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風潮的惠民保!勸健康人別輕易買

2020-12-14 深藍保測評

今年保險市場最火爆的產品,非「惠民保」莫屬。截止目前,60 多個城市上線了該產品。

幾十塊錢,就能買到百萬保障,還不問身體情況,八九十歲都能買,難怪這麼火……

儘管惠民保看上去琳琅滿目,但其實像同一個媽生的,都長得差不多。

也有不少朋友糾結又困惑,惠民保是真惠民還是場騙局?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主要內容如下:

惠民保,是保險公司做慈善嗎?惠民保 VS 百萬醫療險,哪個更好?惠民保,這三類人群更適合買!一、惠民保,是保險公司在做慈善?

嚴格來說,惠民保並不算是新鮮事了。

它的「祖師爺」誕生於 2015 年,由深圳醫保局聯合平安養老推出,名字叫做「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但並沒有在全國激起浪花。

直到 2020 年 3 月,國家發布了《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給惠民保按下加速鍵:

國家這份文件的意思是,要加快建設多層次的醫保體系。

老百姓只靠醫保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商業保險的加入。因為醫保支付壓力過大,籌資水平僅佔 GDP 的 2%,卻要支付 6 成以上的醫療費。

於是,保險公司、第三方機構紛紛入局,由政府站臺,推出讓人天然有信任感的惠民保。

這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花兩三斤豬肉錢,就能買一份高額醫療險,當然是好事,政府也可以借力做一些政績。

但白菜價的價格,連八九十歲的老人、得過癌症的人也能買,保險公司是做慈善嗎

俗話說,商家無利不起早。不論是保險公司還是第三方,他們入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品牌宣傳:政府的信任背書有助於品牌宣傳,進而加速獲取客戶市場。用戶轉化:成為惠民保客戶後,保險公司後續推薦其他業務,進行客戶的二次開發。政府關係:保險公司還希望藉此和政府部門搞好關係,尋求將來的合作。獲取數據:在項目過程獲取數據,用於產品設計,以及核保、理賠時的把控。另外,和惠民保合作的特藥公司,希望多一條銷售渠道;負責推廣的第三方機構,也希望從中賺取服務費,分得一杯羹......

說到底,商業不是在做公益,就算有暫時的「賠本賺吆喝」,也是有利可圖

二、惠民保那麼多,保障就兩點!

惠民保之所以「惠民」,有哪些獨到之處?我們總結了三大優勢:

價格非常便宜:不管是 0 歲還是 80 歲,不過幾十塊錢保費。健康告知寬鬆:不問身體情況,或者限制非常少,得過癌症也能買。適用人群廣泛:通常不限年齡職業,只要有醫保都能買。1、 惠民保,保障好不好?

惠民保雖然買起來毫不費力,但保障水平如何?

截至目前,除了上海按兵不動,其他一線城市都推出了各自的「惠民保」。

我們整理了幾款代表產品,對比如下:

相信不少朋友看不懂表格,但是也不影響。絕大多數的惠民保,保障不外乎這兩點

社保內費用:僅報銷醫保目錄內的住院費用。特定藥品費:通常是一些醫保目錄外的抗癌藥,限制種類報銷。而深圳惠民保則較特殊,社保內外都報銷,增值服務也較全面,不過保費貴了點,要 365 元。

2、惠民保,能報銷多少錢?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看看 惠民保的報銷力度到底有多大

由於 360 城惠保 不限投保地區,比較有代表性,我們用它舉例。

王女士因乳腺癌住院治療,醫療費用如下:

可以看到,360 城惠保更好彌補了醫保無法報銷的部分

王女士的醫療費共 37 萬,醫保報銷了 20 萬,還需自己承擔 17 萬。

如果買了 360 城惠保,還能報銷 10.4 萬,最終她只需承擔 6.6 萬。減輕了患者一大半的負擔,惠民保還是不錯的。

三、惠民保VS百萬醫療,怎麼選?

其實,惠民保和百萬醫療險是同一類產品,都是用來報銷醫療費的。

那麼,誰的保障更好,該選哪個?我們選了一款百萬醫療險,對比如下:

可以看到,惠民保 和 尊享 e 生 2020 相比,有幾點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不足1:保障不全面

① 只報銷醫保目錄內費用

我們都知道,醫保的定位是基礎醫療保障,有著天然的局限性。

醫保報銷要受 「醫保目錄」 限制,以藥品為例:

可以看到,醫保能報銷的藥品只有 2643 種,且絕大多數只能報銷一小部分。

據國家藥監局統計,目前國內註冊藥品有 162352 種。也就是說,98% 以上的藥品醫保都不能報銷,且以大病進口藥、高價藥為主

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惠民保沒能彌補上醫保的這一不足。

② 特藥保障不全

惠民保的一大特色是特定藥品保障,把一些高價抗癌藥納入報銷範圍。

但它們通常只包含十來種藥品,不能覆蓋所有高發重疾。來看看 360 城惠保的特藥清單:

可以看到,對於中國人 最高發的十大癌症,這份清單只覆蓋了 3 種,包括肺癌、乳腺癌、卵巢癌。

像其他高發的肝癌、胃癌、宮頸癌等,沒有對應特效藥可以報銷。

③ 保障項目不足

除此以外,相比百萬醫療,它還缺少這些保障:

特殊門診門診手術費用墊付質子重離子……比如,癌症放化療、尿毒症透析這些常見的特殊門診,惠民保也不能報銷......

不足2:免賠額較高

一般的百萬醫療險,免賠額是 1 萬,而惠民保的免賠額是 2 萬。

也就是說,住院花的醫療費,需要自費 2 萬以上,惠民保才能報銷。

據 2017 年中國醫療費用統計,70% 的住院費用,經社保報銷後不超 1 萬元。

所以,免賠額 2 萬的惠民保能用上的概率不高。我們以北京居民醫保待遇為例,來具體算一下:

如上表所示,北京成年居民在二級醫院住院,扣除 800 元的起付線後,醫保內的住院費可報銷 78%。

那麼,住院要花多少錢,才能達到 2 萬的免賠額?

直接說結論,醫保內費用至少要高於 91709 元,才能達到 360 城惠保的報銷標準

這麼看來,如果不是大病,惠民保幾乎不可能得到報銷。

不足3:續保條件不好

續保是醫療險的重中之重,如果續保條件不好,就可能保障中斷,無法報銷。

由於惠民保有政府參與,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覺,惠民保是由政府兜底。但實際上,惠民保的本質是商業保險,理賠由保險公司負責,與政府無關。

如果買的人不夠多或者參保人群都是老弱病殘,保險公司會賠穿,第二年可能不給續保,或者漲價......

且還可能因為一些原因「夭折」,比如,由太平洋財險承保的「嘉惠保」,上線沒幾天就不能投保了。

所以,惠民保大多數都是一年期醫療險,合同中明確註明續保需要重新審核。

相比之下,很多百萬醫療險續保不需要審核,讓人更放心。

四、惠民保VS百萬醫療,誰報得多?

惠民保和百萬醫療險,在報銷額上差別很大嗎?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我們同樣舉個例子。老張因治療肺癌,花了以下醫療費用:

老王共花了 45 萬,除了醫保報銷 20 萬外,還需要自己承擔 25 萬。

如果他買了 360 城惠保,可以幫他分擔 10.4 萬,剩下 14.6 萬仍然需要自掏腰包,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但如果他買的是 尊享 e 生 2020,醫保目錄外、特殊門診放化療等費用都能報銷。

並且,原本需自付的 1 萬免賠額,也因為罹患重疾而降為 0,相當於幾乎不用自己額外掏錢。

可以看到,百萬醫療險雖然更貴、健康告知更嚴格,但它可以做到在重疾面前,報銷絕大部分費用。

所以,我們建議 身體健康的朋友,優先選擇百萬醫療險

五、惠民保,適合哪些人買?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惠民保相當於"縮小版"的百萬醫療險。

投保寬鬆是惠民保最大的優勢,我們建議以下人群,值得重點考慮

年齡過大:惠民保不限年齡,八九十歲也能買,且保費和年輕人一樣便宜。身體欠佳:如果得過大病,或有些責任被除外,例如不保乳腺、甲狀腺等,可以補充一份惠民保。高危職業:比如飛行員、消防員這類高危職業,被大多數醫療排除在外,惠民保給他們開了綠燈。另外,有些朋友已經買了百萬醫療險,對於是否還要買惠民保,感到很糾結。

其實沒必要想太多,它們又不是非此即彼,只能二選一。

就算買了百萬醫療險,補充一份惠民保也是可以的,一年幾十塊錢,也不影響正常生活。

最後再提醒大家,不論買了惠民保還是百萬醫療險,仍然不能解決所有風險。

成年人完備的風險保障,需要 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意外險的保駕護航。

六、寫在最後

溫暖一座城,守護一方人」,是某地惠民保的宣傳語。

惠民保也正如其名,像星火燎原般走進千家萬戶,讓普通老百姓都能花很少的錢,買到一份高額補充醫療險。

希望惠民保再接再厲,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全網最全惠民保大盤點,政府定製「惠民保」適合你嗎?
    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對全國72個城市、81款惠民保做了詳細的分析。(看不清圖片的朋友,別擔心,結尾給大家放了清晰的大圖)得出了一個不太令人開心的結論。雖然惠民保投保很寬鬆,但是報銷力度不大。還可以買百萬醫療的朋友,別輕易碰!文章大綱:惠民保為什麼這麼火?好在哪?惠民保,保障如何?
  • 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工人日報記者 竇菲濤攝)保費僅幾十元,相當於一杯奶茶錢,而保額高達百萬元,且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手機即可購買,還有政府支持……幾乎一夜之間,「惠民保」席捲全國、遍地開花,成了今年最火爆的健康險。
  • 保費低保額高 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因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惠民保」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閱讀提示今年以來,「惠民保」在全國20多個省份上線推廣,參保人數迅速超2000萬人。對此,專家提醒道,投保前要了解「惠民保」在既往病症、免賠額、理賠範圍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保費僅幾十元,相當於一杯奶茶錢,而保額高達百萬元,且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手機即可購買,還有政府支持……幾乎一夜之間,「惠民保」席捲全國、遍地開花,成了今年最火爆的健康險。
  • 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
    因保費低、門檻低、保額高,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惠民保」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一杯奶茶錢的「惠民保」值得買嗎?閱讀提示今年以來,「惠民保」在全國20多個省份上線推廣,參保人數迅速超2000萬人。對此,專家提醒道,投保前要了解「惠民保」在既往病症、免賠額、理賠範圍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保費僅幾十元,相當於一杯奶茶錢,而保額高達百萬元,且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手機即可購買,還有政府支持……幾乎一夜之間,「惠民保」席捲全國、遍地開花,成了今年最火爆的健康險。
  • 惠民保,能否代替百萬醫療險?
    有朋友問,每年買幾十塊錢的惠民保,就不需要幾百元的買百萬醫療險。我只能這樣說,貴有貴的道理,便宜就有便宜的不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惠民保,由醫保局牽頭,聯合保險公司共同推出的的商業健康險,它不屬於「社會醫療體系」,最終是保險公司理賠。
  • 惠民保與百萬醫療險區別,最大的區別在這裡!
    惠民保與百萬醫療險區別任何東西只要火了,就會有爭議,保險界網紅惠民保也不例外。幾十塊保幾百萬,幾乎沒有投保門檻,加上政府的宣傳,讓它迅速爆紅。但網絡對惠民保的議論,褒貶不一,同時也有很多疑問:惠民保誰都可以買嗎?惠民保與百萬醫療險哪個更好?買了惠民保還需要百萬醫療險嗎?
  • 騰訊微保入局惠民保市場 河南「豫健保」有何特點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又一省級「惠民保」落地。11月19日,騰訊微保聯合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農險」)在鄭州發布了河南首款省級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與其他地區惠民保險差異不大,「豫健保」聚焦大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對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無需體檢,參保人每年最低僅需69元,可獲得最高300萬保障。
  • 幾十塊錢保一年惠民保圈粉 業內人士:閉眼入不可取
    北京版「惠民保」——「京惠保」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消息稱。低廉的保費和可觀的保額,讓不少市民躍躍欲試。「感覺這類產品一下子火了,身邊好多人已經投保或是想要投保,也就是兩杯咖啡的價格,可以買個安心。」在北京工作數年的劉先生告訴記者。
  • 銀保監會為「惠民保」劃紅線!重點查處這些行為
    鼓勵保險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自律組織作用,組織參與屬地保障方案擬定等相關工作,引導保險公司依法合規開展業務,促進定製醫療保險項目穩定健康發展。「惠民保」一下子火了在監管部門醞釀相關規範性文件背後,是各地「惠民保」的圈粉。
  • 網紅惠民保一網打盡:哪個城市報銷條件最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紅惠民保一網打盡:哪個城市報銷條件最好?哪個城市最划算?「惠民保」成為歲末年初的熱詞,各地項目快速席捲各個城市,成為一大現象級健康險產品。部分城市,甚至有多款惠民保任君選擇。以北京地區為例,有兩款惠民保,分別是「360北京城惠保」和「北京京惠保」,以參保人因治療重疾總花費50萬為例,一通操作下來,買了「360北京城惠保」的人還需要自掏腰包22.2萬,買了「北京京惠保」的人需要自掏腰包18.5萬,足足比前者多報銷了3.7萬。
  • 觀點1+1:「惠民保」,惠民保障至關重要
    保費僅幾十元,相當於一杯奶茶錢,保額高達百萬元……今年以來,「惠民保」在全國20多個省份上線推廣,參保人數超2000萬。 「惠民保」之所以受到許多人歡迎,是因為其作為醫保報銷後自費部分的補充保障,對治療重大疾病具有明顯「減負預期」。
  • 原保險監管大員暢談惠民保:不能一味降低保費,壓縮保險責任
    加之科技、流量各色平臺的推波助瀾,及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介入」,令之席捲全國。   保費饑渴與對健康險的過大期待,也令這一看似藍海的領域價格戰陡然而起,惑亂叢生,「就比你低一塊錢」的競爭策略盛行。   從幾百到幾十的殺價中,終引得監管發文規範,提出可持續經營、專業服務等硬性要求,並劃出多條違規行為「負面清單」。
  • 靈魂拷問惠民保:40餘城千萬人參與,幾十塊可保上百萬的網紅險能買嗎?
    惠民保以其「價格低、投保門檻低」的特點迅速吸引了大批投保人,對此類產品的討論也隨之而來,幾十元的惠民保到底值得買嗎?如此低的價格真的能實現上百萬元保額?針對消費者關心、熱議的話題提出了「靈魂十九問」惠民保,三款產品對於既往症的賠付規則有何不同?惠民保,年免賠額是什麼意思?
  • 銀保監會「出手」規範,超2500萬人參保的惠民保還能走多遠?
    來源:動脈網毫不誇張的說,惠民保是今年最火的健康險種。且不論各地政府紛紛「站臺」支持,惠民保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席捲五十多個城市,光是參與的險企就達到了二十多家,第三方平臺也有數十家。>>>>席捲五十餘個城市,惠民保憑什麼?惠民保為何能夠瘋狂突進?
  • 仁和集團助力健康扶貧,助力廣西惠民補充醫療保險惠桂保上線
    這款專為廣西人量身打造的全國首個省級惠民補充醫療保險,在發布後便受到全國性矚目,還收穫了同樣關注健康領域,且積極走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仁和集團力挺!據悉,「惠桂保」公益合作夥伴仁和集團是一家集藥品、保健品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龍頭企業。一直以來,仁和始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的脫貧攻堅道路上勇往直前。
  • 【對話】惠民保未來是不亞於百萬醫療的千億市場
    2018年底,平安健康保險在南京正式推廣惠民保模式,2019年底推出的廣州惠民保產品更是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於是2020年多個地方跟進,截至2020年11月5日,全國已上線70餘款產品,且在多地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銷量。把2020年稱為惠民保險的元年,一點都不為過。
  • 保費幾十元保額上百萬 「惠民保」能否成第二個「大病醫保?
    根據廣州惠民保公布的數據顯示,這款在2019年年底開賣的產品,線上銷售的一個月期間共有66萬人參保,其中零歲嬰童4000人,百歲老人13位。微保今年8月推出「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將近100天的時間全國上線了十餘座城市,其中今年8月份上線的東莞版「市民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參保人數近120萬;而淄博版「齊惠保」上線1個多月,參保人數近60萬。
  • 惠民保迎來首個規範,「共保體」模式或成主流
    惠民保兼具商業性和政策性,一方面,其多方參與的運作特點,要求發起方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和流程管控能力;另一方面,惠民保納入健康和帶病人群,則涉及更複雜的精算需求,和更高效的健康服務體系支撐。這些無疑都對平臺綜合服務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 惠民保類項目加速落地 「晉惠保」 助推山西省多層次醫療體系建設
    據公開信息統計,目前已推出蘇惠保、惠蓉保等四十餘個保險項目,覆蓋了十餘個省份,構築起越來越廣的惠民醫療保障體系。事實上,今年3月出臺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 惠民保再添新成員,「晉惠保」助推山西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此外,保險期間內,參保人因患病需要使用《晉惠保特定藥品目錄》中的18種特定藥品而產生的費用,年度累計最高報銷限額150萬元,在解決市民「看病貴」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買藥難」的問題,切實提高了山西省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健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