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初三開始學習化學,在初三大多數人覺得化學不難學,但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因為化學成績不理想而選擇文科的比比皆是,還有的人認為化學比物理還難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是因為高中化學和初三化學的學習方法大相逕庭 ,而大家依然按照初三學法來學習化學,當然成績不盡人意。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位學霸對高一化學學法的總結,來看看吧!
一、課堂緊跟老師的思路,先理解後記憶。
初三化學以實驗現象為主,知識點也相對少並且簡單,但是高一化學相對較多且比較抽象,如以電子的得失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以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來判斷化學反應的反應熱,這些都是微觀世界的變化,看不見摸不著,理解起來確實困難。所以,我們必須跟上老師的思路,先理解後記憶。
聽課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課堂上聽是主體,「聽講、聽講」,主要是先「聽」,然後跟著老師節奏思考。其次才是記筆記。原則上是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筆記,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
二、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高一化學必修一所學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於今後複習。
三、及時複習。
複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應該在記住基本知識點的前提下,對自己大腦中的新舊知識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比如,我們可以在記牢知識點後,不藉助課本和筆記本,自己做一個知識清單和思維導圖,這樣記憶效果更佳。所以,課後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複習鞏固,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
四、學會巧記
由於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實驗記憶法和比較法。其中比較法常用於容易混淆、相互幹擾的知識的記憶,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加深理解,記憶更牢固。
五、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即時沒有時間做實驗,我們也應該抽時間多看看相關的實驗視頻,以加深我們對實驗的直觀印象,促進對相關實驗題的理解。
此外,要學好化學,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於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最後希望同學們都能努力學習,獲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