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撂倒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割袍斷義,王府井店改旗易幟冤不冤?

2020-12-18 劉永煊

戲說世上「奢侈包包」有兩種,一種是不能吃的愛馬仕、LV、GUCCI,一種是能吃的「狗不理」。

相傳在公元1858年,即清朝鹹豐年間,小名叫「狗子」的高貴友,到天津南運河邊上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三年滿師後與別人搭夥在南運河侯家後三岔口處擺了一個包子攤。後來,包子攤擴大成了一間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因其包子「皮薄餡多長相好、有咬勁滿嘴香」而極受歡迎,每天到店的人絡繹不絕。因為客人多,生意好到顧不上收錢,「狗子」也沒時間搭理食客,顧客們便自覺把錢放在碗中,時間長了,大家便戲稱「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後來順嘴喊成了「狗不理」。於是,大家管其包子鋪為「狗不理」,「德聚號」反而被逐漸遺忘了……

後來,在天津編練新軍的袁世凱,在入宮時將「狗不理包子」進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嘗後,便說了一句,「山中走獸雲中燕,腹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長壽也」,「狗不理」從此名揚天下……

這個口口相傳的「狗不理」品牌故事,不知不覺地,一說就說了上百年。

如此出生平民草根的包子,因為好吃而被清朝太后所讚賞,便「山雞變鳳凰」。

可見,世事無絕對,只有真情趣。

百年之後,怎料「狗子不理人」的姿態依然 「紮根」百年品牌裡,而傳統工藝卻在逐漸凋零。在最近輿論風波的持續發酵下,世界聞名的中華美食之一「狗不理包子」,再次因大店欺客,陷入了「消費者都不想理」的「人不理」的地步。

從王府井狗不理餐廳報警怒懟媒體,到被取消加盟合作,再到店鋪更名重開……各路輿論交集,一地雞毛之後:百年傳統老字號的爭論,徒留,一聲嘆息。

162歲高齡的「狗不理」,遭遇2020年的「第一場雪」

無巧不成書。

最近百年老字號狗不理之所以陷入輿論風波,禍起最近一位微博博主「谷嶽」的「探店視頻」引發的熱議。當然,狗不理旗下王府井門店的報警與打壓博主的「公關防衛過度行為」,更是把狗不理品牌拖入了深深的「輿論泥潭」。

那麼,狗不理最近形如「落水之犬」,讓路人嗤笑指責,都怪旗下所謂加盟店「豬隊友」的「坑爹坑娘」?而媒體「差評」,果真是壓倒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對於當下鬧得沸沸揚揚的「狗不理包子事件」,很多人都喜歡說是微博大V憑一己之力,撂倒了出品、服務與口碑不佳的「狗不理餐廳」,而這位環球旅行探險家和美食達人谷嶽也因此更火了。然而,細看事件的經過,這位博主其實只是以「探訪大眾點評上評分最差餐廳」的初衷,拍下了去這家老字號餐飲企業王府井分店「探店吃包子」的客觀評價錄像。

「醬肉包特別膩、沒有用真材實料」,「豬肉包則是皮厚餡少,麵皮粘牙」。「要說也沒那麼難吃,這種質量20塊錢差不多,100塊錢兩屜有點貴。」不過,對於網友評價的「服務差」,該博主則表示「感覺不是很強烈」。

一方面,這位博主給的評價還算中肯,至少不算是「特別別有用心」的一邊倒的差評;另一方面,在網絡平臺上,該店的差評由來已久,「評分最差餐廳之名」其實是諸多食客一起給的,果真要說給差評就報警的,其對象應該是那些「過往給差評的食客」而不是這位博主。

然而,讓這位博主料想不到的是,這個實話實說的「第三方探店行為」,卻被狗不理以侵犯其名譽為由報警。這家王府井狗不理還連夜註冊微博帳號,並發表嚴正聲明稱:「該視頻所有一切惡語中傷的言論均為不實信息」,「餐廳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法律責任。」「目前已採取如下措施:一、向北京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報警。二、在新浪微博註冊『王府井狗不理餐廳』官方微博,正式發布官方聲明,以正視聽。」

然而,網不驚狗不理店「自恃無恐」的嚴正聲明,換來的卻是潮水般兇猛的負面輿論。而該事件也很快被眾多網友吐槽、登上了熱搜榜,「做的不好吃還不允許別人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翻看大眾點評會發現,北京地區排在『最前面』的兩家狗不理包子店都是兩星和三星……」甚至,還有網友對該聲明戲謔地反諷解讀為:「狗不理包子真好吃,就是好吃,非常好吃……」

估計是由於王府井狗不理的聲明發布後輿論反應過於強烈,很快地,「王府井狗不理餐廳」帳戶已無法搜索到,而其此前發布的聲明也被一併刪除。

更有趣的是,在隨後的9 月 15 日,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卻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宣布解除與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而到了9月16日,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便已關門停業,門上的「狗不理」招牌也已被摘除。

據天津狗不理官方的聲明表示,「狗不理王府井店」為 2005年狗不理改制前的加盟店並存續至今。狗不理集團改制後,為了維護品牌美譽度和保障食品品質,狗不理集團堅持以直營為主,截至目前已陸續收回各地加盟期滿的80多家加盟店;其中北京原有12家收回11家,僅存此一家加盟店。

「在未向狗不理集團報告的情況下,狗不理王府井店面對消費者評價擅自處理且嚴重不妥,不能代表集團官方行為和立場。由於該店嚴重違反了狗不理集團企業品牌管理規定和與狗不理集團籤訂的加盟協議相關約定,嚴重損害了狗不理集團名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狗不理集團從即日起,解除與該店加盟方的合作。」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大家以為「王府井狗不理差評事件」後「王府井再無狗不理」的時候,「王府井狗不理店」最近卻已重新開始營業。短短幾天內,還是原來的地址,還是原來的店面裝潢和菜品,只是,原來懸掛著的「狗不理」招牌換成了「老北京風味包子」。

據悉,除了換了招牌,店內去除了「狗不理」品牌元素,其擺設布局基本沒什麼變化,就連產品的價格,也不過是作了「微調」。據報導,9月14日,8個豬肉包子45元,特色醬肉包、大蝦包、蟹黃包、海參包等,都是15元一個。而到了9月22日,8個豬肉包子38元,特色醬肉包、海參包等都是12元一個,蟹黃包、大蝦包則保持15元一個的原價,唯獨是8個山野菜包由原來的32元上漲到35元。

其實,創始於1858年年天津狗不理品牌,已有162年歷史。而此前關於狗不理產品及服務的問題就此起彼伏,特別是今年5月11日「狗不理」就正式終止股票掛牌、主動從新三板退市,結束了不到5年上市歷程,更引來了業界的一片譁然。

那麼,從小漏洞不斷,大問題開始浮現,以及眼下品牌聲譽的巨大風波,「屋漏兼逢連夜雨」的狗不理,迎來了今年品牌危機的「第一場雪」。

反應過激、防衛過當:老字號危機公關「年度最兒戲翻車案」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王府井狗不理餐廳面對博主差評的「得理不饒人」,最後遭到各路輿論「暴擊」,以至於狗不理總部不得不「清理門戶」、「謀自保」。這是在佐證商界那句話,「防火防盜防媒體」嗎?

不過,大家驚嘆狗不理包子「危機公關處理」笨拙與「兒戲」的同時,還不如說這不過是「狗不理」自身諸多問題的一個縮影,充其量是媒體充當了一個「放大鏡」罷了。

從如何面對媒體輿論,以及對輿論作何反應,以及是否及時反饋給總部等,從輿論監控到內部溝通,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的做法都顯得十分「菜鳥」。

首先,媒體發表折中言論是否就構成侵權?

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發表聲明並報警後,各路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紛紛指責狗不理包子「又貴又難吃」、「脾氣大」、「難吃還不讓說」等等。

其實,客觀而言,消費者購買了產品或服務,就有權利對其進行評價。只要不是侵害他人權益,無中生有,消費者對商家商品進行評論或批評就有言論自由。而作為商家,也有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報警」前,還是需要理清事情來龍去脈,不可信口開河。

這也難怪這次事件另一主角「谷嶽」,面對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的嚴正聲明表示驚訝,並發微博回應道:「今天一早看到王府井狗不理的聲明,說我的視頻侵權、不真實、已報警了,真的嚇我一跳!」

而且,隨隨便便地拿出報警等手段「恫嚇」消費者及媒體,始終有失知名品牌的風範。要知道,在如今和平年代,人人平等,何方企業能有如此大的官威?於是,王府井狗不理餐廳不報警及發聲尚好,一經發布聲明後輿論上便「撞到槍眼上」了,出現排山倒海式「決堤」了……

其次,就狗不理王府井店擅自發布聲明的舉動看來,如果這個「果真是未得總部授權」的行為,只能說狗不理品牌方的公關管理意識的淡薄。

很多中小企業或者會不了解「統一口徑、統一品牌發言人」的重要性,因為管理體制不健全,且自身「人微言輕」;然而,諾大的一家「狗不理集團」,還曾是上市企業,為何對輿論監控及危機管理意識如此淡薄?如果王府井分店果真是狗不理在京僅存的一家加盟店,但一家分店竟然可以獨立於整個公司管理體系之外,可以無視狗不理品控標準、無視網絡上的一直差評,還可以擅自註冊官微發聲……對此,大家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消費者對於狗不理產品的負面評價由來已久,也並非幾天的事情。期間,狗不理為何對網絡平臺上的差評不聞不問?難道狗不理的管理體系如此遲緩,到了「不告不理」、「不被輿論盯上就視若無睹」?這次知名博主視頻發布後引發的連鎖反應,充其量只是一個引子和導火索。細看狗不理王府井門店星級評分不高、差評不少,而其它地方門店又何嘗沒有差評?

那麼,既然現在敢於向知名博主開炮,對於此前如此多的差評,是否有想過如何回應大眾點評等平臺的差評,至少以提升產品服務的行動挽回「臉面」?而不是到火燒眉毛了,才來個「魚死網破」般的一個激靈的自作聰明式的「報警」?

最後,王府井狗不理餐廳嚴重低估了網絡時代的媒體及公眾的聲量。「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報警」與「嚴正聲明」,硬是把一個博主的短視頻搞成了品牌危機的導火索、一個全民皆知的事情;狗不理集團總部則一臉懵逼式的旁若無人的「大家長式」調教,取消該加盟店的合作,但始終沒有及時對「當事人」作出正式的道歉聲明,更沒有表達後續如何改進產品服務……自以為是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大店欺客的慣性思維,過於激進以及笨拙的舉動,讓狗不理這個金字招牌遭遇了空前的輿論危機。

就狗不理官方的回應聲明看來,大家恐怕可以解讀為「我狗不理店產品就是好吃的,不好吃的只是加盟店、臨時工,我現在把他開除了,沒事了,散了吧」。不過,這次狗不理總部及時發聲制止了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的荒唐行為,也估計是「情急計生」,迫不得已。

但如此棄車保帥的「公關切割」,讓王府井再無狗不理,就如「砍腳趾避沙蟲」那樣,試想會有多痛?更要命的是,美食博主「小刀鋸大樹」後,難道王府井從此再無「狗不理」?

取消了京城「唯一一家」加盟店後,狗不理會考慮在王府井地段開直營店嗎?不開,從此王府井無狗不理;開店,唯恐經歷此次輿論風波後「食客寥寥」。總之,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眼下,原來的「王府井狗不理」店面已倉促更名為「老北京風味包子」,招牌換了,價格變了。但,如此簡單改頭換面的重新開業辦法,也非上策。至少,讓大家淡卻原有「王府井狗不理店」的負面印象,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砍腳趾避沙蟲」總是於事無補,甚至只會淪為笑柄;「刮骨療傷」顧全大局,其實才是正道。

那麼,無論是品牌危機在平臺「大量差評堆積」成為「評分最差餐廳」、惹人探店,還是博主視頻發出引發熱議後、報警及怒懟博主的「失態」誘發更大的輿論聲討,又或者是狗不理總部發布聲明與王府井店加盟店「決裂」、取消其加盟資格並關店後引起的更多「噓聲」,又或是這邊關店、過幾天又改名重新開張……狗不理品牌管理方的失控,以及問題門店的任性,讓人目瞪口呆。

就狗不理品牌方面,不知道是否是公關部門缺失,畢竟王府井店也是出現問題後才連夜註冊微博發聲明的;以及老字號的太過自以為是,以為「割袍斷義」就可以安然自保;還有如今問題店鋪悄然「改旗易幟」關掉後再開張,以及狗不理品牌方危機全面爆發後「鴉雀無聲」,不知如何應對,還牽連到了更多的「同類老字號群體」……正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總之,狗不理品牌方這次危機公關,只能用「糟糕」二字形容。

百年老店「年久失修」,「大企業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包子張嘴「露餡了」,no zuo no die。

眼下,深陷輿論風波,產品性價比不高、口碑不佳等,已成為了「狗不理」這種百年老店的最大尷尬。

相傳「狗不理」最輝煌鼎盛的時候,狗不理包子特別注重燉骨頭湯,湯味醇厚,肉餡按照季節有所不同,冬天肥的要多些,反之夏天肥的較少,而秋冬則肥瘦各五成。而且,發麵不能太老,包包子的時候餡兒不冒,褶子密,講究一個包子12個褶不多不少,一兩麵包3個包子……2011年11月,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赫然在列。

然而,如今的集團化經營的「狗不理包子」在消費者的眼中,其手藝與用料都相對很家常,而且價格高、缺乏無性價比,甚至淪為了「專宰遊客」的特定買賣。那麼,狗不理品牌價值的不斷縮水,上市後又退市的狗不理,箇中玄妙不少人都「心知肚明」。

偏高的價格,再加上與價格不匹配的服務,讓「狗不理」逐漸成為不少遊客「到此一遊」的「一次性」消費,根本留不住長期消費的客戶群體。而對於年輕一代而言,狗不理門店陳舊的布局,既不能滿足那些鎖定「網紅地標打卡」的年輕人駐足,更吸引不了那些看口碑、嘗精品的「嘴刁食客」。也因此,疫情期間遊客的急劇較少,讓主要依賴遊客消費的狗不理「不堪重負」。

為此,「狗不理」這家老字號既沒能拿出傳統手藝和看家本事「技壓群芳」,反而指望倚靠名聲吃老本、宰遊客的「一刀子買賣」,便猶如「殺雞取卵」,出事會是遲早的事。知名博主谷嶽視頻中評價狗不理服務時說道:「別人說的『服務差』,我覺得還行,也許是遊客少的緣故吧!」其實,這句話也挺「扎心」的。

不過,反觀最近狗不理的輿論危機事件,這對於傳統老字號而言,其實也是一個善意的警醒。而不應該對其僅僅視為災難,而是正視自己、調整改變的新起點。

俗語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靠宰客賺取暴利的日子始終不會長久,唯有輿論重壓之下,老字號或者才能痛定思痛,然後鐵樹開花、枯枝發芽。在巨石壓頂之下,樹苗況且會從石頭縫裡冒出來,何況諾大的一家有著百年歷史沉澱與生命力的老店?

當然,這次「差評」誘發的老字號品牌危機,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時代變了,一切需要改變。

換句話說,或者不是現在狗不理包子不好吃了,而是現代人對美食的要求與審美已悄然改變了。

民以食為天。還有一句話叫做,不進則退。

其實,「狗不理」包子輝煌的過去其實已經證明了,它還是美味的,而且積累了巨大的「粉絲群」。據報導,老天津人說的「小時候味道」的「狗不理」,其實就是要油大,不只是肥油還有香油,越油越香。而如此「重油」的肉包子,之所以備受老百姓推崇,還歸因於當時處於一個物資非常匱乏的年代。因為,只有重油重鹽的肉包子才能更好地充飢,讓人嘗到鮮香的肉味。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家不僅要吃飽解饞,還要求吃得更精細、更健康。這樣一來,傳統的「狗不理包子」重油、重鹽,高卡路裡低卡,顯然油膩不夠健康。

由此可見,傳統「狗不理」包子口味,跟新時代的消費升級選擇幾乎是「背道而馳」的,即便如今的狗不理還能完整地保留老天津人「小時候的味道」,也於事無補。更何況,隨著狗不理的集團化、連鎖化經營,以及迷戀上資本運作及工業化生產後,如今的「狗不理」肯定也不是當年那個十足的「非遺工藝」味道了。

時代變了,一切在變。但狗不理主要賣的始終是「吃的包子」,不是「奢侈包包」。

沒有與時俱進,產品上缺乏創新,服務意識也沒有提升,出現問題了首先指責顧客、而不是反省自己,僅靠著歷史底蘊與那些逢人便說的品牌故事而「漫天要價」,這其實也不過是另外的一種「店大欺客」罷了。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其實,百年老店最需要警惕的是「品牌老化」,缺乏活力與革新動力與勇氣的「大企業病」。

這裡面,有著時過境遷、不進則退的「時代壓迫感」,也有著大組織架構大體量企業內部管理的種種問題。在大企業內部,很多「老人」對現有問題已視如「房間裡的大象」般「熟視無睹」;而「新人」也在「老人」觀念的耳濡目染中逐漸被同化;如此反覆,原有問題一直在,還衍生了新的問題……表面金碧輝煌,內裡老態龍鍾、反應遲緩、過激或滯後等,這些都會是那些老字號大企業的通病。

就大狗不理而言,旗下子公司或門店出現問題,不應該隔斷分析對待,畢竟這是同一個大體系下經營的結果。對於存在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遇到問題後「割袍斷袖」,對問題熟視無睹。面對品牌聲譽危機,也不能若「鴕鳥藏頭」,以為一頭扎進沙堆就以為可以「泰然自若」、「高枕無憂」。

其實,大企業都會有「大企業病」,但這並不是說企業出大亂子了,而是到了需要認真審視自身、積極調整的時候。例如,面對當下的困局,狗不理需要放下「昔日太后紅人」的身段,擁抱當下5G網際網路新時代。

不進則退。

其實,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對市場、消費者及媒體等懷有敬畏之心,因為很多時候,「當時代拋棄你時,連一句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遭遇天花板、多元化失速、上市失利: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屋漏兼逢連夜雨。

2005年狗不理集團轉制,2012年衝刺IPO未果,2015年11月旗下狗不理食品取道「新三板」掛牌上市。然而,上市5年後又摘牌退市,「狗不理」這家老字號正面臨著品牌力減弱、多元化未果、轉型乏力、業績下滑的諸多困境。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間,狗不理集團的營收一直在1億元左右徘徊,淨利潤最高時,也不過是2019年的2424.58萬元。而且,狗不理集團的毛利率逐年下降,例如,2017年至2019年間,毛利率依次為39.8%、39.26%、37.99%。

尷尬的業績表現之下,狗不理集團還傳出了不少「不和諧」的聲音,例如,該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的一系列法律訴訟,以及因發票違法、消毒餐具、飲具不合格等各種原因,多次受到有關部門的處罰。更要命的是,狗不理產品的價格還一直被人詬病,甚至人戲稱「包子界的愛馬仕」。

儘管,對於退市行為,狗不理方面的說辭是:「公司根據業務發展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的需求,結合自身業務發展需要以及當前實際經營狀況,審慎考慮後申請終止掛牌」。但就業界看來,狗不理品牌主要在「吃老本」、市場擴張與增長乏力,品牌老化、產品創新及升級迭代跟不上市場需求,尤其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狗不理各方面表演的疲軟與不作為,讓其整體營收以及利潤等都陷入了僵局。

壯士不提當年勇。誰還記得那些年無比輝煌的狗不理,以及那個馳名中外響噹噹的「非遺美食」?

要知道,作為歷史悠久的中華老字號之一,創始於1858年的「狗不理」,曾是包子界的一塊金字招牌,是天津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時至今日,其仍是天津當地的一張「旅遊名片」。而狗不理品牌產品,也因老一輩的手藝而風味獨特而被口口相傳,還多次成為其他國家重要人物到天津後國宴的必嘗之物。

說到狗不理的巔峰時期,估計很多人都忘了那個200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馮鞏與郭冬臨相聲中大誇狗不理包了。「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呢,它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竹板這麼一打,雪片大如花,我仔細一看天上下的是狗不理包子。」

然而,隨著資本市場的接入,進一步規模化、多元化的發展,讓那個傳統老字號「狗不理」逐漸變了樣。

1992年,狗不理組建了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旗下包括狗不理總店、狗不理快餐、狗不理速凍食品、狗不理物流和十多家特許連鎖店。

1997年,狗不理大酒店在和平路的東方飯店原址開業,走向了酒店化經營,也曾獲得「中華餐飲名店」、「國際餐飲名店」等稱號。

2005年4月,天津同仁堂以1.06億元併購「狗不理」,被收購後的「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正式變更為「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自此,「狗不理」不再接地氣,而是開啟了「走高端路線」模式,產品價格上漲,還賣起了速凍食品,主營業務也變成了「速凍包子、速凍面點禮盒、醬滷肉製品」等。

同仁堂收購狗不理的同年,狗不理便開始在全國各地快速開辦各種高檔酒店。

當時,對於大家普遍反映的「狗不理」產品價格高的問題,狗不理董事長張彥森則不以為然,還曾公開表示,「一定打破一個思想,就是老字號就是便宜,老字號為了做久,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在保持質量的情況下,就要有一個合理的價錢。」

2012年,「狗不理」首次衝刺IPO失敗,狗不理開始尋思多元化發展。到了2014年,狗不理耗資3000萬拿下「高樂雅咖啡國際有限公司」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跨界做起了咖啡,還揚言五年開店200家,挑戰星巴克。

可惜,獲得澳大利亞第一咖啡品牌高樂雅在中國唯一永久的品牌使用權的「狗不理」,這項與其優勢主業毫無相關性的業務,只給人留下「不中不洋」的「四不像」錯覺,也並沒有在咖啡連鎖市場上泛起多少漣漪,更別說挑戰星巴克了。

2015年11月,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但上市後的狗不理,並沒有如期的加速發展。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市當年狗不理總資產便出現下跌,相比2014年下滑13.64%,為1.06億元;2016年,總資產跌破1億元,為9176萬元;此後,狗不理總資產每年出現不同程度增幅;不過,到了2019年,狗不理總資產金額也只有1.15億元,僅比2015年的時候多出900萬元。

對此,儘管相比於其他老字號品牌,狗不理上市這些年的業績還不算太難看,例如,到2019年,狗不理上市5年間營收和利潤增速,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擁抱資本與多元化的狗不理,在主業路上的漸行漸遠,已經嚴重稀釋了「狗不理老字號」的品牌價值。

2017年,狗不理國際成立。狗不理在多元化路上「玩得更開」,先後收購Henry Blooms、Probiotics Australia、BJP實驗室等多家澳大利亞保健品品牌,也形成包子鋪賣營養補充劑、賣面膜、賣益生菌、賣眼罩等迥異場景。

然而最終,事實證明,無論是開酒店還是賣咖啡、賣美容保健品,狗不理其實還是那個「狗不理」,賣包子才是最賺錢的。據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貢獻狗不理營收超80%的業務,主要還是速凍包子、醬滷肉製品和速凍面點禮包這三項產品。其中,速凍包子和速凍面點禮包更是佔營收比重的62.13%。

對此,有人指出,與東阿阿膠等一些傳統大牌類似的是,狗不理的利潤都是「靠漲價」維持的。如今,狗不理門店產品的基本價格大概為:普通的8個小籠豬肉包38元、中等檔次的8個小籠三鮮包104元、8個小醬肉包128元、1個高檔的蝦仁包子,更是賣到了35元的「天價」。這,也難怪大家戲稱「狗不理」為「包子界的愛馬仕」了。

可見,「靠包子賣高價」、「一招鮮吃遍天」般維持盈利的狗不理,「取得利潤空間」的同時,卻進一步消蝕著這個「百年品牌」。而今年5月份,狗不理黯然的主動退市,其實已經「敲響了警鐘」。

儘管,面對老字號的發展「天花板」,狗不理企圖通過創新與多元化謀求突破、突圍,然而涉足酒店、咖啡及大健康產業,都並沒有達成實際的「加分項目」。而且,主業發展乏力,多元化失速之下,如此為多元化擴大市場銷路,為賺錢而讓品牌旗下品類盲目鋪開,當企業管理、服務及產品品控不力的時候,就很容易出問題了。

眼下,狗不理品牌猶如「強弩之末」,各方面表現增長乏力,其經營與輿論危機,也可見一斑。

「非遺」的「遺老遺少」之殤:金漆招牌來之不易,如何「擦亮」?

一石激起千層浪。

「貴」、「東西一般」、「服務態度不好」、「乘興而來,掃興而歸」……對於擁有「非遺工藝」的不少老字號品牌,不少消費者驚嘆是「衝著老字號而來,就吃了個排場」。在這次「收到差評就報警」的「王府井狗不理餐廳」被推上「風口浪尖」,最後還被「清理門戶,淨身出戶」後,引發了消費圈及業界對更多老字號的質疑。

對此,有不少網友留言谷嶽去「隔壁北京全聚德」看看,谷嶽卻在評論區幽默地回應道:「你饒了我吧。」

那麼,據稱是「口碑第二差」 的「隔壁」全聚德又如何?

據報導,近年來「烤鴨第一股」全聚德口碑與人氣都在下滑,疫情期間固然備受重創,而疫情退潮、一切都在復產復工後,其業績依然下滑明顯。該現象也表明了,全聚德太過依賴「遊客的生意」了。畢竟,很多人去北京旅遊,都會衝著「全聚德烤鴨」的大名慕名而來,但「貴」與「味道不突出」及「額外收取服務費」等諸多因素,最終只促成了「一次性消費」。

儘管,後來為了扭轉頹勢,全聚德開始採取了「整體菜品價格下調10-15%、全面取消服務費」等措施刺激消費,但依然收效甚微。在大家眼中,吃一隻口味平平的烤鴨就要花上兩三百塊錢,還是太貴了。

據資料顯示,以前全聚德是採用果木明火掛爐來烤鴨的,但這些老工藝並沒完整傳承下來。一方面是這種工藝的效率低、產量少,另一方面是對環境汙染大。於是,後來全聚德採用了電爐烤鴨工藝。但這樣一來,即便是原材料與調料做法不變,口感風味上肯定也會「大打折扣」。

更關鍵的是,同樣是「電爐烤鴨」,大家為什麼要去花十倍的價錢去吃全聚德?就大眾消費角度而言,即便全聚德保證是現宰現烤、用料足,還是會被那些菜市場二三十塊錢的速凍製品烤鴨的性價比所「碾壓」。

無獨有偶。如果說「狗不理」在輿論危機下瑟瑟發抖,但形同「囚徒困境」的「中華老字號」的問題又何止「狗不理」、「全聚德」等幾家?有數據統計顯示,「中華老字號」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被認定的1萬多家,縮減到了如今的約一千多家,而且,其中也僅有10%是盈利的。

可見,「靠臉吃飯」的老字號,僅憑著那些店鋪歷史和品牌故事已很難撩起消費者的「胃口」了。尤其是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之下,追求健康與理性消費思潮影響下,這些老字號顯然已不是那些精明消費者的「菜」了。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狗不理」、「全聚德」等的百年歷史,還不如那些網紅美食店來得有「誘惑力」。

那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消費思潮變化下,如果百年老店一味「倚老賣老」地捧著金漆招牌「吃飯」,甚至還以為可以「皇帝女不愁嫁」、甚至「店大欺客」,顯然大錯特錯了。時過境遷,時代不同了,任何品牌如果如不能與時俱進,不能適應消費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被淘汰恐怕會是遲早的事。

那麼,面對更加複雜的環境,老字號們將何去何從,如何用好手中的金漆招牌,並將其進一步「擦亮」?

適者生存。

打鐵還需自身硬,若沒有「真功夫」怎麼能成就百年老店?但百年老店長成參天大樹後,便樹大有枯枝,甚至有腐朽蟲蛀,如不及時整飭,就恐危機四伏。因此,無論是勵精圖治式的變革,還是鳳凰涅槃般地近乎推倒重來,百年老店若要繼續經得起風雨,必須正視自身,認真審視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俗語有云,不進則退。那麼,在時代洪流的衝洗下,若不能拿出「看家本領」,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

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德不配位。而就品牌而言,最怕的就是名不副實。

不少人在老字號引起消費者「一刀子」買賣的背後,是不少老店的「不思進取」與「名不副實」。

首先,大家為什麼要選擇到「老店」消費?不就衝著「非遺工藝」等獨特出品而來嗎?如果喪失了傳統工藝,就意味著「老字號」沒有了可以再屹立百年的「商業護城河」。

其次,有了好的招牌、好的底子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嗎?非也,再好吃的傳統口味「油膩狗不理」總要落伍,其背後原因是「太過自以為是」,以至於「口味沒有跟上時代變化」。

再者,傳統老字號的一手好牌怎打?其實,傳統文化依然有獨特魅力所在,只要秉承精髓,別搞砸就好。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堅持做好本分並尋求突破就好,如能借道網際網路、跨界玩營銷、接軌金融資本謀發展更是鳳毛麟角了。

例如,此前火得一塌糊塗的故宮文創,通過貼牌產品「短平快式撈金」,持續圈粉並刷新著自身品牌。因此,擁有傳統歷史文化底蘊的老字號,因勢利導,進一步深挖自身品牌魅力、適應消費環境變化而動態調整,方是長遠之計。而眼下,狗不理、全聚德之所以口碑下滑,輿論翻車,終究還是沒有亮出「看家本事」,讓定價與出品不匹配。

最後,回到最近的"王府井狗不理事件"而言,這裡面也詮釋著"傳統老字號難開分店,更難開加盟店"的尷尬。這其中,不僅是傳統手藝的秘而不傳,更主要是要求每個店都嚴格恪守工藝很難。因此,老字號的長治久安,還有賴於其細心、專心、耐心與恆心。

除了「北方」的狗不理、全聚德,「南方」的南信雙皮奶、順記冰室、銀記腸粉等老字號連鎖也「悄然變味」。而且,一些老字號也面臨「掌柜」年邁交班問題,以名小吃「陳添記魚皮」為例,店鋪傳給創始人女兒打理後其出品已略有不同。當然,各種味道可謂「各花入各眼」,也眾口難調;或者,工藝不同了,口味變了;又或者,因為時代變了、選擇多了,昔日的美味已是「物是人非」。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個博主差評撂倒一間老店」故事的背後,訴說著來自老字號們的「內心隱憂」。這其中,不是說博主大V的無比兇悍,而是老店無視一直以來「差評」的「得過且過」,還有老字號對品牌危機公關管理知識的缺乏。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習慣了「店大欺客」的老字號們,對於「王府井狗不理事件」,是否有進一步的參悟?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任何負面信息都會被隨時放大,不可掉以輕心。因此,就品牌管理者而言,任何星星之火都可以燎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因為,當「你」開始混日子,日子遲早也會混了「你」。對於眼下「狗不理」的尷尬,如果其不能「痛定思痛」,或者大家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不過,就品牌角度而言,有人「贊」的同時,也必會有人「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消費者對一個品牌「恨天不成鋼」的同時,其實也說明了大家對這個品牌依然懷有「情懷」與「期待」。倘若某一天,一個品牌無論如何「造作」都撩不起消費者和媒體關注的話,恐怕其離淡出公眾視線的日子,不會太遙遠了。

迄今,已有162歲高齡的「狗不理」包子,我們依然能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種「美味與香氣」嗎?如果美食是一種記憶,那麼,經常到店「打卡」的,又會是什麼樣的群體?

老故事會褪色,情懷會老。包子有保質期,但品牌也有。不進則退,金山銀山,總會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眼下,被「狗不理總部」解除加盟合作的「王府井狗不理門店」,短短幾天內便改旗易幟為「老北京風味包子」重新開張。輿論風波未息,不知道這家改頭換臉的「老北京風味包子」是否會痛改前非,還是依舊我行我素、更加肆無忌憚?抑或是,某一天遭遇類似問題再次「改名」、再次「重開」?

或者,消費者都是善忘的,「王府井狗不理餐廳事件」或終有被「洗白」的一天。不過,媒體的眼光始終是尖銳的,「變臉」後的「北京風味包子」無論「後臺有多硬」,都形同狗不理的一塊品牌傷疤,不時會被人「揭起」……

百年品牌來之不易,情懷難捨,經不住歲月消磨、「美人遲暮」?願,傳統文化遺產得以繼續傳承並發揚光大,即便歷經萬難,依然堅韌,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被吐槽「難吃又貴」,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報警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蕾鳴文苑,ID:lm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被吐槽「難吃又貴」,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報警了!網友:難吃還不讓說?@谷嶽隨後發微博回應道:「今天一早看到王府井狗不理的聲明,說我的視頻侵權、不真實、已報警了,真的嚇我一跳!」
  • 王府井狗不理大宴賓客三天,相邀谷嶽和消費者免費品嘗、點評!
    「天津狗不理」不理「王府井狗不理」了!狗不理集團發表聲明稱,解除與狗不理王府井店的加盟合作!繼9月8日「谷嶽」博主發布「「探訪評分最差餐廳」視頻後,王府井狗不理店緊接著發表了「侵犯名譽權報警」聲明,該聲明一經發出,再一次挑起了百年老店和消費者之間的戰爭。
  • 狗不理決定不理王府井狗不理了
    此次事件中的王府井店,在大眾點評網上的評分僅2.83分,是王府井地區評分最低的餐廳。9月10日,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發布官方聲明稱「該視頻所有一切惡語中傷的言論均為不實信息」,「在未核實視頻來源的情況下僅憑主觀臆想就對外發布傳播」,侵犯了餐廳名譽權,餐廳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的法律責任,已報警處理。聲明中強勢的態度,將狗不理餐廳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友紛紛抨擊狗不理包子價格貴、味道差卻不願接受批評,令人失望。很快,前述聲明被刪除,甚至連發布聲明的官方微博也被註銷。
  • 王府井狗不理包子之後,北京厲家菜被水哥王昱珩及各大V瘋狂吐槽
    既王府井狗不理包子翻車之後,這兩天又有一家老字號招牌翻車了,還被網友們給噴上了熱搜。最近有一群粉絲百萬的微博大v去吃,在北京赫赫有名的厲家菜,這個厲家菜,號稱是宮廷風味菜,祖上是做預算的,他要求選料精,做工細,不許點菜,主人做什麼你就吃什麼,這家店還被評為了米其林一星。
  • 「狗不理」包子不及格,但英文翻譯卻滿分!妙!|北京王府井|英文|...
    侃哥的第1368次原創分享最近,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包子店火了。擁有168萬粉絲的知名美食博主谷嶽最近探店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視頻中,谷嶽吐槽「狗不理包子」的醬肉包「感覺裡面全是肥肉」,「特別膩」,「實在吃不下去了」,並稱「這種質量20塊錢差不多了 ,100塊錢兩屜有點貴。」
  • 被博主說難吃,王府井狗不理因發聲明被除名,網友:味蕾不會說謊
    這位博主篩選了北京1299家評分最低的店,而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以綜合評分2.85的成績吸引了博主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看看是不是網上說的那樣,不好吃而且服務差。眾所周知,狗不理是天津地標性的老字號特色包子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聞名中外!不過近些年狗不理包子的名聲似乎越來越不好了。
  • 狗不理、全聚德、厲家菜被接連吐槽,老字號咋成高價劣質代名詞?
    2、被人吐槽的狗不理包子:9月8日,微博大V @谷嶽發布一則視頻顯示,其在大眾點評上找到北京王府井/東四地區評分最低的餐廳——評分2.8的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用體驗的方式實拍這家餐廳,並給出「包子不好吃,價格貴」等評價。
  • 狗不理集團解除與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 分析稱餐飲老字號錯失5年紅利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桂小筍近日,狗不理王府井店就消費者發布視頻評論採取不妥行為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因有消費者評價狗不理王府井店的包子不好吃,狗不理王府井店要求該消費者公開道歉,且表示已經報警,此舉引發了大量消費者「吐槽」。
  • 狗不理將王府井店「踢」出朋友圈!分析人士稱治標不治本
    來源:證券日報因針對消費者發布視頻評論採取不妥行為而「上了熱搜」的狗不理王府井店,迎來了最新的處置結果,狗不理集團發布了對於加盟商王府井店的最新處理意見:解除該店加盟方的合作。宣布與加盟方解除合作通過公開信息,可以將狗不理王府井店此次事件還原如下:因有消費者評價狗不理王府井店包子不好吃,狗不理王府井店要求該消費者公開道歉,且揚言已經報警,由此引發了消費者更大範圍內對這家門店的「吐槽」。
  • 狗不理魔幻史:成也市井 敗也市井
    探店視頻引風波據了解,9月8日,一條微博上對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門店的探店視頻引起了網民對狗不理包子多年積壓的憤慨之情,一時間各種「狗不理包子皮厚餡少,難吃至極。」、「根本配不上傳統美食的招牌。」等抨擊的聲音揭竿而起。
  • 狗不理因「差評」報警:風大了,再熱的包子也會涼
    「竹板這麼一打呀,別的咱不誇,誇一誇這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 介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
  • 「邱晨事件」中割袍斷義的楊奇函,是真英雄還是落井下石的小人?
    「邱晨事件」回顧「邱晨事件」之前,詹青雲因轉評周玄毅的言論而登上熱搜,網友批評詹青雲不該在這個節骨眼上「抖機靈」,最終詹青雲道歉。「詹青雲事件」之後,楊奇函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與他「曾經很敬重和喜愛」的人割袍斷義,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 又一百年老字號「倒下」?狗不理變人不理,當地人:自己作的
    除了全聚德,又一百年老字號也陷入了「窘境」,那就是狗不理包子。作為名聲響徹中外的包子界「扛把子」,狗不理包子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天津人的眼裡,狗不理包子就相當於北京烤鴨。狗不理包子是當時天津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的象徵,成為旅遊必吃的食品。但近年來,狗不理包子已成為「人不理」的包子。
  • 「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
    不想在這事上費心,希望他們能做出更好吃實惠的包子店方:侵犯了名譽權,已報警視頻發出後不久,新浪微博帳號「王府井狗不理店」就發布了一則聲明。聲明中稱,該視頻所有惡語中傷言論均為不實信息!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和所有老字號存在的問題一樣,狗不理的服務體系和客戶粘性很差,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這一點很困難。據界面報導,此次涉事的狗不理包子店(王府井總店)隸屬於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狗不理集團」)投資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狗不理」)。
  • 辛巴家族是金光閃閃的搖錢樹,KS平臺忍心割袍斷義嗎?
    而KS平臺則宣布對辛巴本人和「時大漂亮」KS帳號封禁60天,其他辛巴家族所屬帳號封禁15天。看起來KS好像是自罰三杯, 不痛不癢!其實KS一直是在察言觀色,坐等官方處罰結果,然後針鋒相對,看菜下飯!在相關部門宣布處罰結果之後,KS緊接著宣布對辛巴的處罰措施!可以說這次的處罰無論從官方還是從KS平臺來看,對於辛巴家族的處罰都是隔靴搔癢,無關緊要!
  • 顧客說不好吃,餐廳居然報警抓人,百年老店的隕落,沒人惋惜
    但位於北京的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就特別霸氣:說我不好吃?報警把你抓起來!近日微博上,一個視頻博主在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裡,對著包子,大肆訴苦。 「感覺裡面全是肥肉」!「特別膩」!「100塊錢兩屜有點貴」!視頻傳到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畢竟,這是一位擁有168萬粉絲的美食博主,到處旅行記錄飲食,影響力不小。他說,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是王府井地區中「評分最低的」。
  • 唐一菲這次冤不冤?
    因為兩個人之間有十年的感情,有很多甜蜜的過往,即便顧佳發現丈夫出軌,她的情緒也不可能是單一的憤怒和怨恨,她對他還是有愛的,一起經歷過那麼多的歲月,打斷骨頭連著筋,是不可能說割捨就割捨的。要演出那種愛恨交織的糾結,隱忍到極致的崩潰,以及過往美好的幻滅和坍塌感,不容易。尤其是,在那麼短的時間需要進入角色的情況下。唐一菲是很自信的。
  • 一隻包子二三十,為什麼天津人都不推薦去狗不理?
    在網上,狗不理的風評屬實不太行。 不僅外地遊客不推薦,連天津本地人也沒有幫狗不理說公道話。>,幾個店相繼倒閉。 195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為恢復經濟、繁榮市場,想要恢復本地風味食品,決定重開狗不理包子鋪,改國家經營。
  • 又一家「老字號招牌」被噴上熱搜!
    繼王府井狗不理包子翻車之後這兩天又有一家「老字號招牌」翻車被噴上熱搜24日一群粉絲百萬的微博大v去吃在北京赫赫有名的厲家菜這家菜號稱「宮廷風味菜」它要求選料精,做工細,不許點菜主人做什麼你就吃什麼還被評為米其林一星結果一群大v吃完後
  • 空印案作為明初四大案之一 轟動一時的「空印案」到底冤不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空印案作為明初四大案之一 轟動一時的空印案到底冤不冤?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偶然發現一件奇怪的現象,來戶部交稅的官吏身上居然帶著蓋有印章的空白文冊。 朱元璋很生氣,代表權力的印章怎麼能蓋在空白文冊上,那文冊數據豈不是可以隨意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