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保入局惠民保市場 河南「豫健保」有何特點

2020-12-15 和訊保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又一省級「惠民保」落地。

11月19日,騰訊微保聯合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農險」)在鄭州發布了河南首款省級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

據了解,豫健保」也由多家保險公司聯合承保——中原農險作為主承保公司,東吳人壽河南分公司、天安財險河南省分公司、利安人壽河南分公司、國元保險河南分公司、泰山保險河南分公司、亞太財險河南分公司、長安保險河南省分公司、安盛天平河南分公司、錦泰保險河南分公司、中煤保險河南分公司等十家保險公司以全省「共保體」的模式共同參與,騰訊微保作為運營合作平臺。

與其他地區惠民保險差異不大,「豫健保」聚焦大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對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無需體檢,參保人每年最低僅需69元,可獲得最高300萬保障。即日起,凡是河南省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河南省各地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含新農合)的參保人群,且為在保狀態,均可打開微信-發現-搜一搜,搜索「豫健保」或搜索「微保」小程序,進入「全民保」專區,點進「河南省」根據提示在線投保,投保截止日期為2021年2月19日。

「豫健保」同樣有免賠額設置: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住院發生的醫保目錄範圍內實際支出的合理且必需的醫療費用,經所屬醫保報銷後,應由個人自付的部分,扣除2萬元年累計免賠額後,按90%的比例賠付,保額100萬元;與常規惠民保不同的是,對於被保險人所支出醫保目錄範圍外,需自費支付的合理且必要的住院醫療費用,扣除2萬元年累計免賠額後,按50%的比例賠付,保額100萬元。此外,在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障方面,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由二級或以上公立醫院專科醫生初次確診罹患「河南·豫健保」附加合同所定義的惡性腫瘤,因治療惡性腫瘤實際發生的必需且滿足《「河南·豫健保」特定高額藥品目錄》內的15種院外特定藥品費用,無免賠額,按80%的比例賠付,保額為100萬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2019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比上年上漲6.1%;人均住院費用比上年上漲6.0%。據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17年官網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療費用同比增長6.7%,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同比提高7.1%。目前,河南常住人口已經高居全國第三位,這也意味著「豫健保」面臨著數以億計的潛在客戶。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發布了《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到2030年底,全國將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這也使得這一這種介於醫保和商業保險之間,因「低保費、寬門檻、高保額」被冠上「惠民」標籤的新型補充醫療保險在2020年突然遍地開花,席捲多個省市地區,成為保險行業裡一種現象級的「保保類」網紅產品。

「模式越來越多樣化,例如幾個地區出現了共保體的形式,而隨著微保、輕鬆、水滴等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的加入,競爭則更加激烈,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參與程度也在減輕,例如城惠保等幾乎是無政府參與的純商業保險模式」,某保險中介機構管理人員如是分享其對市場的觀察,而目前市場上產品也可以根據政府的不同參與程度進行分類,例如深圳政府的強參與、醫保局主導的成都模式、政府參與較輕的廣州模式、零參與的城惠保模式。

據微保方面透露,3個多月內,騰訊微保「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已在全國三十多個城市先後落地,形成特色的「微保共保體模式」。

就在近期多地惠民保項目分享了投保情況,例如,在落地近一個月後,北京地區惠民保參與人數達到90萬。「東莞市民保」不到2個月的時間參保人數近120萬,是今年少有的單個城市參保人數破百萬的記錄之一。

「一般與當地醫保用戶相比,參與比例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幾之間,大部分地區項目在百分之十左右,保險意識更好、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可能比例更高。」上述人士稱。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河南首個省級普惠險正式落地 中原農險聯合騰訊微保發布「豫健保...
    原標題:我省首款省級普惠險「豫健保」發布   11月19日,中原農險聯合騰訊微保在鄭舉行助力「健康中原」建設暨「豫健保」系列產品發布會。中原農險作為主承保公司聯合十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模式共同推出了「豫健保」,該產品也是河南首個省級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最大亮點為投保人不限年齡、職業,無需體檢,50周歲以下一年繳保費69元,50歲以上一年保費169元,最高即可享受300萬元的保險保障。   「作為醫保的有效補充,該產品聚焦的是大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可大幅降低群眾在治療重疾時的負擔。」
  • 騰訊微保:未來三年將在100個城市定製普惠保障
    參保人數達121.36萬,首年參保率28.32%,這是繼「東莞市民保」實現參保人數破百萬、「淄博齊惠保」率先創立「共保體」模式、首款省級「共保體」模式普惠險「河南豫健保」上線後,騰訊微保入局惠民保險後迎來的又一突破。  騰訊微保此前宣布聯合各地政府、保險公司打造「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創新推出「全民保」服務專區。推出三個多月以來,該計劃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落地。
  • 惠民保迎來首個規範,「共保體」模式或成主流
    惠民保具有廣覆蓋、低定價、高保障的特點。其中,低定價是顯著優點,也可能成為隱憂。一位從業者告訴動脈網,目前,城市惠民保價格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一方面,更低保費的產品,在城市搶奪中往往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多地出現多款城市惠民保同步上市的狀況,不同保險公司為了搶奪城市中有限的市場份額,也會壓低保價。
  • 【好消息】69元起報銷300萬,網紅保障「豫健保」太給河南人省錢啦!
    「河南豫健保」正式發布! 作為河南專屬的省級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河南豫健保」有河南省相關部門監督,騰訊微保為獨家合作平臺,由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主承保、聯合多家保險公司共同打造,產品設計立足於當地公開醫療大數據,貼合河南人民實際需要,緊密銜接河南醫保,減輕大病患者的醫療負擔。
  • 騰訊微保尚教研:惠民保操作模式將向共保體或保險共同體演進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冷翠華在12月8日召開的2020年度(第六屆)北京金融論壇上,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指出,惠民保業務操作模式逐步由單一保司向共保體或保險共同體演進。憑藉在惠民保領域的實踐與創新,騰訊微保「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項目榮獲2020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之「金融創新榜樣案例」獎。
  • 騰訊微保獲「金融創新榜樣案例」獎
    憑藉著在惠民保領域的實踐與創新,騰訊微保「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項目榮獲2020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之「金融創新榜樣案例」獎。  北京金融論壇是北京地區金融領域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區域性金融論壇及評選活動,創辦5年來已成為展現北京金融業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獲得了北京市金融監管機構及行業協會、各大金融機構的認可。
  • 【對話】惠民保未來是不亞於百萬醫療的千億市場
    2018年底,平安健康保險在南京正式推廣惠民保模式,2019年底推出的廣州惠民保產品更是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於是2020年多個地方跟進,截至2020年11月5日,全國已上線70餘款產品,且在多地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銷量。把2020年稱為惠民保險的元年,一點都不為過。
  • 惠民保類項目加速落地 「晉惠保」 助推山西省多層次醫療體系建設
    【環球網 記者 劉藝】普惠性醫保補充保險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發展,儼然成為健康險市場的一匹「黑馬」。據公開信息統計,目前已推出蘇惠保、惠蓉保等四十餘個保險項目,覆蓋了十餘個省份,構築起越來越廣的惠民醫療保障體系。
  • ...保進入比拼銷售能力階段,創新是制勝關鍵——專訪圓心惠保CEO彭煊
    惠民保的「爆紅」,固然離不開醫保局的站臺和保險機構的強大承保支撐,第三方平臺的積極推動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惠保、騰訊微保、暖哇科技等十餘家第三方平臺參與惠民保項目。惠民保大火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第三方平臺在惠民保項目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惠民保未來又將走向哪裡?
  • 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惠民保操作模式將向共保體或者保險共同體演進
    騰訊微保副總裁尚教研:惠民保操作模式將向共保體或者保險共同體演進
  • 保費幾十元保額上百萬 「惠民保」能否成第二個「大病醫保?
    新商機下險企紛紛入局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公認最早的一款惠民保產品,是2015年深圳市政府首次推出的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由平安養老保險集團公司承辦。此後,多個城市和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類似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惠民保逐漸形成幾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其中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政府參與程度和保障責任上。
  • @河南人民,您有一個300萬的福利待領取!
    比如為自己領取一份300萬保障的大紅包↓↓↓「豫健保「遇見寶它不限年齡,不限戶籍、不用體檢不管你是不是河南人只要你有河南醫保即可獲得這項福利保障來頭不小,超值的專屬保障1、官方監督,放心豫健保,創立初衷就是為了減輕河南省內大病患者的醫療負擔,所以在河南省相關部門的監督下,由騰訊微保作為獨家合作平臺聯合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主承保、多家保險公司參與,共同打造了這款省級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
  • 幾十塊錢保一年惠民保圈粉 業內人士:閉眼入不可取
    今年以來,各地紛紛推出「惠民保」,因其價格低、投保門檻低、保額高等「高性價比」特點,迅速在全國各地「圈粉」,吸引大批投保者。目前推出「惠民保」產品的城市已有數十個。業內人士分析,「惠民保」屬於普惠型醫療補充保險,有助於構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 惠民保再添新成員,「晉惠保」助推山西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我們參考並借鑑了其他省市城市開展惠民保險業務的經驗和方法。」張寶輝表示,「晉惠保」產品在惠民上有四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是受益人群廣,參加山西及所轄各地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都可以購買。
  • 席捲風潮的惠民保!勸健康人別輕易買
    今年保險市場最火爆的產品,非「惠民保」莫屬。截止目前,60 多個城市上線了該產品。幾十塊錢,就能買到百萬保障,還不問身體情況,八九十歲都能買,難怪這麼火……儘管惠民保看上去琳琅滿目,但其實像同一個媽生的,都長得差不多。
  • 臺灣健保,要沒錢了?
    臺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編列明年健保基金保險收入7223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877億元以安全準備金的救命錢填補。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健保面臨財務缺口擴大時,數次調升健保費率,未來應建立收支連動機制。換言之,健保費率調漲恐難避免。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健保基金評估2021年收支狀況後,編列業務收入7362億元,業務成本及費用7375億元。
  • 全網最全惠民保大盤點,政府定製「惠民保」適合你嗎?
    今年,保險界的頂流非惠民保莫屬。幾十塊的價格、幾百萬的保額、幾乎沒啥限制的投保門檻。看到的人,很少有不心動的。不過,心動歸心動,落到到行動前,還有一些小阻礙。惠民保這麼火,到底好不好?是不是買了它,就不用買百萬醫療了?惠民保到底適合誰去買?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都是姓陳的天蠍座「立委」 總有資格一起辯論了陳以信說,陸配子女的待遇是比照外國籍的做法,如果「政府」不這樣做才是歧視。而且,新納入的人只有一千人,繳納的費用比支出費用還多,健保是穩賺不賠(這個情報,後文會打臉)。綠媒也來了:危機!
  • 大都會人壽結盟微保 重新定義數字時代出行險市場
    而在數位化時代,我們了解到客戶的期望是簡潔、透明和便利,」大都會人壽中國總經理孫思毅女士表示,「此次與微保的戰略合作,正是希望攜手騰訊把握數位化時代的脈搏,結合雙方在用戶體驗、場景觸達、產品研發、客服保障等方面的優勢,讓保險觸手可及。」
  • 開年惠民保火爆依舊 業內:新產品定價趨於市場化,終將走薄利多銷...
    近日,武漢、南京等地紛紛上線2021年惠民保項目,「武漢惠醫保」保費168元/年,最高保額320萬元,「南京寧惠保」分為99元/年和199元/年兩個版本,最高保額11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在保障「升級」的同時,新上線惠民保保費也有所提升。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惠民保正處於一個逐漸回歸理性的過程,今年新推出的產品顯示定價更加趨於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