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上海,或要來上海的朋友,還是小心點吧!
說實話,在上海生活的我,看到這個消息,真的有點震驚。
畢竟疫情爆發以來,上海可謂是一線城市裡防疫非常到位的了。
除了每天少數的境外輸入病例,本土幾乎沒有再突發疫情。
但是這次,上海竟然爆發了……
從8號就開始,朋友圈都在傳,上海浦東出現了新冠確診:
還有視頻裡,防護人員都來了,很多群眾都要排隊接受核酸檢測:
當時我還以為這是謠傳。
結果第二天,官方就出了通告,確認此事為真!
緊接著,上海浦東的一個地區,被迅速列入了「中風險地區」!
這也是在警告各位:
近期如無必要,先別來上海!
上海本地人,更要少去浦東那邊,尤其是人流密集場所!
這不是恐慌,這是要在找到這次上海病毒源頭之前,做到以防萬一!
緊接著第二天,安徽就出現了關聯本土確診病例!
入冬後,國內本土病例首次反撲,源頭曝光!
大家最擔心的事,恐怕要發生了!
這一切發生得太突然,此次本土確診病例涉及三座城市:上海,天津,安徽!
11月8日,天津新增一名本土病例,全市迅速進入「疫情備戰」狀態。
溯源分析結果顯示,與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青島疫情中,專家已證明新冠病毒可以「物傳人」,吳尊友院士也稱:
冷鏈進口或為我國疫情源頭!
而此次涉及疫情的冷凍產品是:一批豬肉!
28.1噸豬肉,共2020件!
從抵達天津到發現確診患者,卸載、放置、提離、流入外地市場……已經整整過去了20天。
這批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的食物,早已經流向:山東、山西、河北等地!
青島的疫情源頭,就是因為以為碼頭裝卸工人,沒有做好防護接觸到了感染病毒的貨物。
這可都是要吃進嘴裡的!
多地冷鏈食品包裝呈陽性,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使用提醒:
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
2.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3.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
國內疫情,入冬以來首次拉響警報!
疫情還沒結束,大家務必警惕!
歐洲疫情警報再次拉響,新冠病毒開始變異了!
11月6日,世衛組織表示:
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異。
這不是在危言聳聽。
11月9日,丹麥已經有214人被貂傳染感染了新冠病毒!並且發現了5種不同的貂類變異新冠肺炎病毒!
更糟糕的是,在「貂傳人」中病毒發生了突變。
可怕的是,包括丹麥、美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和瑞典六國水貂養殖場都發現了新冠病毒。
這次變異還未檢測出有何種影響,會不會產生新的毒性和傳染性更強的病毒?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病毒專家弗姆斯加德說:「這可能意味著未來的疫苗作用很小或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已經成功康復的人仍然沒有免疫力。」
11月5日,丹麥對日德蘭半島北部地區封城,學校停課,停運一切外出交通樞紐,全民檢測核酸。
為了民眾的安全,丹麥下令捕殺養殖場的1700萬隻貂。
作為世界最大的水貂皮革加工廠,這會導致約6000人的面臨生計問題,並造成數十億歐元的損失。
最後不得不停止捕殺計劃。
中國這次,讓世界再次刮目相看!
上海本土確診病例後,截至11月10日:
1、密切接觸186人已落實隔離觀察,已採樣送檢186人,檢測結果均陰性。
2、目前已篩查相關人員8717人,已採樣送檢8717人,檢測結果均陰性。
3、環境樣本採集524份,已檢測524份,檢測結果均陰性。
11月7日18時至8日8時,天津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系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裝卸工人,為普通型病例,未有疑似病例接觸史。
天津市宣布進入疫情「戰時狀態」:
11月7日,發現一批冷凍的豬肉檢測核酸呈陽性,相關產品立刻封存,集中隔離相關接觸者。
11月8日,天津發現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兩地升為中風險區。
11月8日,再增加一名確診陽性患者,為貨車司機。
11月9日,天津漢沽街市民連夜做核酸檢測,11個社區、10個村莊,60789人全部核算檢測。
檢測人員分成兩組,一組現場檢測,一組深入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家裡,進行入戶檢測。
不惜代價對全市冷鏈從業人員和冷凍貨品核酸檢測排查。
這一次,我們再次看到什麼叫做中國速度!
這次多國媒體集體失算了,不得不為中國折服:「中國人啊,無論做什麼事情,團結都是第一位的。」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人才能一次次創造奇蹟。
鍾南山院士談起這場戰役的時候,用了20個字總結: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在中國沒有一個人會被放棄!
國家對於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這次疫情期間,或許每個人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男子馬扎拉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療,6周後康復出院的同時,收到了一份近190萬美元的醫院帳單。相當於人民幣1300多萬。
即使扣除保險報銷的部分,剩下的仍舊令人難以負荷,也難怪很多美國輕症患者並不願意入院治療,實在是太貴了。
可是在中國,治療是免費的。
央視《面對面》節目在8月9日專訪了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出院的患者,65歲的崔志強。
在決定進行肺移植手術時,崔志強已經使用ECMO一個多月了,他的生命完全依靠人工肺來維持。
崔志強的家人當然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女兒崔瑛唯一擔心的就是費用的問題,她和母親商量過把房子賣了當手術費,但醫生告訴她,治療費用不用個人承擔。
這是一場和死神賽跑的比賽,賭注是不惜一切代價搶回崔志強的生命。
供肺從雲南昆明飛往武漢,取出後有效時間只有12小時,除去肺移植的手術時間,在路上的時間只有不到6小時。
13時25分,昆明,供肺成功取出;
15時09分,肺源從昆明機場飛往武漢;
16時,崔志強進入手術室,準備開胸手術;
16時48分,飛機到達武漢;
17時43分,肺源經由交警護送,順利抵達手術室。
而等在手術室的醫護人員早已準備就位。這場耗時8個小時的手術,最終成功,術後44小時,崔志強撤掉了62天的ECMO,終於開始自主呼吸。
這場空前的手術,動用了6名醫生,13名護士,2位康復師和一位心理師,醫療費用累計超300萬人民幣。
全部由國家承擔。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不考慮經濟、不考慮其他,只單純考慮醫療問題,用最好的方式救病人,甚至要有勇氣去冒險,探沒人走過的路。」
這是我們國家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原則,也是她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最好體現。
在已經過去的這個寒冬,因為這場疫情,我們的國家,即使不是千瘡百孔,也是傷痕累累。
但是,她始終,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
有哪個國家有如此魄力,免費治療如此龐大的病人群體?
有哪個國家有這樣的手腕,無條件收治所有的病患?
有哪個國家有這麼「傻氣」,願意舉數十人之力,只為了挽救一條生命?
我想像不到,如果這個病人生在其他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會遭遇到什麼。
要知道,這一筆天價的醫療費用如果要讓自己承擔,就算是患者本人,都極有可能因此放棄生命。
感謝我的國,不曾放棄任何一個人。
在疫情肆虐的年初,正是因為有國家為我們兜底,才有無數條生命得以救治。
是她讓我們知道,坎坷也能走成了坦途,苦難也能化作了重新出發的動力。
這看似尋常的變化,對比國外依舊動蕩不安的局勢,更顯得和平寧靜的可貴。
我始終記得,世衛組織高級顧問艾爾沃德說:「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我希望在中國得到治療。」
背靠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才明白,原來我們這麼幸運。
在我們不經意間,國家真的為我們做了太多太多。
我們身處在這個國度,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也會看到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我們不否認,這個泱泱大國,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我們同樣不能否認,每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祖國總是會拼盡全力,把我們保護得很好。
和平時期,我們的生活,或許沒有西方國家那麼滋潤優裕。
但特殊時代,我們國家的優越性,一覽無餘。
很慶幸,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叫做中國。
全球現有11種疫苗的正處於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有4種新冠疫苗來自中國。中國5.6萬人接種新冠疫苗離境後無一感染。
中國速度不僅快,還安全!
估計明年,每個中國人都能接種上疫苗!
11月6日,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我們在科技領域,再次領先世界一大步!
國外第二波疫情爆發,我們國內國內經濟復甦,家具出口訂單激增三倍,中國製造走出國門。
9月27日,117位志願軍烈士烈士骸骨歸國。
山河已無恙,英雄,歡迎回家!
無論是面對戰爭,還是疫情!
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