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地

2021-01-09 騰訊網

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一名滑冰者時而跳躍、時而旋轉,宛如靈動的蝴蝶在冰面歡快地「飛舞」。2020年12月4日,泰山區持續發力旅遊業供給側改革、不斷豐富文旅產品業態體系的又一佳作——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隆重面世、露出「真容」。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室內冰雪場館,這一項目的建成運營,不僅填補了全市室內冰雪運動項目空白,豐富了體育旅遊產品,活躍了體育文化市場,更為加快推進全區乃至全市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動能。

近年來,泰山區突出全域旅遊發展和群眾文化繁榮的主線,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文化旅遊業態、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著力完善產業經濟體系,文化和旅遊產業實現了高質量融合發展。泰山腳下、汶水之濱、碧霞湖畔,泰山區文化旅遊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龍頭項目帶動,助推文旅產業加速跑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特色鮮明、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文化體驗遊樂項目,是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必備吸引物和首要載體,為文化旅遊繁榮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保障。

泰山區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成運營的泰安方特歡樂世界自2010年開業以來,累計接待遊客13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18億元,成為全省最具熱門的主題公園之一。

與泰安方特歡樂世界一樣,依託泰山與徂徠山斷裂帶地質文化打造的泰山寶泰隆旅遊景區,利用洞內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打造了3000米長的地下暗河漂流,是迄今為止亞洲最長的地下河漂流,並與周邊主題旅遊形成互補,打造出了集漂流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特色餐飲於一體的休閒度假綜合體。

發揮泰安方特歡樂世界、泰山寶泰隆遊景區的龍頭帶動作用,泰安市集聚高端要素資源,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總投資6億元的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項目,建設5個世界先進的氣承式氣膜結構為主體的冰雪館群,目前已建設完成素質教育中心、冰體館、冰上演藝中心三個氣膜場館,並成功舉辦了山東省「中國體育彩票杯」短道速滑錦標賽;總投資50億元的碧霞湖文化項目依託泰山碧霞湖水資源,建設集度假、休閒、運動、康體、娛樂為一體的都市風格旅遊度假片區,已入選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庫和省新舊動能重點項目庫;總投資20億元的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產業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文化科技數據產業園,正進行試運營;總投資10.89億元的泰安養心谷項目建設集養老養生、保險護理、旅遊觀光於一體的高端綜合養生基地,計劃2021年竣工運營。

2020年,泰山區重點推進泰山年文化小鎮、國際文化大數據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的籤約落地、建成運營,進一步延長了全區文旅消費鏈條,為文化旅遊產業打好堅實「地基」,帶動發展釋放新活力。

讓遊客進得來,還要留得住,優質安全的服務環境是的根本。泰山區各大景區景點著力推進道路交通、停車場、標識牌、直通車、景區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健全完善和管理服務的細化優化。目前,擂鼓石大街、靈山大街等市區內丁字路和斷頭路已被打通,博陽路和環山路東延線成為泰城東部最美旅遊大道,連接省莊北部山區的23.8公裡旅遊觀光路全線完工。

科技創新驅動,文旅融合迸發新活力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泰山區在推動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持續發力。

泰山區以現代高科技技術促進文旅融合,將超高清、虛擬實境、數據信息等高新技術融入了景區核心項目,讓景區實現提質升級。泰安方特歡樂世界先後對《聊齋》《恐龍危機》《飛越極限》等大型VR項目進行了重新編排設計,大大提升了遊客的遊玩體驗。2020年受疫情影響,現金流並不充足的情況下,方特歡樂世界投入1000餘萬元,與國內頂級數位技術團隊合作,對「飛越極限」項目進行了全新升級,8臺全新投影、超4K解析度、多層次環繞音等技術的升級讓遊客視聽體驗更為逼真與震撼。

親近歷史文化,品讀城市故事。託厚重的泰山文化,泰山區不斷為企業生根發芽注入文化發展的新動能,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和內涵。以石敢當習俗為依託,泰山區精心打造了泰山石敢當文化節,目前已連續舉辦10屆,通過整合相關民俗文化資源,以趕大集活動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旅遊文化活動,受到遊客的廣泛讚譽。用特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泰山區先後引進泰武文化傳媒、不二動漫等動漫企業,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文創旅遊商品研發過程,將泰山文化內涵與動漫形象有機結合,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泰山文化動漫產品,通過『動漫+文創』的形式,推動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泰安魯普耐特繩網文化體驗館依託泰山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展現「繩文化」最古老的文化傳承的歷史特質,以「文化」為表現形式,以「體驗」為特色,聚合產業資源、傳承工匠精神,用「繩網+」和網際網路思維把「繩網」科技、「繩網」文化、「繩網」功能、「繩網」體驗融合在一起,構造繩網+工業旅遊+文化產業+遊樂體育+教育、體驗培訓新模式,打造新繩網的創意、創造、創業發展營地,讓傳統繩網產業成為跨界融合的新典範。

利用資源稟賦,為讓文化「活」起來,泰山區將非遺等傳統文化與旅遊產品相結合,有效弘揚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深化文旅融合。在「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開展非遺項目進景區、進特色街區、進校園展示活動,讓群眾與非遺項目面對面、近距離領略非遺文化魅力。泰安方特花燈會採用傳統花燈工藝與現代光影技術結合理念,打造主題花燈,推出廟會美食、舞龍舞獅、貼福牆、派紅包、猜燈謎等傳統民俗活動,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春節假日旅遊的主打產品。2020年,泰山區豆腐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目前,泰山區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3項,市級非遺項目20餘項,區級非遺項目60餘項。

打造特色品牌,擴大文旅融合影響力

當夜幕降臨,泰山區曳尾園民宿內燈光亮起,白牆灰瓦間竹影斑駁,樹影綽約,柔美的燈光與寧靜的夜晚,交織在一起,靜謐而大氣。

民宿作為湧現出的住宿新業態,受到遊客廣泛喜愛。以品牌高效賦能,創造更大價值,泰山區將環山路以北舊村改造後騰空的院落以及常年失修的破舊院落進行保護、改造、利用,在保留古舊村落、院落特色和鄉村文化基礎上,融入泰山傳統文化,建設民宿、餐廳、會議中心、酒吧、遊泳池等,打造了以麓垚山居、曳尾園民宿、花築慢慢來為代表的沿環山路高端民宿集群片區。

將專業文化品牌做大做強,泰山區發揮民族樂團專業優勢,依託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常態化開展文藝演出、送戲下鄉、電影放映、公益培訓等惠民活動,重點打造了「泰山民族樂團」「金秋藝術節」「舞蹈之星大賽」「泰山鼓樂節」「送戲下鄉」「書畫下鄉」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據統計,2020年,以群眾滿意度提升工程為契機,泰山區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3000餘場,累計組建群眾文化隊伍300餘支,參與人數上萬人,各類演出達1000餘場次,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和「歡樂社區行」演出活動188場,「鄉村公益電影放映」和「公益電影進社區」完成572場,開展書畫捐贈、網絡書畫展覽20餘場。

泰山區充分發揮坐擁泰山、山城一體的獨特地緣和資源優勢,突出區域文化特色,打造「樂山樂水樂觀泰山區」的文化旅遊產品品牌,組織開展文化旅遊產品營銷,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泰山區不斷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區級建設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街道鎮建設綜合文化站和圖書館分館,村社區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進一步增加群眾文化產品的供給。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助推產業繁榮發展的景象在泰山區各處生動「上演」。以文化賦能,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泰山區將繼續大踏步邁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焦點

  • 泰山區文化旅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通訊員 郝輝 侯曉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努力開創新時期文化旅遊工作新局面,12月16日上午,泰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全體人員以及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等文旅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在泰山花樣年華冰雪文體中心開展
  • 泰山區文化和旅遊「十四五」謀劃發展專家座談會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通訊員 徐斌12月29日,泰山區文化和旅遊「十四五」謀劃發展專家座談會在泰山文化大廈召開。來自山東農業大學、泰山學院的專家學者應邀參加座談。會上,泰山區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同志就《泰山區2020年文化旅遊產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有關情況進行了說明,各位專家對該分析報告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為「十四五」時期的泰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指方向,劃重點,對2021年泰山區文化和旅遊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最後,與會人員就建立泰山區文旅人才專家庫有關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校地雙方在文旅方面機制上的合作和突破廣泛交流了意見。
  • 天津打造特色旅遊街區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天津北方網訊: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今天「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系列報導,我們來看天津如何通過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遊街區,講好天津故事。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河南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
  • 風景別致,風韻動人,全力打造萊州文化新高地!
    風景別致,風韻動人,全力打造萊州文化新高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文化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非遺傳承與保護風生水起,一曲曲文化之歌餘音繞梁,一道道文化風景靚麗奪目……文化底蘊深厚的萊州一路砥礪前行。站在新起點,我市正以只爭朝夕的決心推進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深度挖掘萊州山水風光、地方風物、人文風韻,全力打造萊州文化高地。我市入選2019全國十佳宜居宜業宜遊城市、2020中國國家旅遊年度臻選文化旅遊目的地。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進一步明確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要求,為「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 萬敏: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在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下,中國旅遊集團早已在全面整合中國旅遊行業全產業鏈,並明確提出打造「資本、資產、經營」三輪驅動能力,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實現產產融合、產融結合、協同發展,形成新的高質量發展動能。
  • 順德均安用功夫文化「組合拳」 打造世界級武術文化新高地
    順德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在致辭時表示,功夫是佛山的文化標誌,更是順德的靚麗名片。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的總體部署下,佛山市提出打造世界功夫之城,順德區提出打造超百平方公裡順德港澳城為平臺。
  • 雒樹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進一步明確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要求,為「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 2020年,泰安泰山區的2.0時代還缺什麼?
    不過,泰山區顯然並不滿足於此。泰山方特歡樂世界、寶泰隆旅遊度假區、花樣年華景區等國家4A景區填補了泰山區主要旅遊版圖的另一半;泰山赤磷魚、泰山女兒茶、泰山板慄、泰山核桃、泰山藥材、泰山玉、泰山石敢當等泰山區特產,則讓泰山區的旅遊產業發展顯得更接地氣一些。尤其是具有闢邪鎮宅之用的泰山石敢當文化,時至今日仍傳承不已。
  • 青州市打造康養產業新高地
    此外,青州市不斷鞏固建設成果,堅持醫養事業、產業兩翼互動,深化「醫養遊」協同發展,提升「康養青州」品牌建設,打造全國知名的醫養健康新高地。推進全域發展,培育醫養服務品牌  規劃建設總面積4.9平方公裡的健康產業園,設醫療康復區、養老養生區、生活商務區、休閒旅遊區、中醫藥文化區、母嬰保健服務區、生態休閒農業區、教育培訓區8個功能區域。打造形成4條特色鮮明的養老產業隆起帶。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寶雞市陳倉區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思路及對策建議
    陳倉區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思路應圍繞西虢文化這一主題,以文化為引領拓展旅遊空間,努力探索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新路子,形成"一心、一軸、三大旅遊片區、五大核心景區"的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建立一批重點民俗文化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實現旅遊產業與民俗文化"四大融合"發展,推進陳倉文化圈建設,將陳倉區打造集文化體驗、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城市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型城市旅遊目的地。
  • 泰山冰雪文體中心啟用 打造泰安「冰雪+體育+旅遊」新坐標
    泰山冰雪文體中心的啟用,既填補了泰安室內冰雪運動項目的空白,也豐富了花樣年華景區的旅遊業態,將為泰安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天泰文化旅遊發展(泰安)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竇偉介紹,泰山冰雪文體中心將建設5個世界先進的氣承式氣膜結構為主體的冰雪館群,著力打造奧林匹克賽會級別的滑雪場、滑冰場。目前已建設完成開業的是素質教育中心、冰體館、冰上演藝中心三個氣膜場館。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項目坐落於泰山區,是泰山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 文化和旅遊部:推動科技和旅遊的融合發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科技和旅遊的融合發展。  單鋼新說:「上個月我們和國家發改委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到了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旅遊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提出要建設智慧景區,通過做好分時預約、流量監測和數字導覽等服務,更好地服務大眾旅遊的需求。」
  • 楊尚霖: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風」 打造陝西對外開放新高地
    楊尚霖: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風」 打造陝西對外開放新高地西部網訊 1月17日,陝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3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委員,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關注民生改善進行大會發言。省政協委員、香港麟德國際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尚霖,就《愛國愛港愛陝 助力家鄉「三個經濟」發展》進行發言。楊尚霖在發言時說,陝西一直重視與港澳之間的合作交流與優勢互補,陝粵港澳合作周已經連續開展九屆,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每年秋冬之際,秦風送暖,珠江、香江、濠江三江湧動。
  • 「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遂川縣文旅融合推進旅遊發展...
    在遂川縣,以自然為底、文化為魂,宜人的山水風光與詩意的歷史文化碰撞,不僅裝點著遊人的記憶空間,也激發出了當地旅遊經濟活力。  遂川縣有著1800多年的建縣史,也有著豐沛的紅、綠資源,是旅遊資源豐富的一個縣。在推進旅遊勝地建設進程中,當地以文促旅、以旅興文,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提質升級,讓風韻不斷彰顯。
  • 王晨陽:非遺旅遊融合發展提升旅遊文化內涵
    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 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 新華網 陳延特 攝  新華網貴陽10月18日電(記者楊靜)18日,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貴州省文旅廳、黔東南州、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行社協會、中國旅遊景區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上,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致辭表示,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對於提高非遺的可見度和影響力,對於豐富旅遊業態,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 ...打造沿線經濟帶、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歷經歲月洗禮的運河...
    原標題:百年運河 生機勃勃擴建河道增加通行能力、打造沿線經濟帶、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歷經歲月洗禮的運河,仍在不斷探索如何更好開發利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福沿岸人民生產生活) 米迪運河 文旅融合助力經濟發展本報駐法國記者 劉玲玲 河道中遊艇漂蕩、沿河古道上騎行者穿行而過、兩岸樹林中遊客漫步……作為歐洲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蜿蜒流淌的米迪運河如今已成為歐洲水路旅行的熱門之選。依託沿河建築和文化遺產價值,米迪運河相關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為沿岸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 佛山:打造李小龍功夫文化IP,建設武術文化新高地
    順德均安是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故鄉,也是中國功夫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適逢李小龍誕辰80周年,順德均安以"傳承小龍精神,打造功夫小鎮"為主題,通過線下與線上結合的形式,舉辦"功夫+"文化周,把國際武術聯合會成立30周年、第三屆佛山武林大會的開幕式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