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一名滑冰者時而跳躍、時而旋轉,宛如靈動的蝴蝶在冰面歡快地「飛舞」。2020年12月4日,泰山區持續發力旅遊業供給側改革、不斷豐富文旅產品業態體系的又一佳作——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隆重面世、露出「真容」。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室內冰雪場館,這一項目的建成運營,不僅填補了全市室內冰雪運動項目空白,豐富了體育旅遊產品,活躍了體育文化市場,更為加快推進全區乃至全市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動能。
近年來,泰山區突出全域旅遊發展和群眾文化繁榮的主線,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文化旅遊業態、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著力完善產業經濟體系,文化和旅遊產業實現了高質量融合發展。泰山腳下、汶水之濱、碧霞湖畔,泰山區文化旅遊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龍頭項目帶動,助推文旅產業加速跑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特別是特色鮮明、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文化體驗遊樂項目,是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必備吸引物和首要載體,為文化旅遊繁榮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保障。
泰山區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成運營的泰安方特歡樂世界自2010年開業以來,累計接待遊客13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18億元,成為全省最具熱門的主題公園之一。
與泰安方特歡樂世界一樣,依託泰山與徂徠山斷裂帶地質文化打造的泰山寶泰隆旅遊景區,利用洞內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打造了3000米長的地下暗河漂流,是迄今為止亞洲最長的地下河漂流,並與周邊主題旅遊形成互補,打造出了集漂流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特色餐飲於一體的休閒度假綜合體。
發揮泰安方特歡樂世界、泰山寶泰隆遊景區的龍頭帶動作用,泰安市集聚高端要素資源,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總投資6億元的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項目,建設5個世界先進的氣承式氣膜結構為主體的冰雪館群,目前已建設完成素質教育中心、冰體館、冰上演藝中心三個氣膜場館,並成功舉辦了山東省「中國體育彩票杯」短道速滑錦標賽;總投資50億元的碧霞湖文化項目依託泰山碧霞湖水資源,建設集度假、休閒、運動、康體、娛樂為一體的都市風格旅遊度假片區,已入選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庫和省新舊動能重點項目庫;總投資20億元的國際文化大數據(泰山)產業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文化科技數據產業園,正進行試運營;總投資10.89億元的泰安養心谷項目建設集養老養生、保險護理、旅遊觀光於一體的高端綜合養生基地,計劃2021年竣工運營。
2020年,泰山區重點推進泰山年文化小鎮、國際文化大數據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的籤約落地、建成運營,進一步延長了全區文旅消費鏈條,為文化旅遊產業打好堅實「地基」,帶動發展釋放新活力。
讓遊客進得來,還要留得住,優質安全的服務環境是的根本。泰山區各大景區景點著力推進道路交通、停車場、標識牌、直通車、景區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健全完善和管理服務的細化優化。目前,擂鼓石大街、靈山大街等市區內丁字路和斷頭路已被打通,博陽路和環山路東延線成為泰城東部最美旅遊大道,連接省莊北部山區的23.8公裡旅遊觀光路全線完工。
科技創新驅動,文旅融合迸發新活力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泰山區在推動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持續發力。
泰山區以現代高科技技術促進文旅融合,將超高清、虛擬實境、數據信息等高新技術融入了景區核心項目,讓景區實現提質升級。泰安方特歡樂世界先後對《聊齋》《恐龍危機》《飛越極限》等大型VR項目進行了重新編排設計,大大提升了遊客的遊玩體驗。2020年受疫情影響,現金流並不充足的情況下,方特歡樂世界投入1000餘萬元,與國內頂級數位技術團隊合作,對「飛越極限」項目進行了全新升級,8臺全新投影、超4K解析度、多層次環繞音等技術的升級讓遊客視聽體驗更為逼真與震撼。
親近歷史文化,品讀城市故事。託厚重的泰山文化,泰山區不斷為企業生根發芽注入文化發展的新動能,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和內涵。以石敢當習俗為依託,泰山區精心打造了泰山石敢當文化節,目前已連續舉辦10屆,通過整合相關民俗文化資源,以趕大集活動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旅遊文化活動,受到遊客的廣泛讚譽。用特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泰山區先後引進泰武文化傳媒、不二動漫等動漫企業,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文創旅遊商品研發過程,將泰山文化內涵與動漫形象有機結合,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泰山文化動漫產品,通過『動漫+文創』的形式,推動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泰安魯普耐特繩網文化體驗館依託泰山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展現「繩文化」最古老的文化傳承的歷史特質,以「文化」為表現形式,以「體驗」為特色,聚合產業資源、傳承工匠精神,用「繩網+」和網際網路思維把「繩網」科技、「繩網」文化、「繩網」功能、「繩網」體驗融合在一起,構造繩網+工業旅遊+文化產業+遊樂體育+教育、體驗培訓新模式,打造新繩網的創意、創造、創業發展營地,讓傳統繩網產業成為跨界融合的新典範。
利用資源稟賦,為讓文化「活」起來,泰山區將非遺等傳統文化與旅遊產品相結合,有效弘揚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深化文旅融合。在「文化與自然遺產日」,開展非遺項目進景區、進特色街區、進校園展示活動,讓群眾與非遺項目面對面、近距離領略非遺文化魅力。泰安方特花燈會採用傳統花燈工藝與現代光影技術結合理念,打造主題花燈,推出廟會美食、舞龍舞獅、貼福牆、派紅包、猜燈謎等傳統民俗活動,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春節假日旅遊的主打產品。2020年,泰山區豆腐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目前,泰山區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3項,市級非遺項目20餘項,區級非遺項目60餘項。
打造特色品牌,擴大文旅融合影響力
當夜幕降臨,泰山區曳尾園民宿內燈光亮起,白牆灰瓦間竹影斑駁,樹影綽約,柔美的燈光與寧靜的夜晚,交織在一起,靜謐而大氣。
民宿作為湧現出的住宿新業態,受到遊客廣泛喜愛。以品牌高效賦能,創造更大價值,泰山區將環山路以北舊村改造後騰空的院落以及常年失修的破舊院落進行保護、改造、利用,在保留古舊村落、院落特色和鄉村文化基礎上,融入泰山傳統文化,建設民宿、餐廳、會議中心、酒吧、遊泳池等,打造了以麓垚山居、曳尾園民宿、花築慢慢來為代表的沿環山路高端民宿集群片區。
將專業文化品牌做大做強,泰山區發揮民族樂團專業優勢,依託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常態化開展文藝演出、送戲下鄉、電影放映、公益培訓等惠民活動,重點打造了「泰山民族樂團」「金秋藝術節」「舞蹈之星大賽」「泰山鼓樂節」「送戲下鄉」「書畫下鄉」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據統計,2020年,以群眾滿意度提升工程為契機,泰山區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3000餘場,累計組建群眾文化隊伍300餘支,參與人數上萬人,各類演出達1000餘場次,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和「歡樂社區行」演出活動188場,「鄉村公益電影放映」和「公益電影進社區」完成572場,開展書畫捐贈、網絡書畫展覽20餘場。
泰山區充分發揮坐擁泰山、山城一體的獨特地緣和資源優勢,突出區域文化特色,打造「樂山樂水樂觀泰山區」的文化旅遊產品品牌,組織開展文化旅遊產品營銷,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泰山區不斷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區級建設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街道鎮建設綜合文化站和圖書館分館,村社區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進一步增加群眾文化產品的供給。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助推產業繁榮發展的景象在泰山區各處生動「上演」。以文化賦能,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泰山區將繼續大踏步邁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