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公遊園裡有大美女」 北宋書畫家米芾的故事 及其他

2020-12-23 逍遙遊遍

米公遊園裡有大美女

朋友從外地到襄陽遊玩。一日,遊完了米公祠,出米公祠大門右行,順沿江大道西行,大約300米,到了米公遊園。

他問,米公遊園裡有個雕塑大美女是誰?

我疑惑了,米公遊園裡,咋會有大美女呢?

我一直沒有去過米公遊園,他一說,我抽時間去了。一看,還真有大美女,雕塑,六七米高。我在遊園裡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關於大美女的介紹。不知道大美女是誰。

遊園大門上的「米公遊園」及美女雕塑

不管大美女是誰,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米公(米芾)和他的故事及他的長子、紀念他的祠堂。


米芾簡介

米芾(1051—1107),名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嶽外史等。祖籍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北宋書法家、畫家。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博士,曾任禮部員外郎,人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色。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書畫史上有「米家山水」「米氏雲山」和「米派」之稱,他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米芾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

米芾存世書法有《蜀素帖》、《苕溪詩》等,著作有書史、畫史等,後人輯《寶晉英光集》等。

米芾像

米芾故事

【「永」志不忘】

米芾小時候家境不富裕,花學費在私塾學寫字,學了三年長進不大。

一日,他聽說有位路過村裡的趕考秀才字寫得好,就去請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臨帖後說:「想要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可我的紙貴,五兩紋銀一張。」米芾心想哪有這樣貴的紙,但出於學字心切,一咬牙借來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三天後拿給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著這張用五兩銀子買來的紙,左看右看也不敢輕易使用。於是對照字帖,用沒蘸墨水的筆在書案上划來划去,反反覆覆地琢磨,把一個一個的字印在心裡。

三天後,秀才來了,見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紙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驚訝地問:「怎麼還沒寫?」米芾如夢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我怕弄廢了紙。」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提筆寫了個「永」字。秀才一看,字寫的遒勁瀟灑,便故意問道:「你為什麼三年學業不進,三天卻能突飛猛進呢?」

米芾想了想說:「因為這張紙貴,不敢像以前那樣隨便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對!」秀才說:「學字不光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秀才說完,揮筆在「永」字後面添了八個字:「永誌不忘,紋銀五兩。」從懷裡掏出那五兩銀子還給米芾,頭也不回地走了。

【」米顛「拜石】

米芾一生都迷戀奇石,到了如醉如痴、如癲如狂的地步,故有「米癲」的戲稱。

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記載有這樣一件事:「(米芾)知無為軍,初入川廨,見立石頗奇,喜曰:『此足以當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聞而論之,朝廷亦傳以為笑。」

這段話的意思是:米芾擔任無為軍事長官,剛剛到達州官坻,看見一塊立石極為奇異,十分驚喜地說:「這奇石足以讓我祭拜」。於是就命令部下給自己穿上官袍並手持笏板拜祭它,一邊拜還一邊喊著「石丈」。喜歡傳話的人聽到後,就四處談論這事,在朝廷百官中也把它作為笑話來傳播。

宋人費袞《梁溪漫志·卷六》中,記載有米芾另一件拜石之事:「米元章守濡須,聞有怪石在河?,莫知其所自來,人以為異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為燕遊之玩。石至而驚,遽命設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米元章做濡須的太守,聽說河邊空壩上有一塊怪異大石,不知它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人們認為它是神異之物,不敢搬動它。米元章命令把這奇石搬運回州郡,作為人們遊玩的景物。當大石搬運回來的時候,米元章十分驚異,即刻就命下屬擺設宴席,跪拜於庭堂之下,並且說:「我想見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

米芾整日醉心於品石、賞石,以至於好幾次遭到貶官,一生宦途失意。無為州距靈璧石的產地不遠。米芾借近水樓臺之機,廣為搜集奇石,樂此不疲,還將所集之石,冠以美名。

【」米家山水「】

有一天,米芾跑到南郊的黃鶴山上找石頭,跑遍了整個山頭,一塊稱心如意的也沒找到。他到山下鶴林寺去歇息。

到了鶴林寺,只見遠處重巒疊嶂,氣勢磅礴;山頭雲霧繚繞,變化萬千。他問和尚要來筆墨,鋪好宣紙。

他凝神望看窗外,但是遲遲沒有下筆。原來窗外遠山煙雲掩映,用一般的傳統技法是畫不出來的。這時,他一會兒放眼遠望,一會兒閉目沉思,有時還不住地搖頭晃腦,如醉如痴,而手裡的筆卻不自主地在宣紙上點點戳戳。

過了不知多久,只聽和尚在旁邊連聲喊道:「妙!妙!妙!」米芾不知何事,連忙把眼光從遠處收回,朝宣紙上一看,自己也大吃一驚:原來,宣紙上竟出現了一幅別具風格的山水畫,這山和雲霧,全是用水墨一點一點地點染而成。寺外的景色和宣紙上的畫渾然一體,虛實難分。

米芾畫了很多畫,還沒有畫過像這樣的得意之作,於是就在畫上題了「鶴林煙雲」四個字,寫上名字,蓋了印章。

和尚一看名字和印章,才曉得這位施主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米芾,於是就請他到方丈室裡小坐,捧出香茶和果品招待。

這以後,米芾就經常來鶴林寺,用畫「鶴林煙雲」圖的水墨點染技法作山水畫。久而久之,形成了獨特的「米家山水」畫法,「鶴林煙雲」就成了「米家山水」畫法的代表作。


米芾的長子和米公祠

【米友仁】

米友仁是北宋書畫家米芾的長子,北宋宣和四年(1122)應選入掌書學(古代專習書法的學校),南渡後備受高宗優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

他承繼並發展了米芾的山水技法。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稱,論者說:「宋之有元璋元琿,猶晉之有羲之獻之。」

【米公祠】

米公祠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漢江之畔,原名米家庵,是紀念米芾的祠宇。始建於元代。舊有寶晉齋、仰高堂、九華樓、遠樓、洗墨池等。門楣有清末文淵閣大學士襄陽人單懋謙所題的「米公祠」三字。碑廊內存有米氏書法石刻及其他古、現代名家書法石刻。

米公祠牌坊

從以上情況看,米芾這個人的嗜好是熱戀石頭,達到了「顛」的地步。因此,人稱「米顛」。

米公遊園裡的大美女

至於米公遊園裡,怎麼有一個大美女?大美女又是誰?實在無法弄明白。

有高人,請指點一下。


(楊立武)



相關焦點

  • 襄陽米公祠遊記
    後來在明末時期毀於戰火,現存全部建築是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開始,由襄陽道憲御史邵嗣堯召集米氏族人著手重建,重建時間跨度很長,一直持續到雍正年間,先後由米芾第十八代孫米瓚、十九代孫米爵、二十代孫米澎三代完成,改名米公祠。現在已經成為了紀念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書畫大家米芾的紀念館。
  • 七絕.襄陽市米公祠之米芾(韻押平水韻之下平聲七陽)
    七絕.襄陽市米公祠之米芾(韻押平水韻之下平聲七陽)作者/肖連成圭碑墨跡見滄桑,書畫楹聯始未央。抱石稱兄君莫笑,癲而靈妙米襄陽。2020.7.10釋義:襄陽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於元,擴建於明,後改名米公祠,是為紀念中國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築群體組成,中軸為主體建築亭、拜殿碑廊、寶晉齋、仰高堂,總佔地面積為一萬二千多平方米。殿堂裡珍藏陳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跡和石刻。
  • 【名品賞析】北宋米芾 行書 《天馬賦》
    北宋著名書法家、鑑定家、畫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陽(今屬湖北),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召為書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米芾在官場上並不得意,其「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因其衣著行為以及迷戀書畫珍石的態度皆被當世視為癲狂,故又有「米顛」之稱。     米芾【mǐ fú】(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
  • 走進北宋——米芾書法(全集)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張季明帖》《李太師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詩帖》等。米芾所書《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是天下第八行書,被後人譽為中華第一美帖。
  • 米芾南官石刻考及其風格特徵
    米芾早年曾在廣東任職三年有餘,桂林任職一年有餘,留存石刻共十一件。石刻書法淳古雅致,內蘊深厚。另有桂林《米芾自畫像》是迄今唯一的米芾自畫像,人物描繪傳神有致,展現了米芾早年「凌雲御風之高致」的氣質。從傳世的這些石刻可以窺見早期米芾的書畫天賦與才能,對於研究其早期書畫風格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彌補正史中米芾一段非常重要的藝術生涯。
  • 伏波山中遺藏墨寶 解密一段米芾與桂林的歷史奇緣
    桂林伏波山的還珠洞內有一處石刻,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所有現存書法作品中最早的真跡。
  • 米芾《彥和帖》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
  • 【國畫】米芾 米友仁--米氏雲山
    在灕江畫派前史上,米芾的意義不僅在於最早描繪桂林山水,而且,據推測,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上影響甚大的「米家山」(也稱米氏雲山、米點山水)水墨技法,「用濃淡不同的墨,慢慢渲染出雲的流動,以及雲霧中的山水」(蔣勳《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就與米芾面對桂林山水的感悟有關。比米芾稍晚幾十年的張孝祥在歌詠桂林山水的詩歌中就寫道:「雲山米家畫,水竹輞川莊。」
  • 北宋書法四大家
    3.米芾 米芾(1050-1107),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北宋著名大書畫家,鑑藏家。宣和年間為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 米芾能詩擅文,書畫尤具功力。篆、隸、行、草、楷各體皆能,行草造詣尤高。芾自雲學過各家各派,但從其作品觀之,得王獻之、釋智永二家最多。其書淋漓痛快,雋雅奇變,晚年書藝更達至爐火純青之境。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
  • 公共基礎知識:北宋書法四大家
    「人品」與「書品」相統一,成了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其中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而且成就最高,故被後人合稱為「宋四家」。明清以來,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該是蔡京,後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並認為蔡襄的藝術成就在蔡京之上。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書法欣賞,米芾行書《千字文》,米芾書法高清大圖
    《千字文》也是歷代書法家的熱門創作素材,著名版本有智永、文徵明、趙孟頫六體版等,也有大量諸如顏真卿、王羲之等集字版本,備受書法學習者青睞。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米芾集字版本。 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陽人。
  • 苦心孤詣 清風灝氣——鹿山居士米芾
    同年,米芾八歲,初遇良師,苦學書法。米芾學書十分刻苦,臨池不輟,逐漸在書法上有了自己的感悟。宋神宗元豐五年三月,米芾來黃州訪蘇軾,為人率真的蘇軾與米芾相談甚歡,米芾在蘇軾的啟迪下潛心魏晉,在書法上頗有造詣,後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 【書法研究】書法收藏對米芾書風的影響 ■張三鐵
    一 米芾的收藏途徑  1、購買 米芾購買到的書法名跡主要有王羲之《桓公破羌帖》、張旭《秋深帖》、褚遂良臨《蘭亭序》、懷素書帖等,這些都在米芾的《書史》或其他資料中有記載。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所記則是米芾以自己的摹本騙取人家真跡的故事:  米元章書畫奇絕,從人借古本自臨拓,臨竟,並與臨本真本還其家,令其自擇其一,而其家不能辨也。以此得人古書畫最多。  就此點,蘇東坡有詩譏之:「錦囊玉軸來無趾,燦然多真擬聖智。」「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痴虎頭。」
  • 為紀念一代書法大家,米襄陽,漢江邊上有一座始於元代的古建
    離漢江遊輪碼頭,龍子口碼頭不遠處,有一座米公祠,是襄陽市著名的景點之一。米公祠原先叫做米家庵,是紀念中國古代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世稱米襄陽,始建於元朝,擴建於明朝。老建築所展現的藝術與文化就是經過時間的打磨,向後人傳遞,數百年前,前人們發生的故事。欣賞此類古蹟博物館,千萬要靜下心神,不要浮躁,如果只是匆匆打卡,到此一遊,可能你出了門就忘記剛剛參觀的是哪裡。米公祠的佔地面積不大,祠內有紀念性建築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還有東西兩個院落。
  • 米芾書法造詣如何?為什麼說米芾篆愛《詛楚》
    除了黃庭堅之外,米芾是尚意書家中另一個對篆書傾心頗多又積極投入到篆書創作中的重要書家。再者,稍後的周必大(《益公題跋》)、都穆、萬斯同也都將其與《石鼓文》的相較,質疑《詛楚文》書風、殘剝面貌,推斷為偽作。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蘇軾、歐陽修甚至趙明誠等人所見之《詛楚文》並非原刻,應為宋人重刻本。那麼,米芾見到的《詛楚》文面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 米芾、蔡京題款——闢雍古硯現身日本
    難怪宋朝的大書法家米芾和當朝的宰相蔡京見此硯後,情不自禁地在硯側題詩作賦。另外該硯中間的臺上有一大塊石質細膩的火捺紋,形狀極像僧人拜佛。該硯面呈方形,長9.5cm,寬是9.4cm。硯面的上方刻有雲紋和一條龍紋,中間刻有太陽,其寓意吉祥。與太陽相呼應的是硯底刻有一隻頭上生角的蟾蜍,蟾蜍象徵月亮,神話說嫦娥在月亮中變成蟾蜍。
  • 米芾●天姿轅轢未須誇 集古終能自立家 (多年硬碟珍藏圖片大翻箱,一件不留全部發送)
    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鑑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因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給大家奉上•米芾行書通用春聯50副,提前恭祝大家新春快樂、身心康健、萬事大吉………
    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