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土族歷史歌舞劇《彩虹部落》——序

2021-02-07 互助縣文化館

中國土族大型歷史歌舞劇《彩虹部落》

劇情概述

祁連山下,青海湖畔,生活著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的古老民族。約1600年前左右,在這片草肥水美的高原上,建立過一個歷時350多年之久的地方政權——吐谷渾國。他東與隋、唐兩代王朝會盟聯姻,又和西域文化相交流;漫漫絲綢之路曾從這裡穿越,吐谷渾人培育的青海驄,影響了宋元時期的「茶馬互市」。

在千百年的繁衍進程中,在彩虹飛落的這片土地上,融合了陰山韃靼、蒙古、藏、漢等民族成份,自稱「察罕蒙古爾」的土族,在這裡放牧、耕耘,在今天互助、大通、樂都、民和、同仁等地,建起了自己幸福和諧的家園,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蘊涵深邃的一名重要成員。

歌舞劇《彩虹部落》,在迭宕起伏的歷史沿革的鏈條中,選擇了幾段精彩、悲壯、輝煌、和美的故事,運用回顧的手法,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以土族繁衍、融合的脈絡,說明土族人民如何從西遷到遊牧祁連山下,從建吐谷渾國到民族的融合,從農耕到建彩虹般和諧家園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熱愛故土、熱愛家園的精神;追尋太陽、創造幸福的精神;襟懷寬廣、構建和諧的精神。

《彩虹部落》立足於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土壤,取材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攝取了一組民族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吸收了豐富獨特、絢麗多姿的原生態民俗風情,通過大膽的構思、新奇的想像和藝術的表現手法,生動展現了古老土族悠遠的歷史變遷、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風情。整臺劇目穿越時空,縱橫千年,土族服飾、歌舞、刺繡、婚俗、音樂、美術、宗教等諸多文化藝術元素在劇目中得到全面展現。

相關焦點

  • 相約美麗彩虹部落,感受土族民俗風情!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人文歷史。而特殊的人文歷史也造就了一個勤勞淳樸、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世居在這裡。色彩鮮麗的民族服飾,告訴人們他們的熱情和堅毅,而翩翩起舞的少女展示著她們的柔美和恬靜,這裡被譽為「彩虹的故鄉」。
  • 喜大普奔,這個冬季互助彩虹部落土族園將免費開放!約嗎?
    為感謝廣大人民群眾幾年來對彩虹部落土族園的支持和關愛,讓廣大群眾深入了解土族悠久的文化歷史,體驗濃鬱的土族民俗風情,決定2016年冬季期間彩虹部落土族園向全省人民免費開放,具體事宜通知如下彩虹部落土族園是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西南部,距省會西寧30公裡,是互助土族故土園國家AAAA級景區的核心景點,也是環夏都西寧旅遊圈中的一個重要景點。
  • 彩虹部落第十屆冰雪節盛大啟幕
    這個冬天,彩虹部落冰雪節將以嶄新的的面貌、優質的服務,驚豔亮相!現在小編就帶您回顧一下第七屆全國大眾冰雪節暨彩虹部落第十屆冰雪節的開幕式盛況:2020年12月26日上午,由青海省體育局、青海省文化旅遊廳、海東市人民政府主辦,海東市文體旅遊廣電局、互助縣文體旅遊局承辦,青海彩虹部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七屆全國大眾冰雪節暨彩虹部落第十屆冰雪節在國家5A級景區——彩虹部落土族園舉行。
  • 土族歷史
    其他民族對土族的稱呼也不一致:當地漢、回等民族稱土族為「土人」、「土民」、「土護家」;漢文史籍稱土族為「西寧州土人」等;藏族和藏文文獻則稱土族為「霍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民族識別,並根據土族人民意願,統一稱為土族。在有關土族族源問題上,學術界主要有吐谷渾說、陰山白韃靼說、蒙古人與霍爾人融合說、沙陀突厥說、多源混合說等等,至今尚無定論。
  • 金聲玉振集大成——記國家一級作曲,土族音樂家:馬佔山
    先後為大型土族歌劇《拉仁布與吉門索》、電影《土族風採》,大型歷史歌舞《彩紅部落》作曲。創作過百餘首歌曲其中「美麗的土族阿姑」、「三杯青稞美酒」、「清清亮亮的大通河」、「阿幹之歌」、「經堂裡的媽媽」、「清清浩門河」等諸多歌曲廣為流傳。在《人民音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上海音樂學院學報》、《中國音樂學院學報》、《中國大百科全書٠音樂舞蹈》卷,臺灣《中華音樂教育》等著名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 互助彩虹部落一日遊
    百年老油坊展示明清時期土族民間原生態榨油工藝的全過程,是現存最早的生產加工類建築遺蹟。它古樸而實用,遊客可在這裡體驗到土族民間土法榨油的全過程。土族民間釀酒歷史悠久,明代就具有成熟的釀酒技術。世義德酒坊是互助古威遠堡八大釀酒作坊之一。酒坊以青藏高原特有的古老作物瓦藍青稞為原料,用土法工藝釀造的青稞老燒酒和青稞酩餾酒,氣味醇香,清爽甘潤,可口舒心。
  • 土族的歷史名人
  • 《酋長的男人》熱播,藝人賈路路飾演彩虹展示原始部落風採
    《酋長的男人》由青年導演祝東寧執導,並由新銳編劇秦琴執筆,講述了珠寶獵人意外跌入原始部落,與女酋長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趣故事。感情戲從開始就上線,男主為了逃回現代社會而"主動請纓"要成為女酋長的男人,各種沙雕喜劇元素也滿溢屏幕,原始部落這一新設定也在各路演員的演繹下凸顯出來。 賈路路在該劇中憑藉她精彩的演繹展現出了一個看似有些笨拙,但實則單純仗義的彩虹。
  • 民和土族來源及變遷
    一 土族是民和地區的土著民族,但土族之「土」字,並非土著的意思,而是特定的民族稱呼。長期以來當地土族自稱「土昆」、「忙古」,漢族稱土族為「土人」,「土昆」,藏族稱土族為「霍爾」。從這些稱呼中可以看出,土族的形成、發展過程是十分複雜的。
  • 自編童話故事之《尋找彩虹部落》
    忽然,山羊爺爺的手慢了下來,因為他看見了「彩虹部落」這四個大字。書上說只要找到「彩虹部落」,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顏色。山羊爺爺馬上召集了所有動物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會議上,山羊爺爺對動物們說:「我終於解決大家提到的顏色問題了,在遙遠的夸父山下有一個部落,名叫彩虹部落!只要找到它,我們就可以有很多種漂亮的顏色了。」
  •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區留守婦女針線繡出致富圖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區留守婦女針線繡出致富圖盤繡助力「彩虹之鄉」脫貧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有著「彩虹之鄉」的美譽。「彩虹之鄉」源於當地土族婦女傳統服飾中的彩虹袖。在土族阿姑(姑娘)的歌聲裡有著這樣的唱詞:「走起路來擺三擺,蜜蜂彩蝶趕不走;拂袖跳起安召舞,恰似彩虹下凡來。」土族盤繡,是製作彩虹袖的傳統技藝,也是土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8年5月,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 豐收季節,聆聽三川土族納頓的「喜訊」——民和縣土族納頓節開幕式隨記
    民和縣土族刺繡協會會長鄧西銀告訴記者,今天是我們土族的納頓節,雖然下了雨,但我很高興參加土族納頓節開幕式,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我相信我們三川土族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納頓是三川土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隆重、熱烈的文化娛樂節日,因其活動延續時間長、群眾參與廣等鮮明特點,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納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展現的是三川土族兒女的文化個性,體現的是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帶動的是三川地區文化旅遊業的發展,促進的是三川地區民族團結進步。
  • 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夢幻涼州》專場演出敬請期待!
    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夢幻涼州》專場演出敬請期待! 由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導,武威天馬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創編的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
  • 土族禁忌習俗
    它是老百姓希望避過災禍,獲得吉祥、幸福心理的體現,有些禁忌放到自然科學面前是毫無道理和科學性而言的,但在民間卻得到人們普遍的遵守和認同,這主要是一種擇吉避兇的心理在起作用。禁忌這種習俗歷史悠久,多是原始信仰的遺留,一部分帶著迷信色彩,一部分脫去迷信轉為規範社會的禮俗。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經濟、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土族習俗中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人人遵守的禁忌習俗。
  • 關於土族,你了解多少?
    互助土族服飾絢麗多姿、典雅美觀、種類繁多、風格獨特、巧奪天工,獨具民族特色。土族婦女的服飾比男子的服飾複雜且有特色。靴子和腰帶是婦女們比較、讚賞或羨慕的藝術品。已婚土族婦女總是要戴一頂帽子。未婚姑娘穿的沒有已婚婦女花哨,從不戴帽子。未婚姑娘只戴小的簡單的耳環。無論已婚還是未婚,婦女們都戴手鐲。每指手的無名指上戴銀戒指。不過大約四十多歲後,女人們不再穿鮮豔的衣服,開始系圖案簡單的腰帶,戴簡樸的氈帽。
  • 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紀實
  • 土族花兒的特色
    土族少年(花兒)是用漢語敘唱的土族愛情歌曲(土族情歌是用土語敘唱的),曲式大多數上、下兩句,以五聲音階的商、徽調式為主,有音域寬廣、旋律起伏頻繁,自由遼闊等特點。有二十餘種不同的曲令,如《好花兒》令、《尕連手》令、《黃花兒姐》令、《紅花兒組》令、《尕妹妹》令、《尕三妹》令、《楊柳姐》令、《梁梁上浪來》令等,以上曲目命名是以曲調內特有的襯詞句為曲名,也有按地方名稱命名的如《東山》令、《丹麻》令、《五十》令等,有些兄弟民族的歌手把土族少年「花兒」稱為《土族》令。
  • 「彩虹之鄉」來了「洋教練」:美國網球教練結緣青海互助
    原標題:「彩虹之鄉」來了「洋教練」:美國網球教練結緣青海互助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光聽說話聲音,你很難知道喬西·羅賓遜是個外國人。藍眼睛、高鼻梁,卻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簡潔的運動服是他平日的標準裝備。每天下午放學後,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的網球場,很多孩子在洋教練喬西的帶領下接觸了網球運動。     位於中國西部青海省的互助縣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因當地土族群眾傳統服飾花袖衫由七種顏色構成,狀如彩虹,故有「彩虹之鄉」美譽。
  • 民和縣土族老人徐秀福民間文學作品《三川土族民俗文化大觀》獲「青海省文學藝術獎」
    徐秀福    作品:民間文學《三川土族民俗文化大觀》互助縣文化館  作品:大型土族秦腔傳奇劇《土族元帥》▋來源:海東時報▋編輯:汪元俊 主編:白麗瓊 責編:徐紹輝▋廣告合作:17339913634 徐經理(微信同號)
  • 劇目簡介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內容簡介一、內容介紹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扶貧路上發生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展示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立體呈現一副波瀾壯闊、又極具人情溫暖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