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跑步能力? 加強髖部力量為重中之重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如今,平板支撐、仰臥起坐(卷腹)、俯臥兩頭起練背肌等核心訓練的經典動作大行其道。廣大業餘跑者,特別是初級跑者,為了防止受傷、或是跑得更快,都紛紛對自己下狠心「虐腹」。

  但是,為什麼很多跑者練就了一副好身板、甚至練出令人羨慕的腹肌,卻還是跑不快、易受傷、甚至動作越跑越僵硬?因為,很可能你忽略了「髖」的作用。

  髖關節——跑步中承上啟下的「鉸鏈」

  首先要清楚,跑步是一項運動在於下肢、發力在於全身的運動。

  那麼,跑友們苦練猛練的(軀幹)在跑步中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在跑步時,下肢通過臀部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的交替協調收縮,起到支撐、傳遞力量和緩衝的作用,不斷重複蹬腿擺腿動作;

  上肢通過擺臂主要發揮維持平衡及動力輔助的作用;而核心(軀幹)在跑步時保持收緊穩定狀態,目的是為下肢蹬地擺腿和上肢擺臂提供有力支撐,是整個動力鏈的源頭。

  然而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支點角色的,是髖關節。髖關節是連接軀幹與下肢的唯一關節,對軀幹和下肢的協調發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跑步時軀幹穩定,下肢擺腿就可以理解為是以髖關節為中心,下肢完成抬腿邁步和蹬地後擺動作。

  只有髖關節這個「鉸鏈」強大了,軀幹這個火車頭才可以帶動腿部,提高跑步時蹬腿擺腿能力。下肢形成系統運作,不僅省力,而且高效。

  跑步中如何學會用髖發力

  很多入門跑者跑步時以大腿帶動髖的動作是錯誤的。

  不是在跑步中有意識的抬高大腿就可以。正確的技術是,以髖為軸,核心發力,來帶動腿。

  要學會「送髖」,也就是後蹬腿進行充分伸髖(蹬伸)的同時,前擺的腿充分屈髖(抬起)。除了送髖,還要學會收髖。在蹬出去之後依靠臀部、背部、大腿後側的力量把腿收回來,避免「拖步子」,這樣才能保證高步頻和較短的著地時間。

  用髖發力,你的核心力量可以主動帶動你的下肢,與下肢力量疊加形成合力,發力集中、協調而流暢。

  當然,送髖並不是外觀上劇烈的擺動、不是讓你大幅度扭腰,否則就變成跳舞了。跑步中髖部發生「角位移」而不是「線位移」。說的通俗一點,應該是「轉動」而不是「平移」。這種輕微隱蔽的側腰發力和自然送髖的小細節,需要大家慢慢去體會,感覺髖部的轉動,將髖視為發力的支點,提高神經肌肉對髖的本體支配。

  髖部力量?其實還是核心力量

  提到用髖發力,可能大家會首先想到「髖部力量」。

  但準確來說,「髖部力量」這個名詞是不存在的,非常缺乏科學性和嚴謹性。因為準確來說,髖是一個關節而不是肌群,沒有肌肉也就無從談力量。髖部運動還是由周圍一系列核心肌群發力帶動的。

  髖關節功能包括了大腿前屈、後伸、外展、內收。每個動作的發力位置分別位於髖部的前方、後方、外側和內側。

  1、髖後部伸髖肌群

  髖部正後方的臀大肌,以及上方的背部肌群、下方大腿後側肌群都屬於「伸髖肌群」,為下肢蹬伸提供充沛動力。臀大肌、背部、大腿後側、小腿一起形成強大的「後側鏈」,形成推動身體向前的最重要驅動力之一。

  如果臀大肌這個中間環節薄弱,整個「後側鏈」發力的同步性、協調性受影響,再強的核心也不能很好地帶動腿部,還可能造成腿部代償性地過度緊張。

  2、髖外側外展肌—臀中肌  

  臀中肌位於髖外側,主要功能為大腿外展,還可以穩定骨盆和膝關節,減少下肢受傷。跑步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等膝傷很大程度上就跟臀中肌無力有關。

  3、髖前部屈髖肌—髂腰肌

  髂腰肌的主要功能是屈髖,也就是擺腿,對步幅和步頻的影響都很大。

  4、髖內側內收肌

  髖內側肌肉由大收肌等五塊肌肉組成,合稱內收肌群,主要功能為內收大腿。如果內收肌力量不足,容易形成O型腿;還會造成蹬伸時大腿內旋和腳掌 「內扣」 動作不足,容易出現外八字腳。

  上述這些部位的力量,其實在傳統的靜態練習(平板支撐、側平板支撐、臀橋)、卷腹、兩頭起等動作中已經大量涉及。

  但是,為什麼很多跑者還是照樣跑得一團糟?因為,這不僅是單純的力量問題,還涉及到發力模式。

  傳統單調的核心訓練很難讓髖動起來

  現在很多跑者都比較注重力量練習,但是在動作上多以簡單的一般力量練習為主。

  平板支撐可以提高核心穩定性,股四頭肌、小腿訓練可以提高腿部的支撐和緩衝能力。

  但是,這些訓練基本都是兩腿同時伸髖、同時屈髖,與跑步的髖部動作模式(一腿伸髖、另一腿同時屈髖)相去甚遠。它們都不是跑步專項力量訓練,而僅僅是一般核心穩定性訓練、基礎力量訓練。

  當身體兩側髖同時屈伸的時候,身體會本能地更將發力點傾向於上腹部、而不是髖部(比如卷腹動作)。只有兩側髖交替屈伸(跑步、高抬腿跑、跨步跳等動作)的時候,髖關節發力的模式才會被激活。

  下面為針對跑步中髖部的發力模式,從海量核心訓練動作中整理了一些髖部訓練動作,供廣大跑者參考:

01 扶牆高抬腿

02 屈膝舉腿

03 空中蹬車

04 平板交替伸手伸腿

05 仰臥交替抬腿

06 登山

07 前後擺腿放鬆

  傳統平板支撐、卷腹、深蹲、提踵等動作是跑者的的基礎力量訓練。它們改善身體素質、減少傷病的效果也是顯著的,並非一無是處。只是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結合跑步的發力模式,增加一些針對性的專項力量訓練,特別是要將髖關節調動起來,才能跑得更快、更輕鬆、更少受傷。

相關焦點

  • 加強髖部力量,提高跑步效率
    這裡提到的送髖是指跑步時,支撐雙腿繞髖關節做同側傾、同側轉動和後傾的連鎖運動,用髖部帶動腿部,依靠髖部的轉動,增大擺動腿的幅度,提高跑者的步幅,促進跑步速度的提高。在跑步中,髖關節使大腿抬高,保證大腿和小腿的夾角為90度,這樣能夠讓跑者對送髖頻率有個更好的控制。控制了送髖,我們身體也保持了平衡性。保持送髖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可以避免身體出現曲線跑的情況,不管在時間和體力上,都給跑者提供了方便。送髖的幅度主要是由大腿和軀幹的角度決定的,雙臂的擺動和雙腿的運動是互相協調配合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 加強髖部肌群練習,提高跑步效率預防傷病
    很多跑者認為跑步只是雙腿在起作用,忽視了其他組織的作用,髖部肌群就是其中之一。強壯的髖部肌肉對於跑者提升跑步效率和預防傷病至關重要,跑者需要引起重視。髖部肌群通常包括臀肌、膕繩肌、內收肌、腰大肌以及前側的核心(腹肌)等。
  • 加強髖部肌群練習 提高跑步效率預防傷病
    網易體育8月11日報導:很多跑者認為跑步只是雙腿在起作用,忽視了其他組織的作用,髖部肌群就是其中之一。強壯的髖部肌肉對於跑者提升跑步效率和預防傷病至關重要,跑者需要引起重視。
  • 支撐高抬腿訓練對提升跑步能力的作用
    支撐高抬腿,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身體素質訓練動作,動作雖然簡單,但堅持訓練,可以增強髖部、下肢肌肉快速力量,提高靈活、協調性。我的體會是,支撐高抬腿訓練無論你想要減脂,還是優化跑姿、預防損傷、提高跑步能力,都卓有成效。
  • 怎樣鍛鍊跑步的核心力量?
    跑步,我們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它的運動方式不受限制,深受大眾喜愛,在跑步過程中需要上肢的協調運動,才能完成穩定的跑步姿勢,這意味著什麼?你會發現,跑步過程中雙腿同時向前時,雙手也會向前,這是由於中和和在運動中產生旋轉的力量,如果你看到過走順拐的人,他們走路的方式很有趣,在向前走時,雙手一轉,身體就能感受到旋轉,這是因為順拐的手不能抵消行走中的旋轉力。
  • 如何提高跑步能力
    技術/肌力/體能一個都不能少從事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為了提高運動表現都需要強化該運動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即體能和力量。另外,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技術表現。在訓練比賽時,技術是身體素質能力展現的窗口和竅門,同等身體素質能力的情況下技術越出色,運動成績越好。為了更好的理解如何提高跑步能力,我們將其分解為體能、力量和技術三個方面。
  • 馬拉松跑者莫錯過 4項力量訓練加強耐力
    網易體育8月10日報導:對於艱苦的馬拉松比賽來說,如果跑者沒有足夠的力量和耐久性
  • 如何提高跑步時的核心力量?這樣練,讓你奔跑既穩又快!
    跑友取得好的成績,和核心力量的強大是分不開的。核心力量強,跑起來步伐輕盈省勁兒,相反核心力量差,身體就會出現搖晃,體力透支的情況,使自己的跑步成績一落千丈,所以核心力量的提高在跑步訓練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核心力量?
  • 夏季跑步還是以身體為重!
    昨天,武漢一跑者在夜跑的過程中出現重度中暑導致腦水腫,醫生建議,重度中暑,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否則一旦耽擱最佳治療時間會致命,作為跑者,我們深刻意識到,夏天不適合劇烈運動,尤其拉速,這種高溫悶熱的天氣,無異於燒烤,甭說跑步,就連走路都很費勁,對於跑步,速度稍微快一點點,呼吸急促,擺臂無序,腳步凌亂,有的人會懷疑,狀態不夠好;有的人會誤以為能力下降,其實並非如此,
  • 跳箱訓練:加強臀腿力量!如何避免最常見的5個錯誤?
    跳箱,是一種訓練方式,可以增強我們的運動能力、加強力量,以及改善體能。它的好處太多了。無論是增肌、減脂還是塑形,跳箱都可以豐富我們的訓練計劃,讓訓練效果更好!如何規避、降低受傷風險呢?跳箱的好處當我們跳箱時,下肢肌肉會交替地、快速地拉長和縮短。隨著訓練的進行,這個「工作系統」會變得更加高效。
  • 提升自由式效率,如何利用髖部改善打腿動作?
    動作模仿轉移:有些跑者會把跑步時抬腳的動作,直接移轉到遊泳的打腿動作,讓打腿就像跑步一樣,大幅度的屈曲小腿,快速地向下擺動。如果把一位跑者的動作轉成遊泳前進的水平面,類似下圖。請在腦海中想像一下自己在踢水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出現這樣動作?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一活動髖部就覺得緊張怎麼辦,教你如何全面提升髖關節活動度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組成,髂腰肌緊張會影響我們伸髖的能力,讓我們的髖部無法完全伸展,還會導致骨盆前傾等不良體態,髂腰肌緊張也是造成我們下腰部不適的主要原因。臀中肌在了解了髖關節活動的相關肌肉後,我們就知道應該放鬆哪些肌肉,又應該加強哪些肌肉,從而全面提升我們髖關節的活動度。
  • 跑步正確動作和還款法共同提高跑步效果
    因此,連接腿和軀幹的髖部是跑步發力的核心關節,位於腹股溝位置的髖部由髖骨和骶骨構成的盆骨狀結構,專門協助雙腿前後側的自主運動,防止大腿股四頭肌代償,有助於改善跑步效果,送髖幅度、送髖發力成為提升效果的關鍵指標。今日就來聊聊跑步正確動作和還款法,共同提高跑步效果:跑步者為何送髖?怎樣判斷是否有髖關節?如何通過臀部運動改善跑步質量?
  • 如何養成正確的跑步姿勢?注意這6個基本點
    在所有的健身選項中,跑步是最簡單的有氧運動。無論是想釋放壓力還是減重,都可以選擇在閒暇時間出去跑一跑。雖然跑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但由於現代人的久坐習慣,很多人已經失去或忘記了這項自己天然就應該擁有的能力。
  • 跑步下背痛不一定是腰部力量弱的問題!腰椎代償了解一下!
    如何改善跑步中的腰椎代償為什麼會出現腰椎"代償"?根據FMS功能性評估篩查創始人,運動康復大師Gray Cook的"逐個關節理論",人體的關節每一處的分工明確,各有不同,並且負責靈活與穩定的關節功能都是交替完成的。
  • 不練核心力量的跑步都是耍流氓?(內含全套動作)
    核心力量太差!很多跑者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單純的專注於跑量的積累,而忽視核心力量的訓練。其實,如果你想進階自己的跑步能力,不僅是「邁開腿」,你還需要鍛鍊核心肌群,提升核心力量。7、髖部屈肌——位於髖部前端,大腿上端。8、臀中肌和臀小肌——位於臀部外側。9、臀大肌、膕繩肌和梨狀肌——位於臀部下後端,大腿上端。核心肌群能幫助我們在運動中保持身體的穩定、運動的平衡等。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初級跑者在長距離跑步過程中,一開始的跑姿會很好,但後半程無力,還會出現叉腰、駝背等較為嚴重的跑姿變形狀況。
  • 跑步這麼久,你測試過下肢力量在什麼水平嗎?
    為了健康跑步,我們學會了各種熱身拉伸和正確的跑步姿勢;為了參加比賽,我們制定了嚴肅的訓練計劃表;為跑得更遠更快,我們增加了許多體能訓練,加強胯部下肢力量 畢竟肌肉力量弱當然跑步快啦。加強肌肉力量不僅能幫助我們提升配速,還能保護我們的肌肉不受損傷。
  • 跑步這麼久,你測試過下肢力量在什麼水平嗎
    為了健康跑步,我們學會了各種熱身拉伸和正確的跑步姿勢;為了參加比賽,我們制定了嚴肅的訓練計劃表;為跑得更遠更快,我們增加了許多體能訓練,加強胯部下肢力量畢竟肌肉力量弱當然跑步快啦。加強肌肉力量不僅能幫助我們提升配速,還能保護我們的肌肉不受損傷。但是,練了這麼久,你測試過自己的下肢力量嗎,知道雙腿處於什麼水平狀態嗎?今天,就來和咚妞一起來測試一下吧!
  • 無法外出跑步,那就在家提升腿部力量吧
    疫情當前,大多數跑者主動減少了外出跑步的訓練。這時候,在家中進行針對性的力量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毫無爭議,腿部力量在跑步過程中佔據著無比重要的地位。擁有強大的腿部力量不僅可以幫助運動,還能夠保護骨骼系統。比如在跑步或跳躍過程中,強有力的腿部肌肉能夠保護膝蓋和腳踝,降低傷病侵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