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憶∣車諾比核事故30年:一場從未結束的戰爭

2021-02-23 澎湃新聞

史健 整理

車諾比的戰爭從未結束。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裡皮亞季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在這之前,人們從未想過,在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還有什麼會是更糟糕的。

2016年4月2日,Ivan Shamyanok在家中喝茶。

91歲的Ivan Shamyanok正是那場戰爭的其親歷者。如今,他依然孤獨地生活在車諾比隔離區附近的村莊內。他一個人打水、做飯,為自己刮鬍子。他的餐桌上是自家園子裡收穫的蔬果,自產的牛奶和雞蛋。Ivan Shamyanok偶爾去墓地紀念死去的親人們。30年的時間悠然而逝,似乎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而一切已不可能是原來的樣子。

Ivan Shamyanok為自己刮鬍子。


Ivan Shamyanok家中牆壁上掛著的是親人們的照片,如今只有他和一個侄子住在村裡。

爆炸

事故始於一場失敗的實驗。

1986年4月25日晚,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們打算進行一項測試緊急堆芯冷卻裝置的實驗。他們設想,在電廠意外失去電力的時候,能利用汽輪機的慣性發電。

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反應堆功率沒控制住,一下子直落到只有30兆瓦。而實驗的要求是在700兆瓦進行。通常,反應堆為了控制功率,在燃料棒和石墨塊之間,會布置很多根能吸收中子的控制棒。這些控制棒至關重要,操作指南上規定至少要保留26根。

核電站內的控制板。控制棒在提起時可以提高功率,插入時降低功率。

為了升高功率,操作員先後將204根控制棒拔了出來。雖然此時儀器上顯示的反應堆功率穩定在200兆瓦,然而,實際上反應堆真實的功率遠大於儀表顯示的數字。隨著溫度升高,反應堆底部用來冷卻的水都變成了高壓水蒸氣,隨後發生了蒸汽爆炸。

工作人員指著爆炸的四號反應堆圖像。視覺中國 資料

發現不對頭的操作員情急之下,決定將所有控制棒全部插入,企圖緊急停堆。然而,猛然插入的控制棒加強了反應堆的壓力,反應堆爆炸了。爆炸衝出的混凝土被拋向空中,又砸到周圍的廠房,引燃了一場大火,輻射粒子從爆炸裂開的缺口噴向幾千公尺的高空。

1986年5月28日,工作人員在1號反應堆頂部探查輻射量。

廠長V.P. Bryukhanov當時並不在場,他在半夜1點半被電話吵醒,指揮附近的消防員前去滅火。消防員並未攜帶任何特殊裝備就衝向火場,用腳踩滅反應堆屋頂上燃燒的瀝青。屋頂上的輻射達到3200倫琴,而超過400倫琴,人體會受到致命汙染。

直升機向堆心投放沙包。

接下來的日子,為防止放射性塵埃繼續擴散,飛行員們需要用直升機向堆心投放沙土和硼酸的混合物來將反應爐內的火悶滅。超過1000名飛行員參加了行動,他們在堆心上空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8秒。要在高空中快速命中目標並不件容易的事情,而每執行一次任務,他們就會吸收5-6倫琴的輻射。

工人在修建石棺,好把四號反應堆封閉起來。

由於擔心反應堆核心內的高溫鈾與水泥融化而成的高溫巖漿熔穿廠房底板進入地下,從而引發更大爆炸,上萬名礦工被召集而來,他們在反應堆底部挖掘出一條坑道,在裡面澆灌混凝土。工人們給炸毀的四號反應堆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石棺,將其徹底封閉起來。

爆炸發生第四天的核汙染輻射圖。

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被核輻射汙染過的雲層向北飄往眾多地區,遭受汙染最嚴重的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

遊行

發生爆炸第二天的早晨是星期六,普裡皮亞季的居民們一切如常。那天,約900名學生甚至還參加了從普裡皮亞季到另一村莊之間的「和平馬拉松」。

1986年5月1日,基輔街頭的人們參加五一大遊行。

4月30日,事故發生5天後,電視上播放的新聞是關於烏克蘭的春天和即將到來的5月1日大遊行。此時,反應堆還在燃燒,輻射正隨著風吹向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坊間隱約有關於核電站發生事故的傳言。當天,一條關於車諾比的消息在新聞進行中被插播,電視上放出了一張核電站的照片,但圖像僅僅是被損害的屋頂,畫面中沒有煙霧。5月6日,基輔當地的電視臺和廣播才開始警告民眾關窗、清洗蔬菜和將孩子留在屋內。

1989年2月23日,事故發生近3年後,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巴契夫到車諾比視察。

直到事故發生18天後,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巴契夫才在電視上解釋究竟發生了什麼。

「快看,記住這一切」

隨核燃料被拋入空中的,是無數原本無關者的生活。

當爆炸開始的時候,周圍的居民還蜂擁到陽臺上觀看遠處的大火,如同觀看的是煙火一般。人們還把自己的孩子叫了出來,對他們說:「快看,記住這一切」。很快,這一切,他們將終生難忘。

第一張輻射汙染圖繪製完成後,科學家斷定汙染區內已經不適合人類生活。大撤離開始了,最初是從半徑10公裡的區域內撤離,然後擴大到半徑30公裡。當地居民起初並不願意撤離,必須採取強制措施才能完成撤離工作。一年之後,距離事發地六十公裡的地方,一個新的城市Slavutych建立了起來。

載著居民們撤離的汽車,他們被告知兩三天內就會回來。

離開的人們被告知只要帶好護照等必要物品,他們的家還是離開時的摸樣。

人們恐懼輻射,卻又對輻射一無所知。輻射是看不到的,但人們可以從一些細節裡感受到它:蘋果樹不再有香味了,蜜蜂突然消失了,雨水落下的地方出現了黃色的水坑。

1986年5月16日,缺少輻射測量儀的居民用給牙齒拍片的X光片測量輻射量。

1986年10月2日,事故發生後,一隻出生就殘疾的小豬。核輻射會導致基因突變。


地裡的作物被剷除,土豆、蘑菇、新做好的草莓醬統統被禁止食用。

清理人在路上推著一輛被遺棄的童車。

士兵們將隔離區內的貓、狗和馬全部射殺。所有東西都被埋進地下,甚至,土地本身也要被埋葬在土地之下。被疏散的農民們還擔心地裡的土豆沒來得急收割,卻不知道他們不會再回來了。

1990年,白俄羅斯戈梅利地區。當地沒能離開的村民們等待救助。視覺中國 資料

核電站附近的居民原本都生活在集體農莊內,過著集體式的生活。他們聽從集體農莊主席的命令,習慣了軍事化的語言,等待著別人告訴他們幹什麼。但忽然間,一切都變了。農民們必須離開家園,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來自車諾比的人」成了他們新的身份。但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和記憶紮根於這片土地,他們會用各種方法悄悄潛回去。

清理

居民們撤離的時候,士兵們必須衝在前面。報紙上描繪著第一批衝入火場的消防員的光榮事跡,「他們的靴子陷在因高溫融合的瀝青中,煙霧令呼吸變得困難,然而,這些英勇的人始終勇敢地戰鬥著。」消防員們後來死於急性輻射病。

大批清理人在集合。

士兵和志願者們被召集起來,投入到一場浩大的清洗工程之中。其實,他們對於危險並非完全不知情,但祖國在召喚,他們必須勇往直前,一如在戰時。清理人中有人嚮往成功和英雄主義,有的則是為了豐富的報酬。在距離隔離區越近的地方工作,越能拿到更高的報酬。

2006年4月8日,基輔,車諾比博物館內播放著一部關於「清理人」的紀錄片,片中男子的眼神疲憊又絕望。


參加最危險任務的士兵穿上特製鉛服和圍裙,準備上屋頂清理放射性廢料。

在兩年時間內,有50萬清理人參加了事故之後的清理。共有3500名士兵在核反應堆的屋頂上工作過,他們穿著鉛制的工作服,必須在45秒內把高輻射的石墨和燃料垃圾倒掉。等他們復員後,會得到一張記錄著所受輻射量的醫療卡和證書。

2006年1月,當年在直升機上工作過30小時的飛行員Oleg Chichkov戴著勳章。他的骨頭患病,腳跛了。視覺中國 資料

愛、死亡以及被延遲的死亡

91歲的Ivan Shamyanok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沒有離開生養他的土地。然而,這多半是運氣使然,更多的人即使離開了被汙染的土地,也沒能逃出死亡的噩運。

一個受到輻射的男子躺在病床上。

事故導致2人死於爆炸現場,剩下28位參與滅火的消防員在隨後的日子死於輻射。參與挖道地的2500名礦工後來也死於輻射。

爆炸導致包括銫、鎘等450種核素洩漏。銫的半衰期是30年,這也意味著,即使被輻射的人們能活下來,這些核素也要與他們相伴終生。據聯合國統計,有900萬人,其中包括400萬孩子被爆炸事件影響。甲狀腺癌、白血病成了受輻射汙染的人們最常遇到的疾病。

一個車諾比的孩子在玩耍。一出生,他們就有殘疾。

對於有些在車諾比生活過的女人來說,愛和生孩子成了一種冒險。因為,她們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沒有手腳或是身體哪個地方多出一部分來。有的孩子患有血液病,他們不能跑也不能摔倒,以防流血而亡。有的孩子則只有一個眼睛。這些都因在母親體內吸收了過多輻射所致。

事故救援中使用過的飛機等裝備都被遺棄了。

若干年後,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回憶錄中表示,「可以這麼說:我的人生分為兩大時期,即車諾比事故之前和之後。」

30年後的今天,隔離區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界,它依然靜默著,當人類離去,自然終於再次主宰了它。

相關焦點

  • 危險誘惑:今天車諾比核事故30年|數說
    這是一個消防員妻子的回憶,文字節選自《車諾比的悲鳴》。2015年,作者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憑藉該作品問鼎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所記錄的車諾比核事故,發生於30年前的今天,1986年4月26日。今天,Mr.Data帶你重返事故現場。
  • 車諾比核災:一場30萬人受難的核事故,蘇聯卻在舉行慶典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要說近代最大的災難事故,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車諾比核電站事故,這是一場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國際核事件中首次被評為7
  •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可能很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車諾比核事故遺址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廢墟可能很快就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迫使數數十萬人撤離。30多年後,這一地區開始有大量遊客湧入,促使當地官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遺產。當地官員希望得到聯合國文化機構的認可,將提升該遺址作為旅遊景點的地位,並反過來保護附近老舊建築。
  • 車諾比核事故後遺症明顯,35年過去了,農作物輻射依然超標
    車諾比核事故中救火的消防員們的經歷告訴你,你的小命會沒掉。車諾比核事故發生於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將近35年了,從事故發生後人們的描述中,我們依稀能看到當時的場景有多麼地驚人。數十名消防員死於輻射感染。
  • 為什麼說龐大的蘇聯,被1個車諾比核事故,給弄解體了?
    普裡皮亞季是一座很年輕的功能性城市,並不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發性「村落」,1970年才誕生,主要是為了安置興建車諾比核電站的建築工人及工作人員,爆炸發生時,城市裡已經聚居了約5萬人。至於為什麼說龐大的蘇聯,被1個車諾比核事故,給弄解體了?從根上說,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偶然性事件不可能成為複雜事件的唯一緣由。
  • 烏克蘭車諾比因為核事故被全世界熟知,現在卻變成了旅遊勝地
    車諾比是烏克蘭的一個城市,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大概有170公裡的距離,相信很多人知道這個城市是因為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分的一場爆炸,沒錯,就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裂了,並且發生連續爆炸,相信核電站發生爆炸對周邊人民產生的影響大家都有所了解,直接導致很多人死亡,
  • 悲痛仍在一切從未停止,美劇《車諾比》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美劇——《車諾比》。光看畫面就覺得很壓抑的感覺。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年初疫情的爆發,到處封鎖,居家隔離,小編才看到了這個美劇《車諾比》。車諾比,其實講的是俄羅斯核事故。關於核事故,大家都是聞風喪膽,談虎色變。說起核事故,你們是不是只知道福島事件?幾年前的搶鹽事件?新聞裡偶爾會提及福島核輻射地區的動物現狀報導,你看過了嗎?變異的動物的圖片,你看過了嗎?如果你對這些並不是很了解。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超千名烏消防員禁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編輯:張揚運據央視新聞援引俄新社消息,烏克蘭總統辦公廳26日發布消息稱,車諾比隔離區火災已燒毀超過1.1萬公頃的森林。當天,烏克蘭救援人員繼續在車諾比隔離區兩處火點進行滅火工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前往視察滅火情況,並向22名參與滅火的人員頒發國家勳章。本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內一臨近核電站的林區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得益於14日的降雨,隔離區明火已撲滅,但林區長期積壓的雜草、枯木和泥潭沼澤還在陰燃。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291,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因人為失誤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時至今日,車諾比核電站周圍30公裡的區域仍然是人類的禁區。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核事故真的發生在中國的家門口。
  • 實拍30年後的車諾比:名副其實的「鬼城」,圖5令人感慨萬千
    【穿著防護服的遊客們】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悲劇的時刻之一,蘇聯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出了一聲巨響,其中四號反應堆發生嚴重爆炸,引發嚴重核洩漏。儘管核洩漏已經過去30多年,但這場核事故至今仍然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下面就為大家揭秘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事故,發生在1986年4月26日,地點在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被認為是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特大事故,離車諾比最近的城鎮是普裡皮亞特,普裡皮亞特將需要3,000年時間才能被認為是人類再次安全居住的地方,車諾比曾被評為cnn全球七大恐怖禁地之一,現在空無一人,最好不要私自前往。
  • 躲過了核洩漏 卻躲不過瘟神 「車諾比」英雄死於「新冠病毒」
    戈巴契夫曾說:車諾比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他所開啟的改革事業。圖為車諾比核電站。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安託什金1942年生,在空軍學校畢業後,曾參與1969年的中蘇邊境衝突、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1986年,安託什金時任基輔軍區空軍參謀長;1989年至1993年安東什金擔任莫斯科軍區空軍的指揮,然後擔任前線航空部隊的指揮。
  • 揭秘車諾比巨鼠背後的奧秘
    一支9人科學考察小組,自核洩漏事故發生十年以來,首次進入了車諾比,但期間遭遇了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傳聞中的車諾比巨鼠體長五十釐米左右,重達100斤,毛皮呈暗灰色,牙齒和爪子都異常鋒利,眼睛還發出幽幽的紅光,像極了電影當中那些受到輻射的怪物。電影裡受輻射變異的巨鼠想必讓大家印象深刻,最初關於巨鼠的傳說源於車諾比核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圖源:美聯社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在當天,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正在受到輻射汙染的車諾比禁區內努力控制燃燒多日的森林大火。據德國新聞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6日報導,自從4月初森林大火爆發以來,烏克蘭消防員們就一直在與這場主要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封鎖區域內肆虐的大火搏鬥。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聲明中指出,消防員們26日正集中精力控制兩處火點中正在緩慢燃燒的樹木和灌木。
  • 《車諾比:禁區》:假如一切重新洗牌,你會怎麼選擇
    春節,這一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在今年褪去了往常的快樂氣氛,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看不見敵人,甚至無法有效抵抗。人類,這一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在面對大自然時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一切都是車諾比的選擇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由前蘇聯舉辦,那是第一場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行的奧運會,按理說應該被大肆宣揚,但是比賽全程卻被一種陰鬱的氣氛所籠罩。
  • 《車諾比》還會有第二季嗎?本劇的準確度到底有多高?
    在《車諾比》正在播放之際,這部由HBO和Sky聯合製作的劇情片成為了網劇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並且,沒有之一。這部電視劇以真實的角度講述了當年車諾比發生的事情,從核事故的開始到經過,以及結束,編導以最真實的手法向我們講述了這個和災難。
  • 一隻「變異狼」從車諾比地區逃出,它將給世界帶來何種影響?
    引言車諾比核洩漏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中寫道:「車諾比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統計5000萬居裡,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核輻射量的500倍。」在這次事件爆發後,車諾比附近的區域成為了死氣沉沉的寂靜之城。01在這次核事故發生後25年,曾經的禁區終於不再像往日一樣充滿死亡的氣息。當年,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國被核輻射所覆蓋的區域內,有數十萬人被迫全部離開自己的家鄉,很多城鎮已經空無一人。
  • 比肩車諾比的核事故,潛艇反應堆當場爆炸,汙染根本無法控制
    然而,這座在當時世界上看來極為先進的小型核反應堆卻存在著巨大的設計故障,而它的設計故障,則直接導致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潛艇核事故之一。K-431號核潛艇是回聲級核潛艇的改進型——回聲2型核潛艇的其中之一。它於1964年1月11日正式下水,次年投入現役,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之一。
  • 車諾比一日遊:沒有傳說中的碩鼠和變異大魚
    車諾比今天無疑是一個旅遊景點了,儘管,新近播出的以此地命名的劇集又把觀眾拉回了30多年前的恐怖現場。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的中心,每當一位外國觀光客出現,幾分鐘內就可能被人用帶著俄式口音的英語搭訕,「車諾比,YES?車諾比,NO?」搭訕者的手中晃著介紹車諾比的小冊子。
  • 「哭泣」的車諾比——巨大「石棺」、致命輻射、大爆炸
    這就是至今仍在「哭泣」的車諾比核電站。車諾比核電站是原蘇聯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它剛建成時曾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但是1986年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相當於500顆美國於1945年投在日本的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