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一生沒有自己的孩子,他把自己的愛,都放在了他的侄女侄子身上,眾所周知,彭總是一個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革命者,新中國成立,乃至之前,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他卻在家裡立下了一個嚴格的規定,無論何時,都不許搞特殊,不許走後門,不許佔公家便宜。
1940年,彭總在前線抗日時,蔣介石在他的家鄉進行屠殺,彭總的兩個弟弟慘遭屠殺,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彭總便將兩個弟弟的一共七個孩子,接到了北京,供他們上學。
彭總對待侄子侄女們,很是親切,也很嚴厲,1961年,彭總回家調查研究時,他的侄子彭康志準備結婚,有人提出要用小轎車去接新娘,彭總拒絕了,他說:「不要搞這種排場,不要鋪張浪費,小車是公家的,不要佔公家便宜」
彭總嚴於律己最知名的事,是在1955年授銜時,他的侄子彭啟超被授予了中尉。
彭啟超1946年參加革命,參加了不少戰鬥,立過功,也負過傷,在授銜時,他和一起的學員,基本上都是被授予了上尉,可是他卻偏偏成為了中尉,心裡過不去,就借著來北京公差的機會,找到了彭德懷。
彭德懷:「你小子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也沒動靜。」
彭啟超:「我挺想伯父,伯母的,」
彭總遞水杯給侄子,順便問道:「啟超,你們學員軍銜評完了麼?」(彭啟超當時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
彭啟超:「正在評,伯伯,我來北京,就是來找您說這個事的。我覺得院裡評的太不公平了,我15歲在延安參加了革命,上學前就是副連長,按照文件上要求,我是完全可以評上尉的,為什麼學院就給我評個中尉?」
彭德懷沒說話,彭啟超繼續申訴:「那些和我一起參軍的人,他們都是上尉,日後我要是和他們在一起,我不是比別人矮半頭麼?伯伯,我們院長是您老部下,您能不能和他說說,讓他把我的軍銜往上提一提啊。」
聽到這句話,彭總臉色大變:「你回來就是為了這個事?」
彭啟超沒敢說話,彭總:「實話告訴你吧,把你的軍銜評低,是我的主意,誰讓你是彭德懷的侄子呢?」
彭啟超臉色一變:「伯伯,您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可是您的親侄子啊。」
彭總:「正因為你是我的親侄子,我才必須這樣做,知道你的人,知道你是靠軍功成為上尉,那些不知道的呢?一定認為你是憑藉我的關係戴上這個牌牌的,我只有犧牲你,才能服眾。」
彭啟超並不願接受彭總的說法:「您堅持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這沒有錯,但是評銜也關係著我之後的人生啊,您不能因為我是您的侄子,您就犧牲我吧?就算您不為我著想,您也該為您犧牲的弟弟想吧?」
彭總一時沒話,沉默了一會,他說:「我這當哥哥的確實對不起弟弟,但是我一直對你們幾個孩子視為己出,我想辦法關心你們,愛護你們,但是醜話說在前面,我絕不允許你們利用我的權力搞特殊,如果被我發現,你們就不要回這個家了。」
彭啟超氣憤的離開了。
彭總的妻子浦安修走了進來:「老彭,我覺得你做的不對,你不該說那麼絕情的話,」
第二天,彭啟超準備離開北京返回哈爾濱,他的妹妹彭鋼來了,交給他一條圍巾和一封信,說是伯伯彭德懷給他的。
彭啟超打開信:「啟超,你身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風,老實人有時候會吃虧,但是想想那些為革命犧牲的人,你還會為肩上多一顆少一顆豆豆煩惱麼?......」
看完信,彭啟超淚流滿面,他理解了伯伯的良苦用心。
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後,彭啟超被分配到福州軍區空軍搞機務,後來彭啟超來到武漢市肉食水產公司,任代理秘書科長,文革期間,彭啟超曾受到批判。
1978年,彭德懷被平反,彭啟超這才知道自己的伯伯已經於1974年去世,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後,彭啟超又回到了部隊,最後以副師級的待遇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