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愛好者們應該都對「肌肉適能」這個詞感到很熟悉,我們在日常訓練中常常用到的力量、肌肉耐力和爆發力,都是它的組成部分。很多有一定難度的健身項目對肌肉適能都有要求,因此想要挑戰高難度動作的健身愛好者們,就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肌肉適能。
知識拓展:肌肉適能的健康益處
擁有良好的肌肉適能可減少背部疾病,改善體態,降低肌肉受傷的風險,並增強工作能力。同時肌肉適能運動對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預防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康復非常重要,而且還能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要想高效提升肌肉適能,需遵循3大基本健身原則:
一、超負荷原則
為了增強肌肉適能,肌肉必須比正常情況更用力收縮,即肌肉承受的負荷因超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負荷。高負荷可增強力量,而適中的負荷加多次重複則可以增強肌肉耐力。
二、漸進原則
訓練者應當逐漸增加負荷或阻力以獲得最佳的肌肉適能訓練效果。
三、專一性原則
力量、肌肉耐力和爆發力都有各自的FIT規則。訓練者所進行的訓練類型決定了訓練者可以改善的肌肉適能方面。
理論上了解了如何提升肌肉適能,我們就需要進行實際練習。肌肉適能運動類型眾多,針對的方面也各不相同,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推薦7個增強四肢力量的肌肉適能運動,想了解更多類型的肌肉適能運動,可參閱《健身與生活(全彩圖解第6版)》。
進行訓練時,為了達到最佳訓練效果,請遵循下列FIT規則:
頻率(F):每周3~6天。
強度(I):提起全部或部分重量。
時間(T):1~3組,每組10~25次。
伏地挺身
練習步驟:
1.俯臥於墊子或地毯上,雙手置於肩部下方,五指伸展,雙腿伸直。雙腿應略微分開,腳趾在下方折起。
2.推起身體至手臂伸直。腿和背部應保持筆直,身體呈直線。
3.彎曲肘部以降低身體,直至上臂與地面平行(肘部呈90度角),然後推起身體直至手臂完全伸展。重複上述動作,在手臂完全伸展和 90 度姿勢之間不斷切換。
跪膝式伏地挺身
練習步驟:
1.如果你不能完成20次的90度伏地挺身,請嘗試該項練習。俯臥,雙手置於肩部下方。
2.推起身體直至手臂伸直,此過程中身體保持剛硬。但膝蓋仍接觸地面。
3.降下身體直至胸部接觸地面,此過程中身體也保持剛硬。
俯臥手臂上舉
練習步驟:
1.俯臥,手臂伸展並與雙耳相貼。
2.額頭和胸部接觸地面並抬起雙臂,使雙手距地面15釐米。
3.放下雙臂,然後重複上述動作。手臂始終接觸雙耳,肘部伸直。
分腿跳
練習步驟:
1.左腿在前、右腿在後跨步站立。右臂往前伸直,與肩同高。左臂往後伸直。
2.跳躍,右腳前移,左腳後移。雙腳換位同時手臂也互換姿勢。雙腳間距45~60釐米。
3.繼續跳躍,不斷互換雙腳和雙手。每次左腳前移時,計為1次。
側抬腿
練習步驟:
1.朝右側臥,用手臂平衡身體。
2.上腿(左腿)抬起45度。膝蓋指向前方,腳踝指向天花板。如果腿部轉動而使膝蓋朝上,你鍛鍊的肌肉就是錯誤的。
3.腿放下。重複上述動作。為增加強度,你可以使用踝部加重袋。
4.翻身至另一側,用右腿做同樣的練習。
鼻觸膝式
練習步驟:
1.四肢著地下跪。
2.將右膝拉至鼻子附近。
3.伸展右腿直至其與背部和肩部呈一條直線(與地面平行)。頭部與肩部、背部及伸直的那條腿呈一條直線。
注意:腿的抬升高度不要超過臀部。不要過度伸展頸部或下背部。
4. 回到起始姿勢。用左腿重複該練習。
高膝慢跑
練習步驟:
1.原地慢跑。慢跑時抬起膝蓋,使大腿與地面平行。
2.每次右腳觸地時計為1次。試著每秒慢跑1~2步。
-END-
以上內容來自
《健身與生活(全彩圖解第6版)》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轉載務必保留圖書版權資訊:書名、封面、出版社健身愛好者們應該都對「肌肉適能」這個詞感到很熟悉,我們在日常訓練中常常用到的力量、肌肉耐力和爆發力,都是它的組成部分。很多有一定難度的健身項目對肌肉適能都有要求,因此想要挑戰高難度動作的健身愛好者們,就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肌肉適能。
知識拓展:肌肉適能的健康益處
擁有良好的肌肉適能可減少背部疾病,改善體態,降低肌肉受傷的風險,並增強工作能力。同時肌肉適能運動對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預防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康復非常重要,而且還能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要想高效提升肌肉適能,需遵循3大基本健身原則:
一、超負荷原則
為了增強肌肉適能,肌肉必須比正常情況更用力收縮,即肌肉承受的負荷因超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負荷。高負荷可增強力量,而適中的負荷加多次重複則可以增強肌肉耐力。
二、漸進原則
訓練者應當逐漸增加負荷或阻力以獲得最佳的肌肉適能訓練效果。
三、專一性原則
力量、肌肉耐力和爆發力都有各自的FIT規則。訓練者所進行的訓練類型決定了訓練者可以改善的肌肉適能方面。
理論上了解了如何提升肌肉適能,我們就需要進行實際練習。肌肉適能運動類型眾多,針對的方面也各不相同,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推薦7個增強四肢力量的肌肉適能運動,想了解更多類型的肌肉適能運動,可參閱《健身與生活(全彩圖解第6版)》。
進行訓練時,為了達到最佳訓練效果,請遵循下列FIT規則:
頻率(F):每周3~6天。
強度(I):提起全部或部分重量。
時間(T):1~3組,每組10~25次。
伏地挺身
練習步驟:
1.俯臥於墊子或地毯上,雙手置於肩部下方,五指伸展,雙腿伸直。雙腿應略微分開,腳趾在下方折起。
2.推起身體至手臂伸直。腿和背部應保持筆直,身體呈直線。
3.彎曲肘部以降低身體,直至上臂與地面平行(肘部呈90度角),然後推起身體直至手臂完全伸展。重複上述動作,在手臂完全伸展和 90 度姿勢之間不斷切換。
跪膝式伏地挺身
練習步驟:
1.如果你不能完成20次的90度伏地挺身,請嘗試該項練習。俯臥,雙手置於肩部下方。
2.推起身體直至手臂伸直,此過程中身體保持剛硬。但膝蓋仍接觸地面。
3.降下身體直至胸部接觸地面,此過程中身體也保持剛硬。
俯臥手臂上舉
練習步驟:
1.俯臥,手臂伸展並與雙耳相貼。
2.額頭和胸部接觸地面並抬起雙臂,使雙手距地面15釐米。
3.放下雙臂,然後重複上述動作。手臂始終接觸雙耳,肘部伸直。
分腿跳
練習步驟:
1.左腿在前、右腿在後跨步站立。右臂往前伸直,與肩同高。左臂往後伸直。
2.跳躍,右腳前移,左腳後移。雙腳換位同時手臂也互換姿勢。雙腳間距45~60釐米。
3.繼續跳躍,不斷互換雙腳和雙手。每次左腳前移時,計為1次。
側抬腿
練習步驟:
1.朝右側臥,用手臂平衡身體。
2.上腿(左腿)抬起45度。膝蓋指向前方,腳踝指向天花板。如果腿部轉動而使膝蓋朝上,你鍛鍊的肌肉就是錯誤的。
3.腿放下。重複上述動作。為增加強度,你可以使用踝部加重袋。
4.翻身至另一側,用右腿做同樣的練習。
鼻觸膝式
練習步驟:
1.四肢著地下跪。
2.將右膝拉至鼻子附近。
3.伸展右腿直至其與背部和肩部呈一條直線(與地面平行)。頭部與肩部、背部及伸直的那條腿呈一條直線。
注意:腿的抬升高度不要超過臀部。不要過度伸展頸部或下背部。
4. 回到起始姿勢。用左腿重複該練習。
高膝慢跑
練習步驟:
1.原地慢跑。慢跑時抬起膝蓋,使大腿與地面平行。
2.每次右腳觸地時計為1次。試著每秒慢跑1~2步。
-END-
以上內容來自
《健身與生活(全彩圖解第6版)》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轉載務必保留圖書版權資訊:書名、封面、出版社