的。我們既要做文化命脈的維繫者,又要做文化發展的推動者。在文化傳承上,應該是繼承傳統而又超越傳統,探索現實而又面向未來,循規蹈矩而又離經叛道。 文化傳承就是讓文化流傳下去,經久不衰。
  • 雄踞葫蘆文化的最高點——扈魯葫蘆博物館參觀記
    你看那虯曲的線條,多像盤結的蟒蛇;你看那大球前邊有個小小的突起,多像女人的乳房,扈先生給它起名「生命之源」;有的像伸長脖子的天鵝,高傲地在水上緩緩遊動;筐子裡裝著一些圓形葫蘆,若主人不說,你一定當成了雞蛋;館裡最大的葫蘆,看上去就像一座木樁;最小的葫蘆,頂多也就一寸長,我還以為沒長成呢;有的葫蘆長出了長柄,卻擰成麻花狀。
  • 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
    廣袤而充滿活力的非洲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葫蘆文化,拇指鋼琴姆比拉、非洲豎琴、非洲木琴……葫蘆在非洲人民的巧思之下轉生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樂器,奏響了非洲大地的動人樂章,彰顯了非洲人民對葫蘆文化的熱愛和推崇。而在相隔萬裡的中國,一位學者對非洲葫蘆文化充滿了熱情。
  • 龍鳳文化在慶陽的發展演變與傳承
    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其實,聞一多這裡說對了一部分,傳承龍文化的是夏人,傳承鳳文化的是周人,且在慶陽的民俗文化傳承脈絡十分清晰,是經得起社會科學檢驗的。
  • 家族信託,財富與家風傳承的良方
    家族傳承不僅需要財富傳承,也需要文化傳承,家風傳承。 來 源 | 諾亞財富(ID:noahgroup) 整 理 | 諾亞業資綜合服務部 單純的財富傳承並不難,但想要在傳承財富的同時傳承祖輩精神,則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