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今年高一,選的是物化政如何?這些人可選,其它人可能會哭

2020-12-17 教育是一場修行

這個問題教師老李回答比較得心應手,因為李老師目前帶的高二學生就是選擇物化政的兩個班級。下面我談談學生選擇物化政的利弊,什麼樣的學生比較適合選擇物化政組合,目前一些選擇物化政的同學都存在哪些問題。

一、高一選課的誤區

現在很多學校都很著急似的,高一還沒有結束就進行選課走班,這一點李老師感覺是很不妥的,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說容易誤了終身大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高一屬於適應高中階段學習的過程,很多門學科學生感觸是不一樣的,難易程度體感受也是不同的。舉個例子來說,高一化學比較容易,很多學生在平時的段考、期中期末考試都能夠考很高分數,甚至過90分問題都不大,但是這裡面有很大迷惑性,覺得化學比較好學,所以在選科的時候容易選擇化學。結果到了高二,化學難度陡增,很多學生從90分一下子到不及格,簡直無法接受。

其次,短時間就組織學生選科,學生的準備時間不夠,思考時間不夠,容易在匆促中做出錯誤的選擇。跟風,隨大流,好朋友扎堆這種選課方式的同學大有人在。盲目性太強了,理性思考不足,憑感性選擇,愛好選擇往往到了高二、高三學段後悔的很多。

二、物化政組合的適應人群

說心裡話,除去語數外,在其它6門學科當中,物理,化學,生物或地理都屬於理科範疇,歷史和政治屬於純粹文科範疇,感性上我們都覺得理科比較難,當然也比較好找工作,所以,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人數是比較多的。但是高中政治和歷史難度也很大,學生普遍的感覺就是聽得懂,不會做,得分少。有些家長朋友潛意識覺得歷史和政治很簡答,就是背一背,記一記的事,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就組合的難度來說,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都差不太多,一些程度不太好的同學覺得物理和化學很重要,但是加上一門感覺簡單的政治學起來應該容易,其實不然。物化政組合就選擇的情況來看,人數並不多,因為難度很大。

對於選擇物化生的同學來說,肯定是學霸,既然是學霸能選理別選文,這是最明智的,因為理科答案有唯一性,文科不好作答,不容易拿分。所以,這些學生很忌諱物化政組合,那麼既然學霸都不敢選的組合,非學霸的學生居然選,這說明很不理智。

目前我帶的兩個班學生,幾次考試後發現,很多都後悔,主要是太難學了。物理很多學生高一很好,高二還湊合,化學就完了,高一90分,高二不及格,本想靠政治補一下,結果政治不好得分,成績平平。

所以,只要那些真學霸,思維活躍,不死板的學生才適合物化政組合,其它一般的同學不建議選。

三、女生適合什麼樣的組合

其實,這個問題不重要,因為每個女生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也許就是學霸學生。但是就總體來看,女生選擇純物化生的不多,因為理科思維往往把大多數女生嚇住了,不敢選,畢竟那些都是很多男生拼腦子的組合,各種奧賽基本上都是男生可見一斑。

除了個別學霸女生可以考慮學霸組合之外,大多數女生可以考慮相對容易拿分的組合,比如說物理和化學可以只選其一,因為兩個都學難度太大,歷史和政治也可以兩個選一個,因為這兩門學科都是好學但不好考,不好拿分。

中間就是地理和生物了,李老師認為,生物和地理這兩門學科難度都不大,思維含量都不是很高,本身這兩科就是文理兼備的學科,生物和地理都有需要背誦的東西,也有少部分需要理解的東西,所以難度比物理和化學小。

因此,在保證專業方面,首先物理可以考慮,其次是地理和生物選一個,最後考慮政治和歷史選一個,當然,也可是物理,地理和生物,這樣難度也會小不少。至於到底應該選哪種,我也沒有辦法給出統一回答,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每個組合都適應不同人群,所以,大家在選課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人云亦云。

相關焦點

  • 高考「3+1+2」,選科組合物化政,將來高考和發展,有何利弊得失?
    這就是典型的所謂新的高考「3+1+2」模式,既然該考生想學偏理科,那麼「1」必選物理,生地不特長,也就意味著要放棄,「2」也只能選擇化政了!選科「物化政」的主要優勢,筆者談兩點:其一是在將來高考志願填報時,適合院校和專業特別多,有著太多的可供選擇方向。
  • 高一選課選擇物化政好不好?老師:學霸不喜歡,但是適合這類學生
    能選物理和化學的學生,很少有選擇政治的,所以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相對比較少。如果問學霸多還是學渣多,毫無疑問是學霸多,但是一般也不是真正的學霸,真學霸喜歡的組合是理化生的老理綜組合。一、選擇物化政的人數多不多?
  • 女兒今年高一,現在實行新高考3+1+2模式,該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必選物理;其他專業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儘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不建議選擇歷史+化學+生物或者物理+政治+地理這種組合! 一、選課應該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 武漢高中選科如何分班【高一分科分班情況】
    武漢高中選科如何分班 在「3+1+2」模式中,物理和歷史的學科地位得到突出,但是這兩個科目之間的分數完全沒有參照性,應當評估好學科的優勢,以獲得相應的競爭優勢。  接下來,讓我們先看看武漢部分高中現高一的分科分班情況(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這個假期應該來說比較漫長,主要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但是另一方面,停課不停學也給很多學生在家裡自己學習提供了機會,尤其是高一的同學,很多開學後面臨選課走班的問題,所以,利用好這個延長的假期,仔細,認真地選課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契機。
  • 新高一「3+1+2」如何科學選科,才能不留遺憾?
    尤其是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面臨新高考的模式更是手足無措。從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進行高考改革後,緊接著各地開始逐步推進,直至2020年全面實施。自2021年起,新高考採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高三下學期,所有學生將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主考科目語文、數學和英語,考試成績將會成為大學錄取時的參考依據並使用。
  • 開學後就要選科?高一的家長很著急怎麼辦?這些組合可以考慮
    目前,實行新高考改革的地區越來越多,今年有江蘇等好多省市第一次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說原來傳統的文理分科要退出歷史舞臺了。那麼,第一次一般都會不那麼順利,無論是最早的浙江省新高考,還是後來的山東省新高考,都出現過一些問題,那麼對於考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選科了。
  • 我女兒高一面臨選課,歷史+地理+政治組合可行嗎?好就業嗎?
    高一選科,政治,歷史,地理,這是標準的傳統文科組合,這種組合適合於成績普遍比較一般的同學。這個組合到底怎麼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這個組合的報考人數1、初次實行新課改的地區,在最初的時候都傾向於選擇傳統的文理科組合。也就是說理化生和政史地組合會選的比較多。
  • 今年海口中學高一計劃招1030人!如何報考?副校長解答來了
    關鍵詞:高中招生人數今年招生人數與去年持平問:大家都很關注今年咱們海口中學高一招多少人?招生政策有什麼變化?答: 今年的招生計劃與去年一樣,高一共設置22個班,總共招生1030人也與去年持平。答:今天我校的公費生招生數量比去年多了110人,達到了150人。我校的公費生名額均放在第一批,按照成績錄取。有相關意向的學生與家長可根據預估成績情況,到我校招生辦具體座談。
  • 高一本線5分,選二本院校,怎樣才能讓一本分數不吃虧?
    專欄本節內容對高一本線5分,選二本院校的思路,進行一個講解。專欄前面曾對高一本線10分,到底是選一本,還是選二本,有過非常詳細的講解。如果說高一本線10分,選一本,還是選二本需要視情況而定的話,那麼高一本線5分呢?高一本線5分,只建議用所有的院校志願去賭斷檔,然後直接看二本。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將會被改變,採用「3+1+2」模式讓學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首先要注意新高考採用賦分制,並不是傳統的卷面分數相加,這樣大家肯定都會選擇容易考高分的科目。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一般要根據成績排名、學科的難易程度等因素進行賦分。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導語: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匆匆之中,高一第一學期已經臨近尾聲了,新高考的選科問題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如何選科,是令學生、家長很頭痛的事,但是必須要選。作為高中老教師,我深感選科是門大學問,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也非一篇文章就能講得清。今天藉此問題,來關注高一學霸的選科問題。女生、年級至少前十,這是典型的學霸,加之還不偏科,高考絕對是霸主型選手。
  • 8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來了,物理火爆,這些組合真的無人選擇?
    今年,又有8個省市加入到新高考隊伍中來,這8個省市區分別是:江蘇省、河北省、遼寧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這8個省份都將會採用3+1+2模式,必考科目語數英按照原始分數計算,最高150分。物理和歷史學科學生任選其一,也是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滿分100分。
  • 2020年這屆新高一還分文理嗎?如何選科才能贏?
    最近好多家長問俺們,今年新高一的孩子分不分文理科!如果是在疫情前,咱們吉林省幾乎已經確定今年會進行新高考改革。由於疫情,中考、高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年情況的複雜,高考改革也很可能繼續推遲。所以說對於現在的初三家長來說還是做兩手準備,選文理和選科。
  • 高中生選課不慎,學霸也會踩到這些坑,做好這兩點可以避開
    高中選課對於學霸按理說沒啥好擔心的,甚至可以說任意學科組合對學霸來說都可以選,都不用犯愁,但實際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完全不是想像的這樣。現在很多新課改地區的學校,高二學生在高一下學期就已經選完課了,現在已經走班一段時間了,而且也經歷了高一期末和高二期中兩次大的檢驗。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高一上3+1+2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好?
    從長遠規劃來看,選科的核心是要有前瞻性。 即考慮志向、興趣、自身優勢、高中優勢學科與大學所選專業的匹配度等因素 你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個人性格是偏向抽象思維還是形象思維?你認為高二,你更能學好哪一科?你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從事這個工作需要學習什麼專業?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四川高一本線10分,選一本還是選二本?這樣選準沒錯
    如果說二本壓線的考生是最為尷尬的考生群體,那麼高一本線10分,也就是一本低分段的考生同樣也好不到哪裡去。為什麼說好不到哪裡去呢?因為好不容易上了一本,卻要面臨讀二本。剛上一本的考生,就要去看二本嗎?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少人都會說是。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河北省文理不分科 高一學生如何來選科
    對於高中生來說,需要在高一就做好選科,這樣在高中三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雖然說不分文理科,其實在「3+1+2」中「1」其實就是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這兩門學科中選擇一項。到底該學哪一科呢,一般來說如果成績理科比較好的話,建議選物理,如果文科成績比較好,就選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