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寫信邀蔣介石回大陸,蔣介石沉默了半小時,然後只說了四個字

2020-12-15 騰訊網

在抗戰勝利後,雄才大略的毛澤東主席和英勇無畏的人民解放軍僅僅用了四年就推翻了腐朽沒落的蔣家王朝。蔣介石敗退臺灣,苟延殘喘。為了祖國早日統一,毛主席曾親自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邀其回大陸看看。

這是封什麼樣的信呢,蔣介石看了之後又是什麼反應呢?

當時是1956年,政協委員章士釗曾對周總理說,願意為祖國統一做一點貢獻,由於他的第三任妻子住在臺灣,他可以去臺灣探親的名義去探探蔣介石是否有回大陸和實現祖國統一的意願。

於是,在周總理的介紹下,章士釗到中南海面見毛主席。最後毛主席決定要寫一封信給蔣介石,並讓章士釗想法交給蔣介石。

當然,由章士釗親自交是不太合適的,毛主席經過反覆考慮之後覺得應該找一個中間人,這個人就是許孝嚴。

他是章士釗老鄉,從小就認識,毛主席也比較信任他。

於是,事情就這樣辦了:章士釗帶著信來到了香港,然後找到老鄉許孝嚴,並鄭重的把信交給了他。

許孝嚴感到此事非常重大,他第二天就來到臺北,見到蔣介石後,說明來意,然後就拿出了毛主席那封信給蔣介石。而信的內容就是非常誠懇的邀蔣介石回大陸看看,能不能第三次合作促進臺灣統一。

許孝嚴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蔣介石的反應。

已經鬍鬚全白的蔣介石看著毛主席的信,足足看了半小時,沉默了半小時。

半小時後,蔣介石站起身對許孝嚴說了四個字:「你辛苦了。」

然後,蔣介石陪著許孝嚴在官邸散了一會步,就讓許孝嚴回香港了。

1975年,蔣介石去世,自從1949離開後,再也沒有回到大陸,而他的夢想是生不能回大陸,死也要埋葬在大陸。

他的願望能實現嗎?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孫子回大陸祭祖,見到祖宅後含淚說了5個字,卻字字戳心
    1949年蔣介石深知自己在大陸敗局已定,因此在安排好撤退的部隊之後,蔣介石帶著蔣經國最後一次回到老家奉化溪口鎮,看著家鄉的一幕幕,蔣介石的心裡五味雜陳,在祭拜了母親之後,蔣介石揮淚與村民告別,當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還能回來,蔣介石沒有說話,只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然後就匆忙離開了,至此之後蔣介石再也沒能回來過。
  • 蔣介石的孫子回大陸祭祖,卻忍不住抱頭痛哭,寫下5個字,字字戳心
    因為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分別了幾十年,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到現在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其實,早在蔣介石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兵都嚷嚷著要回祖國探親,但是,當時的蔣介石,絲毫不在乎這些老兵的心情,說不能回就不能,即便蔣介石自己也是想要回到大陸看看的,但是,他卻採取了強硬的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回到大陸。
  • 蔣介石孫子來大陸探親,在祖母墓前哭著說了五字,令人感慨
    時過境遷,隨著新中國的日益強大,臺灣及其周邊地區的地圖,以前國民黨所制定的反攻計劃,早已成了痴人說夢,大批大陸逃往臺灣的人開始懷念故土。據《蔣介石傳》記載:「晚年身心疲倦,常思念家鄉故土,尤願到祖墳祭拜祖宗,這也是蔣介石晚年最大的心願。」蔣介石也是這樣,其他人的感受可想而知。
  • 蔣介石邀毛澤東談判,卻不料毛澤東這首詩先在重慶傳開了!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介石代表張治中的陪同下乘專機飛往重慶,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於下午3時36分到達,476650號軍用飛機安然著陸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然知道父親在那一戰中受到的恥辱有多麼的大,他不願意再踏入大陸,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但臺灣畢竟不是他們真正的家。
  • 蔣介石髮妻,是怎樣死的?蔣經國在母親墓碑上親書了哪四個字?
    當時,奉化縣縣長徐之圭十分得意,對溪口武嶺學校校長張明鎬開玩笑說:「本老爺三生有幸,辦此千古大案。」張明鎬與徐之圭是留日的同學,私交極好,張明鎬詼諧地說:「貴老爺若主持公理,在這份協議離婚書上批『不準'二字,定必流芳百世,揚名千古!」其時蔣經國在蘇聯留學,聞知生父與生母離婚,頗為不滿,寫信回國,百般安慰母親。
  • 胡適對蔣介石的承諾
    刪節的部分並非無關緊要,涉及了胡適對毛澤東、郭沫若等人的看法。在「成了政府的尾巴」!這段話之後,還有下面這段話:你說是不是?我說:「是國家的、政府的一個力量」,這是事實,因為我們做的是國家的事,是受政府的命令辦一件不大不小的「眾人之事」。如果毛澤東執政,或是郭沫若當國,我們當然都在被「取」的單子上。
  • 蔣介石曾斷言林彪不會忠於毛澤東,後悔沒有發展其當「內線」
    蔣介石與毛澤東的合影(資料圖)1971年9月13日,中國大陸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就是林彪出逃,摔死在大沙漠中。毛澤東與林彪的分歧,在後來越來越多地反映出來。在國際方面,善於揣摩毛澤東心思的林彪也沒有號準脈。
  • 60多年前的那場金門炮擊是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最後一次合作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世界秩序需要重新洗牌,《中國對日宣戰布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 》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書》,這四個文件組成了環環相扣的國際法律鏈條,明確無誤地確認了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證了臺灣回歸中國的國際協議具有無可否認的有效性。1949年解放軍馬上要解放全中國,蔣介石退守臺灣,1954年,美國炮製《美臺共同防禦條約》,這為解放軍解放臺灣又增加了阻力。
  • 宋美齡為何不見姐姐最後一面,寫信給姐姐,卻只收到四個字的回應
    這對姐妹中的宋慶齡和宋美齡,是最令人關注的,最令人感慨萬千的是宋慶齡在去世前,因思念多年未見姐姐,所以寫信給姐姐,卻只收到四個字的回應。事實上,兩人在未成婚前,姐妹之間的感情很好,兩人從小就一起到美國讀書,而且兩人年紀相仿的原因使他們的關係更親密,可以說是一言不發。
  • 蔣介石臨終時對兒子說了四字,張學良知道後,只好無奈地仰天嘆息
    一開始他被軟禁在貴州,之後為了掩人耳目陸續換了許多個地方,蔣介石撤離大陸的時候也不忘帶上他,此後一直將他軟禁在距離自己家不遠的地方。此前蔣介石一直不願意見張學良,直到1958年11月,他才第一次去探望被軟禁的張學良。這時候距離兩人上一次見面已經過去了二十二年,蔣介石已經滿臉皺紋,見面之後張學良沒有咒罵或者是求饒,只是平靜地感慨:「總統你老了!」
  • 高華:蔣介石為何在大陸失敗
    作為「黨國」重心,以一人領黨、國、軍,蔣介石對軍事失敗負有最大的責任。 東方早報:國民黨的失敗是個大題目。政權能出自槍桿子,也能失自槍桿子吧。 高華:那是啊,在東方許多國家政權更迭是由槍桿子決定的,當然在槍桿子的後面有政治等因素。
  • 宋美齡告訴孫子,如果不能將蔣介石安葬回老家!大陸還有一個地方
    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作為蔣介石的後人也不例外。宋美齡在1995年曾對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勇說過,希望能將「二蔣」移靈回大陸老家安葬。蔣孝勇聽後很吃驚,不知為何阿婆宋美齡為什麼那麼堅持。
  • 蔣介石後代刻意隱瞞身份回大陸故居,一個小細節,被管理人員認出
    1996年春,蔣介石生前最愛的孫子,48歲的蔣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這個春天,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抹綠。 蔣孝勇有一個未了心願,不多的時日裡,他想回大陸奉化溪口掃墓。 開始,家人不斷勸他放棄回大陸,腫瘤不斷惡化,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遠行。
  • 1996年蔣介石唯一回大陸祭祖孫子,痛哭著對妻兒說:我們是中國人
    然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作為戰敗方,敗退到了臺灣,建立了國民黨政權。在蔣介石的一生中,曾經有過四段婚姻,而宋美齡成為了他最終的伴侶。但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以後,卻沒有生育過一兒半女。大家都知道,蔣介石名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蔣經國,是蔣介石與髮妻毛氏所生,而小兒子蔣緯國,是蔣介石從日本帶回來的,她的母親是一位日本人,至於他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在臺灣的那些日子,蔣家人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祭祖。因為,不管他們身處何處,他們不敢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 1962年,美國讓蔣介石趁著中印戰爭之際進攻大陸,蔣介石果斷拒絕
    蔣介石在1949年就被我軍打的逃到臺灣,「反攻大陸」這四個打字幾乎成了國民黨政府每天都要提上一提的口頭禪了。到了1961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討論中,國民黨指定了一個計劃——「國光計劃」,當年7月,蔣介石會見臺軍的「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對二人說:「把臺灣建設好就是想要反攻大陸,你們一定要建設好軍隊。
  • 1968年,蔣介石的祖墳被炸,他知道後做了一件事,讓大陸十分後悔
    蔣介石去世30多年,有關他的爭議沒有停止:在臺灣,他的評價從「神化」到「醜化」,甚至引起動亂;在大陸上,從「漫畫」到「寫實」。檔案館材料,使蔣介石不斷成為焦點。蔣介石與周總理相比,周總理曾親自下令將他的祖先變為平地,而蔣介石則十分珍惜自己的祖先,當他逃離臺灣時,最後一件事是去浙江奉化給祖先上墳。50年代中期,有許多傳言說,蔣家的祖墳被拆除,蔣介石就睡不著了。
  • 毛澤東:說蔣介石堅決反革命 我看不見得
    毛澤東與蔣介石核心提示:(重慶談判)回到延安後,毛又說蔣:「沒有重心,民主或獨裁,和或戰。最近幾個月,我看他沒有路線了。 我看,現在是有蔣以來,從未有之弱。說他是堅決反革命,我看不見得。」本文摘自《書屋》雜誌2000年第4期 原題:近距離的觀察──讀《胡喬木回憶毛澤東》毛澤東善做文章,喜歡在文武兩條戰線上與蔣介石鬥,因而在他的「英雄時期」,也伴隨著幾個會做文章的秘書,像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等。
  • 1962年中印戰爭,美國積極慫恿蔣趁機反攻大陸,蔣介石只說一句話...
    1961年,在蔣介石的統籌下,國民黨政府推出了所謂的「國光計劃」,7月11日,蔣介石在日月潭召見「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表示:「建設臺灣為的是反攻大陸,否則我可以不幹。當前革命形勢對我有利,過去在臺12年,雖有機會,但沒有現在的形勢有利,再不奮鬥打回去,則決回不去了。」之後,蔣介石一直在等待,等待什麼呢?當然是只等國際風雲突變時,刀上進行反攻大陸。
  • 蔣介石真實的情史家事:生命中有4個女人
    他還帶去了宋美齡寫給蔣介石的親筆信:「如子文三日內不回,則妹必來陝與兄共生死也。」蔣介石看到這裡,不覺嗚咽,說不出話來。 12月22日,宋美齡在宋子文的陪同下飛赴西安。囚禁中的蔣介石見到宋美齡時,大為感動。後來,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相見時悲痛不可名狀,驚訝。餘切屬子文勸妻萬不可來西安,乃不料其竟冒險而入此虎穴也。妻見餘,強作歡顏,而餘則更為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