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城縣舉辦了2020大城葫蘆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現場琳琅滿目的葫蘆,千姿百態,種類有30多種,參展商近500家。
于敏香
政府大力扶持,提升了葫蘆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
來自九間房村的村民于敏香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行業做了20多年,也將自己的孩子帶進了這個行業,希望孩子能夠傳承下去。
于敏香
我女兒的理想就是要把葫蘆烙畫發揚光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城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葫蘆種植,目前種植面積達到3600餘畝,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城葫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是全國品種最全的葫蘆種植園之一,享有「河北工藝葫蘆之鄉」的美譽。
于敏香
葫蘆文化對於我們不僅是文化,還是我們的收入來源,現在我們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葫蘆買得特別好。
同樣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甘肅蘭州疙瘩葫蘆,憑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和奇特形態,吸引了眾多葫蘆愛好者。
韓耀祖
疙瘩葫蘆有200多年的歷史,上面刻的圖案技藝是從清朝開始的。
疙瘩葫蘆通常以奇為美,這種葫蘆完全由天然生成,更有雕刻藝人根據疙瘩的不同形態,巧妙構思,賦予了葫蘆藝術價值。
韓耀祖
利用疙瘩的外形,巧雕圖案。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扶持非遺傳統文化,蘭州疙瘩葫蘆吸引了不少人專程參觀學習,很多老師傅通過「面對面、手把手」教學,傳承疙瘩葫蘆技藝。
韓耀祖
這個你要靜下心來,坐到那兒,再一個,學這個時間比較長,大概需要三年到四年才能上手,所以說,咱們這個傳承的過程還是很艱辛的。
近年來,國家大力培育葫蘆新興文旅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把發展壯大葫蘆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工作舉措,讓小葫蘆生出了大財富。
記者:沈妍 樹波
編輯:韓博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