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9 澎湃新聞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眼科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眼科治療重大突破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我院眼科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的「HELP療法」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帶來福音。

發表論文界面

今天上午,我院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會上就此項基因編輯治療技術——「HELP」作了介紹與答疑。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朱啟高、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韓澤廣、我院黨委書記錢飈、院長周行濤等領導蒞臨參會。會議還邀請到文章通訊作者——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我院眼科研究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參會,並現場答疑。19家媒體代表也參與了本次聯合發布會。

為什麼是「從0到1」的創新突破

單純皰疹病毒(HSV)是人類最常見的病原體。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就是人類。因此,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

HSV病毒

HSV根據抗原特性不同可分為HSV-1和HSV-2兩種血清型。HSV-1的感染可引起多種疾病。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

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危機並未解除。HSV-1在角膜上皮原發性感染並生產複製後,會沿逆行方向通過眼神經到達三叉神經節。在那裡,它們建立了一個病毒貯庫。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會復發和惡化。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

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直接降解病毒的基因組,甚至從根源上「剔」除潛伏的HSV,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HELP」療法

基因編輯技術發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為從根本層面上解決疾病成因提供了可能性。要能實現精確的基因編輯以達到治療效果,不僅需要合適的基因編輯工具,更需要高效且瞬時的遞送技術,將工具準確地引導至作用靶點,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而目前,相對於基因編輯工具的快速進化,遞送技術的發展卻極其緩慢而困難。研究團隊以此為核心問題,通過將利用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的融合,發明了全球首創的原創性基因治療遞送載體——類病毒體-mRNA(VLP-mRNA)。作為一種慢病毒載體,它可以高效感染幾乎所有的細胞,而其中的非病毒成分mRNA又具備瞬時性的特點。該技術解決了讓基因編輯體細胞治療的最大技術瓶頸——遞送技術,有望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HELP的工作原理及生產過程

利用該遞送技術,蔡宇伽和洪佳旭研究團隊進行了CRISPR基因編輯治療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前研究,在急性和復發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實現了從角膜到三叉神經節的逆行運輸,終於將潛藏在神經節的HSV-1病毒庫清除。

該項治療技術的英文全稱是「HSV-1-Erasing Lentiviral Particles」。於是,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HELP」,即「幫助」,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

應用於臨床可行嗎

研究團隊此次開發的新技術,創新性地將病毒顆粒(VLP)和基因編輯工具的遞送結合起來,在病毒性角膜性的動物模型中實現了有效且安全的基因編輯。

HELP在病毒感染的治療模型上的治療效果展示

作為我國首個基因治療方面的原創性抗病毒新技術,從細胞水平研究到動物水平研究,再到捐獻者角膜研究,都實現了步驟完備、論證可靠的臨床前研究。HELP技術以mRNA的形式完成CRISPR/Cas9的工具遞送,使得基因編輯酶Cas9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很短,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脫靶風險、減少免疫反應。

HELP清除角膜內與三叉神經節內的皰疹病毒

HELP作為一種新的抗病毒療法的臨床潛力,將幫助體內基因編輯治療時代的真正到來,為無藥可治有有藥難治的遺傳性、獲得性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目前,在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論證及許可下,洪佳旭團隊正在主持開展基於本項技術的初期可控的臨床應用研究。未來或將應用拓展至其他遺傳性眼科疾病的治療上。

攜手共贏 同攀高峰

本研究成果實現了「兩個跨界合作」:1、跨校合作,由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與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共同合作完成;2、跨學科合作,通過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醫學研究的成功攜手,帶來新的展望與福音。

本研究也是我院堅持以臨床問題為導向,堅持科技創新,努力建設研究型醫院的一個新的跨步。

——小編手記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朱啟高副主任

在會上發言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袁正宏書記

在會上發言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 韓澤廣院長

在會上發言

我院周行濤院長 在會上發言

我院徐格致副院長 主持本次發布會

通訊作者 洪佳旭(左)、蔡宇伽(右)

共同介紹論文主要創新點,並現場答疑

作者團隊左起依次為:

周旭嬌、洪佳旭、蔡宇伽、尹笛、凌思凱

五官我守護

世界你感受

我們一直在努力

供稿 | 眼科

供圖 | 眼科、宣傳文明辦

原標題:《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HELP」!基因治療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根治
    這一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及操作技術,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接連發表,為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帶來了重獲光明的新機。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有望通過HELP療法...
    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危機並未解除。HSV-1在角膜上皮原發性感染並生產複製後,會沿逆行方向通過眼神經到達三叉神經節。在那裡,它們建立了一個病毒貯庫。一旦重新激活,疾病便會復發和惡化。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
  • 每年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難題有了新突破口
    蔡宇伽(右)與洪佳旭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的難題有了新突破口。若眼角膜被HSV-1感染,會引起皰疹性基質性角膜炎(HSK),成為導致感染性失明的首要原因。 部分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能通過接收角膜移植恢復透明,但危機並未解除。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每年有150萬個角膜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
  • 每年4萬人因病毒性角膜炎復發失明,專家:基因編輯有望根治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使病毒性眼角膜炎得到根治。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 )雜誌上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基因治療再次實現創新突破,病毒性角膜炎有望因此得到根治。
  •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 4個偏方治療病毒性角膜炎
    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由於病毒感染了眼睛的角膜而使角膜發炎,這叫做病毒性角膜炎。患了此病,會有流淚、眼睛酸痛、怕看日光的症狀。那麼,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病毒性角膜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角膜淺層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故該病常有明顯的刺激症狀,有畏光、流淚、酸痛等。
  • 東莞眼科醫院簡單治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
    核心提示: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種由病毒可以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它對眼睛造成環境刺激,而眼睛不能被風或光刺激,並在企業一定發展程度上影響視力。一般根據患者會選擇作為一種方法簡單操作方便的藥物臨床治療,以下小系列為您介紹幾種病毒性角膜炎的藥物研究治療。
  •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當前位置: > 專題 > 華夏健康 > 世界愛眼日:愛護心靈的窗戶 > 眼病常識(結膜角膜病變)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2010-06-03 16:03:44
  • 新組合療法突破大腦「結界」,治療乳腺癌腦轉移
    近年來,各類靶向藥物的問世,讓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改善,生存期顯著延長。 然而,腦轉移的發生率也水漲船高,可達55%。當乳腺癌細胞擴散到大腦時,患者的生存期將大大縮短,通常只有6個月。目前仍缺乏針對乳腺癌腦轉移的靶向療法。
  •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新標記物,有望預測癌症免疫療法有效性
    以色列科學家發現新標記物,有望預測癌症免疫療法有效性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通過研究確定了新的標記物,有望幫助預測免疫療法對哪些癌症患者產生積極反應的機會更大。
  • 眼病患者重獲光明,送錦旗至謝鎮安愛爾眼科醫院
    經過多方打聽及其他患者的推薦,衛老先生來到鎮安愛爾眼科醫院,我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由省內著名眼科專家朱賽林、姜旭光教授為主的專家團隊,經過細緻的檢查後,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第二天複查,左眼視力已由原來的0.2恢復至0.8,重獲光明的患者非常激動,緊緊握著醫生的手,久久不願意鬆開。出院不久,就給醫院送來了錦旗與感謝信,信中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中醫如何治療角膜炎 3招治好角膜炎
    角膜炎是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眼部疾病,角膜炎的發生通常是來著自身或者外界感染,你知道中醫如何治療角膜炎嗎,引起角膜炎的原因是什麼,角膜炎如何護理呢,下面一起來看文章介紹吧。角膜炎如何護理1、用眼衛生方面角膜炎患者培養講清潔、愛衛生的習慣,不隨意用髒手與髒手帕揉拭眼睛,洗臉用具定期煮沸消毒,尤其是戴角膜鏡(隱形眼鏡)者。角膜炎的恢復期可進行熱敷,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和加強組織修復。
  • ...質子療法讓他們重獲「新生」|質子療法|唾液腺癌|癌症|劑量|...
    圖片來源:twitter@MDAProtons癌症是羅爾芬生命中的一個坎,但質子療法幫助他快速而平穩地越過了這個坎,沒有留下任何不必要的遺憾。質子是相對較重的帶正電的粒子,它們會在擊中目標時停止。而X射線束由光子組成,光子是幾乎沒有質量的粒子,因此它們會一直穿過身體,包括健康的組織。
  • 角膜炎的症狀 患有角膜炎該怎麼辦
    角膜炎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對於很多患有角膜炎的朋友來說,是非常難受和影響生活的。有的朋友可能對於角膜炎的症狀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小編給大家講講角膜炎的症狀有哪些、角膜炎應注意什麼以及角膜炎的治療偏方有哪些。角膜炎的症狀1、角膜炎是角膜炎水腫或潰瘍引起的。需要和炎症後所形成的角膜瘢痕進行鑑別。
  • 兒童腦瘤研究新突破!將改善患者預後,挽救更多生命
    紐卡斯爾大學的這項研究確定了哪些患者更有可能繼續患有該種疾病,並提供了調整治療和監測以改善兒童患者預後的能力。  領導這項研究的紐卡斯爾大學癌症中心主任SteveClifford教授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可立即應用於臨床,幫助疾病監測、促進治療決策,並改善復發後的生活質量。
  • 10年新突破 -- 侖伐替尼成一線療法內地即將上市
    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肝癌大數據報告》顯示,原發性肝癌全球每年新發病例85.4萬,中國46.6萬,約佔全球的55%。這意味著,中國以全球18.5%的人口,卻認領了每年全球約55%的肝癌新發病例。 與發達國家的發病因不同的是,我國八成以上的肝癌患者均擁有B肝病史,其中多數屬不可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喪失了手術根治機會。
  • 出國看病有望迎來新療法,FDA授予Sotorasib突破性療法認定
    近日,據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FDA授予Sotorasib突破性療法認定,有望治療KRAS G12C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既往必須已經接受過一種系統性治療。Sotorasib也稱為AMG510,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稱,Sotorasib同時被納入FDA的腫瘤產品實時審評試點項目RTOR,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到,RTOR旨在探索更有效的審批流程,以便儘早將安全有效的療法帶給患者。
  • 長治市中醫醫院「三氧療法」讓患者擺脫困擾
    毛囊炎是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它發病率較高,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困擾。50多歲的和先生就是一名毛囊炎患者,3年前突患此病,一直被毛囊炎困擾。吃藥、塗抹膏劑,什麼方法都試過,多年來四處求醫但均不見效。
  • 索馬魯肽治療NASH獲突破性療法認定,肥胖症療法降低體重接近20% |...
    索馬魯肽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2期臨床試驗結果積極  諾和諾德在電話會議上宣布,美國FDA已經授予索馬魯肽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NASH患者。索馬魯肽作為單藥療法,在治療NASH的2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結果,與安慰劑相比,在不加劇肝臟纖維化的情況下,顯著消除患者的NASH組織學症狀。在接受最高劑量索馬魯肽治療組的患者中,66.7%患者的NASH症狀得到消除,安慰劑組這一數值為22.9%。這一臨床終點是美國FDA和歐盟EMA考慮審評NASH療法的兩個主要終點之一。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異體超活性粒細胞抗癌療法(以下簡稱「粒細胞抗癌療法」)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美國維克森林大學教授、上海市東方醫院客座教授崔徵教授根據粒細胞吞噬、殺滅腫瘤細胞的功能研發出的全新療法,其本質是成分輸血,安全性高,有望為癌症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那麼,粒細胞抗癌療法和幹細胞療法、時下大熱的免疫療法究竟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