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因「差評」報警:風大了,再熱的包子也會涼

2020-12-22 騰訊網

「狗不理事件」是人們對於老字號餐飲企業不滿的集中表現,套用司馬遷的一句話就是。「天下苦『老字號』久矣。」

「竹板這麼一打呀,別的咱不誇,誇一誇這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

介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

這是馮鞏、郭冬臨在相聲《舊曲新唱》中的一句詞,在千禧年的春晚舞臺上,這段作品不僅將天津快板、京東大鼓這兩種傳統曲藝形式融入相聲作品,順便也向觀眾全方位地「安利」了天津特產「狗不理包子」。

最近,狗不理包子攤上事了。

事還不小。

風波

9月8日,微博博主「谷嶽」在網上發布一則探店視頻,對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進行差評。視頻中,「谷嶽」花60元購買了一籠8個醬肉包,又花38元購買一籠8個豬肉包,品嘗後總結稱,醬肉包油膩、沒有用真材實料;而豬肉包則是皮厚餡少,麵皮粘牙。

9月10日,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發布聲明稱,視頻侵犯了餐廳的名譽權造成相關經濟損失,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同時宣稱已報警處理。

9月11日,上述聲明被刪除。

9月15日凌晨2時,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狗不理王府井店」為2005年狗不理改制前的加盟店並存續至今,為僅存的一家加盟店。經了解,在未向狗不理集團報告的情況下,狗不理王府井店面對消費者評價擅自處理且嚴重不妥,不能代表集團官方行為和立場。由於該店嚴重違反了狗不理集團企業品牌管理規定和與狗不理集團籤訂的加盟協議相關約定,嚴重損害了狗不理集團名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狗不理集團從即日起,解除與該店加盟方的合作。

短短一周的時間,「狗不理事件」多次引發全網熱議。

很快,人們從事件本身,延伸到了對於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品質的大討論。

「飯館做得差,還不讓人說」

有網友表示,「雖然我沒吃過XX老字號,但是每個吃過XX老字號的朋友說得都差不多,感覺自己被騙了。」

(微博網友「谷嶽」探店視頻截圖)

窘境

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調查數據,建國初期,我國的老字號企業數量超過16000家,直至現在,僅剩100餘家,存活率不到10%。

阿里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王銳教授共同完成的《中華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顯示,商務部數據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總計1128家,分布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上海最多,有180家;北京次之,有117家。目前,這1000多家老字號經營狀況普遍不佳。

其中僅10%蓬勃發展,不少企業的經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經過對一百多家老字號企業的調研發現,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都存在創新發展的障礙,產品創新動力不足、組織架構陳舊、人力資本匱乏成為阻礙老字號進一步發展的前三大障礙。

狗不理的情況很典型。狗不理曾經旗下擁有大型飯店、中型酒家、排檔式餐廳,集速凍食品生產、商品零售、物流商貿、烹飪學校於一體,在國內外共有七十餘家特許連鎖餐廳。

狗不理不僅在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同年還拿到了澳大利亞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在中國的永久使用權。

自今年5月11日起狗不理終止掛牌,相關門店陸續關閉,4成銷售額來自售賣速凍包子,即便是開設了網上店鋪,也鮮有客人購買。

創建於1864年的全聚德烤鴨店,更是被稱為「烤鴨第一股」,在今年第一季度,全聚德的業績再創新低:營收1.8億元,同比下降55.03%;虧損8850萬元,同比暴跌931.66%。7月10日晚,全聚德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虧損,虧損範圍為1.39億元至1.52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聚德全年業績可能會更加慘澹。

面對巨額虧損,今年8月全聚德宣布取消所有門店收了20年的服務費,全面統一烤鴨價格和製作工藝,全部菜品下調價格10%至15%。

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公開表示,「企業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們不能成為消費者的敵人。」

沒想到一個月後,狗不理成了消費者口中的「敵人」。

又貴又難吃

在網際網路周刊發表《是什麼造就了老字號》一文中提到,目前有詳細記載的老字號中,行業主要集中於飲食、醫藥、酒、手工業、文化藝術等領地。其中,食品和文化藝術佔比超過60%。這說明了能被留下都是因為現實中有需要它們的落腳點。

畢竟,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是人恆久的需要。

「狗不理事件」是人們對於老字號餐飲企業不滿的集中表現,套用司馬遷的一句話就是。

「天下苦『老字號』久矣。」

打開生活類點評網站,搜索一些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差評,總結無非是這樣幾點,「價格高」「菜難吃」「服務差」,與一些私營餐飲企業相比,老字號們鮮有直面評論的時候,少部分企業採用統一格式的「客氣話」草草敷衍。

這樣的差評在旅遊城市尤為凸顯,有網友表示:

「每當旅遊旺季,就會有很多遊客來到我的家鄉,他們在慕名前往老字號品嘗食物後在網上罵街,總會帶著我家鄉一起招呼。」

「雖然飯不是我做的,我依然會感到愧疚。」

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風味人間》抑或是《人生一串》,都從不同角度呈現了中國人與飲食的關係,不僅用奇觀化的影像和戲劇性的故事介紹了中國的飲食,而且也用當代觀眾乃至世界觀眾能夠理解的方式,以飲食為手段,探討屬於中國文化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對於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的選擇。

在人們印象中,老字號餐飲企業應該是最有故事、有理想、有追求的群體,但事與願違。

高聲望、高價格換來了人們對於老字號餐飲企業的高期待,高期待讓人們調高了對於老字號餐飲企業的要求,但這也是它們本應該承受的。

人們不會為了2元一根的油條上網發帖罵你。

但如果是60元一籠的包子,情況則截然相反。

(微博網友「谷嶽」探店視頻截圖)

破局

作家陸文夫的代表作中篇小說《美食家》,以蘇州的飲食文化展開,描述了人物在歷史起伏中的變遷,被很多讀者稱為蘇州文化必讀書目。

書中人物高小庭成為一家老牌蘇州菜館的經理後,對菜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取消了雪花雞球、蟹粉菜心這樣的蘇州代表性餐食,而改為大眾菜,大眾湯。誰知飯店重新開張後,過去吃不起的老百姓紛紛來飯店開洋葷。誰知,他們一吃,紛紛搖頭:「這就是蘇州最有名的飯館啊,做的菜還不如我們自己家做的呢!」

可見,關於老字號的討論,「狗不理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1987年,學者王世襄便在《中國烹飪》雜誌中以「關於恢復老字號」為題撰文。

文中王世襄從友人請客品嘗一家恢復開業的老字號魯菜館切入,王世襄講述了自己經歷「物是菜非」的故事,在文中王世襄提到:

「隨隨便便,馬馬虎虎地就掛上了老字號的招牌,美其名曰恢復老字號,使過去吃過的人大失所望,使過去沒吃過的人認為『不過如此』,這是對不起前人,也對不起今人。」

「一時蒙得了顧客,隨著也坑了自己,可算是最要不得、最虧最虧的事了。」

黃胖在北京經營著一家餐飲企業,多年來他一直為老字號的生存感到痛心,「一方面痛心小時候吃到的味道找不到了,一方面痛心這麼一張張金字招牌被用成這樣。」

黃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認為老字號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張招牌,而是背後承載的工匠精神,而老字號所傳承的工匠精神和食材製作技藝,最初並不來自情懷和理想。

「任何時代,都不缺乏飯館,飯店的競爭壓力是很大的,所有的老字號之所以被人們稱頌,都是因為他們在巨大生存壓力下,絞盡腦汁找到自己的特色,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先有技藝才是堅守。」

到今天,許多老字號的情況則是,堅守還在,技藝沒了。「曾經北京有一家特別有名的河南風味的老字號私房菜,後來感覺粵菜利潤高轉型粵菜,牌子還是那塊牌子,味道完全不同了,老百姓會接受麼?」

「價格上再沒有優勢,服務也跟不上來,又不是沒有選擇空間,必然造成這樣的結果。」

有網友說,狗不理這次的問題是來自於連鎖經營,連鎖經營讓老字號加速衰亡。

黃胖不這樣認為,他認為主要還在於有沒有真正願意為老字號思考的人和更先進的經營模式。

「假如全聚德、狗不理這樣的老字號公開面對社會招收管理者,我第一個報名參加。」黃胖痛心疾首。

文化學者、作家劉滴川一直在關注著「狗不理事件」,在他看來,狗不理這樣的老字號餐飲企業,面前只有一條路,改革。

「就像晚清洋務運動中的官辦工廠,它獲得官方資源傾斜的同時,也因循了舊體制的弊病,老字號企業繼承歷史財富的同時,一定背負著歷史的積弊和枷鎖,誰都希望只要財富,不要積弊和枷鎖,這就演活了只想要品牌的溢價空間,卻不願提供相應服務的醜態。」

出路只一條,改革。你就好好做你的產品、你的內容,把經營權徹底交出來,交給你現在的對立面,真正誕生於新時期的人和團隊,連同你的生產,都要受它的管理。局部的虧損、腐敗、非議都是改革的鎮痛,真能走過來,企業就活下去了。

「這狗不理,經營不善也就罷了,包子都不靈了,還說個啥啊。」

如今,狗不理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風大了,再熱的包子也會涼。

想要維繫老字號的招牌和口碑,經營管理者們恐怕要著實下一番功夫才行了。

相關焦點

  • 被吐槽「難吃又貴」,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報警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蕾鳴文苑,ID:lm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被吐槽「難吃又貴」,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報警了!網友:難吃還不讓說?很快,#王府井狗不理回應網友差評視頻#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網友紛紛吐槽「難吃還不讓說了」「給差評就報警?????」
  • 「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狗不理」遭博主差評之後 一起危機公關的失敗案例9月10日,一則探訪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針對此次事件,王府井狗不理餐廳已向北京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報警。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記者致電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該店負責人稱,店內都是明碼標價,沒有賣過160元一籠的包子。而在視頻中,「醬肉包竟然160元一籠」出現在開頭的網友評價裡。「說餡兒小,可以當時叫我退呀,消費者不會白花錢幹這種傻事。」
  • 「狗不理」包子不及格,但英文翻譯卻滿分!妙!|北京王府井|英文|...
    視頻發出後不久,「王府井狗不理店」的官微便公開聲明:稱「該視頻惡語中傷,均為不實信息」,表示餐廳「已經報警,將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法律責任」,還要求該網民「通過國內主流媒體公開道歉」。看到這波「危機公關」我也是醉了,這不明擺著「店大欺客」、「狗急跳牆」麼?東西難吃還不讓人說?說了還要以報警相威脅?還要讓顧客道歉?真是活久見。
  • 一條差評引發的報警和關店,「狗不理式」做法的背後折射了什麼?
    荔枝特報記者/李艾  遇差評而報警、隨後被解除加盟合作、直至關店,在一周左右的時間裡,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廳頻頻引發全網熱議。因差評而報警的做法是否得當?9月8日,微博博主「谷嶽」發布了一則探訪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廳並在品嘗後給出差評的視頻,很多網友也在評論區發表了相似的看法。
  • 大V撂倒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割袍斷義,王府井店改旗易幟冤不冤?
    後來,包子攤擴大成了一間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因其包子「皮薄餡多長相好、有咬勁滿嘴香」而極受歡迎,每天到店的人絡繹不絕。因為客人多,生意好到顧不上收錢,「狗子」也沒時間搭理食客,顧客們便自覺把錢放在碗中,時間長了,大家便戲稱「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後來順嘴喊成了「狗不理」。
  • 一隻包子二三十,為什麼天津人都不推薦去狗不理?
    在網上,狗不理的風評屬實不太行。 不僅外地遊客不推薦,連天津本地人也沒有幫狗不理說公道話。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中華老字號,狗不理的風評為什麼會如此之差?
  • 狗不理決定不理王府井狗不理了
    9月10日,王府井狗不理餐廳發布官方聲明稱「該視頻所有一切惡語中傷的言論均為不實信息」,「在未核實視頻來源的情況下僅憑主觀臆想就對外發布傳播」,侵犯了餐廳名譽權,餐廳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的法律責任,已報警處理。聲明中強勢的態度,將狗不理餐廳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友紛紛抨擊狗不理包子價格貴、味道差卻不願接受批評,令人失望。很快,前述聲明被刪除,甚至連發布聲明的官方微博也被註銷。
  • 一籠包子120元,一碟花生米58元,狗不理包子倒是成了「人不理」
    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做法,中國人也常說富不過三代,當一個百年老店傳承至好幾代後,很少能繼續保持輝煌,會因為各種原因走向沒落,這和"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的道理相似。中國的百年老字號有同仁堂、全聚德、老鳳祥、稻香村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天津狗不理。
  • 「狗不理」官方譯名居然是Go Believe?|中餐譯名大賞
    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前段時間,一則探訪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9月15日,狗不理集團宣布解除與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狗不理王府井店 圖源:人民視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王府井狗不理大宴賓客三天,相邀谷嶽和消費者免費品嘗、點評!
    就在今天,這艘在公眾輿論聲浪中苦撐數日的「王府井狗不理」小船傾覆了。事件回顧:9月8日,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谷嶽」博主閒來無事,尋思著上東單王府井吃一頓,目標很明確,感受口碑最差的餐廳服務。大眾點評1299家餐廳,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店「榮登」倒數榜首第一,評分是2.85。
  • 繼狗不理包子後,這道名菜遭冷落,當年入選國宴,網友:自取其咎
    繼狗不理包子後,這道名菜遭冷落,當年入選國宴,網友:自取其咎!就比如說北京的全聚德烤鴨以及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其實對於這些百年老字號也確實是民生非常大的,特別是在外地遊客看來,有些遊客到了當地之後,也會特意品嘗一下這些當地特色的傳統美食,就連國外的有一些吃貨,他們對這些中國的傳統美食也是有所耳聞的,就比如說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曾經賣的特別的火爆,可是現如今卻跌落神壇了,這個當年家喻戶曉的天津小吃,當時在天津當地特別的有名氣,甚至在全國的很多地方也都可以見到它的連鎖店
  • 狗不理魔幻史:成也市井 敗也市井
    專欄|號外-消費作者|鄭皓元 陳俊宏主編|戴鷺近日,狗不理包子因「加盟店報警事件」登上熱搜,引發網友對中華老字號的感慨與討論。從市井小攤鋪,到慈禧太后為其代言,再到央視春晚成為城市名片,平步青雲的天津狗不理,瞬間被一條網絡上的尋常探店視頻,拖出了百年老字號的烏託邦。
  • 曾「風靡全國」的狗不理包子,現今「跌落神壇」,網友:自取其咎
    曾「風靡全國」的狗不理包子,現今「跌落神壇」,網友:自取其咎!十月一小長假到了,一年一度出去玩大多數都在這個時候了,相比過年,十月一的假期不短不長,剛好適合現在的朋友,工作了大半年,可以在這個時候休息一段時間。家長帶著孩子去旅行,大學生的成團旅行,還有叔叔阿姨他們的旅行團。
  • 一籠包子120元,一碟花生58元,狗不理包子如今成「人不理」
    狗不理包子的好吃那是出了名的,人稱這狗不理包子是薄皮大餡,麵皮柔軟,餡料鮮而不膩,外觀漂亮,食客咬一口回味無窮,齒頰留香。狗不理的粉絲,下至販夫走卒,上到慈禧太后、西哈努克親王都對它的滋味讚不絕口。當年的天津人更是把狗不理包子當作心頭寶,都說人要是到了天津卻不吃"狗不理",那就等於沒來天津。
  • 35元一個的狗不理包子香麼?擁有百年歷史,卻賣出五千差評,只能黯然...
    「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慈禧 白手起家做包子,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如果你問,哪種食物能夠代表天津? 我猜99%的中國人,都會回答:「狗不理包子。」
  • 一碟花生58元,一籠包子128元,「狗不理」如今成了人不理
    就拿平日裡最常見的早餐來說,我們中式的早餐,包子饅頭粉麵餅,豆漿油條稀飯粥......種類繁多屈指難數,單憑這包子,就有成千上萬鐘的口味,其中,在包子中的「包子王」便是「狗不理包子」,可以說是包子中的「極品」。
  • 一碟花生米58,一個包子35,162歲的狗不理,為啥變成了人不理?
    2011年11月我國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包括了民間傳說故事、我國傳統音樂民謠、傳統舞蹈、傳統戲劇、陶瓷及服裝的製作工藝以及一些民俗小吃,其中小吃類最著名的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了。狗不理包子在晚清時間出現,慢慢地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擁有了分店,最後還享譽海外,還成為了中國小吃的名片。
  • 天津特產,除了大麻花,「狗不理」包子,還有這些,你吃過幾個?
    今天一起來看一看天津特產,除了大麻花,"狗不理"包子,還有這些呢,看看你吃過幾個?1.桂順齋糕點桂順齋糕點是有近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名牌清真食品企業,是享譽全國津門風味食品歷史長河中享有"三絕"(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兩齋"(桂順齋、祥德齋)美譽之稱的著名品牌。
  • 被博主說難吃,王府井狗不理因發聲明被除名,網友:味蕾不會說謊
    這位博主篩選了北京1299家評分最低的店,而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以綜合評分2.85的成績吸引了博主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看看是不是網上說的那樣,不好吃而且服務差。眾所周知,狗不理是天津地標性的老字號特色包子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聞名中外!不過近些年狗不理包子的名聲似乎越來越不好了。
  • 世界最黑最貴的包子退市,曾是慈禧最愛,今靠速凍續命
    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呢,它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不僅是中國人,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前往到訪天津,還特意別請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給他「下廚」,美國前總統布希也曾慕名到天津品嘗狗不理包子。 1956年,天津市將狗不理包子收歸國有,在和平區山東路開設店面,之後又在南市食品街設立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