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莊土族民俗村,位於青海省互助縣威遠鎮小莊村,距青海省會西寧30公裡。是集農業觀光、土族民俗、歷史古蹟為一體的旅遊區。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展民俗旅遊,現有土族民俗接待點34處,風情園5處。1992年從事旅遊經營以來,小莊民俗村遊客量逐年快速增加,2004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縣政府把小莊村從古城村單列出來,設為專門發展土族民俗旅遊的行政村。目前,小莊村90%以上的人參與民俗旅遊經營,景區集農業觀光、土族歌舞、土族服飾、土族花兒、輪子秋、土族婚俗等為一體,是土族民俗文化較集中典型的民族文化村。土族民俗風情已成為青海省最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
若干年前,小莊村原是互助縣城西郊一個貧窮的土族村莊,100多戶人家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當時,一名日本學者因為聽了他演唱的「花兒」到小莊村做客,讓他明白:風格獨特的一首「花兒」、質樸優美的一段土族舞蹈,也能掙來錢!於是他把自家的院子開闢成了「鄉村遊」的一個點,這應該算是最原始的小莊村旅遊業吧。
此後幾年,小莊村陸續有幾戶村民辦起以家庭為單位的土族風情接待點,創業之路雖不是一帆風順,但我們並沒有退縮。自掏腰包,先後到雲南、廣西等地考察少數民族風情旅遊;通過縣文化館的幫助,豐富和改進土族歌舞表演;在農家菜餚中增加青海及土族特色品種;此外,我們還在土家院落上做起文章,不蓋紅磚大瓦的現代民居,而是刻意保留傳統松木大房畫梁雕棟、木製窗格等韻味。
改革開放以來,依託當地豐富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和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土族民俗旅遊業。2004年被評為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隨著小莊村民俗旅遊的發展,不但帶動了村民收入持續增加,而且及時搶救和保護,挖掘了部分土族傳統文化,豐富了一批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推出了以飲食品嘗、婚俗體驗、歌舞欣賞、服飾及手工藝品展示等土族民俗旅遊項目,使小莊成為遊客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選地。
如何做大做強旅遊業,成為一個能夠帶動農民致富的產業,小莊村走出了一條靠旅遊致富的好路子。2005年爭取項目資金190萬元,進行了村道硬化;2006年又爭取扶持資金100萬元,改善接待設施;2007年投入150萬元對全村進行了整體包裝,修建、安裝了民俗村大門、文化牆、繡房、路燈等設施。同時鼓勵村民種草種樹,整治村莊環境,為打造土族民俗文化村奠定了基礎。
如今,小莊土族民俗村不斷開闢新的旅遊品種,打破單門獨戶搞接待的舊格局,形成了互相支援,團結協作,一家來客,幾家出動的新格局,使安召舞、輪子秋等土族群眾性民間文藝得以更廣泛的推廣。目前全村已有民俗旅遊經營戶45戶,95%以上的村民從事土族民俗風情旅遊業,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其特色飲食有:狗澆尿餅餅、油炸盤饊、油炸薄什佐、油煎餅、饊子、麻花、焜鍋饃、宣麻口袋、熬飯、土雞、焜洋芋等。
悠然駛入,潔白的哈達,酥油糌粑,龍碗茶,酒麴兒兩風匣……
田園鄉間,心曠神怡……
山頂之上,雪漫無痕……
來也忙忙,去也匆匆……
松木瓦房,美麗新家……
吉祥安召,幸運輪子……
華燈初照,光影闌珊……
白雲掩映,午後時分……
風情濃鬱,行雲流水……
當你走進,請你細聽……
我們想把最好的互助呈現給您,我們想把互助最新鮮的資訊帶給您,關注互助信息港,第一時間掌握家鄉最新動態。
微信公眾帳號:互助信息港或qhhzxxg 同步網站:互助城市熱線:http://huzhu.rexian.cn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最下面閱讀全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