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2021-01-19 人民資訊

單純皰疹病毒(HSV)是人類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也是至今仍未被攻克的一道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HSV包括HSV-1和HSV-2兩種血清型,其中,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包括眼角膜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後者是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雖然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受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HSV-1在角膜上皮原發性感染並生產複製後,會通過眼神經逆行到達三叉神經節,在那裡建起一個病毒貯庫。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會復發和惡化。據估計,全球每年有150萬例角膜HSV復發病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

HSV病毒

那麼,能否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直接降解病毒的基因組,甚至從根源上「剔除」潛伏的HSV?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全球首創了新的基因治療遞送載體,利用該技術治療病毒性角膜炎,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這一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及操作技術,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為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帶來了重獲光明的新機。

相關論文截圖

新遞送載體,突破基因編輯治療最大技術瓶頸

近30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為很多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要通過精確的基因編輯治療疾病,既需要合適的基因編輯工具,也需要高效且瞬時的遞送技術,將工具準確地引導至作用靶點。目前,相對於基因編輯工具的快速進化,遞送技術的發展卻很緩慢而困難。蔡宇伽和洪佳旭研究團隊瞄準這一問題,利用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的融合,發明了原創性基因治療遞送載體——類病毒體-mRNA(VLP-mRNA)。作為一種慢病毒載體,它可以高效感染幾乎所有的細胞,而其中的非病毒成分mRNA又具備瞬時性的特點。該技術解決了讓基因編輯體細胞治療的最大技術瓶頸,有望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利用這一遞送技術,研究團隊進行了CRISPR基因編輯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前研究,在急性和復發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實現了從角膜到三叉神經節的逆行運輸,終於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

「HELP」在病毒感染模型上的治療效果展示

為了證明治療技術的抗病毒效果,研究團隊採用了預防型、治療型和復髮型三種不同的小鼠HSV感染模型。在三種模型上,HSV-1的複製均得到有效阻止,防止了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的發生。此外,研究者利用捐獻者角膜,也觀察到該技術可以有效地清除HSV-1病毒。

該項治療技術的英文全稱是「HSV-1-Erasing Lentiviral Particles」。研究團隊因此將其命名為「HELP」,即「幫助」,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讓他們重獲光明。

「從0到1」的創新突破,瞄準了皰疹病毒「潛伏庫」

隨著基因編輯工具的不斷發展,如何將這些工具更好地遞送進入病灶內,並降低這些工具在細胞中產生的長期風險,是基因治療領域日益凸顯的新挑戰。蔡宇伽和洪佳旭研究團隊開發的新技術,將病毒顆粒(VLP)和基因編輯工具的遞送相結合,在病毒性角膜病動物模型中實現了有效且安全的基因編輯。

作為我國首個基因治療方面的原創性抗病毒新技術,HELP技術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脫靶風險,減少免疫反應。「該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遞送平臺存在的尺寸限制,且將基因編輯工具的表達載體由長期存在的DNA替換成了瞬時表達的mRNA,極大地提高了工具使用的靈活性和安全性。」該成果的特邀評論員、阿斯利康(瑞典)基因治療項目高級科學家李松沅博士說。

病毒性角膜炎並非無藥可醫,但無論是阿昔洛韋(ACV)等小分子抗病毒藥物還是角膜移植,都無法對潛伏的皰疹病毒庫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使其成為難以根治之症。該項研究便為治療此類頑疾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思路。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進教授認為,將基因編輯運用於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療,是「從0到1」的創新突破。各項試驗結果都有力地支持了HELP作為一種新型抗病毒療法的臨床潛力,將幫助體內基因編輯治療時代真正到來,為無藥可治和有藥難治的遺傳性、獲得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通訊作者洪佳旭(左)和蔡宇伽共同解答記者提問

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攜手,造福患者

從事基礎研究領域的蔡宇伽教授與立足臨床診治的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合作,緣於2019年一場學術論壇上的交流。深耕基因編輯領域數年的兩人互取優勢,考慮到眼部器官的相對獨立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無法治癒性和疾病與技術的適配性,研究團隊將合作聚焦於此。目前,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及許可下,洪佳旭團隊正在主持開展基於本項技術的初期可控的臨床應用研究,未來或將應用拓展至其他遺傳性眼科疾病的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是國家衛健委所屬唯一一所三甲眼耳鼻喉專科醫院,70%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疑難雜症佔比高。院長周行濤表示,該院「十四五」期間將堅持科研創新,為上海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建設貢獻力量。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韓澤廣表示,研究院將致力於多學科交叉的基地建設,希望建設成為支撐上海乃至全國高水平生物醫學研究的一個高地,成為新型重大疾病預測預防和治療策略方法的策源地。

(圖片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有望通過HELP療法...
    因此,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HSV根據抗原特性不同可分為HSV-1和HSV-2兩種血清型。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危機並未解除。
  • 每年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失明,專家:基因編輯有望根治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基因治療再次實現創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年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難題有了新突破口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接連發表。
  •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 4個偏方治療病毒性角膜炎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由於病毒感染了眼睛的角膜而使角膜發炎,這叫做病毒性角膜炎。患了此病,會有流淚、眼睛酸痛、怕看日光的症狀。那麼,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病毒性角膜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角膜淺層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故該病常有明顯的刺激症狀,有畏光、流淚、酸痛等。
  • 東莞眼科醫院簡單治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
    核心提示: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種由病毒可以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它對眼睛造成環境刺激,而眼睛不能被風或光刺激,並在企業一定發展程度上影響視力。一般根據患者會選擇作為一種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的藥物臨床治療,以下小系列為您介紹幾種病毒性角膜炎的藥物研究治療。
  •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當前位置: > 專題 > 華夏健康 > 世界愛眼日:愛護心靈的窗戶 > 眼病常識(結膜角膜病變)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2010-06-03 16:03:44
  • 中醫如何治療角膜炎 3招治好角膜炎
    角膜炎是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眼部疾病,角膜炎的發生通常是來著自身或者外界感染,你知道中醫如何治療角膜炎嗎,引起角膜炎的原因是什麼,角膜炎如何護理呢,下面一起來看文章介紹吧。中醫如何治療角膜炎1、銀翹解毒湯治角膜炎[處方組成]銀花,連翹,粉丹皮,板藍根,梔子,蟬衣,荊芥,大青葉,桔梗,木通等。[用法用量]上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煎30分鐘左右,取藥液200毫升,加水再煎取藥液150毫升,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備用。每日1劑,分2—3次溫服。[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治角膜炎屬於風熱溼毒型。
  •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2020-07-28 0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角膜炎的症狀 患有角膜炎該怎麼辦
    角膜炎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對於很多患有角膜炎的朋友來說,是非常難受和影響生活的。有的朋友可能對於角膜炎的症狀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小編給大家講講角膜炎的症狀有哪些、角膜炎應注意什麼以及角膜炎的治療偏方有哪些。角膜炎的症狀1、角膜炎是角膜炎水腫或潰瘍引起的。需要和炎症後所形成的角膜瘢痕進行鑑別。
  • 病毒性心肌炎嚴重嗎 如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麼病症相信很多的人對於它並不是很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瀰漫性間質炎症和纖維變性、溶解或壞死。那麼,病毒性心肌炎嚴重嗎?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病毒性心肌炎嚴重嗎大多數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後痊癒不遺留任何症狀或體徵。
  • Nature二連發,創新型mRNA遞送技術將引領基因治療領域新一輪風潮
    近日,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Nature Biotechnology接連發文,均指向一種介於病毒載體與非病毒載體之間的類病毒體(virus-like particle, VLP)遞送技術,在這兩篇研究報導中,都是遞送的CRISPR/Cas9 mRNA,分別在溼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和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小鼠模型中展現了治療潛力。
  • 病毒性腦炎引起的癲癇如何進行治療?
    病毒性腦炎也會引起癲癇 病毒性腦炎同樣作為一種腦部疾病,也會存在誘發癲癇疾病的可能。病毒性腦炎是由於各種病毒引起的顱內的感染,對大腦形成了一定的腦部實質性的損害叫做形成腦炎。而在癲癇臨床中,因腦部疾病給大腦形成實質性損傷,若損傷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修復,是可能會刺激到腦部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從而導致癲癇發作的。
  • 三元基因:運德素引領創新搏擊百億兒科市場打開增長空間
    三元基因主營產品是重組人幹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該產品可應用於治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毛細胞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多種疑難疾病,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因工程一類藥物,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從無到有「零」的突破。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此技術,研究人員能夠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並有望帶來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究竟是什麼,將給醫學領域帶來哪些突破,基因編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 新組合療法突破大腦「結界」,治療乳腺癌腦轉移
    腦轉移的系統治療,難點在於如何突破血腦屏障(BBB)這一大腦「結界」。 目前,腦轉移的一線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全腦放療(WBRT)、立體定向放療(SRS),以及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仍需要更多能突破血腦屏障的療法,延長這類患者的生存期。
  •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2020-12-16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元基因:精選層四大研發募投項目瞄準「世界級」難題
    據介紹,三元基因的主營產品重組人幹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經過十餘年的實驗室研究和臨床研究,用霧化給藥方式治療病毒性肺炎,在產品技術方面和患者依從性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優勢,該產品也是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中唯一獲得官方批准在產品說明書上標註有用於小兒RSV肺炎適應症的幹擾素產品。
  • 高發於中青年的病毒性心肌炎誘發原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03治療心肌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選擇最合適的方法一旦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就目前而言是沒有什麼很有效的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的,現在治療這種疾病主要是以針對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療為主的,具體治療需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個體的而決定。
  • 愛滋病治療獲重大進展: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這一突破是在愛滋病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將使研究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治療人類HIV感染的方法。這項新工作表明,研究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被稱為SIV和HIV的病毒儲藏庫,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並隱藏多年的細胞和組織,是治癒感染的主要障礙。這些病毒庫中的SIV或HIV超出了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範圍,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抑制病毒複製並從血液中清除病毒。一旦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病毒就會從其儲藏庫中出現並重新進行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