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有才的屈原在昏聵不明的楚懷王手裡怎能打出一副好牌?

2021-01-19 中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楚懷王統治初期,楚國仍佔據地大物博的優勢,但與新興的秦國相比,已顯然落後。楚懷王即位後,受到吳起變法的影響,也曾有過變法圖強的要求,重用過屈原。可是,在舊勢力的包圍下,昏庸無能的懷王聽信讒言,排斥忠良,致使變法流產,國家內困外焦,江河日下。

楚懷王十年(前319年),年輕的屈原看到懷王有意變法圖強,便懷著一腔愛國之心,從家鄉來到楚國的國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他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明於治亂的本領和善於辭令的特長,與懷王推心暢談,終於取得了國君的信任。懷王任命屈原為楚國的左徒,地位僅次於宰相,並把楚國的內政外交大權都交給了年僅27歲的屈原,使他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著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主張對內舉賢任能,通過制定新法令來改革楚國政治,富國強兵,對外聯齊抗秦國,統一天下。楚懷王十一年(前318年),屈原奉命出使齊國,以其舌辯之才,從合縱說到連橫,終於說服齊懷王,和楚國結盟,共同抗秦。屈原還通過研究各國歷史提出非為、貪汙不法、禍國殃民的腐敗狀況。改革政治的主張,並受懷王之命,秘密起草了一部旨在打擊舊貴族特權的法令,以圖改變楚國內部舊資族結黨營私、胡作非為、貪汙不法、禍國殃民的腐敗狀況。

這時,以上官大夫靳尚為代表的舊貴族勢力,開始同以屈原為首的改革派作對,向懷王進讒言陷害屈原。靳尚長期生活在懷王身邊,深知他妄自尊大、言而無信、容易動怒,便千方百計利用他的弱點。懷王最擔心屈原把起草《憲令》的事張揚出去,靳尚就故意說屈原起草《憲令》一事朝廷內外無人不知,並誣他自誇其功,蔑視懷王。這話觸痛了懷王的自尊心,盛怒之下,既不調查,也不分清是非,就疏遠了屈原。

懷王輕信讒言,致使變法流產,屈原被黜,給秦國拆散楚齊聯盟以可乘之機。懷王十六年(前313年),張儀受秦惠王之託,帶著大批財寶到楚國送禮,暗中勾結懷王左右的舊貴族,破壞楚齊聯盟。然後,他又向懷王表示,如果楚國肯同齊國絕交,秦王願把方圓六百裡的商於(今河南淅川、內鄉帶)作為報酬,奉送給楚國。 懷王貪圖近利,滿口應允。有政治眼光的陳軫極力反對 ,但懷王拒不理睬,在受賄賂大臣的慫恿下.聽信張儀的欺騙之辭,馬上宣布和齊國絕交,隨後便派使臣隨張儀到秦國要那六百裡地。張儀假裝從車上跌下來,說受了重傷,三個月不能上朝,拒絕會見楚使。楚國六百裡地也就沒有得到。對此,懷王卻自作聰明地認為是秦王怪自己和齊國絕交不堅決所致,於是又派人到齊國去辱罵齊懷王。齊懷王非常生氣,就和楚國毀約,與秦國建立邦交。後來,張儀上朝會見楚使,竟說準備送給懷王的是自已的封地六裡,並非商於六百裡。懷王知道自己上當受騙,盛怒之下興兵攻秦。結果,兩次出兵,均被打敗,不但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了漢中等地。

楚懷王十八年(前311年),懷王再請屈原出山,出使齊國,重修舊好。秦國最怕楚齊復交,又派使臣來楚國,主動講和,並答應把漢中的一半地方歸還楚國。懷王餘恨未消,要求奉使把張儀送來治罪。張儀看透了楚國舊貴族的腐朽無能,自告奮勇來到楚國。他串通上官大夫靳尚之流,以重禮行賄;又讓靳尚勾結懷王的愛姬鄭袖,為自已辯解開脫。懷王聽說張儀到了楚國,就把他關押起來,準備處死。靳尚馬上對懷王訴說張儀不可殺,鄭袖也在楚懷王面前日夜哭泣,說如果殺死張儀,秦王必然大怒,楚國就要遭殃。懷王果然聽信了他們的話,釋放了張儀,並再次聽信張儀的邪說,與秦國和好,決定兩國結為姻親。張儀走了不久,屈原就從齊國出使回來,詰問懷王為何不殺掉張儀。懷王感到後悔,又派人去追,卻已來不及了。

由於懷王昏聵不明,楚國時而合縱聯齊,反對秦國;時而連橫親秦,反對齊國,外交路線搖擺不定,以致處處被動挨打,直至喪師辱國,大片土地淪喪。而無能的懷王在他執政三十年後,最終也落得個身死異國的可悲下場。

相關焦點

  • 楚懷王:那個氣死屈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張儀  【劇照】 楚懷王以為和齊國絕交得還不夠徹底,遂派出勇士宋遺去侮辱齊王,話怎麼難聽怎麼說。齊王大怒,轉頭向秦王示好。 齊秦建交,張儀迅速走出府門,他故意一臉狐疑,楚國使者怎麼還不來辦交接手續。 楚使滿心歡喜,但張儀指給他的卻只有六裡地。
  • 重用屈原的楚懷王,卻被張儀騙得團團轉,最後死在女婿手裡
    ,可悲可嘆的人生際遇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和屈原相愛相殺的楚懷王。威震齊,魏,合縱攻秦楚懷王繼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進行改革,在襄陵打敗魏國軍隊,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一血陘山之恥。對當時的強國魏國和齊國都有威懾之下,對於西方日益強大的秦國也有意打擊警告一番。於是楚懷王任用魏人公孫衍,組織合縱攻秦。很快在公孫衍的策劃下,楚,齊,趙,魏,韓,燕,義渠就形成了七國合縱攻秦的局面。
  • 水仙尊王——屈原
    寧戚是個放牛娃,齊桓公用他,則稱霸於諸侯。只要是輔國之才,賢德之士,大膽起用,唯才是舉,國家就會興盛起來。"楚懷王又說:"貴族子弟出身名門,祖上對楚國有功。如今輕視他們,不會違背先王遺訓嗎?"屈原說:"祖上有功,但子孫不一定有德。如果不論這些子孫是否賢德有才,一概讓他們承當大臣,那麼,民間的能人就被埋沒了。
  • 陷害屈原,壞事做盡的寵妃鄭袖當真不嫌棄楚懷王身上的氣味嗎?
    提起屈原,不少人都為生出悲痛的情緒,屈原是愛國詩人,他用自己的身軀向世人證明著拳拳愛國之心。世人只知屈原是自願跳進汨羅江,但卻忽略了導致屈原做出這一選擇的幕後真兇鄭袖。不得不說,鄭袖與屈原的死有著莫大的關係。
  • 楚辭是一本故事書丨屈原作為楚懷王童年玩伴,一直在盡力輔佐他
    文|十裡荷塘秋水長屈原和熊槐是差不多自小一起長大的,長大後忠心耿耿輔佐貴為楚懷王的熊槐成就事業,就是屈原認定的一生的宿命了。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長大後的熊槐和小時候不一樣了。楚懷王吃了張儀的虧,拿和齊國斷交的條件說要給他600裡土地雙手奉上,楚懷王聽從了之後,這個600裡就被張儀沒臉地用自己封地的六裡土地給了楚懷王派去交接的將士,楚懷王生氣卻又無計可施,這分明是被人擺了一道。要是這時候楚懷王幡然醒悟,重用屈原,也許局面還來得及控制,但是楚懷王不願意面對屈原的指責,更加躲著屈原。
  • 楚懷王!你是一個啥樣的人——昏君?仁君?
    楚懷王問秦國要600裡土地作為補償,但張儀卻說楚王聽錯了,秦王說的是6裡地。秦國就這樣用騙的,瓦解了齊楚聯盟。第二次騙: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下了秦楚邊境的8座城池,秦昭襄王,也就是羋月的兒子,楚懷王的好外甥,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屈原知道有詐,苦勸楚懷王不要前去,楚懷王仍然去了,一到武關,秦昭襄王就把楚懷王這位舅舅扣押了
  • 有聲繪本故事之上下五千年-屈原投江
    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楚國的內外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楚國的大夫屈原屢次三番勸楚懷王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專聽接受秦國張儀賄(huì)賂(lù)過的靳尚和公子蘭這一伙人的話,受秦王的騙,到秦國去,被扣押在鹹陽,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國。太子橫立為國君,就是楚頃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蘭這批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擔心楚國要亡在這批人手裡,心裡非常苦悶。
  • 屈原•《楚辭》•《離騷》
    太史公司馬遷所著《史記》卷八十四屈原列傳(下稱《屈原列傳》)載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明德主編《讀點經典大全集》中引用《屈原列傳》全文,並對該段用現代語譯為(以下簡稱《明德譯文》):屈原,名平,是楚國王族的同姓,楚懷王的左徒。(《辭海》釋:左徒,官名。
  • 楚懷王之子楚襄王,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前302年熊橫逃回楚國,楚懷王被困於秦後繼位,是為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淫樂無度,「群臣相女石以功,諂諛用事」,楚頃襄王二十年(前279年),秦分兵兩路攻楚,一路由白起率軍攻陷楚之鄧城後,向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進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張若率水陸之軍東下,向楚國的巫郡及江南地進軍。
  • 楚懷王:自以為是聰明的國君,實際上卻是被小人暗地裡操控的傀儡
    《大秦帝國》楚懷王劇照事件發生在楚懷王十六年,同一年屈原被驅逐,楚懷王聯合齊國抗秦。楚懷王曾經也有一次抗秦的記錄:楚懷王十一年,六國合縱,而實際參戰的只有趙、魏、韓三國,結果聯軍在修魚慘敗。張儀到了出國之後,欺騙楚懷王說:「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大齊王」。這段話居然讓楚懷王信以為真,以致於後來還相信他說秦王要送地給楚國一事,而跟齊國絕交。楚懷王的先君楚威王就曾經說過:秦國如猛虎。各國無不殫思竭慮,嚴加防範,然而楚懷王竟然沒有起半點疑心。
  • 一代雄主:楚懷王熊槐的悲憫人生
    受到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的影響,現代人大都認為楚懷王熊槐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昏庸之君?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仔細翻閱歷史可以發現,熊槐並不宜被簡單地定義為一個無道昏君。實際上,作為楚國的第三十七位國君,楚懷王當得起戰國末年的一代雄主,楚國後期唯一一個大有作為的君主。
  • 屈原賈生列傳(一)
    屈原賈生列傳(一)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他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他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擔任楚懷王的左徒。他博聞強記,明白古今治亂之理,嫻熟辭令。
  • 歷史出現的兩個「楚懷王」,命運卻各不同
    在大型歷史宮鬥劇《羋月傳》裡,被秦宮羋月騙到秦國後幽禁起來死都沒有回國的楚懷王。楚懷王熊槐之所以能被騙出使秦國遭遇囚禁,不能把天真和昏庸都按在他一個人的頭上。這種外交,一需要君王出頭陷陣,二需要朝臣們在其背後的出謀劃策。最起碼,他為國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國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籤訂盟約為藉口攻打楚國,雖最終客死他鄉,他的愛國氣節,卻保住了楚國子孫的後續發展。
  • 本質高潔的屈原,為何要跳江自殺
    屈原是楚國的貴族,從小記憶力出眾,學識淵博,博聞廣記,擔任楚國的左徒一職,他在任期間,對外接待外賓,對內施發政令,深得楚懷王的器重和信任,楚國政通人和,實力強大,屈原也實現了自己忠君愛國的理想抱負,為了政務日夜操勞。
  • 三閭大夫----屈原
  • 屈原為什麼要選擇投江自殺而不是歸隱山林?
    他比屈原大了整整15歲,在容貌氣質等各方面也是貴族中的佼佼者。或許是因為兩人都同是貴族又都俊秀無雙的緣故,楚懷王初繼位時極其看重屈原。楚懷王重用屈原等賢能之才時,楚國國運昌盛,楚國大有欣欣向榮之氣象。當時的楚懷王還積極改革變法,抑制貴族,並且大敗了魏國,消滅了越國,擴充了疆土。
  • 思美人楚懷王后宮有哪些妃子?歷史上莫愁女和楚懷王又是什麼關係?
    飾演楚懷王的喬振宇將這位戰國末期楚國最後一位有作為的國君演得出神入化,原本其他電視劇中的演繹的楚懷王是一個不聽忠臣直諫的昏君,但是在這裡演繹的楚懷王他在位的前期,一手將楚國打造成為六國中唯一有實力和秦國爭霸的國家,執政能力一流,對政治極有遠見。可是,後期楚懷王被幼子子蘭等人蠱惑,漸漸地對朝中大臣失去了信任,國政才一落千丈,屢次敗於秦國。
  • 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身上有異味,歷史上是否有這回事?
    輔助兒子嬴稷順利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選妃時屢屢問有沒有聞到什麼異味,妃子鄭袖靈機一定說這是大王獨特的氣味。楚懷王一聽之後非常高興,直接讓鄭袖成為了後宮寵妃。其實這不是什麼獨特的氣味,只不過是狐臭而已,那麼歷史上的楚懷王身上是不是真的有異味?
  • 王炸 看思科如何打出一副彈性企業好牌?
    思科的王炸好牌——彈性企業架構,10天實現全球14萬員工在家辦公一直在持續爆發的新冠疫情挑戰也擺在了思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首席信息官Julie Canepa面前,目前,思科全球擁有14多萬員工,三千個應用程式,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幫助企業員工實現疫情下的正常工作?近期這個答案揭曉,思科擁有一副王炸好牌——彈性企業架構。
  • 端午「節」的西峽故事——探尋屈原與西峽回車屈原崗的淵源
    據說,當年屈原流放此地,聞楚懷王去陝西的武關與秦王會面修好,屈原意識到這是楚懷王中了張儀連橫之計,這麼做會破壞了已經形成的齊楚魏韓合縱抗秦的態勢,於是攔住楚懷王的馬,勸其不要與虎狼之師聯合,但楚懷王因聽信讒言已經不再信任屈原。屈原無奈,在崗上捶胸頓足,仰天長嘆:「荃不察餘之中情兮,恐皇輿之敗績。」後懷王被俘,客死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